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火力发电业务、售电业务、铁路运输业务及煤炭贸易业务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建设工程施工;港口经营;港口货物装卸搬运活动;道路货物运输(网络货运);铁路机车车辆维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煤炭及制品销售;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铁路运输辅助活动;煤炭洗选;再生资源销售;余热余压余气利用技术研发;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机械设备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淮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现为淮南矿业集团控股的国有上市公司。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其通过控股子公司淮南矿业集团及上海淮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63.27%的股份。
公司曾连续五届荣膺安徽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在2018亚洲品牌500强评选中,以213.88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榜单第366位。
2021至2023连续三年荣登《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榜单。
2016年,公司实施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控股股东淮南矿业集团所属煤炭、电力业务板块的部分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开启了“能源+物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19年,公司以作价入股方式,将所属省内港口资产整合至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成为省港口运营集团第二大股东。
2023年,公司以现金方式收购控股股东淮南矿业所属的潘集发电公司100%股权。
公司现主要经营火力发电、售电、铁路运输及配煤业务,现有铁运分公司、顾桥电厂、潘三电厂、新庄孜电厂及全资子公司潘集发电公司、淮矿售电公司、江苏售电公司、淮矿电燃公司、电燃(芜湖)公司、控股子公司淮沪煤电公司(50.43%),均股公司镇江东港公司(50%),参股公司淮沪电力公司(49%)、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31.916%)。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锚定年度经营目标,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与煤炭价格下行、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等能源行业挑战,在董事会的战略引领和管理层的有效执行下,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整体运营保持平稳态势。
(一)安全生产平稳有序公司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化安全管理总体思路,认真落实关于强化安全管理工作相关要求,落实“三重一大”安全管控体系,实行“年辨识、月会商、周分析、日调度、班实施”五级风险管控和“主要领导每月、分管领导每旬、部门长每天、班组每班”四级隐患排查机制。
坚决压实安全生产责任。
上半年公司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未发生火灾、道路交通事故以及环境污染事件,杜绝了生产性责任一般重伤及以上事故,杜绝了生产性责任重大非死亡事故,完成上半年安全环保工作目标。
(二)煤电产业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利用潘三电厂关停处置后的剩余资产建设风光热储与退役煤电融合的新型系统友好电站示范项目。
聚合优化区域用电资源,抢滩布局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加快建设虚拟电厂项目。
推进“三改联动”,完成潘集电厂供热改造并投入运营。
(三)生产管理持续提升火力发电方面。
全资电厂全力以赴争发电量,重点抓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及雨季“三防”工作,加强机组运行维护、设备可靠性管理,落实应急值守等措施,全力防范机组出力受限和“非停”。
上半年,潘集电厂1号机组、顾桥电厂2号机组分别在全国同类型机组能效对标中获评5A级优胜机组。
同时,优化电力市场现货报价策略,潘集电厂高效机组积极争取多发有效益的电。
1-6月份,潘集电厂、顾桥电厂等全资电厂均超额完成发电任务,累计发电量51.31亿度,比预算增加1.24亿度;控股田集电厂一期累计发电量27.53亿度,比预算减少2.22亿度。
售电业务方面。
立足支撑控股电厂发展的价值定位,加强与电厂政策信息沟通交流,产业集成、协同运作,最大限度争取交易电量,努力实现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积极研究现货市场,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加快建设虚拟电厂项目,积极开展电能管理、碳资产管理等业务。
售电公司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正逐渐形成。
1-6月份,累计完成交易电量59.88亿度。
铁路运输方面。
铁运分公司承担煤炭保供重任,坚持以保障区域能源高效供给为己任,充分发挥矿区铁路运输快捷高效的优势,从机车动力、行车组织、应急保障等多方面着手,全力以赴加强“迎峰度夏”保供电煤的运输组织工作,圆满完成公司下达的煤炭运输任务。
因受煤炭市场需求不足因素影响,铁运量完成不及同期。
1-6月份,累计完成煤炭运量2149.34万吨,同比减少约348万吨。
配煤业务方面。
电燃公司立足本土,统筹发运、开拓市场。
紧盯长协用户及年度稳定用户,全力提高年度合同兑现率。
积极拓展新增业务,有效拉动北港区域销售量的增长。
强化进口煤业务,提高江浙区域电厂年度合同量。
坚持与大型精煤企业开展合作,推动精煤配煤业务再上新台阶。
1-6月份,累计完成配煤业务量1659万吨,较进度预算增加6万吨。
煤电一体化公司和参股公司。
依托股东双方人员、技术和管理优势,加强对淮沪煤电公司的安全生产经营管控,持续做好日常经营监管,确保规范运作、平稳运营。
2025年上半年,淮沪煤电公司实现利润总额9409.22万元。
加强对参均股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重大事项监督,依法行使股东权力,维护企业权益。
2025年上半年,淮沪电力公司投资收益10670.27万元,镇江东港投资收益517.46万元,省港口运营集团投资收益-265.67万元,电力集团投资收益1289.56万元。
(四)经济运行顶压向前2025年上半年,面对电力市场量价双降的严峻形势,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全力以赴争发电、促销售、精管理、强创效。
增强“六效”引领,坚持“清单+督办+考核”闭环机制,坚持月度“1+6”经营分析工作机制,强化运营分析调控,提升经营管理质效。
认真研究制定全面从严从紧挖潜增效的若干措施,明确增量、降本、挖潜三个方面14项具体措施任务,配套正负面考核激励,千方百计落实经营增量目标。
积极落实政策争取,上半年争取增值税留抵退税、财政扶持资金1470万元。
(五)风险防控全面精准建立健全全面风险防控体系,严格执行“月调度+季点评”工作机制,结合项目建设、投资、采购等重点领域,开展风险识别,压实防控责任,做好风险排查,夯实信访稳定、综治消防根基。
严格落实皖北六市大气污染防治要求,做好各项迎检资料准备。
上半年实现全年无重大治安事件、无重大消防环保责任事故、无群体性上访事件。
芜湖港成立于2000年11月29日,系经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股份有限公司批准证书》(皖府股字[2000]第41号)和原安徽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设立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皖体改函[2000]85号)批准,由芜湖港务管理局(现芜湖港口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以其所属裕溪口煤炭生产港区、朱家桥外贸生产港区的经营性资产和相关负债作为出资,联合芜湖长江大桥公路桥有限公司、芜湖经济开发区建设总公司、芜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国芜湖外轮代理公司共同发起设立。
2003年3月13日,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行字[2003]17号文”核准,公司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4,500万股,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上字[2003]22号文”批准于2003年3月28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公司发行上市后股本总额为11,860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股票代码为600575,股票简称为“芜湖港”。
2006年6月26日,经公司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相关股东会议审议通过,公司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公司非流通股股东以其持有的1,350万股股份向全体流通股股东按照每10股流通股送3股的方式支付对价,公司总股本不变。
2007年6月22日,公司实施2006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即以2006年12月31日股本数11,86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5股派现1.0元,公司总股本变更为17,790万股。
2008年5月23日,公司实施2007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即以2007年12月31日股本数17,79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22013年1月4日,发行人召开201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经营范围及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鉴于公司吸收合并原公司全资子公司淮矿铁路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和淮南矿业集团(芜湖)煤炭储配有限责任公司,根据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和公司登记相关法规,拟对公司经营范围做出适应性调整,调整后的经营范围为:许可经营项目:货物装卸、仓储,国际集装箱装卸,物流配送,多式联运,港口拖轮经营,煤炭仓储,配煤加工(凭许可资质经营),普通货运。
一般经营项目:货物中转服务,机械设备、场地、房屋租赁服务,金属材料、钢材、电线、电缆、橡塑制品销售,铁路运输,铁路、公路、桥涵工程,房屋建筑与安装,铁路车辆维修,铁路器材设备维护。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发行人营业执照更换手续仍在办理中。
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74转增10股,公司总股本变更为35,580万股。
2010年10月14日,中国证监会出具《关于核准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向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批复》(证监许可[2010]1412号)核准公司按照11.11元/股的价格,向淮南矿业非公开发行股份167,602,585股,认购淮南矿业所拥有的铁运公司、物流公司100%股权。
2010年10月31日,淮南矿业持有的铁运公司、物流公司100%股权变更登记至公司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办理完毕。
2010年11月24日,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完成了股权登记相关事宜。
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变更为52,340.26万股,控股股东由港口公司变更为淮南矿业,公司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更。
根据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及201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201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即以2010年末总股本52,340.26万股为基数,公司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共计转增52,340.26万股。
转增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变更为104,680.52万股。
根据公司201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和修改后的章程规定,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12]391号文)的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170,842,824股,每股面值1元,增加注册资本人民币170,842,824.00元,变更后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17,647,994.00元,并于2012年4月25日完成工商变更手续。
公司中文名称由“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安徽皖江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WuhuPortStorage&TransportationCo.,Ltd”变更为“AnhuiWanjiangLogistics(Group)Co.,Ltd”。
2019年9月5日,公司完成了上述相关的工商变更/备案登记手续,公司名称由“安徽皖江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淮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AnhuiWanjiangLogistics(Group)Co.,Ltd”变更为“HuaiheEnergy(Group)Co.,Ltd”。
于2019年9月11日起公司证券简称由“皖江物流”变更为“淮河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