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中粮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中粮科工
- 企业英文名: COFCO Technology & Industr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 上市代码: 301058.SZ
- 注册资本: 51227.4245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09-09
- 大股东: 中谷粮油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39.48%
- 董秘: 张楠
- 董秘电话: 0510-85889593
- 所属行业: 专业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解小雨、王慕豪、李会园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无锡市惠河路186号
- 概念板块: 工程建设 江苏板块 创业板综 深股通 融资融券 中字头 冷链物流 央企改革 北京冬奥 机构重仓 一带一路 冰雪经济 央国企改革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1993-03-31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211100013394P
- 法定代表人: 叶雄
- 董事长: 朱来宾
- 电话: 0510-85889571,0510-85889593
- 传真: 0510-85577756
- 企业官网: www.cofcoet.com
- 企业邮箱: dbzlgk@cofco.com
- 办公地址: 江苏省无锡市惠河路186号
- 邮编: 214035
- 主营业务: 主要分为设计咨询、机电工程系统交付和工程承包等专业工程服务业务板块以及设备制造业务板块。其中专业工程服务业务板块包括设计咨询、机电工程系统交付及工程承包,主要覆盖粮食仓储、大米加工、面粉加工、油脂油料加工、杂粮加工、饲料加工、生化加工、肉类养殖及屠宰加工、食品冷链等领域;设备制造业务板块的主要产品包括磨粉机、高方筛、烘干设备、榨油设备、仓储物流设备、钢板仓、清理设备等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建设工程设计;建设工程监理;粮食加工食品生产;电气安装服务;检验检测服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勘察;建筑劳务分包。(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企业总部管理;标准化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社会经济咨询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招投标代理服务;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工业工程设计服务;工程管理服务;工业设计服务;粮油仓储服务;低温仓储(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物料搬运装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制冷、空调设备销售;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风机、风扇制造;农、林、牧、副、渔业专业机械的销售;农林牧副渔业专业机械的制造;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销售;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中粮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农粮食品和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综合性工程服务商和装备制造商,是行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领先者。拥有行业种类齐全、高等级的业务资质,为小麦、稻米、油脂、玉米、饲料及粮食物流、农产品储藏、冷链仓储物流等领域的国内外客户提供工程前期规划、咨询设计、装备制造、机电工程系统交付、工程总承包、运营维护等专业化、高质量的全过程服务。
- 商业规划: (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分为设计咨询、机电工程系统交付和工程承包等专业工程服务业务板块以及设备制造业务板块。其中专业工程服务业务板块包括设计咨询、机电工程系统交付及工程承包,主要覆盖粮食仓储、大米加工、面粉加工、油脂油料加工、杂粮加工、饲料加工、生化加工、肉类养殖及屠宰加工、食品冷链等领域;设备制造业务板块的主要产品包括磨粉机、高方筛、烘干设备、榨油设备、仓储物流设备、钢板仓、清理设备等,形成了丰富全面的产品矩阵,能够满足大、中、小型粮油食品加工企业及粮食物流仓储企业的多元需求。(二)主要产品1.设计咨询工程咨询服务产品主要是运用工程技术、科学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为客户的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和管理提供咨询活动的服务,包括前期立项阶段咨询、设计阶段咨询、施工阶段咨询、投产或交付使用后的评价等工作。工程设计服务产品主要是根据粮油及冷链等行业建设工程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将顾客对拟建工程的明示或隐含要求,转化为工程设计文件,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报告期内,公司完成或正在建设中的代表性设计咨询项目如下:某粮食储备库项目:项目分为南北库区两个地块,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粮食仓储设施、配套辅助设施以及预留加工设施。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深圳粮食现代仓储物流科技水平,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粮食的宏观调控。某粮油储备库项目:本项目以打造绿色、智能、美观的高标准粮库设计为目标。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佛山市南海区储粮仓容不足的压力,改善粮食仓储基础设施的布局,提高当地粮食储备能力,符合广东省及佛山市粮食仓储“十四五”规划的要求。某渔港项目:本项目综合考虑节能、环保绿色建筑、装配式、海绵城市、智能化等相关要求。项目致力于建立以冷链物流与加工为核心的港口智慧型城市共同配送系统,集合互联网及信息化技术优势,借助BIM技术和智慧化数字等手段打造温岭市创新型冷链物流基地标杆工程。某食品企业增资扩产建设项目:本项目工艺自动化程度高,采用自动输粉系统、油罐系统、自动配料系统等,致力于打造国内自动化水平领先的中式包点加工车间。该项目建成后,将推动产业向食材生产标准化、加工科学化及配送统一化发展,带动珠三角地区原材料供应、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地区影响力。某白酒厂项目:本项目应用了空气源热泵技术,其使用将大大降低蒸汽能耗,热能回收将提高蒸汽机组的效率,节能降耗作用显著,因此可节约大量生产成本。项目建设完成后,不仅将有利于该酒厂白酒生产线质量的提升,也能满足随着产能提升而日趋上涨的储酒需求,改善该酒厂产量与储存容量不足的矛盾,从而进一步完善该酒厂各系统的整体性、科学性和适应性。2.机电工程系统交付机电工程系统交付产品主要是公司受客户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粮油及冷链领域的工程项目提供包括设计咨询,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及机电控制系统专业化服务等,实现除土建施工以外项目主体的整体交付。报告期内,公司完成或正在建设中的代表性机电工程系统交付项目如下:某粮食储备和应急保障项目:项目采用自动控温、测虫、通风、熏蒸、气调等先进储粮技术,可实现与省“浙江粮仓”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互联互通。本项目为省、市重点工程,被列入省“千项万亿”重大工程,建成后将稳步打造宁波市的仓储载体。某粮食储备库项目:本项目是一项集粮食储备、加工、销售、科研、智能化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项目通过现代先进的储粮技术和智能粮库系统,以实现“高效、低能、绿色、环保”的储粮目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突发事件,符合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要求。某机场建筑能源“零碳”项目:本项目实施范围包括机场地源、空气源一体式二氧化碳空调热泵系统和末端系统改造工程等。项目采用以跨临界二氧化碳冷热一体化系统为核心,结合绿电、地热、储能等技术,实现机场冷、热能源一体化供应的技术,以达到零碳排放的目标,并致力于打造国内“零碳机场”示范项目。某酿酒企业智能酿造技改项目:本项目旨在满足该酿酒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智能化酿造生产建设的要求,通过生产工艺优化和设备智能化提升,实现生产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进一步提升和巩固企业产能规模,力争建设成为深化智能酿造推广应用以及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工程承包工程承包产品主要是公司根据业主单位的需求,按照合同约定对粮油及冷链等领域工程项目涉及的可行性研究、设计、供货、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2020年3月1日《总承包管理办法》实施后,公司在新签订的业务合同中将主要以联合体形式或以工程承包的分包商形式与具有建筑施工资质的企业合作,自身更多的从事工程总包合同中设计咨询、机电工程系统交付的业务部分,因此公司工程承包业务的优势更多的体现为设计咨询及机电工程系统交付业务的优势。4.设备制造公司设备制造业务主要产品包括磨粉机、高方筛、烘干设备、榨油设备、仓储物流设备等。主要产品用途及图片见下表:(三)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采购物资包括设备采购、设备制造材料及技术服务采购三大类,设备采购主要是机电系统交付业务涉及的对外设备采购;设备制造材料主要是设备制造业务中直接材料(如钢材、电机、轴承、零部件等)采购;技术服务采购主要是根据项目需要,就设计咨询中非核心环节、辅助性工作等进行技术类服务采购。采购方式主要包括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公司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采购方式,确保采购效率。为提升采购管理水平,规范采购流程,保证采购质量,确保采购效率,公司制定了《中粮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招标管理办法》《中粮科工股份有限公司非招标管理办法》等采购管理办法。2、销售模式公司专业工程服务业务的承接一般通过参与招投标和客户直接委托两种方式获取订单,进行销售。参与招投标模式是指公司通过现有各种业务渠道、信息网络,广泛收集专业工程服务领域尤其是粮油及冷链领域相关的项目信息,一些招标单位也会主动向公司提供项目信息,发出竞标邀请,获取项目信息后,公司组织相关专业团队进行现场勘察,同时研究、分析客户提供的资料、文件,在此基础上开展项目评审,综合考虑客户要求、设计费用、设计周期、分包服务、施工要点等多方面因素,确定是否承接该项目。客户直接委托模式是指对于不属于法律规定必须进行招投标且客户不要求招投标的部分项目,公司在取得客户提供的项目信息,完成项目前期调查研究,并通过公司的项目评审后,直接接受客户的委托,与客户签订业务合同。公司设备制造业务的承接一般通过客户主动询价模式获取订单,进行销售。多数客户会进行主动询价,公司在接到订单后评估生产能力和成本,如通过评估,则会同客户签订业务合同,开始采购生产流程。3、生产模式公司设备制造业务主要采取订单式生产模式,同时预估市场需求对通用产品安排柔性生产。主要生产阶段包括:第一步公司生产部根据销售部门提出的产品需求,编制生产计划,如遇临时性合同,可追加或调整生产计划;第二步根据生产计划,生产部分解月度加工计划,形成产品加工批号、数量、工期等,并下达至各车间;第三步各车间根据月度计划要求组织生产并按期完成;第四步产品加工装配完成后,办理完工入库手续,送达成品库,形成库存。该生产模式有利于满足客户要求,提升订单按时交付率和客户满意度,根据订单需求进行生产,有助于提高产能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控制成本和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公司生产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原材料获取、生产工艺流程以及下游客户的需求,由于公司的设备制造业务属于成熟行业,经过多年运营已基本稳定,报告期内没有明显变化。1、概述2024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务院国资委和集团的决策部署,围绕“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绿色转型”主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公司聚焦粮油装备制造与专业工程服务核心主业,通过数字化转型、产业链协同巩固行业优势,同时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升级。(一)经营业绩方面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84%;实现利润总额2.5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实现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加0.09亿元,增幅3.9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增加0.16亿元,增幅7.34%。其中,报告期实现设计咨询业务收入6.10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的22.99%,较上年同期增加0.04亿元,增幅0.63%;实现机电工程系统交付业务收入15.75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的59.38%,较上年同期增加5.01亿元,增幅46.64%;受所处部分行业环境影响,实现设备制造业务收入4.00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的15.06%,较上年同期减少1.58亿元,降幅28.35%。机电工程系统交付、设计咨询和设备制造业务营业收入占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的97.43%。报告期内公司各项经营指标稳中向好:一是聚焦主业拓市场,借助资本市场增强市场影响力与品牌知名度,紧抓市场机遇,强化重点区域、客户深耕,加快业务新赛道拓展,着力国际化业务发展,推动经营业绩稳步增长;二是深化改革谋发展,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有力推进一体化协同发展;三是科技创新赋能量,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巩固传统业务领域优势,同时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升级,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四是精益管理提效能,以预算管理为抓手,加强运营分析与业绩督导,统筹生产经营活动,推进业财一体化建设,精准突破管理薄弱环节,助推经营管理目标实现;五是提质增效促发展,围绕“一利五率”要求,锚定高质量发展主线,扎实推进降本增效、“两金”压控、负债压减等重点工作,实现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统筹推进党的建设与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绿色转型”主线,实现了阶段性战略目标。(二)新签合同方面2024年公司新签合同额38.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27亿元,增幅9.22%。其中境内新签合同额37.51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96.91%,境外新签合同额1.20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3.09%。从产品类别看,新签机电工程系统交付业务合同额25.17亿元,为公司占比最大的合同类型,占新签合同总额的65.04%,较上年同期增加4.15亿元,增幅19.76%;新签设计咨询业务合同额8.16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21.08%,较上年同期增加0.66亿元,增幅8.73%;新签设备制造业务合同4.66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12.04%,较上年同期减少1.82亿元,降幅28.03%。机电工程系统交付、设计咨询和设备制造业务合同额占公司全部新签合同额的98.16%。从行业看,新签粮油加工行业合同额32.07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2.84%,较上年同期增加2.38亿元,增幅8.01%;新签冷链物流行业合同额5.65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14.61%,较上年同期增加0.53亿元,增幅10.25%。注:(1)以上所述新签合同额均为含税金额。(2)为更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公司新签合同情况,避免对投资者造成误导,本年度公司对新签合同列示方式进行了细化。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公司部分EPC总承包项目中的建筑安装工程费无法确认收入,因此公司将2023年新签合同部分金额进行剔除,金额共计42,085.02万元。2024年起合同金额统计口径修改为不含建筑安装工程费。2024年,公司紧扣国家战略导向,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专业化改革与市场化转型。通过深化一体化改革,进一步实现同质化业务整合,构建起资源配置高效、协同效应显著的产业生态体系。聚焦主责主业精准发力,创新经营模式,强化风险管控,在巩固传统优势领域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战略新兴业务,实现了经营规模稳中有进、持续提升的发展目标。(三)完成的重点工作1.持续深化一体化改革进程公司通过一体化改革,形成了“专业化事业部重点落实对业务的统一管理,区域公司重点负责业务推动执行”的新管理模式。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整合内部资源,有效减少了重复投入和无序竞争的情况;实行差异化考核,进一步明晰各自权责;持续拓展协同业务,客户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新管理模式下,公司全面打通业务链,大大提升了咨询设计向机电交付的转化率,同时装备自用率也明显提高。2.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技术创新的产能转化为目标,围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积极开展研发创新,优化完善创新研发体系,持续扩大创新成果产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公司自主研发的MMV新型磨粉机实现了我国智能化磨粉机的自主研发制造,且报告期内已通过河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的认定。3.全力服务中粮集团“链长”建设公司立足集团核心主业高质量发展,利用自身农粮冷链专业技术优势,积极参与集团产业链链长建设。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服务产品清单和关键创新清单,聚焦加强创新协同,突出融合发展,积极参与到集团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粮油加工、各类食品加工、酒饮发酵等项目的建设中,确保高质量完成集团内部协同任务。4.推进业财一体信息化全覆盖公司持续强化内部管理,推动业财深度融合,并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以助力生产运营。通过搭建业财一体化系统,集成项目签订、采购、生产、财务、经营等关键环节,对业务进行全过程管理,在报告期内,公司已实现主要业务全信息化覆盖,为共享运营和数智赋能奠定了坚实基础。5.扎实推动装备业务精益管理公司实施以结果为导向的穿透式管理,专注于核心装备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装备驱动力。一方面,公司梳理产品定位,集中精力做好拳头产品;同时强化装备联动,做好装备协同,推动机电装备的双向驱动。另一方面,公司下属各装备企业持续加强内控建设,不断提升生产精细化水平和周转效率,逐步细化废料管理,推动经营管理持续改善。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