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ST广网 - 600831.SH

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1994-02-24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
企业英文名
Shaanxi Broadcast & Tv Network Intermediary(Group)Co.,Ltd.
成立日期
1996-12-31
董事长
韩普
注册地
陕西
所在行业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ST广网
股票代码
600831.SH
上市日期
1994-02-24
大股东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29.2 %
董秘
张云
董秘电话
029-58000831
所在行业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王瑞金;张洋
律师事务所
北京金诚同达(西安)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610131220601086E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陕西
成立日期
1996-12-31
法定代表人
韩普
董事长
韩普
企业电话
029-58000831,87991255
企业传真
029-58001266
邮编
710061
企业邮箱
600831@china.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西安曲江新区曲江行政商务区曲江首座大厦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基础收视、数据传输服务、卫视落地服务、入网安装服务以及工程施工和商品销售等业务

经营范围:许可经营项目:广播电视节目(影视剧、片)策划、拍摄、制作、发行,第一类基础电信业务中的因特网数据传送业务、IP电话业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呼叫中心业务、信息服务业务,广播电视节目收转、传送,境内卫星电视接收设施的安装施工、配套供应、售后服务维修,食品销售,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经营项目: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的建设、开发、经营管理和维护,广播电视网络信息服务、咨询,有线广播电视分配网的设计与施工,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工程、网络工程、安防工程、楼宇智能化工程、通信工程的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等技术服务、技术转让,计算机软件开发及销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家用电器、电子产品、通讯设备、建筑材料、百货的销售,设计、制作、发布、代理国内外各类广告,房地产开发,承办体育比赛、承办文艺演出及会展。(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家以省为单位实现广电网络整合并在A股主板上市的国有大型文化传媒企业(证券代码600831)。

公司控股股东为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实际控制人为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

公司立足党媒政网价值初心,坚持聚焦主业、创新驱动,聚焦党的二十大的新要求新部署,实施“新网络、新媒体、新平台、新生态”的“四新战略”。

围绕市场和客户需求,加快基础设施创新,筑牢数字底座;加快技术创新,推动变革升级;加快应用创新,激发网络潜能;加快合作创新,打造共赢生态。

形成了“秦岭云”宽带电视、应急广播、媒体融合、“雪亮工程”、智慧城市、数字乡村、5G+应用、文化大数据等战略布局和产业集群。

建成投运国际“T3+”、国标最高A级标准的西咸数据中心。

成为国家文化大数据西北区域中心建设、运营主体,陕西省文化大数据“一网、一库、一平台”承建单位。

完成全省县级以上光网升级改造,从单一媒资服务向数字家庭演进,加快服务和融入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新格局。

在全国“智慧广电”建设中取得了“陕西探索”的阶段成果和成功经验。

当前,公司正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媒体融合、文化数字化发展中,发挥“一朵云、一张网”优势,以“一云两网三用”为路径,实施“上云用数赋智”的阶段性战略部署,推进5G发展、未来电视、云网融合、应用创新、数据智能、业财融合,扭住“战略规划+解决方案+交付能力”这一致胜关键,决胜数字经济新赛道,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主业突出、技术领先、机制优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AICT融合媒体传播运营数字科技企业”,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商业规划

上半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和对广电行业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省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协同配合”总基调,锚定建设新型广电网络方向,以“一二三四”工作部署为引领,聚焦“利润”这个中心,提升“业务统筹、内控管理”两项能力,围绕“财务收入线、现金流量线、降本增效线”三条主线,落实“稳主业、布新局、调结构、防风险”四项重点工作。

上半年各项工作均取得一定进展,收获了部分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实际困难。

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6.47亿元,同比下降24.58%,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新媒体业态发展,用户消费方式转变,视频业务领域竞争愈发激烈,有线电视用户持续流失,有线电视、数据业务等传统主业收入下滑;公司加速广电5G等新业务推广布局,虽有所提升还未能弥补主业缺口;同时,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调整销售策略,对利润贡献较低的商品销售、工程施工等业务进行管控,相应业务收入减少。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亿元,同比减亏0.85%,减亏的主要原因为:上半年公司通过清理释放冗余资源,加大降本增效力度,严控成本支出,但因固定资产折旧、网络维护等占比较大,有息债务、应收账款存量较高,财务费用、信用减值损失等对利润影响较大,减亏幅度有限。

报告期主要经营情况如下:1.聚焦“利润”一个中心。

2025年公司所有经营管理活动都围绕“利润”这一中心开展。

上半年,公司整体经营减亏目标任务尚未达成,但分支机构经营情况已有向好趋势,12家主业公司有8家完成利润目标进度,其中5家实现扭亏为盈,3家实现阶段性减亏。

下半年仍将继续努力加大减亏力度。

2.提升两项能力。

一是提升业务统筹能力。

公司通过统筹市场、统筹产品、统筹资源,建立产销协同机制,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新产品成本核算方面强化各部门协同分工,从新产品试点方面拉通内部工作流程、明确交付标准;推进广电统一账户2.0工作,贯通全业务,实现一站式服务,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上线流星卡、彗星卡、爱心卡、校园卡、崇军卡等各类产品175款,丰富了产品工具箱,以产品销售分析为基础,指导业务部门和经营单元针对性开展市场营销;改革资金支付规则,给予分支机构更大的经费自主权,有效释放了基层经营活力。

二是提升内控管理能力。

公司围绕风险防范、内部控制、合规运营一体化内控管理,制定了全面推进“大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有效推进,体系建设以“1+1+3+3+N”一体化的优化思路,完善治理体系,强化管理能力,努力达成“强内控、防风险、促合规、提效能”的管控目标。

上半年已完成公司本级、分公司及支公司内控调研诊断、制度梳理与流程优化等工作,搭建三级内控流程管理框架,建立公司权限管控边界,形成省、分、支三级公司《风险、内控、合规管理手册》。

下半年公司全力推进省、分、支三级大内控体系的全面实施落地。

3.围绕三条主线。

一是财务收入线。

公司聚焦主责主业,把资源配置到最能够产生收入的业务和项目上,通过用户维系,保存量、挖增量。

上半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虽有所下降,但收入结构实现部分优化,收入质量得到提升。

二是现金流量线。

面对日益严峻的经营压力,公司始终把现金流管理摆在突出位置。

一方面通过聚焦主责主业,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和服务能力,加大高价值业务营销力度,提升经营效益;另一方面努力回笼资金,通过争取政策、法律诉讼等方式加强应收账款回收,明确细化清收目标,压实各单位主体责任,保障资金链安全、可持续运转。

三是降本增效线。

公司采取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控制成本费用。

与腾讯合作完成100G节点的设备安装,提升微信视频等业务质量的同时降低长途传输流量、节约传输成本;持续推进接入网一体机等设备利旧、清退工作,回收一体机近千台,机顶盒和网关一万余台;在4K频道落地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线路等资源减少投资,落地部分卫视超高清频道;通过推广绿色办公、无纸化办公、设备共享、加强车辆管理等减少日常办公费用支出。

4.落实四个方面要点。

一是稳主业。

①大众业务。

聚焦收入保底、用户保拓、宽带新增、移网上量,开展了一季度开门红、春节营销竞赛、春季服务进万家、短视频宣传大赛、“广电新速度”宽带主题销售、老干部提升活动等市场营销活动。

上半年新发展广电5G用户25.10万户,数字电视用户3.73万户,宽带用户3.34万户。

加大垂类市场拓展力度,加快有线业务向党校、干部学院、残联机构、医院、校园等场景的精准渗透。

为残疾人提供电信业务特惠资费,开展“企业让利、政府购买、群众受惠”提升残疾人家庭、残疾人服务机构广电视听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已与渭南、商洛等市县签订残疾人有线电视购买协议,累计为4700余户残疾人家庭接入有线电视全业务。

公司积极为全省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上半年,96766和10099客服体系接听话务102万通,回访超过21万次,5G业务客户服务一次性解决率95%。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在网有线电视主终端488.89万个,其中“秦岭云”智能终端125.20万个;个人宽带终端128.37万个,广电5G用户81.77万户,无线数字电视终端11.06万个,直播卫星户户通终端31.94万个。

全省有线电视覆盖用户1,295.37万户(其中,光网覆盖1,018.93万户;城区882.56万户、农村136.37万户),无线电视网络覆盖200万户,广电5G共享基站总量达14.04万个。

秦岭云电视平台面向用户提供统传直播频道121套(包括标清频道61套、高清频道57套、4K超高清频道3套);付费频道42套;提供103套频道的3小时时移7天回看、11款增值应用产品和3.38万小时点播免费内容。

②集客业务。

充分发挥IDC数据中心机房为核心的西北区域及省域算力节点和基础设施优势,围绕公司“七大平台”业务能力,坚持融合发展理念,优化产品结构,上半年数据业务收入、云网类收入占比均有所增加。

签约陕西公安信息网和视频传输网、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西安市公安局、西安国家版本馆等专网专线及信息化建设项目。

新增专网专线1471条。

持续加强应急广播惠民工程建设,应急广播已覆盖全省89个区县900余个乡镇,超过1.4万个行政村,在预警信息发布、灾情信息通报、救援信息传递和灾后重建指导中均发挥了关键作用。

上半年,面向酒店、机关单位及企业的集团固话业务也已投入商用。

③融媒体业务。

聚焦台网协同,做优广电特色视听内容,保障“2025丝路万里行上合之路一路向前”大型跨国全媒体活动、文明“陕”亮行一起“云”巡察、“丝路融通开放合作第九届丝博会”等直播活动900余场。

在加强全省已有的108个县级融媒体平台的维护和续约基础上,有序推进省市级融媒体平台建设,上半年完成咸阳市市级平台建设及初验工作,目前已累计完成榆林、延安、宝鸡、铜川、咸阳等5个市级融媒体平台建设,正在推进汉中、安康、渭南等市级融媒体平台建设工作。

持续推进数字乡村业务,结合省内各地用户实际使用反馈和需求,对数字乡村业务平台功能进行全面升级,开展数字乡村线上线下业务培训及项目验收和巡查工作,提升用户体验。

④文化数字化业务。

以“一网、一库、一平台、三中心”为国家文化大数据服务体系核心架构,不断迭代升级系统平台、完善服务模块。

上半年新落地项目30个,陕西省文化专网已接入文化单位近60家,形成陕西省地方志专题数据库、韩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库、渭华起义教育基地红色基因库等多项文化资源库,陕西中华文化数据库入库资源累计超过100GB。

上半年,协助汉中市出台《汉中市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行动方案》,全省累计已协助6个地市出台文化数字化政策文件,助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

基于基础设施、公共文化、数字化应用三大体系,开展多项文化数字化应用业务,形成超9款产品,服务20余家单位。

依托公司文化大数据平台及数据库的《县域文化共同体平台》,采用“群众点单”和“政府买单”模式,实现县域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累计服务近200家文化用户。

陕西广电AI数智人平台已应用于神木博物馆数字讲解员、柞水融媒AI主播“小雅”、安康检察院虚拟普法员“安小蓝”等文旅、新闻、普法场景交互体验,其中柞水AI数字人服务已累计服务超过500天,实现了播报“0”差错。

二是布新局。

公司在超高清频道落地及4K频道分类上线、微短剧业务、云电脑销售、低空经济、算力网建设、软件研发与创新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和业务拓展。

按照中国广电超高清频道规划,完成北京卫视超高清频道落地及4K频道分类上线。

持续发力微短剧业务,探索“微短剧+文旅”“微短剧+品牌”模式,引入3部微短剧,并与西京学院合作策划“微短剧进校园”“微短剧带你去旅游”等项目。

以“新媒体赋能业务、短视频宣传品牌”为目标,组织举办短视频创意宣传大赛。

开展新媒体账号运营,官方抖音账号正式开播,在全网开展员工抖音培训和直播,构建全省抖音直播矩阵,截至6月末,公司及职工账号共直播680余场,观看人数72万人,成交订单9600余单,抖音直播新发展5G用户3400户,为省工会等单位提供视频制作及发布服务,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发布视频、海报等1200余次。

开展广电云电脑内测及推广活动,公司内部会议基本实现无纸化。

利用现有云-网-边-端基础能力,布局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面向全网开展低空经济市场需求专项调研,支持分支机构与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进行合作,制定《陕西广电网络“低空经济”发展规划》,筹备无人机飞手内部培训,规划建设无人机飞行控制平台,探索无人机销售、系统集成、平台服务等项目商业模式。

三是调结构。

公司在软件研发创新方面,为省党政机关研发业务应用软件并提供服务平台,为西安国家版本馆推出数字版本信息化征集平台等。

争取政府支持方面,各业务条线、分支机构板块积极与省市县各级政府接洽并争取支持,与省广电局、省残联对接推动下发了《陕西省加强残疾人广电视听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省内10个地市也已下发当地实施方案,为业务开展提供政策依据;与省住建厅、省广电局等单位合作,申请并初步确定将广电报装审核和验收备案纳入到各地市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纳入各地市政务综合管理平台,确保有线电视设施能按照新国标要求规范建设。

投资结构改善方面,对子公司进行了全面梳理,统一管理、统一考核。

结合子公司和参股公司现状,制定退出评估机制,按照“一企一策”明确子公司关停目标,对8家子公司拟定“关停并转”实施方案,完成1家子公司注销。

四是防风险。

公司坚守安全播出红线,上半年圆满完成了全国两会、春节、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等安全播出保障任务。

重要保障时长626小时,未发生安全播出责任事故。

在全网开展网络信息安全专题培训,梳理互联网暴露资产并关停,及时发现处理网络漏洞,有效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保障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

结合国家安全及保密工作要求,在全网开展保密学习培训,杜绝泄密事件发生。

组织干部员工参加综合减灾科普教育培训,对中心机房、呼叫中心、IDC数据中心、员工餐厅等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安全督导和检查,确保各类风险隐患及时清零。

发展进程

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国营黄河机器制造厂,1992年4月,经西安市体改委批准,将国营黄河机器制造厂整体改组为黄河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陕西广电对黄河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大规模资产重组,置出了家电制造类资产,置入了广电传媒类资产。

2002年8月28日,公司2001年重组的股权转让手续完成,陕西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

原“黄河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