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建新股份 - 300107.SZ

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0-08-20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朱守琛
企业英文名
Hebei Jianxin Chemical Co.,Ltd
成立日期
2003-06-27
董事长
朱守琛
注册地
河北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建新股份
股票代码
300107.SZ
上市日期
2010-08-20
大股东
朱守琛
持股比例
38.34 %
董秘
陈学为
董秘电话
0317-3598366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陈琰;江硕
律师事务所
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1309007502944073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河北
成立日期
2003-06-27
法定代表人
朱守琛
董事长
朱守琛
企业电话
0317-3598366
企业传真
0317-3598366
邮编
061000
企业邮箱
jx@jianxinchemical.com
办公地址
河北省沧州市清池南大道建新大厦8楼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以间氨基苯磺酸为基础,发展复合材料和新材料中间体、医药和农药中间体、染料和日化中间体、纸张化学品四个系列

经营范围:生产销售间氨基苯酚、氯乙烷、溴丁烷、间苯三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经营)。生产销售间氨基苯磺酸、间羟基-N.N-二乙基苯胺、苯胺—2.5—双磺酸单钠盐、2-苯氨基-3-甲基-6-二乙基荧烷(ODB-1)、2-苯氨基-3-甲基-6-二丁基荧烷(ODB-2)、3-{【(4-甲基苯磺酰基)氨基甲酰基】氨基}苯基4-甲基苯磺酸酯等特种纸系列化学品(不含危险化学品)、4,4'-二氯二苯砜、4,4'-二氨基二苯砜、3,3'-二氨基二苯砜、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有机中间体(危险化学品除外)、荧光增白剂系列产品。医药材料(不含危险化学品)与液体化学品(不含危险化学品)的仓储、生产、批发、分装、销售。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及技术的进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高科技精细化工企业,位于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420余亩,于2010年8月20日在深圳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sz300107)。

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具有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和规模化生产水平。

研发能力强: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被评为“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

同时,在烟台大学设立了实验室,并与大连化物所、浙江工业大学、沈阳化工研究院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目前,目前公司拥有10项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35项专有技术。

主打产品多:公司主营苯系中间体产品的生产,以“间氨基”产品为母核,向下延伸产品链,巩固染料中间体,发展纤维中间体和医药中间体产品,形成了“一链三体”的格局。

产品销往欧、美、日、韩、台湾、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有:间氨基苯磺酸、苯胺-2,5-双磺酸单钠盐、间羟基-N,N-二乙基苯胺、间氨基苯酚、2-苯氨基-3-甲基-6-二乙氨基苯荧烷(ODB-1)、2-苯氨基-3-甲基-6-二乙氨基苯荧烷(ODB-2)、4-二乙氨基酮酸(EBA)、4-二丁氨基酮酸(BBA)、4-甲氧基-2-甲基-二苯胺、2,4-二苯砜基苯酚(DBSP)、2-奈酚苄基醚(BON)、溴丁烷、3,3’-二氨基二苯砜、4,4-二氯基二苯砜、4,4-二氨基二苯砜、间苯三酚等多个品种。

市场前景好:新型功能性染料在原有ODB2的生产基础上,研发配套产品新型成色剂、显色剂、敏化剂产品,热敏产品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在现有氯苯砜、4,4-氨基砜、3,3-氨基砜的基础上,向下游延伸生产与其配套的产品PEEK、聚醚醚腈,最终进入高性能材料领域。

航空航天方面主要开发高级别的树脂,用于飞机用复合材料。

新能源方面主要针对现在比较前沿的电动汽车中的电池材料,研发生产电子化学品等产品。

社会认可度高:公司历年来获得“杰出环保上市公司奖”、“中国化工500强企业”、“中国化工企业综合经济效益500强”、“中国化工化学原料制造业100强”、“中国化工百强上市公司”、“2017年度金牛企业领袖奖”、“2018年度金牛最具投资价值奖”、“2019年第十三届中国上市公司价值评选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十佳管理团队、价值前五十强、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十强”等荣誉称号、“2019年度金牛最具投资价值奖”等奖项。

商业规划

(一)主要业务及市场地位公司产品属于精细化工行业,上游为基础化工行业,如氯碱、苯系列、煤化工系列行业,所处行业主要为染料和日化中间体、医药和农药中间体、纸张化学品、复合材料和新材料中间体等化工子行业,下游客户主要分布在染料、日化、医药、农药、造纸、复合材料、新材料等行业。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精细化工生产、出口和消费的第一大国,产能和需求都稳居世界第一位。

公司着眼于产业链结构不断优化,以“横向做大,纵向做强”为战略目标,主要产品处于中间体产业链的高级中间体阶段,多种产品在中间体细分领域产能、产量、销量均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多数产品产销规模持续增长,维持较高的全球市场份额。

但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影响,部分产品下游行业需求偏弱;部分产品行业供给增长较快,显著高于需求增长,导致竞争加剧;关税变化也导致公司在美国市场与印度等国家竞争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上述因素导致公司产品平均售价有所下降。

(二)行业发展情况及主要产品用途从上游来看,公司所处行业需求占比较小,且上游基础化工产品价格与能源,尤其是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和供需格局关联度较高,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且受政治环境和政策影响较大,例如今年4-6月间原油价格受关税和地区局势变化导致大幅波动,因此公司原材料成本波动较大。

通过对市场需求、主要原材料短期价格波动的预测,以及供应商管理制度,公司积极做好生产安排和库存管理,并适时调整产品价格,努力降低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利润的不利影响。

从公司所处子行业和下游需求看:1、染料和日化中间体行业公司间氨基、间羟基等染料和日化中间体下游可以用于染料和日化品行业,如用于酸性、活性染料、有机染料、阳离子染料、碱性染料、分散荧光染料等,以及作为紫外吸收剂DHHB的中间体。

中国染料产量已占全球70%以上。

根据统计数据,2025年1-3月,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同比增长5.74%,增速较上年同期和2024年全年分别加快1.78和2.46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5年一季度,我国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数量84.78亿米,同比增长11.81%,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5.27个百分点;出口金额73.80亿美元,同比微增0.77%,增速较上年同期下滑4.18个百分点;出口平均单价0.87美元/米,同比下降9.88%,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8.39个百分点。

2025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达2291亿元,同比增长2.9%,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的增幅,其中6月单月限额以上的化妆品零售额出现2.3%的同比下滑。

预计下半年“抢出口”影响消退可能对行业需求量产生不利影响,但宏观经济增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及各行业逐步“反内卷”的实施将有助于量价企稳,对公司染料和日化中间体需求提供支撑。

近年来,国家政策鼓励化工行业发展环保、安全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国家发改委印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指出,“鼓励染料、有机颜料及其中间体清洁生产、本质安全的新技术(包括发烟硫酸连续磺化、连续硝化、连续酰化、连续萃取、连续加氢还原、连续重氮偶合等连续化工艺,催化、三氧化硫磺化、绝热硝化、定向氯化、组合增效、溶剂反应、双氧水氧化、循环利用等技术,以及取代光气等剧毒原料的适用技术,膜过滤和原浆干燥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等,环保法规的日益趋严也有望驱动行业产能进一步向规模企业集中,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2024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印发《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要求“加快发展满足纺织印染工业新工艺、新纤维、染整加工技术所需的高溶解性高强度活性染料、酸性染料、有机颜料等新型功能性、环境友好型染(颜)料产品”。

近年来,公司持续积极按照国家政策鼓励方向推动磺化、加氢等工艺升级和改造优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2、医药和农药中间体行业公司间氨基苯酚、间苯三酚等产品下游可以用于医药和农药行业,如用于生产抗结核类药、农药类除草剂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上半年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23万亿元,同比下降1.2%;实现利润总额1767亿元,同比下降2.8%。

上半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约为208.5万吨,同比增长9.7%。

综合来看,随着经济企稳回升,医药和农药中间体需求有望平稳增长。

近年来涉及医药和农药产业政策密集发布。

2023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助推行业提质增效;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在医药领域补充调整了鼓励发展的产品和技术。

药品集采继续扩面,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常态化。

2024年3月,创新药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

2023年9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加强当前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强化农药行政审批职责履行,强化农药市场监督管理,强化农药登记试验单位监督检查,强化农药行业指导与服务,强化农药安全风险防范等;政策进一步控制过剩产能审批,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有助于引导行业主要企业做大做强。

短期来看,随着药品集采的短期冲击逐步弱化,以及农药价格可能有所恢复,行业有望维持或恢复增长趋势;长期来看,在人口老龄化和粮食安全的大背景下,行业仍有望平稳增长。

3、纸张化学品行业公司2,5酸、ODB-2、JX201等产品下游主要应用于造纸行业,如作为纸张增白剂、热敏纸的成色剂和显色剂等。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造纸和纸制品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812亿元,同比下降2.3%;实现利润总额175.7亿元,同比下降21.4%。

短期看,国内纸张行业受需求偏弱影响,由去年同期的大幅增长转为下降;海外市场分化较大,美国受消费增长驱动热敏纸等需求表现较好,而欧洲则库存高企需求较弱。

中长期看,虽然部分行业无纸化(如线下电子支付取代刷卡支付、高铁票/登机牌电子化等)趋势对热敏纸及纸张化学品的需求导致不利影响,但物流、外卖、医疗、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新应用有望带来需求增量。

欧盟已于2020年1月起限制热敏纸中显色剂双酚A的含量,未来限制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至其他双酚类物质(如双酚S等)。

我国方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4年3月发布了GB/T28210-2024热敏纸标准,已于2025年4月1日实施,该标准规定,普通热敏纸双酚A含量应低于200mg/kg,特种热敏纸(I型)双酚A含量应低于200mg/kg,特种热敏纸(II型)双酚A含量不应检出。

热敏纸标准趋严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公司JX201等新型显色剂未来可能有较大的需求增长空间。

4、复合材料和新材料中间体行业公司间氨基苯酚、氯苯砜、氨基砜等产品下游可以应用于复合材料和新材料行业,包括用于聚砜类新材料单体、复合材料固化剂和增韧剂、电子材料固化剂、电子级聚酰亚胺(PI)单体、芳纶中间体、芳砜纶单体等。

2022年4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化学品、高性能纤维等产品。

波音和空客2025年上半年分别交付了280和306架民用客机,同比分别增长60%和下降5%,总交付量明显增长。

考虑到波音交付规模的恢复和空客份额的提升,同时新机型机身复合材料用量占比持续上升,对公司相关产品需求增长有利。

聚砜等新材料国内仍有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且随着国内企业的质量提升,将有望提升全球其他市场的份额,预计未来国内聚砜类产品单体需求将持续增长。

芳纶、芳砜纶、电子级聚酰亚胺等新材料未来需求前景较好,也有望带来中间体的需求增长。

(三)经营模式1、销售模式公司销售模式主要为直接销售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

公司具有完整的直销业务体系,由营销部统一负责公司产品营销与市场推广。

公司拥有稳定的销售和售后服务团队,直接为客户提供一对一服务。

2、生产模式公司实行以销定产和以产促销相结合模式。

销售团队及时将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反馈到公司,公司根据客户订单的要求进行生产,合理安排库存。

以最高的生产效率、最优的生产品质,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3、采购模式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采用战略合作、招标、询比价及议价等方式,履行综合评定、审批等管理流程,对原材料、设备、备品备件的成本、质量进行综合系统控制,同时通过对市场变化准确预判,确保产品采购及时、质优、价廉。

(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792.01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5.98%;利润总额324.19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0.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7.7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4.98%。

报告期内,公司科学安排生产计划,继续推动市场拓展、工艺优化、产能提升、节能减排、新品开发和成本节约,积极应对国内外竞争加剧问题,具体举措包括:积极开拓国内外新客户,拓宽销售渠道,增加营业收入,提升产能利用率;推动实施过程控制、中控跟踪和生产装置的优化组合,提升产品质量并降低现有工艺的生产成本;组织技术团队针对主要产品研究工艺优化方案,提高产品收率并降低三废处理成本;加速新建、扩建、技改项目实施进度,进一步提升规模化生产能力,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探讨三废处理优化方案,提升节能减排效果并提升三废资源化利用程度;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扩充研发团队、加强技术创新,在新材料、电子化学品、医药中间体等领域加速推进新产品研发;强化成本意识,优化一线生产人员的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推动产品单耗下降。

发展进程

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系由天一化工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12月28日,经沧州市工商局核准,天一化工以2007年10月31日经审计的原账面净资产68,919,077.29元折股5,000万元,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由“沧州天一化工有限公司”变更为“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高辉 2025-10-22 -117600 7.09 元 353100 高管
朱秀全 2025-09-16 -70000 7.68 元 6655100 董事、高管
徐光武 2025-09-16 -61800 7.69 元 343200 董事、高管
张贵海 2025-09-12 -6000 7.64 元 139200 高管
陈学为 2025-08-27 -21200 8.36 元 6847200 董秘、董事、高管
陈学为 2025-08-26 -110000 8.3 元 6868400 董秘、董事、高管
朱秀全 2025-08-26 -20600 8.4 元 6725100 董事、高管
徐光武 2025-08-26 -52500 8.39 元 405000 董事、高管
刘佳伟 2025-08-21 -67500 8.27 元 202500 高管
张贵海 2025-08-18 -40000 8.12 元 145200 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