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主营业务包括钒、钛和电力业务,其中钒、钛是公司战略重点发展业务,主要为钒产品、钛产品的生产、销售、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发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生产;危险化学品经营;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检验检测服务。一般项目:有色金属合金制造;铁合金冶炼;常用有色金属冶炼;金属材料制造;有色金属压延加工;金属制品销售;金属材料销售;五金产品批发;劳动保护用品销售;电线、电缆经营;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电子、机械设备维护(不含特种设备);国内货物运输代理;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
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1993年3月27日,1996年11月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0629)。
总部坐落在被誉为“钒钛之都”的四川省攀枝花市。
公司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作为国家级资源类开发试验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内的核心企业,公司坚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多金属共生的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道路,形成了钒氮合金生产技术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其中钒氮合金生产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公司拥有以五氧化二钒、高钒铁、钒氮合金、钒铝合金、钒电解液等为代表的钒系列产品,以钛白粉、钛渣等为代表的钛系列产品,具备年经营钛精矿175万吨和年产钒制品(以V2O5计)4.42万吨、钛白粉30万吨、钛渣24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是世界主要的钒制品供应商,中国主要的钛原料供应商,中国重要的钛渣生产企业,中国重要的硫酸法、氯化法钛白粉生产企业。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钢铁工业、电子工业、有色金属及涂料油墨等领域,畅销国内外市场。
公司正紧紧抓住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的战略机遇,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钒钛新材料上市公司”为己任,让攀钢钒钛产品惠及千家万户。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1.钒产品2025年上半年,钒行业供求关系总体上延续2024年供强需弱局面。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1.2%,降幅较2024年同期有所扩大;全国粗钢产量较同期下降3%,钒行业的主要应用领域螺纹钢产量同比下降3%,造成钒氮合金需求减量,而汽车、家电用钢上升带来对钒铁需求增量。
储能应用方面,上半年新增钒储能招标开工项目较少,但并网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加速落地达1.12GWh,同比有较大幅度上升,依然占据液流电池装机绝对主流地位。
新建大规模钒储能项目主要集中在新疆、云南地区,按项目方施工计划公告推算,预计至年底新增落地项目约1.64GWh。
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开工建设以及中央反“内卷式”竞争战略行动深入推进,有望带动钒在钢铁领域需求。
当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深入推进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整治工作,守好质量安全底线,加大对普通热轧螺纹钢筋质量的抽查力度,将有利于钒氮合金需求量的提升。
下半年预计部分钒储能大型项目建成落地,对钒的需求量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2.钛白产品据涂多多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国内钛白粉产量239.5万吨,同比增长0.36%,但终端需求因房地产开工下滑导致国内需求出现较为明显的萎缩,出口方面因欧盟、印度等地反倾销政策落地有所减少(据海关数据显示,1-6月出口数量同比减少5.76%),国内钛白粉市场供需逐步失衡,且原料钛矿、硫酸价格高位运行,行业利润普遍大幅下滑。
今年3月,住建部表示要把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城中村改造继续扩大规模;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的目标。
未来随着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城市更新政策落实落地,推动对建筑涂料的持续需求,以及在汽车消费转型升级和国内经济可预期的持续增长带动下,预计将有效改善钛白产品市场需求。
3.钛精矿及钛渣根据中国铁合金在线网站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国内钛精矿总产量387.3万吨,比2024年同期增加约24.3万吨,尽管海绵钛产能释放,产量快速提升,对钛原料的需求呈现增量,但上半年钛白粉行业开工率降低,钛精矿市场供给大于需求;钛渣方面,由于部分硫酸法钛白粉企业通过渣改矿工艺而减少对钛渣的需求,尽管钛渣整体产量增加,但市场流通环节减量。
(二)公司主要业务和产品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钒、钛和电,其中钒、钛是公司战略重点发展业务,主要是钒产品、钛白粉、钛渣的生产、销售、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发,主要产品包括氧化钒、钒铁、钒氮合金、钒铝合金、钒电解液、钛白粉、钛渣等。
1.钒产品钒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主要用于钢铁工业、储能领域。
含钒钢具有强度高、韧性大、耐磨性好等优良特性,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造船、铁路、桥梁、电子技术等行业。
全钒液流电池作为重要的安全、长时、大规模的储能技术路线,广泛应用于风电、光伏等间歇性电源配套储能、电网调峰等领域。
此外,钒还可以作为催化剂和着色剂应用于化工行业。
目前,公司生产的钒系列产品已覆盖钢铁、有色冶金、化工、能源等多个关键领域,并出口加拿大、荷兰、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国家。
同时,公司积极推进钒酸锂正极材料和氢燃料电池用钒基储氢材料的研发工作。
2.钛产品钛白粉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白色颜料,具有良好的遮盖力和着色力,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油墨等众多领域。
目前公司生产的硫酸法钛白粉、氯化法钛白粉广泛用于涂料、塑料、油墨、造纸、日化、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出口马来西亚、印尼、印度、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
钛渣可分为酸溶性钛渣和氯化渣两种,主要用于生产钛白粉和海绵钛。
(三)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公司是国内主要的产钒企业,同时是国内主要的钛原料供应商,国内重要的钛渣、硫酸法和氯化法钛白粉生产企业。
公司钒产品规模继续保持全球前列,加上品种齐全、产品认可度高,海内外销售渠道布局合理,市场竞争力强;公司硫酸法钛白粉产能22万吨/年,氯化法钛白粉产能增至7.5万吨/年,开发的塑料专用产品R-249和CR-340产品,基于用户需求持续优化工艺、提升品质,产品认可度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公司钛渣和经营的钛精矿规模继续位居国内前列。
公司依托自身技术,采用“资源依托+工厂生产+产品直销(代理)”的模式,开展各类钒、钛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业务。
同时,控股股东生产的钛精矿全量交由公司,一部分由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采购以满足自身生产需要,另一部分由公司对外代理销售。
公司的业绩主要来源于产品生产与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增值。
(四)生产经营环境与经营对策1.经营环境2025年上半年,随着钒钛产业产能及产量释放,需求低于预期,造成钒产品和钛白粉市场均供大于求,价格下滑,且钛白粉企业受原料价格高位影响,行业利润普遍大幅下滑。
钒产业方面,报告期内继续呈现供强需弱局面,价格同比下滑8.24%(中国铁合金在线)。
钛白粉方面,2025年上半年市场经历一季度上涨和二季度下跌后,价格同比下滑6.76%(中国铁合金在线)。
钛原料方面,供应端,国内供应规模增加,2025年上半年钛精矿进口量整体增加明显(据海关数据显示,1-6月进口量同比增加14.9%);需求端,上半年海绵钛大幅增产带动市场对钛原料需求增加,但需求增量低于供应增量,钛精矿价格同比下降11.11%(中国铁合金在线)。
2.经营对策报告期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持续抓实新投产线达产达效攻关、品种结构调整、质量提升、成本优化,切实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钒产品综合考虑品种效益情况,加大钒铁及减少钒氮合金规模,加大外购原料规模生产铁合金以维持非钢领域用钒分流带来的设备产能利用率;钛白粉持续开拓优化销售渠道,提升高效益产品产销规模、快产快销,加快存货周转。
3.经营成果报告期内,累计完成钒制品(以V2O5计)2.61万吨,同比增长1.56%;钛白粉13.62万吨(其中氯化钛白粉3.82万吨),同比增长5.91%;钛渣9.49万吨(其中自用钛渣4.50万吨),同比降低3.95%。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5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9.04亿元,下降40.57%;营业成本40.4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5.96亿元,下降39.09%,主要是钒钛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以及部分业务调整经营模式所致。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9亿元,较上年减少3.37亿元,同比下降245.15%。
在产品规模上,公司积极开展社会资源采购,充分释放钒制品产线产能,同时加强攻关推动钛白粉新产线按期达产,钒制品和钛白粉产量较同期提高。
在品种结构方面,公司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效益好的产品产量,优化产品组合,提升整体效益。
在生产成本控制上,公司组织实施钒钛竞争力提升和十大措施推进工作,全力降低钒钛产品制造成本。
此外,公司持续维护和拓展销售渠道,与老客户保持紧密合作,积极开发新客户,稳定的销售渠道有效缓解了销售压力。
钛白粉及时调整出口区域,重点开拓东南亚、中东、日韩等区域新渠道,减弱欧盟反倾销对公司出口的不利影响。
加大氯化法产品销售力度,新开拓氯化法新线销售渠道20余家。
公司系于1993年3月经冶金部〖1992〗冶体字第705号文和四川省股份制试点联审小组川股审〖1993〗3号文批准,由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成立于1965年的国有企业,以下简称"攀钢集团")与攀枝花冶金矿山公司(后期合并入攀钢集团)以及中国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共同发起、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3月27日在四川省攀枝花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成立时名称为攀钢集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700,000,000.00元。
1998年10月29日,本公司正式更名为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8月12日,公司名称由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