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泵及泵系统、液力传动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工程项目的承揽,业务涉及矿山、能源、化工、水利、电力、冶金、消防、交通和军工等多个行业领域。
经营范围:泵及真空设备制造;泵及真空设备销售;普通阀门和旋塞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安防设备制造;安防设备销售;水轮机及辅机制造;汽轮机及辅机制造;汽轮机及辅机销售;液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液压动力机械及元件销售;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销售;道路机动车辆生产;检验检测服务;喷涂加工;智能仪器仪表制造;智能仪器仪表销售;仪器仪表制造;仪器仪表销售;物联网设备制造;物联网设备销售;物联网技术研发;物联网技术服务;物联网应用服务;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销售;软件开发;智能控制系统集成;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设施建设运营等服务;液力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齿轮及齿轮减、变速箱制造;齿轮及齿轮减、变速箱销售;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试验机制造;试验机销售;通用设备修理;特种设备设计;特种设备制造;特种设备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池制造;电池销售;节能管理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程管理服务;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各类工程建设活动;消防设施工程施工;消防技术服务;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对外承包工程;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国内贸易代理;销售代理。
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下属的大型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液体动力技术产业发展平台,成立于1999年12月,股票代码600343。
公司总部位于高新区锦业路78号,下辖5家专业化子公司、4个科研生产事业部、1个机械加工中心、3个专业技术研发中心,1个公司级的创新研究院,2个参股公司。
公司以航天液体动力技术为核心,深耕于泵及泵系统、液力传动系统等核心板块。
业务涉及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能源、水利、矿山、林业、消防以及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远销东南亚、南美洲、欧洲、非洲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锐意创新,勇于开拓,在前行路上,公司先后荣获100余项国内外荣誉称号,多项技术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华宇”、“航力”、“天庆”、“BJB”等品牌被评为省、市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
公司及各所属单位共拥有国家专利总数超过300项,其中发明100余项。
公司通过了ISO9001、IATF16949、GJB9001C、GB/T24001、GB/T45001等体系认证。
公司拥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突出贡献专家1人、航天贡献奖9人,集团公司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航天六院学术技术带头人13人。
公司还拥有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1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省级技术中心。
公司秉承“以国为重、以人为本、以质取信、以新图强”的核心价值观,以中国航天液体动力技术为依托,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为社会、为股东、为员工持续创造价值,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4年,公司积极落实国资委相关要求,认真履行证监会相关规定,多措并举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报告期内,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发展压力,公司深入践行“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工作部署,推进“创新改善提质增效”,努力提升存量主业发展质量,加快培育增量产业,强化上市公司平台功能发挥,分类施策改善基础管理;同时,公司以高度的责任感,制定妥善的应对策略有效化解了风险隐患,产业发展根基进一步夯实。
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25亿元,同比增长2.7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87亿元。
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一是受所属领域宏观环境影响,公司主营业务市场需求增长不明显且竞争形势加剧。
主要表现在电机和化工泵等产品市场份额下滑,变矩器产线产品及产能调整,不能有效支撑运营的基本成本开支,本年度毛利率降幅较大;二是部分存货面临产品转型及客户订单变更等影响,公司对其进行计提减值;三是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收益等非经营性收益有所减少。
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1999年12月1日由西安航天科技工业公司为主发起人,联合陕西动力机械设计研究所、陕西红光机械厂(后更名为西安航天发动机厂)、陕西苍松机械厂、西安航天科技工业公司工会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3]24号文核准,公司于2003年3月24日向二级市场投资者定价配售发行人民币普通股6500万股。
公司股票于2003年4月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