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国光电气
-
企业英文名:
Guoguang Electric Co.,Ltd.Chengdu
-
实际控制人:
张亚,周文梅
-
上市代码:
688776.SH
-
注册资本:
10838.3419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08-31
-
大股东:
新余环亚诺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50.79%
-
董秘:
王尚博
-
董秘电话:
028-84370107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时斌、魏峥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区)星光西路117号
-
概念板块:
电子元件 四川板块 专精特新 百元股 沪股通 融资融券 可控核聚变 军民融合 人造太阳 西部大开发 军工
-
注册地:
四川
-
成立日期:
1981-10-0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101002019741198
-
法定代表人:
李泞
-
董事长:
张亚
-
电话:
028-84370107
-
传真:
028-84370107
-
企业官网:
www.chinaguoguang.com
-
企业邮箱:
tzzgx@chinaguoguang.com
-
办公地址: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区)星光西路117号
-
邮编:
610100
-
主营业务:
电真空器件、核工业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零售,电子元器件批发,电子真空器件制造,电子真空器件销售,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销售,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销售,软件开发,软件销售,仪器仪表制造,仪器仪表销售,仪器仪表修理,专用仪器制造,电子测量仪器制造、电子测量仪器销售,民用航空器零部件设计和生产,高铁设备、配件制造,高铁设备、配件销售,普通阀门和旋塞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阀门和旋塞销售,特种陶瓷制品制造,特种陶瓷制品销售,金属丝绳及其制品制造,金属丝绳及其制品销售,电线、电缆制造,电线、电缆经营,未封口玻璃外壳及其他玻璃制品制造,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电子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专用设备销售,专用设备修理,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销售,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核电设备成套及工程技术研发,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制造,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销售,泵及真空设备制造,泵及真空设备销售,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智能基础制造装备销售,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制造,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销售,通信设备制造,通信设备销售,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通用设备修理,特种设备制造,特种设备销售,商业、饮食、服务专用设备制造,商业、饮食、服务专用设备制造销售,电子、机械设备维护(不含特种设备),家具制造,家具销售,通用零部件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密封件制造,密封件销售,模具制造,模具销售,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电镀加工,有色金属压延加工,国内贸易代理,离岸贸易经营,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物业管理,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
-
企业简介:
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源于1958年,是我国微波电子器件主要科研生产基地之一。位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产业园,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公司产品门类主要包括各类微波器件(电真空、固态)及组件、真空接触器、真空灭弧室、工业用微波能产品、机载厨房服务设备(含高铁服务推车等)、真空规管、真空计、真空工艺设备、真空测控设备、移动压力容器测控组件等。公司是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和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先后有120余项成果分别荣获国家、部、省等各类奖励,拥有80余项专利。
-
发展进程:
1981年10月12日,国营国光厂取得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成(市)企照字第0003403号”《营业执照》。
1999年12月8日,国光电气总公司向主管单位成都市电子工业局(原成都市电子仪表工业局),提交《关于申请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请示》(总司发[1999]293号),提请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2月30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向成都市体改委下发《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成都国光电气总公司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改制试点的批复》(成府函〔1999〕131号),同意该国光电气按照《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成委发1998〔21〕号)和《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国有小企业改革的决定》(成委发1996〔11〕号)文件的精神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改制试点;同意该公司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发起设立组建股份有限公司;由成都市体改委牵头、会同市级机关部门搞好试点推进工作。2000年5月7日,成都市地价评估事务所出具了“蓉地价(2000)改字第12-1号”等《土地估价报告》,对国光电气总公司下属的土地进行了评估。2000年5月31日,成都资产评估事务所出具了“成评报字(2000)第007字”《资产评估报告书》,对国光电气总公司主要资产和负债进行了评估。2000年6月8日,成都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向国光电气总公司下发了“成国资工[2000]44号文”《关于对成都国光电气总公司资产评估结果确认的批复》:对评估事务所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提出审核意见,明确数据的合理、准确性由注册资产评估师负责,资产评估结果仅适用于国光电气总公司改制时提供价值依据。2000年8月23日,成都电子工业局下发“成电经[2000]63号”《关于同意实施<成都国光电气总公司所有制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批复》,同意国电电气公司按照《成都国光电气总公司所有制结构调整实施方案》进行股份制改造。2000年9月21日,成都市国土局下发“成国土发让[2000]100号”《关于成都国光电气总公司改制土地资产处置的批复》:确认国光电气总公司下属7宗土地的评估价格为15,056.5522万元。2000年10月9日,国光电气总公司向成都市电子工业局递交“总司发[2000]252号”《关于成立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请示》:《成都国光电气总公司所有制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已获得成都市经委、市体改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局、市国土局、市劳动局联合以成经[2000]174号文,市电子工业局成电经[2000]63号文批准,特申请设立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0月10日,国光电气总公司和成都市国有资产管理局签署《国有资产转让协议》,确认土地以40.24%折价转让,国光电气总公司的净资产合计1518.70元人民币。2000年10月18日,成都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向成都市电子工业局下发了“成体改[2000]099号”《关于同意组建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同意成都国光电气总公司在改制的基础上,由成都市经济发展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和3,932名自然人共同出资,以发起设立方式组建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本总额10,480万股,全部由公司发起人持有,同意公司章程等。2000年10月20日,成都市电子工业局向成都国光电气总公司下发了“成电经[2000]78号”《关于同意组建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现将市体改委关于同意由成都市经济发展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和自然人共同出资组建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转发你们。请接此批复后,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进行规范运作,并抓紧办理公司设立的有关法定手续。2000年10月26日,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换发了注册号为“5101001806795”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020年9月11日,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中汇会鉴[2020]6060号《出资复核报告》,对公司改制设立时的出资金额进行了复核审验。2020年9月13日,北京中天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出具了中天华资评报字[2020]第10871号《资产评估复核报告》,对改制时评估报告进行了复核审验。
2017年,公司股权主要由公司员工(包括离退休员工)所持有。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公司股权变动主要为员工进行了股份内部转让,或者部分股东因死亡而发生了承继,公司对此进行了内部变更登记并换发了股权证。2018年年初,新余环亚、国光电气高级管理人员代表(指蒋世杰、宋德明、王育红三人)、国光电气三方签订《收购框架协议》,约定新余环亚以不含税8.2元/股的价格收购国光电气100%股权,相关税费由收购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各方经协商后确定最终交易文件。2018年2月26日,新余环亚拟向国光电气全体在册股东收购其持有的股份,并在成都托管中心发出《新余环亚诺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关于收购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公告》。2018年3月2日至2018年4月9日,新余环亚与发行人3,550名自然人股东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共计收购发行人股份65,947,938股,并于2018年4月18日-2018年4月20日在成都托管中心集中办理了股份变动登记手续。2018年4月19日,新余环亚分别与睿信资本、天风睿兴签署《关于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约定新余环亚分别向睿信资本、天风睿兴转让其持有的发行人2,439,025股股份、6,097,560股股份,受让价格均为不含税8.2元/股,股份转让价款分别为2,000万元、5,000万元。2018年6月5日,转让双方在成都托管中心办理股份变动登记手续。除上述股权变动外,2018年4月13日至2018年7月3日,新余环亚第二次与自愿转让的国光电气37名自然人股东签订股份转让协议,转让价格仍为不含税8.2元/股。本次集中收购,新余环亚共收购公司496,456股股份,合计占比0.0073%。公司于2018年7月3日在成都托管中心办理股份变动登记手续。2018年6月4日,公司召开2018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分立的议案:采用存续分立(派生分立)的方式将公司分立为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存续公司)、成都国宇弘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设公司)、成都宇光宏源教育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设公司)、成都宇光优服物业股份有限公司(新设公司)、成都宇光尚合企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新设公司)、成都宇光欣兴物业股份有限公司(新设公司),5家新设公司名称以工商局最终核定为准。本次分立公司主营业务主要是教育、地产、物业等相关业务主体,与公司主营业务不相关,为突出主业,而对其进行剥离。原国光电气主营业务由分立后的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承继。第三次集中收购,新余环亚共收购151,029股,合计占比约为0.26%,并于2019年2月1日在成都托管中心集中办理了股份变动登记手续。由于南山联创尚未支付前述协议的股权转让款,2020年,南山联创、新余环亚签订《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同意按照《股份转让协议》第2.4条的约定将其名下的发行人5,806,180股(持股比例为10%的股份)无偿转让给新余环亚。2020年3月4日,南山联创将其持有的发行人5,806,180股股份转让给新余环亚。就本次股份转让,发行人已在成都托管中心完成了股份变更登记手续。2020年7月,新余环亚与黄雁签订《关于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向对方转让新余环亚持有的发行人850,000股股份,转让价格为34.10元/股,转让总价为2,898.64万元。2020年9月9日,新余环亚与成都天翊创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订《关于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向对方转让新余环亚持有的发行人4,193,352股股份,转让价格为34.10元/股,交易对价为1.43亿元。2020年9月9日,发行人在成都托管中心完成了上述股份变更登记手续。
-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总体经营情况如下:1、经营业绩2024年度,公司坚持聚焦主营业务,专注微波器件、核工业设备等领域业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积极跟进市场及用户需求,持续保持有质量的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但受国际ITER总部对技术要求更改的影响,多个项目合同签订延迟,同时国家磁约束可控核聚变项目在工程建设的推进过程中,由于前期试验论证的节点延期,造成订单延迟下发,故本报告期营业收入受核工业板块影响下降幅度较大。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6,675,857.30元,同比下降28.01%;营业利润51,633,773.30元,同比下降46.72%;本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7,051,002.96元,同比下降47.93%。2、研发情况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智慧实现理想,用科技铸就辉煌”的国光理念,坚持将技术创新置于企业发展的首位,坚定地将技术研发、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核心技术能力的积累与新产品开发,持续加强研发资源的投入,研发资金投入达36,621,562.41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增加1.58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国内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共11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公司累计获得国内专利授权共127项,其中发明专利50项,实用新型专利75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2024年9月,公司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联合申报项目“聚变堆大型复杂部件高温下超高灵敏度检漏技术研究及应用”荣获2023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目前已成为相关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此外,公司多年来一直立足自身产业化资源及工程化优势,以技术创新研发及产业化为目标,持续与各大院所、高校开展校企合作。2025年3月,公司与天府创新能源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出资成立的“先觉聚能科技(四川)有限公司”在成都完成工商注册,该公司定位为支撑天府创新能源研究院发展并拓展其职能的市场化机构,与其共同构建起“研究院+公司”相互支撑的聚变裂变混合能源事业核心组织架构。该公司的成立将助力公司获得战略合作机会,积极推动国内聚变能源战略发展,推动混合堆工程建设加速,形成重要知识产权布局,进一步拓宽公司技术护城河,夯实公司行业领先地位,助力公司业绩发展,为公司未来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此外,公司此前还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共建“电真空及固态微波技术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旨在为相关科技人才提供一个公共的、开放性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技术、信息等产业要素聚集,提升先进技术等创新研发能力;通过电真空及固态微波产业相关技术的研发创新,积极推进技术和科研成果产业化,服务于电真空及固态微波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撑了公司前沿技术和产品研发,确保公司进一步保持行业技术引领和市场竞争力,彰显科创板企业创新特质。通过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积累,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相关行业内的技术领先者和标准制定者地位,公司整体研发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