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盛新锂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盛新锂能 - 002240.SZ

盛新锂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08-05-23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Chengxin Lithium Group Co., Ltd.
成立日期
2001-12-29
注册地
四川
所在行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盛新锂能
股票代码
002240.SZ
上市日期
2008-05-23
大股东
深圳盛屯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6.31 %
董秘
雷利民
董秘电话
0755-82557707
所在行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李朝鸿;夏红胜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盛新锂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00006179302676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四川
成立日期
2001-12-29
法定代表人
周祎
董事长
周祎
企业电话
0755-82557707
企业传真
0755-82725977
邮编
518038
企业邮箱
002240@cxlithium.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皇岗路5001号深业上城(南区)T1栋56楼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锂矿采选、基础锂盐和金属锂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经营;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采;矿产资源勘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等许可类化学品的制造);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金属矿石销售;常用有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铸造;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色金属合金销售;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电池制造;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进出口代理;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企业总部管理;企业管理咨询;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矿物洗选加工;选矿;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盛新锂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29日,注册地位于成都。

2008年5月23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码:002240,证券简称:盛新锂能),公司拥有控股子公司40+家,主要分布在四川、广东、印尼、阿根廷、津巴布韦等地。

公司主要业务为锂矿采选、基础锂盐和金属锂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锂精矿、碳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金属锂。

公司在四川德阳和遂宁、印度尼西亚已建成锂盐产能13.7万吨和金属锂产能500吨,公司锂盐产能位居世界前列。

公司锂盐业务技术先进、成熟,锂盐项目团队具有丰富的锂盐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经验和深厚的专业功底。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中创新航、LGES、SKOn、POSCO、ALB、现代汽车等行业领先企业。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布局锂资源,拥有专业的矿山开发建设团队。

公司成功开发了建设难度较高的四川省金川县奥伊诺矿山,年产锂精矿约7.5万吨;在津巴布韦拥有萨比星锂钽矿项目,原矿平均品位1.98%,为当地锂矿品位最高的在产矿山,年产锂精矿约29万吨;参股了四川省雅江县木绒锂矿,Li2O资源量98.96万吨,是亚洲迄今探明规模最大的硬岩型单体锂矿;拥有阿根廷SDLA盐湖项目的独立运营权,并投资了Pocitos、Arizaro等多个盐湖勘探项目。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锂盐需求持续保持增长,为锂盐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及发展机会。

公司以“致力于成为全球锂电新能源材料领先企业”为战略目标,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加大锂电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同时在全球范围内继续积极寻求优质的锂资源项目,重点围绕四川、非洲、阿根廷等地加强资源储备,并根据未来锂产品的市场需求适时扩大产能规划,公司将牢牢抓住行业发展机遇,紧紧围绕“资源、规模、品质、客户”开展各项工作,增强资源储备、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产品品质、服务全球客户,以锂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商业规划

(一)行业发展情况1、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具备长期发展空间2025年上半年,在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下,中国内需市场明显改善,对汽车整体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持续拉动产业转型升级;出口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据中汽协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其中,新能源汽车国内销售587.8万辆,同比增长35.5%,渗透率为46.8%;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在全球市场方面,根据电动汽车市场调研机构RhoMotion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10万辆,同比增长28%。

其中欧洲受到碳排放新周期的驱动,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达到200万辆,同比增长26%,渗透率回归增长;北美市场增长相对缓慢,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电动汽车销量整体仅增长3%,其中美国同比增长6%。

2024年-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单位:千辆),数据来源:RhoMotion2、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推动继续增长受新能源汽车增长的持续推动,动力电池产销量持续增长。

根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Research发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动汽车(含EV、PHEV、HEV)电池装车总量达到504.4GWh,同比增长37.3%。

中国市场方面,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产量为697.3GWh,同比增长60.4%;销量为659.0GWh,同比增长63.3%,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485.5GWh,占总销量73.7%,同比增长51.6%。

装车量方面,2025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299.6GWh,同比增长47.3%;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244.0GWh,占总装车量81.4%,同比增长73.0%;三元电池装车量55.5GWh,占总装车量18.5%,同比下降10.8%。

3、政策推动叠加市场需求,储能电池出货维持高增长中国:2025年2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推动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取消“强制配储”。

2025年4月16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在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全面开展连续结算运行,充分发挥现货市场发现价格、调节供需的关键作用。

“136号新政”取消强制配储政策,储能市场将逐步过渡至市场化机制,同时随着电力现货市场的完善,储能盈利预期向好,可进一步推动储能行业的发展,储能产业正在迈入新的发展周期。

美国:尽管关税政策有所收紧,但前期抢出口效应在短期内缓冲了对终端装机的影响,短期储能需求确定性较强,后续还需持续关注政策变动对装机节奏的影响。

欧洲:电力改革进一步完善储能经济性,多国对储能提供相应补贴,大储有望持续放量,户储需求受降息与光伏上网电价下降影响有望回暖。

新兴市场:智利、澳大利亚、中东等地项目储备持续扩大,大型项目稳步推进,印度在强制配储政策推动下具备显著增长潜力。

政策的推动叠加市场化需求促使全球储能装机量维持较快增长。

据ICC鑫椤储能数据库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258GWh,同比增长106%,其中国内厂家储能电池出货252GWh,同比增长109%。

另据高工锂电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增速超40%,预计达260GWh,带动储能锂电池出货增速将超50%,预计超500GWh。

4、锂盐产量持续提升,锂盐价格继续低位运行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统计,上半年我国碳酸锂累计产量为38.6万吨,同比增加29.0%;氢氧化锂累计产量为20.3万吨,同比下降8.1%;锂盐产量合计为56.6万吨LCE,比2024年同期增加14.5%。

据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进口碳酸锂量级约为12.3万吨,同比增加15%。

智利、阿根廷仍为我国碳酸锂的主要进口国;其中,从智利进口碳酸锂总量级约为8万吨,同比减少5%,占中国进口总量的65%;从阿根廷进口碳酸锂总量级约为3.7万吨,同比增加89%,占中国进口总量的30%。

在产品价格方面,春节前产业链备库带动市场成交活跃,在下游积极的采购情况下碳酸锂现货市场流通量级相对偏紧,刺激碳酸锂现货价格持续上行,价格最高涨至7.8万元/吨。

春节假期结束后,由于下游材料厂年前备库较为充足,采购意愿较为薄弱,多以观望态度为主,同时,3月国内碳酸锂总产出创新高,叠加进口量级也处于高位,碳酸锂过剩格局延续,价格持续下行。

4月-6月中旬,下游材料厂客供比例再度提升,采购备库意愿持续走弱,碳酸锂价格进入快速探底过程,期货主力合约最低跌至5.8万元/吨;6月下旬,受7月需求预期存大幅增量影响,碳酸锂期货价格出现回弹,碳酸锂现货均价回升至6.5万元/吨附近。

自7月份以来,在“反内卷”背景下,受江西及青海部分矿山的采矿权证问题等因素影响,不断引发市场对供给端的担忧,同时伴随需求端的超预期兑现,碳酸锂价格有所反弹,截至目前,碳酸锂现货价格反弹至8.4万元/吨。

2025年1月-8月锂盐价格走势(元/吨),数据来源:SMM(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为锂矿采选、基础锂盐和金属锂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有锂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已建成锂盐产能13.7万吨/年和金属锂产能500吨/年:(1)致远锂业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德阿生态经济产业园,已建成产能为年产4.2万吨锂盐(其中碳酸锂2.5万吨、氢氧化锂1.5万吨、氯化锂2,000吨);(2)遂宁盛新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射洪经济开发区锂电产业园,已建成产能为年产3万吨锂盐(全部为柔性生产线,可根据客户需求生产碳酸锂或氢氧化锂);(3)盛新科技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射洪经济开发区锂电产业园,规划产能为年产1万吨锂盐,利用盐湖锂资源原料生产电池级碳酸锂或氯化锂,其中一期5,000吨产能已建成投产;(4)印尼盛拓位于印尼中苏拉威西省莫罗瓦利县莫罗瓦利工业园(IMIP),已建成产能为年产6万吨锂盐;(5)盛威锂业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射洪经济开发区锂电产业园,规划产能为年产3,000吨金属锂,目前已建成产能500吨。

公司锂产品业务技术先进成熟,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石化、制药等领域。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持续扩张,锂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及发展机会。

为保障公司锂产品生产的原料供应,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陆续布局锂资源项目,既有硬岩矿山项目,也有盐湖提锂项目:(1)奥伊诺矿业在川西地区的金川县拥有业隆沟锂辉石矿采矿权和太阳河口锂多金属矿详查探矿权,其中业隆沟锂辉石矿已查明Li2O资源量16.95万吨,平均品位1.34%,项目已于2019年11月投产,原矿生产规模40.5万吨/年,可生产锂精矿约7.5万吨/年,太阳河口锂多金属矿目前处于探矿权阶段;(2)MaxMind津巴布韦拥有位于津巴布韦萨比星锂钽矿项目总计40个稀有金属矿块的采矿权证,其中5个矿权的主矿种Li2O资源量8.85万吨,平均品位1.98%,为当地锂矿品位最高的在产矿山,项目已于2023年5月投产,原矿生产规模99万吨/年,可生产锂精矿约29万吨/年,其他35个矿权处于勘探阶段;(3)公司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惠绒矿业52.20%股权,惠绒矿业旗下的木绒锂矿已查明Li2O资源量98.96万吨,平均品位1.62%,为四川地区锂矿品位最高的矿山之一,该矿山已取得自然资源部颁发的采矿许可证,生产规模为300万吨/年,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矿山的开发建设;(4)公司拥有阿根廷SDLA盐湖项目的独立运营权,项目年产能为2,500吨碳酸锂当量;公司在阿根廷还投资了Pocitos、Arizaro等多个盐湖勘探项目,并积极推进其勘探工作。

根据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锂电新能源材料领先企业”的发展战略,公司将专注于锂电新能源材料的发展,根据行业需求释放节奏适时扩大锂产品的生产规模,并不断增强在上游锂资源的布局和储备,持续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三)经营模式1、锂矿采选业务(1)采购模式锂辉石选矿厂的原矿来源于矿山开采的矿石,采购项目主要为矿石采选所需的爆破材料、燃料、机器设备、配件以及常用工机具、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等物资。

各矿山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计划制定相应的采购方案,对采购物品实行多家供应商的询价购买,对所报价格进行比较筛选,对能形成固定资产的重要设备则以招标或议标形式进行采购,在确保价格和质量的条件下,选择最佳的一方签订购销合同后购货。

(2)生产模式根据矿山生产能力以及公司锂盐业务子公司的需求情况等因素制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并按计划组织生产。

(3)销售模式根据矿山产能、矿石品位、市场行情以及公司锂盐业务子公司的需求等情况,并参照锂精矿的市场价格进行销售。

2、锂盐生产业务(1)采购模式针对主要原料锂精矿,通过多渠道保障供应,减少上游资源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带来的影响:①奥伊诺矿山原矿生产规模40.5万吨/年,可生产锂精矿约7.5万吨/年,且公司积极推动增储;津巴布韦萨比星矿山其中5个矿权原矿生产规模99万吨/年,可生产锂精矿约29万吨/年,其他35个矿权处于勘探阶段;②与金鑫矿业、Pilbara、DMCC等境内外企业签署了长期承购协议;③公司参股了惠绒矿业,拥有阿根廷SDLA盐湖项目的独立运营权,并投资了阿根廷多个盐湖勘探项目,公司将积极推动上述项目的开发建设及投产达产;④公司将积极利用各种渠道,继续寻找海内外优质锂资源标的,通过投资、运营、包销等形式锁定上游锂资源。

(2)生产模式根据市场预测和客户订单情况采用计划和订单相结合的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基地根据产品的市场需求,结合库存量等,制定生产计划,进行生产准备,实施生产。

(3)销售模式公司设置专门的市场营销部负责锂产品的销售,采取长协和零单销售相结合,以长协为主的方式。

销售人员通过对现有客户动态和市场趋势的分析,结合公司战略部对行业发展趋势的专业研判,以获取客户并实现灵活定价机制。

销售团队定期联系现有和潜在客户,收集客户对公司产品的反馈,帮助公司了解和响应客户对产品的需求。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中创新航、LG、SKOn、ALB、现代汽车、德方纳米、浦华新能源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

概述2025年上半年,锂盐行业受周期下行的持续影响,产品价格低位运行,根据上海有色网的数据,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从年初的7.5万元/吨下跌至6月底的6.1万元/吨,上半年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格为7.04万元/吨,较上年同期下降32.13%,产品价格的持续下跌对公司生产经营和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24.05亿元,同比增长3.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7.62亿元,同比下降10.51%。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4亿元,同比下降37.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1亿元,同比下降349.88%。

上半年,面对行业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公司一方面努力做好各个在产项目的生产经营工作,深入落实“控成本、抓细节、提质效”的管理要求,积极践行“简单、务实、高效、创新”的工作文化,自上而下地做好精细化管理,优化成本管控,梳理业务流程,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另一方面公司全力推动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以及试产项目的爬坡进度。

在锂产品端,公司积极推动印尼盛拓6万吨锂盐项目的产能爬坡以及客户认证工作,截至目前,部分核心客户的认证工作已完成,并已开始批量供货;印尼盛拓是目前海外建成的产能规模最大的矿石提锂项目,在当前锂产品生产技术限制出口的背景下,印尼盛拓的竞争优势更加突出,公司将积极推动印尼盛拓尽快实现产能释放,快速提升保障和服务全球客户的能力。

此外,公司规划新建的2,500吨金属锂项目已完成项目备案,各项准备工作在有序推进中,项目建设即将启动;公司始终密切关注固态电池的发展动态,进一步加强与下游固态电池应用客户的合作沟通,持续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研发力量,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在锂资源端,公司积极推动木绒锂矿的开发建设。

作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要成果之一,木绒锂矿已查明Li2O资源量98.96万吨,平均品位1.62%,为四川地区锂矿品位最高的矿山之一,设计生产规模为300万吨/年(折碳酸锂当量约7.5万吨)。

公司将充分发挥在四川高海拔地区开发锂矿项目的经验,积极推进木绒矿山的开发建设,上半年木绒锂矿采选尾工程项目已取得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省发改委的核准批复等相关进展,其他各项工作亦在有序推进中;公司将持续全力推动木绒锂矿的开发建设工作,以尽快实现锂矿资源的大幅度增量供给。

在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形势复杂、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大环境下,印尼盛拓和木绒锂矿项目是公司在国内和海外同时布局从资源到产能再到客户的产业链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公司未来快速发展、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以及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支撑。

自7月份以来,在“反内卷”背景下,江西及青海部分矿山的采矿权证问题等因素不断引发市场对供给端的担忧,同时伴随需求端的超预期兑现,碳酸锂价格持续反弹。

公司也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紧紧围绕“资源、规模、品质、客户”开展各项工作,全力保障在产项目的生产经营,积极推动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同时在全球范围内继续积极寻求优质的锂资源项目,重点围绕四川、非洲、阿根廷等地加强资源储备,并根据未来锂产品的市场需求适时扩大产能规划,推动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发展进程

本公司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办函[2001]717号《关于同意变更设立广东威华股份有限公司的复函》及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粤经贸函[2001]666号《关于同意变更设立广东威华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批准,由梅州中纤板公司整体变更为广东威华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于2007年7月6日在广东省工商局核准变更登记,取得注册号为440000400000230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公司于2008年4月28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7,669万股,该普通股股票于2008年5月2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公司将中文名称变更为“深圳盛新锂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变更为“ShenzhenChengxinLithiumGroupCo.,Ltd.”,证券简称变更为“盛新锂能”,证券代码“002240”保持不变 公司已于2021年9月8日完成了公司名称的变更登记,并取得了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公司名称由深圳盛新锂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盛新锂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ShenzhenChengxinLithiumGroupCo.,Ltd.变更为ChengxinLithiumGroup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