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三角轮胎
- 企业英文名: Triangle Tyre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丁木
- 上市代码: 601163.SH
- 注册资本: 80000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6-09-09
- 大股东: 三角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56.84%
- 董秘: 钟丹芳
- 董秘电话: 0631-5305527
- 所属行业: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李荣坤、燕进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山东省威海市青岛中路56号
- 概念板块: 橡胶制品 山东板块 沪股通 破净股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预盈预增 胎压监测 大飞机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山东
- 成立日期: 2001-02-22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70000726700647B
- 法定代表人: 丁木
- 董事长: 丁木
- 电话: 0631-5336260,0631-5305527
- 传真: 0631-5319950
- 企业官网: www.triangle.com.cn
- 企业邮箱: jqgc@triangle.com.cn
- 办公地址: 山东省威海市青岛中路56号
- 邮编: 264200
- 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各种轮胎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主要轮胎产品分为商用车胎、乘用车胎、斜交工程胎、子午工程胎和子午工程巨胎五大类,近4,200个轮胎品种,年制造能力达2,200万条(重量近60万吨),已成为国内产品最齐全的轮胎制造商和供应商之一。
- 经营范围: 轮胎、橡胶制品、橡胶机械及仪器仪表、化工产品(不含化学危险品)、尼龙帘线、钢丝帘线、轮胎原辅材料的研制、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备案范围进出口业务;化工工程设计、安装;机械设备及房屋租赁;仓储(不含化学危险品)装卸及物流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再生物资回收与批发(不含危险废物及须经许可的项目)
- 企业简介: 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轮胎产业科技创新的引领者,行业低碳绿色发展的首倡者和先行者,前身为创始于1976年的威海轮胎厂。 四十多年来,我们始终专注于轮胎科技创新,致力于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适于不同地域、不同消费者、不同使用要求的道路和非道路轮胎产品,为全球用户服务。 公司产品覆盖商用车轮胎、乘用车轮胎、子午工程胎和巨胎、特种轮胎等系列,是行业内品种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市场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北美、欧洲、中南美、澳洲、东南亚、中东非、俄罗斯、印度等地设有营销分支机构。 三角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轮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体单位,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三个创新平台和一个海外研发机构——美国阿克隆研发中心,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公司“巨型工程子午胎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开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角轮胎获得了来自全球60个国家或经济体官方产品认证,包括CCC、ECE、DOT、INMETRO、LATU、GSO、SNI等。在中国,直接为中国重汽、一汽解放、东风汽车、金龙客车、宇通客车、中通客车、上汽通用五菱、一汽轿车、郑州日产、长安铃木、江铃汽车等50多家汽车制造商以及临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青岛雷沃等工程机械制造商提供配套服务,并与卡特彼勒、特雷克斯、斗山、现代、沃尔沃等公司建立了全球合作。 三角将始终秉持“诚信、创新、勤奋、爱人”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为消费者提供最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促进经济、社会、环境责任协调可持续增长,激励和发展员工”的发展任务,向建设全球化品牌的目标不懈前行。
- 商业规划: 过去一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消费力不足,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坚定战略方向、科学统筹生产经营,大力推进新质生产力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推动研发制造体系智能化升级和营销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增强数据驱动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经营状况总体呈良性发展态势。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如下:(一)业绩概述2024年公司生产各类轮胎2452万条,同比增长1.4%,产能利用率约91%;销售2435万条,产销率99%以上。实现营业收入101.6亿元,同比减少2.6%;实现营业利润12.6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减少21.0%。2024年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上涨致成本上升,其中天然橡胶同比上涨30%、合成橡胶上涨19%;轮胎销售价格略涨但传导滞后且不能完全覆盖原材料价格上涨;产成品库存处于低位,全年销量同比略降。(二)市场表现国内市场上,2024年公司发挥品牌优势,加大优势产品和新市场领域的投放,通过加强与重点车企的深入合作,抓住出口车型的增长良机,在国内商用车产销总体下滑、配套需求低迷的不利形势下,实现三角系列商用车轮胎销量国内增长3.6%,其中配套销量增长7.9%;抓住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筑底回暖的机遇,实现子午工程胎配套增长17%以上;同时不断优化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推进渠道下沉,乘用车胎大规格、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上升,17寸以上规格产品销量占比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以上;在新能源车产销量大幅增长拉动下,新能源汽车轮胎配套增量明显,其中乘用车胎系列配套增长150%以上,商用车胎系列增长40%以上。国际市场上,持续加强本地化营销与服务支持,深入挖掘不同市场的需求能力。在欧洲、独联体地区,乘用车胎、子午工程胎销量实现增长;欧洲区域销售收入增长明显,同时成功开辟DIAMONDBACK品牌销售新渠道;在中东非地区,商用车胎和工程胎销量实现持续增长;受国际市场竞争影响,巨胎销量下降约30%。(三)品牌建设积极推动品牌国际化布局,将在海外市场运营多年的自主品牌DIAMONDBACK作为优选引入国内市场,为进一步拓宽中高端市场打下基础,同时全面推出“旅途”系列迭代产品;在国际市场,积极推进TRIANGLE和DIAMONDBACK品牌产品规划、渠道和网络建设,挖掘市场潜力。为让客户更深入地体验三角轮胎的品质和性能,加深对三角品牌优质服务理念的理解,公司在国内组织了多轮“自驾中国”驾乘体验暨品牌推广活动,邀请合作伙伴在自驾出行中体验“旅途”系列产品的出色性能;针对海外客户,邀请了多国合作伙伴参观公司总部,参与三角EffeXSportTH202新品在专业汽车和轮胎试验场的试驾活动;同时,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利用各类知名展会,包括俄罗斯国际汽配展、巴拿马拉丁美洲国际汽配展、中东国际汽配展、德国科隆展、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提升品牌影响力。2024年公司进一步加大高铁广告投放力度,覆盖了更多线路资源和更广区域,扩大三角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四)技术创新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紧跟全球轮胎绿色化与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聚焦高性能绿色轮胎的开发,推动虚拟测试技术、全新工艺技术及可持续材料的应用研究与开发,满足市场进步需求并引领行业创新。围绕市场需求与公司战略发展目标,重点进行新产品、配套项目、产品设计与新材料的研究,推动研发创新多领域协同发展。1、产品创新报告期内根据商用车胎、乘用车胎、工程胎与巨胎以及特种胎等产品市场需求及新技术发展趋势,持续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加快产品迭代升级,提升产品品质和性能。重点对新能源车辆专业轮胎(EV轮胎)、超低滚动阻力轮胎,冰雪地、矿区重载以及复杂工况等功能化产品需求,进行系列化产品开发。(1)商用车胎结合各区域市场和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进行专项研发和性能提升。其中针对低油耗需求开发了80、70、60系列的4.0超低滚阻产品;针对电动自卸车、牵引车市场分轮位开发了专用花纹产品;针对海外市场开发了高负荷无内胎矿区产品并获得市场认可;超级单胎系列进行了功能性花纹扩展开发,进一步完善了产品系列;实现国内客车及重卡头部企业的新能源公交、重卡产品配套。(2)乘用车胎完成超高性能、舒适性及静音棉轮胎等新产品的全面系列化开发、全新一代中欧地区高速雪地胎及极寒区域冰雪地轮胎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新一代电动汽车专用产品设计开发;完成比亚迪、郑州日产及江铃等主机厂多个车型供货。(3)工程胎针对高载荷市场需求,重点开发高载荷三星级工程子午胎,载荷能力提升10%以上;针对东南亚等热带苛刻地区高湿高热环境耐切割技术需求,开发巨胎27.00R49全新一代产品;针对独联体矿区恶劣作业环境,升级57吋巨胎花纹,提高了花纹饱和度、胎面刚性和耐磨寿命;全年新增14个配套产品。凭借《舒适型工程子午胎开发》项目技术发展的前沿性、可复制性及商业意义,得到了卡特彼勒的肯定和高度认可,2024年度荣获卡特彼勒“产品及技术开发创新”奖项。(4)特种轮胎在丰富和完善产品系列的同时,不断提升产品的耐刺扎、磨耗性能,满足复杂气候与道路环境的使用需求。通过花纹迭代升级和性能改进,开发了四个全地形轮胎新产品;开发重型特种越野车辆配套新产品;采用宽行驶面和圆胎肩设计技术,更好地满足了特种越野运输车辆在沙漠化地区的使用要求。2、新材料、新工艺及新技术创新开发新材料方面应用高强度骨架材料进行轮胎轻量化设计,配方中全面推进液体再生胶、可回收骨架材料等可持续材料的开发应用,在商用车胎产品中采用新型粘合树脂替代传统钴盐,在巨胎产品中开发应用无钴粘合配方并采用三元镀钴钢丝,减少重金属钴对环境的影响。新工艺方面,完成超高性能轮胎全电磁感应加热直压硫化智能制造技术工业化验证,较传统轮胎硫化工艺节能效果明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参与的《高性能绿色轮胎系列国家标准研制与应用》项目获得2024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新型仿真技术在花纹和轮廓的设计上实现深度应用,室内测试技术在磨耗和干湿地制动上实现突破;自主开发噪声计算和分析软件,取得软件著作权;推进了OE动力学模型能力建设,具备了FTIRE动力学模型的能力。3、航空轮胎项目2024年公司按更新后的民航管理规章《生产批准和监督程序》的要求,以更高的安全和品质标准进一步完善公司航空胎质量管理体系,并按照新标准完成了3轮产品试制和试验,全面落实和完善了局方提出的改进意见,扎实稳步推进适航证认证工作。4、技术标准与专利成果2024年公司主持修订国家标准1项,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1项、团体标准3项;获得专利151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外观设计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113项,技术创新再结硕果。(五)数字化建设2024年公司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升级和优化企业信息系统,在数据集成的基础上融合贯通不同业务板块的业务系统,重点推进经营、研发、制造及营销平台的数字化项目建设和升级替换,提升生产过程、工艺质量配方参数标准化、设备管理等方面管控,包括商用车胎研发体系实施数字化管控,实验室管理系统升级替换,有力支持了新产品开发迭代和现有产品质量改进提速,进一步提升了研发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建设并上线“云智行”营销平台项目,以“数据+技术”为驱动,建设了包含厂、商、店、车四大APP,拉近生产厂商、经销商、终端零售门店、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交付质量和效率,增强了客户体验。2024年公司通过了3星级数字化转型贯标星级评估;公司“数据要素驱动轮胎行业提质增效”案例荣获“工业制造”赛道省市两级奖项。(六)两化融合装备建设领域,积极践行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实施技术创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机型,开展设备革新和节能技术改造,提质增效,减员降本。重点包括:在大型密炼机台上研究应用龙门桁架机器人+人工视觉技术,实现胶块搬运及投料自动化,减少人员并大幅降低劳动强度;在巨胎钢丝帘布分裁机上创新应用一分三分裁技术,解决了分裁边部不齐、分裁后物料粘连塑料垫布杂质等问题,成为行业内首创并获得专利授权;在巨胎成型机上研究应用桁架机器人技术,实现胶部件智能自动化输送,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幅降低,成型机效率提升;在巨胎胎胚上应用机器人+刻沟技术,解决了成品胎硫化后带束层弯曲变形问题;在商用车胎产品线上应用气密层和粘合层分切技术,使成品轮胎的气密性在原材料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10%以上;采用最新的自动化输送线技术对华盛工厂乘用车胎割毛环线自动分拣进行自动化改造,取代人工分拣,大幅提高分拣效率及准确率,实现减员增效;实施工程胎缠绕机升级改造,缠绕稳定性明显上升,大幅降低设备故障率和停机隐患;实施零度带束层锭子架张力控制系统升级,大幅提升了工艺控制精度,提高了轮胎整体安全性等。2024年公司完成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验收;取得《轮胎行业研发项目费用管理系统》《轮胎行业质量检验管理系统》《轮胎噪声图谱分析软件》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物联网在高性能乘用车胎智能工厂的应用”案例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发布的2024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名单。(七)低碳环保报告期内,公司创新研究应用双转轮环保治理新技术以及装备新技术,实现减排降耗。针对乘用车胎密炼白炭黑胶料生产废气浓度高难处理的难题,采用转轮快吸快脱加RTO燃烧的处理工艺,并在常规技术上增加了串联双转轮吸附技术,二级转轮脱附后气体通至三级过滤箱前端,实现废气处理节能、高效,效果远好于国标要求,该串联双转轮技术应用方式为行业内首例,《轮胎生产中密炼高浓度废气治理方法》已获发明专利受理;巨胎硫化机上根据产品研发需求在设备上创新应用蒸锅热板同一机台硫化技术、分区硫化技术以及装胎机械手自动旋转装胎技术,新技术带动节能增效显著。2024年公司能效水平进一步提高,单位产品能耗水平呈下降趋势,华盛工厂荣获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工程机械轮胎产品2023年度橡胶行业重点产品能效“领跑者”企业。(八)人才团队建设报告期内,本着专业化、年轻化、国际化的原则,持续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内部人才选拔培养等方式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研发、质量、制造、营销等核心业务领域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公司管理和技术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80%。全面推进“双轨制”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建设,在对专业管理、技术人才进行全面盘点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专业通道职业发展、人才梯队建设和高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进一步激发团队活力和效率,并为应对未来挑战储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竞争力。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