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机精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国机精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国机精工
  • 企业英文名: Sinomach Precision Industry Group Co.,Ltd.
  • 实际控制人: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上市代码: 002046.SZ
  • 注册资本: 53626.6835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5-05-26
  • 大股东: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49.79%
  • 董秘: 赵祥功
  • 董秘电话: 0371-67619230
  • 所属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杨海固、王启盛、王宜省
  • 律师事务所: 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河南省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丰华路6号
  • 概念板块: 通用设备 深股通 融资融券 中芯概念 机器人执行器 央企改革 培育钻石 空间站概念 商业航天 半导体概念 国产芯片 央国企改革 风能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河南
  • 成立日期: 2001-12-09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10000733861107G
  • 法定代表人: 蒋蔚
  • 董事长: 蒋蔚
  • 电话: 0371-67619230
  • 传真: 0371-86095152
  • 企业官网: www.sinomach-pi.cn
  • 企业邮箱: stock@sinomach-pi.com
  • 办公地址: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园区科学大道121号
  • 邮编: 450199
  • 主营业务: 1、轴承业务:轴承、电主轴、轴承行业专用生产和检测设备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磨料磨具业务:金刚石材料、复合超硬材料、超硬材料磨具、行业专用生产和检测设备仪器的研究、生产和销售以及磨料磨具产品的检测业务;3、供应链业务:涵盖公司主营的轴承、磨料、磨具、刀具类产品、行业仪器设备的境内外贸易等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住宿服务;餐饮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轴承制造;轴承销售;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高铁设备、配件制造;高铁设备、配件销售;机械设备销售;机械设备研发;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色金属合金销售;金属工具制造;金属工具销售;实验分析仪器制造;实验分析仪器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电机制造;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教育咨询服务(不含涉许可审批的教育培训活动);企业形象策划;会议及展览服务;市场营销策划;体验式拓展活动及策划;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人力资源服务(不含职业中介活动、劳务派遣服务);企业管理咨询;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机械设备租赁;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道路货物运输站经营;国内货物运输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电镀加工;淬火加工;喷涂加工(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国机精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机精工)成立于2001年,股票代码002046。
    公司隶属于世界500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机集团),是国机集团精工业务的拓展平台、精工人才的聚合平台和精工品牌的承载平台。
    公司核心企业有三家,分别是成立于1958年的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的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以及成立于1981年的中国机械工业国际合作有限公司。
    另外,公司目前还托管白鸽磨料磨具有限公司和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
    国机精工是一家多元化、国际化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业务聚焦精密制造领域,在高精度、高可靠性轴承与高速高效超硬材料制品及相关零部件研发与制造、检测与试验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居国内领先地位。
    业务涉及航空航天、汽车与轨道交通、能源环保、船舶兵器、机床工具、石油化工、电子、冶金、建筑等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市场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秉承“合力同行,创新共赢”核心价值观,践行“客户价值创造者、股东价值提升者、员工价值实现者、创新发展引领者”价值取向,实施“一体四驱”、“六个转型”发展战略,坚持“把产品做好”和“做好的产品”,推进“内涵性增长、外延性增长、能动性增长”三大工程,努力把国机精工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精密制造服务商。
  • 发展进程: 公司成立于2001年,本公司系经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国机企规(2001)177号"关于洛阳轴承研究所改制设立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的批复"的批准,后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以国经贸企改(2001)1142号文件"关于同意设立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批准,以洛阳轴承研究所为主发起人,联合洛阳润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10家股东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13日,经证监会证监发行字[2005]14号文件核准,并于2005年5月18日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500万股,公司于2005年5月26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经公司申请,并经深交所核准,公司自2020年12月18日起,证券简称由“轴研科技”变更为“国机精工”;证券代码不变,仍为“002046”。 2023年9月26日,由“国机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国机精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SinomachPrecisionIndustryCo.,Ltd.”变更为“SinomachPrecisionIndustryGroupCo.,Ltd.”。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主营业务公司主要业务分为轴承业务、磨料磨具业务和供应链业务。
    其中,轴承业务和磨料磨具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也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
    按照产品及服务分类,公司产品包括新材料、基础零部件、机床工具、高端装备、供应链管理与服务等。
    (二)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的基本情况1、轴承业务轴承业务的运营主体主要为轴研所,轴研所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轴承行业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
    轴承业务主要包括轴承、电主轴、轴承行业专用生产和检测设备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受托技术开发、轴承试验和检测等业务。
    具体产品名称、应用领域及产品图示如下:2、磨料磨具业务公司磨料磨具业务主要包括金刚石材料、复合超硬材料、超硬材料磨具、行业专用生产和检测设备仪器的研究、生产和销售以及磨料磨具产品的检测业务。
    磨料磨具业务的运营主体主要为三磨所和新亚公司。
    三磨所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磨料磨具行业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
    三磨所现拥有陶瓷结合剂、树脂结合剂、金属结合剂、电镀金属结合剂等超硬磨料磨具及行业专用生产、检测仪器设备等生产线,主要产品包括V-CBN磨曲轴/凸轮轴砂轮、半导体封装用超薄切割砂轮和划片刀、晶圆切割用划片刀、磨多晶硅和单晶硅砂轮、磨LED砂轮、CNC工具磨床配砂轮、CMP用陶瓷载盘、金刚石研磨液、锻造六面顶压机等产品,主要应用于芯片、汽车、LED、光伏、制冷、工具等行业。
    三磨所作为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的引领者、推动者,自成立以来,解决了众多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难题。
    新亚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金刚石复合片及锥齿、金刚石拉丝模坯料、切削刀具用复合超硬材料。
    金刚石复合片和锥齿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耐热性和抗冲击性,主要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煤田地质钻探。
    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稳定的产品质量以及雄厚的研发实力,新亚公司已成为中国重要的高端复合超硬材料供应商。
    具体产品名称、应用领域及产品图示如下:3、供应链业务供应链业务的运营主体主要为中机合作,中机合作创建于1981年,在磨料磨具进出口领域积累了广泛的客户和供应商资源,享有较高声誉。
    供应链业务涵盖公司主营的轴承、磨料、磨具、刀具类产品、行业仪器设备的境内外贸易等。
    (三)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轴承业务、磨料磨具业务和供应链业务,按照产品及服务分类,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新材料、基础零部件、机床工具、高端装备、供应链管理与服务。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业务分类与产品及服务分类的对应关系如下:1、新材料板块新材料板块包括金刚石材料和复合超硬材料业务。
    整体定位是以高端基础零部件和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密切的关键材料为重点,满足智能制造装备、能源装备、仪器仪表、关键基础零部件等所需的新型功能材料。
    新材料板块金刚石材料以大单晶金刚石与金刚石功能材料为主要业务,聚焦电子电器、装备制造、航空航天、半导体、光伏、工业机器人、医疗检测和治疗等高科技领域,致力实现生产装备及工艺国产化自主可控。
    复合超硬材料业务主要产品为金刚石复合片、金刚石拉丝模坯料和切削刀具用复合超硬材料,金刚石复合片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耐热性和抗冲击性,主要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煤田地质钻探,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稳定的产品质量以及雄厚的研发实力,公司已成为中国重要的高端复合超硬材料供应商。
    2、基础零部件板块基础零部件板块包括特种及精密轴承、电主轴等业务。
    整体定位是支撑国家轴承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引领行业技术与产业发展,成为中国高端轴承研发创新中心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开放整合产业资源,成为中国轴承技术创新、产品集成、业务服务的平台。
    基础零部件板块主要产品为以航天轴承为代表的特种轴承、精密机床轴承、重型机械用大型(特大型)轴承、机床用电主轴等。
    3、机床工具板块机床工具板块包含超硬材料制品等业务。
    整体定位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坚持“专、精、特、新”的产品特色及定位,深耕超硬材料产业,实施产品领先战略,成为细分行业技术效益型领跑企业和制造服务型专业平台。
    机床工具板块超硬材料制品业务主要产品包括V-CBN磨曲轴/凸轮轴砂轮、半导体封装用超薄切割砂轮和划片刀、晶圆切割用划片刀、磨多晶硅和单晶硅砂轮、磨LED砂轮、CNC工具磨床配砂轮、CMP用陶瓷载盘、金刚石研磨液等,主要应用于汽车、芯片产业、LED、光伏、制冷、工具等行业。
    公司作为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的引领者、推动者,解决了众多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
    4、高端装备板块高端装备板块包含高压装备及其他高端装备业务。
    整体定位是做强超硬材料行业智能装备、高压装备及高性能装备,轴承行业检测仪器及加工设备,牵引其他四大板块协同发展,引领行业核心装备整体技术水平向高端迈进。
    高端装备板块的产品起源于1965年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铰链式六面顶压机,经过多年发展,现有产品主要包括混合设备、成型烧结设备、高压设备、气相沉积设备、检测设备、非标定制自动化产线、智能单元工作站及加工与检测设备等,主要用于半导体材料、医药、粉末冶金、磨料磨具等行业。
    公司专注于行业变革性装备的研发生产,解决行业痛点难题,服务于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5、供应链管理与服务板块供应链管理与服务板块包括国际平台和国内平台相关业务。
    整体定位是打造数字化驱动、富有竞争力的国际化产业链和供应链,以国机精工供应链运营为核心业务,重点培育国际国内两个平台,围绕主责主业向服务延伸,推进商业模式转型和数字化转型,提升供应链集成服务能力,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
    1、概述2024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破解发展难题,企业核心功能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进一步发挥,企业进入传统业务优化升级、战新业务加速布局的发展新阶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8亿元,同比下降4.53%,主要是因为公司调整贸易业务发展战略,主动压缩非主业贸易,贸易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7.65%;实现利润总额3.33亿元,同比增长9.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亿元,同比增长8.11%。
    (1)夯实主责主业根基,持续推进业务优化战略布局一是传统业务拓展持续加强。
    磨料磨具业务,积极开展核心技术提升和新产品开发专项攻关,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超薄切割砂轮等产品销售收入持续增长。
    轴承业务,有序推进重点核心产品技术研发、市场开拓,风电主轴轴承和齿轮箱轴承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品牌效应显现。
    二是战新产业布局不断优化。
    聚焦新材料、工业母机、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重点培育功能化应用金刚石、风电轴承、工业母机高端机床主轴及工具、行业专用高端装备等重点产品荣获国机集团“战新业务培育奖”。
    三是战略引领能力更加突出。
    紧盯年度目标,深化战略绩效闭环管理,强化战略举措和重点任务落地,提升运营风险防范能力,创新“锻长板、补短板”差异化考核及管控模式,全面完成战略规划阶段目标。
    (2)厚植科技创新优势,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科技自立自强基础不断夯实。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承担高质量发展专项15项,高标准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荣获集团“科技创新奖”。
    开发钻进机构回转轴系,护航嫦娥六号探测器月背采样任务;世界首台海上26MW主轴轴承及全系列齿轮箱轴承成功下线,刷新最大单机容量世界纪录;研制减薄砂轮、精密倒边轮等产品,性能优越;开发国内首台套大功率放电等离子烧结压机、大功率MPCVD设备,引领行业核心装备整体技术向高端迈进。
    二是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
    加大科研投入和精准激励,高标准建强研发平台,高性能工具全国重点实验室完善“产学研”体系,攻克国家重点领域19项技术难题。
    三是高水平科研成果收获喜人。
    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专利二等奖1项、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国机集团优秀专利一等奖1项。
企业发展进程
  • 2005年4月13日

    经证监会证监发行字[2005]14号文件核准,并于2005年5月18日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500万股,公司于2005年5月26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 2023年9月26日

    由“国机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国机精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SinomachPrecisionIndustryCo.,Ltd.”变更为“SinomachPrecisionIndustryGroup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