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专注于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从事功能糖的研发、制造及方案服务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食品生产;保健食品生产;粮食加工食品生产;食品添加剂生产;饮料生产;药用辅料生产;药品生产;药品进出口;药品批发;药品零售;食品销售;饲料添加剂生产;药用辅料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货物进出口;粮食收购;食品进出口;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食品添加剂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食用农产品批发;饲料添加剂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生物(多)糖的研发、制造及方案服务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企业,全球知名的全品类功能糖制造服务商。
公司于1997年创立,率先实现低聚糖、赤藓糖醇工业化生产。
2009年A股上市(股票代码:002286),先后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绿色工厂等称号。
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与中科院、江南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精研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工程,拥有84项国家专利和70余项自有核心技术,多次承担国家重点攻关课题、“863”计划及重大科技专项,2次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
主持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标准21项,为20余款产品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贡献智慧与方案。
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前沿的数字化高端制造平台,成就“从农田到舌尖”的安全链、健康链,产业覆盖生物制造、保健食品、进出口、饲料、检测服务等多个领域。
形成从玉米到玉米淀粉、淀粉糖、功能糖、药用糖等健康配料,再到功能食品、保健食品、健康食品等终端消费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6大系列产品、7大领域适配方案,并支持个性化专属定制。
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卡夫、雀巢、伊利、蒙牛等著名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秉承“为耕者谋利,让食者健康,以生物技术创造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聚焦功能糖,服务大健康,以员工、股东、客户、供应商、社会等相关方的共同成长,走出一条“共创、共赢、共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保龄宝,以现代生物科技还原传统医养智慧,为世界创造健康功能元素。
(一)2025年三季度经营业绩分析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712.68万元,同比增长12.23%,环比增长1.78%;实现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70.92万元,同比增长66.07%,环比增长17.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32.96万元,同比增长30.21%。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636.57万元,同比增长15.98%;实现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03.63万元,同比增长46.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00.15万元,同比增长32.58%。
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原因为公司核心产品减糖甜味剂、益生元、膳食纤维等销量同比大幅增长,核心产品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以及降本增效导致毛利率改善所致。
1、优化产品结构,核心产品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公司充分发挥现有产业优势,积极整合资源,打造“小、精、灵”的业务模式,聚焦小批量、高价值、差异化订单,专注产业高附加值、产品金字塔上端的业务,持续推动产品升级。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三大核心产品(益生元、膳食纤维、减糖甜味剂)占剔除饲料和副产品后的公司收入比例达到61.5%,三大核心产品(益生元、膳食纤维、减糖甜味剂)合计毛利占总毛利比例达到68.6%。
2025年第三季度,上述收入占比和毛利占比分别达到了62.2%和76.1%,核心产品收入占比进一步提高。
2、迎合年轻一代减糖新消费趋势,公司核心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加近年来,全球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达到历史新高度,这一转变源于对高糖饮食危害认知的深化,消费者尤其年轻一代主导的“无糖潮流”正加速市场迭代,英敏特数据显示83%消费者将“低糖”列为购买核心考量。
公司聚焦重点客户和市场,在减糖甜味剂、益生元、膳食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上继续做优做强。
随着大健康的消费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消费者尤其年轻一代对减糖控糖类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公司三大核心产品(益生元、膳食纤维、减糖甜味剂)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8%,其中赤藓糖醇、结晶果糖收入分别同比增长超60%、37%。
2025年第三季度阿洛酮糖收入同比增长超50%。
此外,公司抓住反倾销税率最低带来的市场机遇,赤藓糖醇产品在欧洲地区实现量价齐升,良好的国际影响力和品牌力也带动了国内销售。
3、深化降本增效,核心产品毛利率持续改善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产品综合毛利率为13.54%,较去年同期提高1.77%,环比二季度提升0.82%。
2025年前三季度产品综合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13.30%,较去年同期提高1.50%。
上述毛利率绝对水平相对同行业较低主要系受公司微利的饲料和副产品影响所致。
扣除饲料和副产品的影响后,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产品毛利率为17.3%,较去年同期提升3.1%,环比二季度提升1.3%。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扣除饲料和副产品后的产品毛利率为16.8%,较去年同期提升2.3%。
公司三大核心产品(益生元、膳食纤维、减糖甜味剂)第三季度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5.3%,较二季度环比提升3.9%。
三大核心产品(益生元、膳食纤维、减糖甜味剂)前三季度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3.1%。
公司核心产品毛利率持续改善主要来源于公司降本增效措施的持续推进,主要表现为生产成本下降和采购成本下降。
生产成本下降。
一方面,公司自2023年起对益生元、膳食纤维及减糖甜味剂等核心产品的产线进行了工艺优化,同时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引入现代化供应链体系,显著降低了原材料单耗。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赤藓糖醇、结晶果糖、低聚异麦芽糖、聚葡萄糖、抗性糊精等核心产品的单耗显著下降,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公司产品销售需求的增长带动公司集中式生产和规模化生产,从而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的下降又使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以获得更多订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采购成本下降。
公司采购中心持续密切关注采购品价格走势,精准剖析供应市场竞争态势,并通过大数据建立了主要原材料价格预测模型。
采购中心运用期现结合及套期保值策略,平衡采购成本与市场不确定性,通过远期供应招拍挂方式,降低资金与设施投入成本。
采购中心精准预测到2025年上半年玉米价格上涨的趋势,并提前加大远期采购和套期保值力度,锁定了更多低价玉米原料。
同时,采购中心协同财务中心通过玉米、淀粉、葡萄糖等主要原料之间价差和不同原料投入带来的产品单耗比较,主动调配各原料之间采购量,从而实现降低产品原材料成本。
2025年一季度,公司主要原材料如玉米、淀粉采购价格较2024年同期有所下降,使公司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压力,毛利率大幅改善。
2025年二三季度,随着玉米价格上涨,公司减少了玉米采购量并相应增加了玉米淀粉、一水葡萄糖等采购量,通过玉米淀粉、一水葡萄糖的节降弥补了玉米价格上升带来的成本增加,主要产品毛利率保持稳定。
展望2025年四季度,随着玉米主产区新玉米的上市,2025年10月份以来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进厂价逐步走低,四季度玉米价格有望保持低位运行,叠加生产端降本增效,公司核心产品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二)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各项重点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各项重点工作推进如下:1、项目建设进展情况2024年,公司利用部分富裕产线进行改造,建立了DHA藻油生产线,初步计划年产2,000吨DHA藻油毛油。
2024年,公司启动乳果糖项目的生产及上市许可注册工作。
2024年,公司利用现有厂房,启动新建“年产2,500吨HMOs(母乳低聚糖)建设项目”。
2025年3月,公司根据中期规划及未来业务发展需要,立足市场前景、现有基础和资源,启动年产2万吨阿洛酮糖(二期)扩产项目,目前已完成备案正在建设中。
预计2026年底阿洛酮糖根据不同产品结构年产能将达到约3万吨。
2、新产品审批进度(1)公司向国家卫健委递交的母乳低聚糖(HMOs)2´-FL申请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的申请已于2025年7月获得国家卫健委批准通过。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25年10月22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木聚糖酶等10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意见》,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2´-FL扩大使用范围的申请,其安全性和工艺必要性已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技术审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FL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已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2023年第8号及相关公告,允许用于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以及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
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用于乳制品、焙烤食品、饮料、冷冻饮品、果酱等食品类别。
如2´-FL扩大使用范围的申请获批,将有利于公司2‘-FL业务的拓展增长,提升公司业绩。
(2)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于2025年7月2日发布《关于D-阿洛酮糖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D-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新品种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通过。
2025年3月,公司向国家卫健委提交了国内阿洛酮糖酶制剂的审批申请,目前正在审批中。
公司将积极推进阿洛酮糖酶制剂及产品的审评审批工作,争取公司阿洛酮糖产品早日实现国内上市销售。
3、研发取得的成果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持续对各工厂产线进行工艺优化,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通过引入合成生物技术和精细发酵技术,提高新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密切关注AI等前沿技术在食品工业和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潜力,致力于通过科技赋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释放。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申请的3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其中包括2项国内发明专利和1项美国发明专利;公司完成2项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以及23项国内商标注册。
公司参与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葡萄糖》于3月16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6日正式实施;公司参与修订的《淀粉糖质量要求第1部分:食用葡萄糖》《淀粉糖质量要求第5部分:麦芽糖》《淀粉糖质量要求第7部分:海藻糖》《低聚糖质量要求第3部分:低聚木糖》《低聚糖质量要求第4部分:低聚异麦芽糖》于2025年4月25日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正式实施;此外,公司还参与了1项国家标准《淀粉糖分类通则》和2项行业标准《食品用益生元通用技术要求》、《膳食纤维第2部分:果蔬纤维》的制定、修订工作。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承担的“高产DPE酶安全菌株构建及D-阿洛酮糖制备工艺研究”与“合成生物学工程化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超高含量DHA藻油发酵生产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入选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高乳化性抗消化淀粉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被列入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D-阿洛酮糖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荣获第八届山东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大赛二等奖与最佳应用奖;“高纯蔗果三糖制备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荣获2025年度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优秀成果推广应用三等奖。
4、取得的荣誉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取得的主要荣誉如下:2024年度中国农业企业500强;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企业;山东省先进级(省级)智能工厂;“母乳低聚糖舒慕滋®”技术获iSEE全球创新奖;第二十六届健康天然原料、食品配料展览会-食品配料卓越奖;德州市先进制造业百强企业;德州市基础级(市级)智能工厂等。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山东保龄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0月16日。
经保龄宝有限公2007年10月17日股东会决议,整体变更设立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
2007年10月25日,公司在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领取370000200000239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 张国刚 | 2024-06-24 | 14100 | 5.2 元 | 90600 | 董秘、高管 |
| 张国刚 | 2024-06-06 | 20600 | 5.54 元 | 76500 | 董秘、高管 |
| 张国刚 | 2024-04-18 | 8900 | 5.54 元 | 55900 | 董秘、高管 |
| 王强 | 2024-04-16 | 6600 | 5.14 元 | 107400 | 董事、高管 |
| 张国刚 | 2024-04-16 | 10000 | 5.15 元 | 47000 | 董秘、高管 |
| 张国刚 | 2024-03-05 | 5000 | 5.7 元 | 57400 | 董秘、高管 |
| 黄永强 | 2024-02-29 | 5000 | 5.9 元 | 10000 | 独立董事 |
| 张国刚 | 2024-02-29 | 5000 | 5.73 元 | 52400 | 董秘、高管 |
| 张国刚 | 2024-02-28 | 10000 | 5.97 元 | 47400 | 董秘、高管 |
| 张国刚 | 2024-02-26 | 4800 | 5.95 元 | 37400 | 董秘、高管 |
| 黄永强 | 2024-02-23 | 1000 | 5.84 元 | 5000 | 独立董事 |
| 黄永强 | 2024-02-22 | 2000 | 5.76 元 | 4000 | 独立董事 |
| 王强 | 2024-02-22 | 16000 | 5.74 元 | 100800 | 董事、高管 |
| 黄永强 | 2024-02-21 | 1000 | 5.61 元 | 2000 | 独立董事 |
| 王强 | 2024-02-21 | 26000 | 5.71 元 | 84800 | 董事、高管 |
| 张国刚 | 2024-02-21 | 2000 | 5.66 元 | 32600 | 董秘、高管 |
| 黄永强 | 2024-02-20 | 1000 | 5.51 元 | 1000 | 独立董事 |
| 王强 | 2024-02-07 | 58800 | 5 元 | 58800 | 董事、高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