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速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山东
  • 成立日期: 1994-01-10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7000012010586X8
  • 法定代表人: 林存友
  • 董事长: 林存友
  • 电话: 0531-68906079,0531-68906077
  • 传真: 0531-68906075
  • 企业官网: www.sdlqgf.com
  • 企业邮箱: sdlq000498@163.com
  • 办公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4677号
  • 邮编: 250014
  • 主营业务: 路桥工程施工与养护施工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对外承包工程;土石方工程施工;货物进出口;建筑工程用机械销售;机械设备租赁;专用设备修理;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程技术服务(规划管理、勘察、设计、监理除外);特种设备销售;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建筑材料销售;金属材料销售;建筑用钢筋产品销售;金属结构销售;水泥制品销售;砼结构构件销售;建筑用金属配件销售;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涂料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塑料制品销售;玻璃纤维及制品销售;石油制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建筑防水卷材产品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山东高速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48年,2012年于深交所上市。证券简称:山东路桥,证券代码:000498。作为世界500强山东高速集团旗下6家上市公司之一。公司拥有公路、市政施工总承包特级,建筑、水利水电、电力施工总承包壹级,港航、铁路、机电施工总承包贰级,路基、路面、桥梁、隧道、钢结构等专业施工承包资质,同时拥有工程勘察、测绘、设计、监理、咨询甲级等资质,具有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总承包企业资格。70多年来,山东路桥建设足迹遍布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和二十个国家,承建了济南黄河公路大桥、二桥、三桥,东营、利津、滨州、泰东黄河公路大桥,参建了南京长江二桥、三桥、四桥,润扬、苏通长江大桥,胶州湾跨海大桥,济青、沪宁、京沪、京台、沈海、济广高速公路,济南、青岛、宁波地铁,济青、鲁南、潍莱、郑济高铁等国家重点工程,创下我国工程建设史上的诸多“第一”和“之最”。海外参建了尼泊尔、巴基斯坦、东帝汶、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越南、伊拉克、哈萨克斯坦、孟加拉、埃塞俄比亚、马拉维、南苏丹、塞尔维亚等国家的工程项目,被评为“全球最大250家承包商”。公司两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六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八获鲁班奖,十八获李春奖,四获詹天佑奖,一获世界人行桥奖,多次获省部级优质工程奖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同时拥有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十七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多项技术专利、工法获省部级科技奖并入选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近年来,公司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建筑业质量名牌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桥梁建设十大优秀团队”“金智奖·2019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实业贡献奖”“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天马奖·最佳投资者关系奖、最佳董事会奖”“金质量·公司治理奖”“中国建设银行AAA信用等级企业”等荣誉称号。展望未来,公司将以战略统揽,以文化铸魂,秉持“大道于品、匠心于行”的企业精神和“品质为先、客户为本”的价值观,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片区综合开发为“双核引领”,实现业务领域、产业链、区域布局“三维升级”,全力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基业长青、受人尊敬的工程建设服务商”。
  • 发展进程: 公司系于1993年6月经辽宁省体改委批准,由原丹东化学纤维工业(集团)总公司独家发起,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5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6000万A股股票,并于同年6月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工商注册号:2106001110586。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主要产品及用途报告期内,公司路桥工程施工业务实现收入624.2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7.49%;养护工程施工业务实现收入49.9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1.路桥工程施工业务与产品公司在路桥综合、市政工程、产业园区、轨道交通、钢结构、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领域拥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报告期内,公司承建山东“十四五”重点工程项目、山东省“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高速公路网重要组成部分济南至宁津高速公路、庆云至章丘高速公路、S31泰新高速公路徂徕枢纽至新泰枢纽段改扩建工程、日兰高速大庄枢纽至竹园枢纽段改扩建项目、董家口至梁山(鲁豫界)公路沈海高速至新泰段工程、济南绕城高速公路港沟至殷家林枢纽段改扩建工程、荣乌高速烟台枢纽至蓬莱枢纽段改扩建工程、沈海高速公路两城至汾水段改扩建工程、济南至东阿高速公路齐河至东阿段等;修建青岛快速路、济宁快速路、烟台快速路等地级市重点交通规划项目;修建济南地铁9号线、青岛地铁6号线、宁波至慈溪铁路、摩洛哥高速铁路连接线等轨道交通项目;承建济潍零碳高速光伏项目,实施了全国首个光伏与边坡一体化试验路段,实现了边坡防护、排水和发电的有机融合;承建薛城经济开发区奚仲产业园、临沧工业园区综合配送产业园、日照五莲县汽车高端装备智造产业园、洛阳中科信息产业园等产业园项目;承建临沂市蒙河双堠水库工程、济宁市洙水河治理工程等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2.公路养护工程施工业务与产品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道路养护施工领域的企业,截至目前,公司高速公路养护里程突破9,000公里。多年来,公司以打造国内领先的基础设施综合养护服务商为发展目标,积极研究应用绿色低碳养护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养护产业。“十四五”期间,按照“绿色养护新材料、智能养护新设备”的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产业链向上游高效益领域拓展,养护业务在做强、做优的基础上逐渐实现做深、做精。一是成功构建了预防性养护全产业链业务体系,实现了微表处、超表处、超薄罩面等预防性养护工艺全产业链发展贯通。微表处技术已成功推广应用超过1,370万㎡,超表处技术应用面积突破270万㎡,超薄罩面技术应用面积达到410万㎡,其中,超薄罩面技术在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实现了跨海大桥桥面维修的首次应用。二是基于研发、施工、反馈、改进的良性循环,形成了涵盖就地热再生、就地冷再生、厂拌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四类路面再生类型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制造体系。自主研发的就地热再生设备,累计再生面积达到2,180万㎡,节约石料201万吨、沥青12.8万吨,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推动绿色养护技术发展。三是致力于打造集研发、生产、施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养护产业格局,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已建成融雪剂、交安材料、伸缩缝、声屏障等养护业务相关产品生产线。成功研发新能源高速清扫车、多用途除雪车等新型养护设备,实现批量化生产,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四是持续完善养护基地建设布局,采用“永临结合”模式,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已建成35个养护基地,形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绿色环保的养护基地网络体系,通过基地化运作,实现了混合料销售、国省道养护、再生工艺推广、绿化保洁等综合“养护+”项目市场拓展,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养护市场竞争力。多年来,公司致力于打造品质养护工程,为社会公众提供高品质出行服务,贯彻预防性养护、绿色养护理念,降低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养护成本,持续推进业务从“传统养护”向“精准化、绿色化、机械化、智能化养护”转变,赢得了社会各界和运营单位的普遍认可,树立了山东路桥“绿色低碳、精准长效”养护品牌。(二)公司主要业务模式及业务流程1.业务模式报告期内,公司工程施工项目的主要业务模式包括工程承包合同模式和融资合同模式。工程承包合同模式是指通过投标或其他方式承揽施工业务,与发包人签订工程承包合同,负责合同内工程的全部施工任务,向发包人提供施工服务,包括向项目业主提供施工总承包服务和向其他工程施工总承包方提供工程专业分包服务等。发包人根据合同约定时间和比例支付工程进度款,办理工程交(竣)工验收手续,工程竣工结算后支付剩余工程款,按合同约定返还工程质保金或保留金。融资合同模式是指公司向发包人提供工程施工和融资服务,公司负责工程建设施工,同时为发包人提供项目融资,通过项目运营收入或业主回购收回投资。报告期内,公司涉及的融资合同模式主要为入股施工一体化项目、投资施工一体化项目和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等。入股施工一体化项目及投资施工一体化项目是指施工单位参与投资并承担施工任务的项目,公司作为施工单位通过投标承揽基础设施项目施工任务,同时需自行或指定合作方出资入股项目公司或认购基金份额等,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时间获取投资收益;PPP项目是指公司通过与政府、其他社会资本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融资、建设与运营,运营期内,公司通过使用者付费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获取投资回报及收回投资成本。根据202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3〕115号),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聚焦使用者付费。工程承包合同模式中,公司收入为向发包人提供施工服务而按期收到的工程款,在工程管理、成本控制、合同变更等方面存在风险。融资合同模式中,公司收入除施工收入外,在公司自行出资的情况下另取得按合同约定的投资收益,该模式中,PPP项目存在政策和合同变更风险、融资和成本管控风险、运营维护风险等;入股施工或投资施工一体化项目存在融资风险、合同变更风险及退出风险等。报告期内,公司紧跟国家政策,创新商业模式,多元化经营,主要业务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2.业务流程公司自主承揽业务,并组织项目实施。(三)公司经营情况1.主要指标情况2024年公司实现中标额914.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713.48亿元,同比下降2.29%;实现利润总额36.57亿元,同比下降1.6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22亿元,同比增长1.47%。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资产总额1,633.61亿元,较年初增长17.07%;负债1,279.88亿元,较年初增长19.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42.94亿元,较年初增长7.06%。2.融资渠道广泛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拓宽融资渠道,调整融资结构,中长期融资比重稳步提高,融资水平显著提升,融资成本压降取得成效,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互补互足,共同增厚公司资金安全垫,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保障。3.质量控制体系完善有效多年来,公司坚持以质量品牌赢得市场。持续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恪守合同、争创一流”的质量方针,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工程一次性检验合格率100%、满足业主对工程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期望等为质量目标,不断夯实企业的生存基础,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责任体系。在国内开展业务的子公司质量控制体系符合GB/T19001-2016/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GB/T50430-201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在国外开展业务的子公司质量控制体系符合国外当地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报告期内,公司严格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优化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办法,严格按照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要求,制定并做好质量工作部署及设置保障措施等。公司结合各项目施工特点确定质量控制重点,加强自检与日常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及时整改,堵塞管理漏洞。报告期内,组织开展“质量月”活动及高速公路重点工程建设“质量提升三年专项行动”,承建项目检验合格率为100%,重大项目无质量问题,赢得了业主广泛好评。4.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公司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风险化解攻坚年”活动,强化制度管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教育培训组织、专项活动开展、应急管理提升,全面推动全员责任落实。报告期内,公司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标准,修订安全管理制度17项,保障安全管理制度的适用性,细化分解岗位职责,编制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各单位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51,428份,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责任体系。按业务板块组织内外部专家,对涉及隧道、特大桥、改扩建、养护施工等重点项目进行多轮次专项检查,重点关注安全高风险点管控和现场隐患排查治理。积极开展新上岗、转岗、再培训等各类安全教育培训,广泛组织“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安全创新课题研发等专项活动,增强员工安全意识能力,丰富企业安全文化内涵。开展消防、高处坠落、边坡坍塌等应急演练1,791次,提升一线安全防范技能和应急处置技能。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5.现金分红稳步提升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以良好的经营业绩和持续稳定的分红政策回报股东。2024年半年度,公司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20元(含税);2024年三季度,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10元(含税);2024年年度,每10股拟派发现金股利1.7元(含税)。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达3.10亿元,累计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约2.0元,分红总额持续增长,与股东共享公司发展成果。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3.48亿元,同比下降2.29%;发生营业成本619.27亿元,同比下降2.6%;实现利润总额36.57亿元,同比下降1.62%;实现净利润30.21亿元,同比下降1.6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22亿元,同比增长1.47%;期间费用合计发生45.82亿元,同比下降3.7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1.39亿元,同比减少29.88%;研发投入22.13亿元,同比下降0.31%。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资产总额1,633.61亿元,较年初增长17.07%;负债1,279.88亿元,较年初增长19.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42.94亿元,较年初增长7.06%。报告期内,受地方政府化债等因素影响,部分项目开工不足,产值贡献和营业收入不及预期,导致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下降。公司部分重要子公司利润占比提高,归母净利润增加。报告期内,公司以提质增效为中心,积极推进双“1%工程”和“一个目标、两个观念、三个意识”方针,纵深推进降本增效工作,期间费用逐步下降。受部分地方财政影响,回款压力增加,销售回款与采购支付时间错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降低。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