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陕鼓动力 - 601369.SH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0-04-28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西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企业英文名
Xi'an Shaangu Power Co., Ltd.
成立日期
1999-06-30
董事长
任矿
注册地
陕西
所在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陕鼓动力
股票代码
601369.SH
上市日期
2010-04-28
大股东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56.26 %
董秘
柴进
董秘电话
029-81871035
所在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党小民;杜武明
律师事务所
北京大成(西安)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610131628001738N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陕西
成立日期
1999-06-30
法定代表人
任矿
董事长
任矿
企业电话
029-81871035
企业传真
029-81871038
邮编
710075
企业邮箱
securities@shaangu.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8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透平压缩机组、工业流程能量回收装置和透平鼓风机组等各种透平机械及系统的开发、制造、成套销售和服务。

经营范围:分布式能源一体化工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石油化工工程、环保工程、电力工程、冶金工程、机电安装工程、新能源工程的设计、工程施工总承包及售后服务;对外承包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总承包及售后服务;能源互联一体化成套设备、大型压缩机、鼓风机、通风机、智能化设备、自动化装备、汽轮机、燃气轮机及各种透平机械的开发、制造、销售、维修服务、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培训;润滑油销售及服务;各种通用(透平)机械设计、成套安装、调试;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经营(国家禁止和限制的货物、技术除外);计算机软件的开发、销售及服务;节能项目诊断评估、能效分析、设计、改造、运营、服务;节能机电产品采购、集成制造、销售及安装;能量转换系统及节能环保工程设计及技术咨询。1级锅炉安装、改造、维修;GB2(2)、GC2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动力”)成立于1999年,是以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1968年建厂)生产经营主体和精良资产为依托发起设立的股份公司,2010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股票代码601369。

公司秉承“为人类文明创造智慧绿色能源”的企业使命,致力于成为石油、化工、能源、冶金、空分、电力、城建(地铁)、环保、制药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领域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方案解决专家,构建了以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为圆心的“1+7”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设备、EPC、服务、运营、智能化、金融等七大增值服务。

按照“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绿色能源强企”的战略目标,陕鼓作为分布式能源领域系统方案商和系统服务商,形成了“能量转换设备制造、工业服务和基础设施运营”三大业务板块。

其中,第一板块能量转换设备制造包括轴流压缩机、离心压缩机、能量回收透平装置、大乙烯三机、压缩空气储能、大合成氨三机、大型硝酸机组、空分机组、通风机、鼓风机、汽轮机、仪器仪表等高效节能环保产品,主导产品曾六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以AV100系列为代表的陕鼓核心产品轴流压缩机全球销量累计已达2600余台套,工业流程能量回收装置全球销量已到1200余台套,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一,并相继荣获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创新研制的工业用AV140轴流压缩机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的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型“3H轴流+离心”复合式10万Nm3/h等级空分装置配套压缩机组,各项运行指标达到国际同类机组先进水平;首创的“余热余压能量回收同轴机组应用技术”入选国际能效合作伙伴关系组织(IPEEC)国际“双十佳”最佳节能技术项目,并获得世界制造业创新产品金奖。

第二板块工业服务包括工程项目总承包、机电设备安装、能量转换系统及节能环保工程等工程总包业务,设备委托管理、备品备件零库存业务、安装调试、升级改造、检修维修、维护保养、绿色智能再制造、透平专用润滑油、智能化、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等工艺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系统服务以及无风险产业增值链、金融服务等;第三板块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包括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智能一体化园区、水务一体化(污水处理)、热电联产、冷热电三联供垃圾处理、生物质发电以及气体业务等。

同时,陕鼓将世界一流的储能技术与获得中国工业大奖的能源互联岛技术相结合,创新形成的低碳节约智慧EISS4.0方案,服务流程工业、智慧城市、一带一路等各领域用户实现降本、减碳、增盈,赋能全球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陕鼓已取得全球首台套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项目,助力项目实现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单机功率世界领先、储能规模世界领先、转换效率世界领先。

并相继取得全球首台套300MW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全球最大规模350MW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等项目突破,实现储能业绩世界领先。

近年来,陕鼓动力主要经济指标居国内同行业前列,是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

公司先后通过国际质量(1994)、环境(2001)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2004)体系认证;“陕鼓”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荣获“全国质量奖”“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中国工业企业示范企业”“世界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全球100强企业”“国际十大节能技术和十大节能实践奖”“世界制造业创新产品金奖”“全国绿色工厂”“能源环境样板企业”等数百项荣誉;荣登“2023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荣膺2023年中国新型储能压缩空气储能企业TOP10,是唯一入围的陕西企业;获得“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多次推广陕鼓“服务型制造”,国家工信部、国家发改委、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等推广“陕鼓模式”。

商业规划

需提醒投资者关注的关于公司报告期经营情况的其他重要信息聚焦主责主业,实现市场新突破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责主业,不断拓展新市场,强化满足客户需求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助力用户高质量发展。

双碳领航拓新途,创新驱动赋新能报告期内,公司以市场趋势确定研发趋势,最大化满足用户需求,在化工领域、新能源领域、冶金领域建立健全技术体系,以培养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围绕重点产品开发、核心技术水平研究开展技术研发工作。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本年度累计完成科研项目52项。

报告期内,公司为海外某铁矿厂氢冶炼项目开发了工艺气压缩机组,该机组是公司最大的单悬臂离心压缩机组,该项目的成功签订对公司在全球氢还原冶炼市场推广氢冶炼全流程压缩机组具有里程碑式的战略意义。

公司为前期中标的AV140轴流压缩机开展设计开发工作,该机组用于高空实验平台抽气系统,巩固了公司在大型高端轴流压缩设备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

公司将紧密围绕市场需求与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深化核心装备的升级优化与系统化整合创新,推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向高效率、高稳定性的目标迈进。

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领域,为契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导向,公司正加速研发大型多轴压缩机及高压单轴压缩机。

同时,针对适用于海上复杂环境应用的天然气压缩机,持续攻关关键技术,以创新驱动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提供长效技术支撑。

公司主导并参与标准研究和制定,利用标准抢市场、创品牌,以标准引领企业创新发展。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累计获批发布标准136项。

公司重视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创新驱动提升公司核心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累计拥有授权有效专利752件,其中发明专利145件,实用新型专利577件,外观设计30件。

公司累计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8件。

报告期内,公司“压缩空气储能用压缩机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生物发酵用节能集约型汽电双驱供风及能量回收机组技术及应用”2项科技成果分别获2025年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

深化服务制造转型,构建能效服务新体系冶金行业深挖用户需求,拓展业务范围。

成功签订某烧结余热综合利用烧结主抽风机汽电双拖改造总承包项目,利用公司汽电双拖专利技术为用户创造更大价值。

该项目包括多台套环冷机中低压蒸汽及球团固固换热中压蒸汽,蒸汽来源多样且复杂,对整套机组的调节及适应多汽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采用高速汽轮机方案进一步降低蒸汽汽耗,并利用可快速脱开的联轴器方案解决多汽源状态下主抽风机脱开时的蒸汽利用问题,实现余热的就近化更高效利用。

该EPC项目的实施为公司未来在全工业领域多汽源综合利用的汽电双拖机组树立典范。

围绕用户需求,提供快速高效的国产化改造服务。

紧紧围绕用户端工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求,开展多台套大型设备控制系统国产化替代,通过方案策划、高效履约、专业服务实现最短周期、一流水平的项目交付,得到用户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发挥专业优势,提供用户满意的系统服务。

以用户生产需求为准则,根据用户工况需求定制差异化系统方案。

通过方案设计、技术保障和高效协同施工,圆满完成冷剂压缩机、硝酸四合一、轴流、TRT等多台套机组部件优化改造、机组性能提升和疑难问题处理,问题处理精准有效,以专业技术保证项目一次试车成功,满足现场生产需求。

公司服务业务在深化服务型制造转型的战略引领下,将冶金领域极致能效服务方案向石化、煤化工等领域复制,进行压缩机、汽轮机等设备的流道改造升级、汽改电、余热余能利用、整机技术升级替换等服务业务开拓。

进一步加强机组国产化项目推进,为用户实现核心部件自主可控、降低运营成本。

全面延伸服务边界,强化与用户签订长期服务协议(LTSA),为用户提供长期可靠服务支撑。

战略布局持续深化,运营业绩稳步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秦风气体营业收入、液体产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哈密秦风气体、凌源秦风气体进入试车阶段,即将投产。

章丘气体、铜陵气体取得医用液氧《药品生产许可证》。

秦风气体《智慧空分运营管理平台的研究及应用》获得2025年西部企业数字化建设成效卓越奖。

秦风气体持续强化大型现场制气,优化液体销售渠道,着眼特气领域的客户开发和技术储备,快速建立特气领域核心能力,分阶段、分重点加快布局,填补秦风气体在特气领域空白,推进气体产业高质量发展。

践行智能制造,为客户创造价值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产品智能化、过程智能化、服务智能化,推进公司智能制造战略布局,为用户提供数字化、智能化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产品智能化,为客户设备的智能化提供“高端大脑”。

完成首台套压缩空气储能领域操作仿真系统(OTS),并开发市场演示模型,为后续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落地推广提供关键支撑;持续推进透平压缩机组电气智能化及全自动控制技术的研发,如CCUS机组、PTA机组、乙烯三机等大型化、复杂机组的技术开发。

过程智能化,持续强劲内部核心能力。

自主研发并上线了质量管理系统,自主推进服务安全智能化系统拟上线,有效提升质量管理与安全服务的效率与水平;稳步实施轴流设计平台、试车设备管理数智化平台等重点项目,全面夯实数智化基础;陕鼓动力凭借在数智化建设方面的卓越成效,荣获“2025西部企业数字化建设成效卓越单位”称号。

服务智能化,持续提升工业服务核心能力。

公司持续推进可视化标准作业指导SOP系统、数字孪生工程量核算、安全信息化平台等智能化应用,显著提升现场服务标准化、准确度与工程可控度;成功开发产品知识培训平台,满足对用户检维修人员技能提升需求;持续推进国家智能制造揭榜挂帅项目《数字员工助力设备智能运维工业互联网平台》,结合机电仪运维平台与大模型,打造移动端设备运维助手,可实现设备运行状态、关键指标一键式统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一对一智能服务。

加强品牌宣传,斩获多项荣誉以高端装备亮相众多展会,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

报告期内,公司参加“第21届马来西亚国际石油天然气和石化工程技术展”、“第15届国际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装备展(上海)”、“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煤化工发展论坛”、“欧亚经济论坛”、“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第十一届中国工业气体产业高峰论坛”、“第四届石油化工展览会暨易派客工业品展览会”、“2025新疆煤化工产业发展大会”、“第三届中国石油石化碳中和技术交流大会”、“中国国际冶金工业展览会”、“第四届炼油与化工设备管理技术年会”、“第三届长时储能大会”等展会,通过参加国际级、国家级、省市级的综合类、行业类、市场推广类等各类展会,提供系统的、定制化的品牌支持方案,以品牌力量助力服务型制造市场开拓。

斩获多项荣誉,彰显品牌硬实力。

报告期内,公司荣获2025中国工业数据治理“领跑者”企业、“长时储能先锋企业大奖”;公司自主研发的“固废资源化利用耦合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利用(CCUS)技术”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类别;陕鼓通风徐军强和秦风气体林国彬荣获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能工巧匠”荣誉称号。

发展进程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是于1999年4月26日经西安市人民政府市政函(1999)19号文件批准,以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集团")为主发起人,联合西安市蓝溪控制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市秦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巨川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安港湾工贸实业总公司4家发起人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赵甲文 2025-06-17 -11385 3.31 元 938290 高级管理人员
李付俊 2025-06-17 -51150 3.31 元 523505 高级管理人员
刘海军 2025-06-17 -12870 3.31 元 477130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刘金平 2024-05-07 -330000 6.28 元 0 董事
李付俊 2024-03-01 -15345 3.88 元 574655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