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金正大
- 企业英文名: Kingenta Ecologica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临沭县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
- 上市代码: 002470.SZ
- 注册资本: 328602.7742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0-09-08
- 大股东: 临沂金正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9.9%
- 董秘: 杨功庆
- 董秘电话: 0539-7198691
- 所属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刘孟、周龙飞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临沭县兴大西街19号
- 概念板块: 化肥行业 低价股 深股通 预盈预增 磷化工 机构重仓 蚂蚁概念 北交所概念 农业种植 乡村振兴 央国企改革 生态农业 锂电池 化工原料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山东
- 成立日期: 1998-08-26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713007060665387
- 法定代表人: 万鹏
- 董事长: 李玉晓
- 电话: 0539-7198691
- 传真: 0539-6088691
- 企业官网: www.kingenta.com
- 企业邮箱: jzd@kingenta.com
- 办公地址: 山东省临沭县兴大西街19号
- 邮编: 276700
- 主营业务: 常规复合肥、新型肥料、磷肥以及土壤调理剂等土壤所需全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为种植户提供相关的种植业解决方案服务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肥料生产;农药生产;农药批发;危险化学品生产;危险化学品经营;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肥料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农业机械销售;农业机械服务;园艺产品销售;农作物种子经营(仅限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农用薄膜销售;食用农产品批发;农副产品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2010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02470),集团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和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金正大集团聚焦种植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致力于成为受人尊重的种植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经过26年发展,目前金正大集团正逐步从一家新型肥料制造商转型为专业提供全程种植业解决管理方案及服务的综合性农业公司。金正大集团秉承“科学至上创新引领”的核心价值观,通过走自主研发和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形成了行业一流、梯次分明、相对完善的创新研发体系。公司目前建有:1个研究院——金正大研究院;2个重点实验室——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创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中心——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美国、德国、日本、以色列建有4个研发中心。与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挪威生命科学大学、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越南南方农业科技研究院、埃塞俄比亚哈瓦萨大学等40多家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截止2024年7月,金正大集团先后承担了“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78项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未来,金正大集团将秉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使命,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家战略,全力推进“创新型、平台型、数字化”金正大的建设,加快土壤修复、耕地质量提升、肥料增效、水肥一体、大田增产、作物品质提升、农业综合服务等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与应用,全面构建“土、肥、水、耕、种、管、收、售”一体化的种植业产业链,用创新引领企业发展,靠科技战胜发展中的一切困难,努力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致富贡献力量,争当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排头兵。
- 商业规划: 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受国际环境和市场供需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主要原材料在2024年价格波动较大。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主要能源类型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无主要产品生产技术情况主要产品的产能情况主要化工园区的产品种类情况报告期内正在申请或者新增取得的环评批复情况1、金正大诺泰尔化学有限公司2*300m³/h初期雨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于2024年6月20日取得黔南州生态环境局批复(黔南环入河审〔2024〕4号);2、金正大诺泰尔化学有限公司2*300m³/h初期雨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于2024年7月2日取得黔南州生态环境局环评批复(黔南环审〔2024〕188号);3、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万吨/年长效复合肥掺混破碎研磨改建项目于2024年8月2日获得山东临沭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环评批复(沭经管审批发〔2024〕009号);4、金正大诺泰尔化学有限公司10万吨/年净化磷酸提质改造项目于2024年8月9日取得黔南州生态环境局环评批复(黔南环审〔2024〕252号);5、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万吨/年工业硝酸钾改建项目于2024年9月5日获得临沂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环评批复(临审服投资许字〔2024〕21040号);6、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甲类库改建项目于2024年11月28日获得山东临沭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环评批复(沭经管审批发〔2024〕019号)。报告期内上市公司出现非正常停产情形相关批复、许可、资质及有效期的情况(一)生产经营许可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已取得的产品生产许可证如下:(二)进出口自主经营权情况金正大及其子公司取得的进出口经营权情况如下:从事石油加工、石油贸易行业从事化肥行业1、产品种类公司主要产品覆盖常规复合肥、新型肥料、磷肥等产品。2、竞争优势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三、核心竞争力分析。3、政府补贴及销售淡季安排2024年,公司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2,566.77万元,不具有可持续性,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受农业生产季节性规律制约,化肥产品,尤其是复合肥产品销售存在较明显的季节性。通常情况下,每年2月至10月为复合肥产品的销售旺季,其余时间为复合肥产品的销售淡季。在销售淡季,公司及子公司对生产装置进行轮流短停检修,确保各项装置安全有效运行;根据化肥价格波动及用肥季节变化等影响,及时调整淡储旺销策略。4、税收政策执行企业所得税税率15%的公司为金正大、菏泽金正大、豫邮金大地、普惠农业、新疆金正大;其他小微企业执行5%或10%的所得税税率;其他国内非小微公司皆执行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德国康朴投资及其下属公司、香港金正大及其下属公司执行15%-35%税率。除子公司金正大(美国)新型肥料研究中心、香港金正大及其子公司、德国康朴投资及其下属子公司外,公司及其他子公司分别按照流转税额的7%或5%、3%和2%计算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公司于2023年12月7日取得编号为GR202337004208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证书有效期三年,分别为2023、2024、2025年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金正大将享受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2024年度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本公司下属子公司菏泽金正大于2023年12月7日取得编号为GR202337007493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证书有效期三年,分别为2023、2024、2025年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菏泽金正大将享受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2024年度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本公司下属子公司豫邮金大地于2024年10月28日取得编号为GR202441000650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证书有效期三年,分别为2024、2025、2026年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豫邮金大地将享受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2024年度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根据《关于延续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20年第23号)及《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的规定,本公司下属子公司普惠农业、新疆金正大将享受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相关优惠政策,2024年度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从事农药行业从事氯碱、纯碱行业1、概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2,805.85万元,同比降低2.58%,实现利润总额10,212.93万元,同比增长110.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68.53万元,同比增长106.15%,实现扭亏为盈。1、聚集资源,营销突破基础工作稳步推进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以“营销突破”为中心工作,进一步推动企业恢复性发展,在产品创新、机制创新和数字化营销三个方向持续发力。产品创新方面,公司分品类制定营销突破策略,通过产品分类组合,打造企业立体式多维产品核心竞争力,借力企业行业领先的科技竞争力,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建立用户口碑。大肥品类聚焦五大策略进行发力,全面提升企业品牌力、产品力;高端A类产品重点聚焦解决用户作物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作物种植解决方案,通过推广“两拌三喷”高产技术方案,帮助农户增产,助力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量提升,通过试验示范、观摩推广等方式获得农户广泛认可,培育用户持续购买力;聚力悍活1+1、4+1、水肥土耦合剂等核心特色单品,重点围绕“提质增产”,持续赋能渠道、提高用户满意度。机制创新方面,创新催生“势能”,六大模式并行,推出赋能高端A类产品模式、基地直营模式、品牌赋能新品类模式、大种植户直营模式、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和全员创业模式六种全新机制。以营销突破为出发点,破除固有机制障碍,打破惯性,打通束缚业务发展的堵点卡点,充分释放公司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拓宽业务边界。在数字化营销方面,持续增强新领域资源供给,积极拥抱变革,通过持续扩容新媒体专业人才队伍,拓展企业视野,加强线上产品宣传。通过与外部新媒体学院达成深度合作,为营销团队带来理论、实地指导和陪跑式培训,提升团队实操能力,为公司数字化营销注入动力。2、坚持创新,重大科研项目取得重要突破报告期内,公司依托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围绕缓控释肥、硝基肥、复合肥、水溶肥、液体肥、叶面肥、微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产品,持续开展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与升级,通过大量的农学试验研究,形成了土壤改良技术方案、肥料增效技术方案、水肥一体化技术方案、“两拌三喷”大田增产技术方案以及作物品质提升技术方案等系列技术方案。报告期内,公司召开了农业新质生产力暨新型肥料产业创新发展调研会议、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作推进会,参加了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团队启动会、农业农村部肥料企业科技创新座谈会、中国-中东欧国家现代农业科教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山东现代农业高等教育共同体成立大会等。公司通过了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验收。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绿色生物基材料包膜控释肥创制与应用”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也是公司第三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公司与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研发的“苹果主要品质调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与青岛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的“苹果和梨轮纹病绿色防控产品创制与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起草行业标准《肥料级磷酸脲》(HG/T6331-2024)。完成科技成果评价3项:“绿色生物基材料包膜控释肥创制与应用”(国际领先水平)、“非常规硝酸分解磷矿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国际领先水平)、“非常规酸解体系磷及伴生资源的转化分离机制与综合利用”(国际领先水平)。3、通过产供销协同优化,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报告期内,通过保障订单发运,强化战略采购,持续降本增效,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产销协同逐步优化,实现降本增效。公司实现高端A类产品直发,通过直发降低了公司各基地的A类库存,减少库存积压,提升库存周转率,同时实现物流的高效直达,提升了客户满意度。采购降本不断深入,战略供应商采购比例提升,MRO采购平台顺利实现上线,采购价格得到下浮;公司运营管理实行“三减三提升”,对多个品牌、配方、SKU进行优化,降低量小产品的生产调度成本,各生产基地的运营效率得到提升。公司继续坚持“袋袋是精品”的质量目标,持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完善质量考核责任制,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工作,贯彻落实“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质量理念,从生产基地、市场营销、产品使用三个维度,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严抓各类反面典型,强化监督管理职能,落实公司及子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好安全、环保、消防和职业健康等各项工作。生产管理以降本增效为工作主线,继续推进现场改善、生产数据对标等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以数字化工厂为目标,推进自动化技术改造,智能化控制、集约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安全风险和生产成本。4、积极消除非标事项影响,确保稳健经营报告期内,公司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消除2023年度审计报告保留意见所述事项的影响,2024年5月28日,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关于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审计报告保留意见所涉及事项影响已消除的审核报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2023年度审计报告保留意见所涉及事项影响已消除专项说明的议案》,公司监事会发表了《监事会对〈董事会关于2023年度审计报告保留意见所涉及事项影响已消除的专项说明〉的意见》,公司2023年度审计报告保留意见所涉及事项影响已全部消除。5、夯实公司治理,实现管理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严格按照上市公司规范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控体系,提升内部管控能力,提高公司决策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围绕“严管理、树正气、提效率、抓执行、强监督、严考核”的要求,在职能服务、采购管理、营销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项目建设等基础管理方面取得成效,内控管理能力得到提升,运营效率持续提高。同时通过流程梳理、案例对标、系统固化,实现管理提升。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