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圣阳股份
  • 企业英文名: Shandong Sacred Sun Power Sources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002580.SZ
  • 注册资本: 45386.8993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1-05-06
  • 大股东: 山东国惠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3.08%
  • 董秘: 张雁渝
  • 董秘电话: 0537-4435777
  • 所属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和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孔令芹、贾良琛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济南)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山东省曲阜市圣阳路1号
  • 概念板块: 电池 举牌 融资融券 QFII重仓 储能 钠离子电池 固态电池 数据中心 壳资源 雄安新区 央国企改革 太阳能 锂电池 创投 新能源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山东
  • 成立日期: 1998-08-20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70800169524686K
  • 法定代表人: 李伟
  • 董事长: 李伟
  • 电话: 0537-4438666,0537-4435777
  • 传真: 0537-4430400
  • 企业官网: www.sacredsun.cn
  • 企业邮箱: zqb@sacredsun.cn
  • 办公地址: 山东省曲阜市圣阳路1号
  • 邮编: 273100
  • 主营业务: 公司持续聚焦网络能源、智慧储能和绿色动力应用领域,提供备用电源、储能电源、动力电源和新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及运维服务等。其中网络能源领域主要包括通信、电力、数据中心、金融证券、轨道交通等;智慧储能领域主要包括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大工业储能系统;绿色动力领域主要包括工程机械车辆、非道路用车、电动工具、园林工具、智能家居等
  • 经营范围: 前置许可经营项目:HW49废弃的铅蓄电池收集、贮存。一般经营项目:锂离子电池及管理系统和电源系统的研究、研发、制造、销售、运维、回收、贮存、经营、再利用;铅蓄电池及管理系统、电源系统和相关零部件的研究、研发、制造、销售、运维;新型化学物理电源、蓄电池零部件和材料、电源设备、UPS、蓄电池空调仓、高频开关电源、通信机房基站节能产品、电子电器、风能发电、光伏发电及其他发电机组、机械零部件、机械设备的研究、研发、制造和销售、新技术改造应用;电池管理系统、智能监控系统、能量管理系统、软件系统、储能系统、储能设备及其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安装、运营、服务;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新能源技术研发、转让、咨询和服务;电缆连接线的制造加工及销售;电力工程设计、施工;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承装(修、试)电力设施;电力购销、合同能源管理;本公司生产及代理产品、技术的出口业务、本公司科研和生产使用及代理产品、技术的进口业务;经营进出口业务;房屋、设备、产品租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580)创建于1991年,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现为山东国惠权属企业。市场地位居国内行业前列,是全球同业知名企业之一。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主导、参与制定国家。公司面向海内外市场,向客户提供电池产品、储能系统和一体化智能电源解决方案,是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
  • 发展进程: 公司系由山东圣阳电源实业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2007年12月25日,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依法在济宁市工商局完成注册登记。公司系圣阳实业整体变更设立,公司发起人为宋斌等43名自然人和山东圣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商业规划: (一)主要业务及产品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网络能源、智慧储能和绿色动力应用领域,提供备用电源、储能电源、动力电源和新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及运维服务等。其中,网络能源领域主要包括通信、数据中心、电力、金融证券、轨道交通等;智慧储能领域主要包括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大型储能系统;绿色动力领域主要包括工程机械车辆、非道路用车、电动工具、园林工具、智能家居等。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及电源系统、铅蓄电池及系统、新能源储能系统集成产品及服务等。其中,锂离子电池产品主要包括方型铝壳磷酸铁锂电池、圆柱三元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产品主要包括AGM电池、GEL电池、新型高功率电池、高温电池、铅炭电池等,新能源储能产品主要包括户用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系统及大型储能系统等,可在标准化产品基础上,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服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二)主要经营模式研发模式:公司围绕“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技术发展路线,采取自主研发与合作开发相结合的协同创新研发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技术升级和产品更迭,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加强行业技术发展前瞻研判,积极储备新型电化学技术,提升可持续发展竞争力。销售模式:公司采取直销与代理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国内市场依托各属地办事机构和服务网点优势,根据客户不同应用场景提供相应产品解决方案,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海外市场依托完善的境外销售和服务网络,以本地化服务团队为核心,以专业化顾问式营销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产品解决方案,不断增强客户合作粘性。生产模式:公司采取“订单+备货”的生产组织模式。计划管理部门统筹销售需求、生产能力和库存存量,借助CRM、ERP、MOM等信息化平台,高效统筹安排生产计划,对已确定交期的订单优先排产、对预测性订单提前筹备生产、对常规型产品提前备货,以及时快速满足市场交付需求。采购模式:公司采取“长单+订单+储备”的原辅材料和零部件采购模式。供应链部门与行业内TOP级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施集中采购和按单采购相结合模式,满足生产需求和保障稳定交付。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1、概述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机遇与挑战叠加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公司紧紧围绕发展战略,锚定年度经营目标,抢抓发展机遇,强化研发创新,加力市场拓展,深化精益管理,推进数字化转型,运营质效持续提升,经营业绩实现稳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5亿元,同比增长7.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18.2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19.88%。(1)多措并举开拓市场,核心业务持续增强国内市场,精准把握市场机遇,不断创新突破与服务升级,深耕细分应用领域,实现市场份额与行业地位稳步提升。抢抓AI发展机遇,聚焦重点行业和大客户开发,持续为头部互联网巨头、中联云港、合盈数据、世纪互联等主流第三方COLO商,以及中国银行总行、中国建设银行总行等金融企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实现数据中心市场占有率快速增长,确立头部品牌优势。精细化深耕通信、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市场,中标中国移动I类和高功率铅蓄电池集采项目、中国铁塔铅蓄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集采项目及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能集团、中海油等铅蓄电池项目,持续巩固行业主流供应商地位。强化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力,加速新客户开发,成功入选凯傲叉车济南工厂供方体系,与欧历胜、中力机械、安升重工、绿友新能源等车企达成合作,自主研发的锂电池产品成功打开高空车、场地车市场,实现批量供货,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基于圆柱锂电池产品定位,聚焦重点市场开发,与多家客户达成合作,实现批量供货,在电动工具、清洁电器等细分领域实现突破。海外市场,坚定实施“国际化”战略,深化本地化运营能力,加速突破重点区域、核心客户和新兴市场,强化经营风险控制,收入实现稳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建成圣阳中东非洲(迪拜)本地化仓储服务中心,成功入围多家全球知名电信运营商和铁塔公司短名单,在刚果、贝宁、委内瑞拉等非洲及美洲市场实现业务突破。5G一体化电源在亚太及独联体地区实现批量交付应用,高压UPS锂电产品中标多个东南亚数据中心项目,新型电力与储能业务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取得重大突破,推动铅电细分市场均衡发展,锂电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2)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公司坚持创新驱动,紧扣行业技术趋势与市场需求,加速研发成果转化。2024年度,公司研发投入9,730.93万元,同比增长6.91%,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实保障。深入推进锂电池技术研究,开展富锂基材料预锂化应用研究,提升锂电池首次能量效率及延长电池循环寿命;聚焦电芯及电源产品技术升级,推出数据中心G型85Ah高倍率电芯,具备6C持续放电能力;储能T型95Ah电芯,循环寿命可达10000次以上,满足长寿命应用场景需求,持续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基于应用场景需求,优化升级2kW/3kW/6kW户外5G一体化电源系列产品,产品体积和性能处于业内领先水平;推出高空剪叉车25.6V150Ah与场地车51.2V150Ah锂电产品,产品性能得到客户一致认可,为市场拓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铅电产品迭代升级,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全面优化升级12V系列高功率产品,功率密度较上一代大幅提升,成为数据中心备用电源主力产品;定向开发的高空车领域6-EV-80L/100L、3-EV-150L/170L专用产品,具备适温范围宽、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等技术优势,成为客户出海唯一指定国产品牌。加快推进新兴技术储备研究,钠离子电池产品性能测试优于同业竞品,通过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验证测试,进入特定应用场景市场化示范应用验证阶段。2024年度,公司获授权国家专利49件。(3)综合施策降本增效,盈利能力稳步攀升纵深推进精益管理,以技术创新为抓手,以规模销量产品为主导,通过BOM优化与工艺升级,持续推动产品设计降耗。关注制程关键环节,通过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加大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产出效益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报告期内,推进铅电产线“机器换人”自动化改造,人均产出率进一步提升,实现产能进一步释放。加强供应链管理,完善供应商体系,密切关注原材料价格波动,深化竞争性招标采购,推动主要原辅材料采购降本,产品毛利率进一步提升。持续优化ERP+PLM+CRM+MOM等多轴线的综合运营和管理平台,立足生产自动化、产品数字化和管理流程化,实现关键业务流程全面电子化支撑,运营管理效率显著提升。(4)深入开展数智赋能,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多个智能化项目落地。推动决策数智化能力建设,建成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以企业级数据底座为支撑,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数据治理,实现运营全景智能化监控、生产数据深度分析及全业务链数据互通,并成功入选山东省工信厅“工赋百景”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项目。聚焦生产和交付全流程管控需求,建成以智能制造平台(APS+ME+QM+WM+TPM)为中枢的锂电数字化工厂,深度融合5G、射频识别、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实现全流程透明化管控、数据实时互联与智能决策闭环,获评行业智能制造标杆,并成功入选2024年省级智能工厂名单。深化数字化应用场景拓展,建成储能系统应用示范平台,通过模拟应用和测试验证,不断优化产品及系统设计,显著提升系统安全可靠性、用户交互体验及智能运维的数智化水平,加速数字技术与产业技术融合创新进程,并成功入选山东省国资委省属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汇编。2024年度,公司凭借在数智化领域的突出表现,入选山东省两化融合优秀企业。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