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航发动力 - 600893.SH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1996-04-08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AECC AVIATION POWER CO,LTD
成立日期
1993-12-23
董事长
牟欣
注册地
陕西
所在行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航发动力
股票代码
600893.SH
上市日期
1996-04-08
大股东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45.79 %
董秘
任立新
董秘电话
029-86152009
所在行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李昊阳;刘文文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610112243870086Q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注册地
陕西
成立日期
1993-12-23
法定代表人
牟欣
董事长
牟欣
企业电话
029-86150271,029-86152008,029-86152009
企业传真
029-86629636
邮编
710021
企业邮箱
hkdl2008@XAE.AECC.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徐家湾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外贸出口转包业务、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业务

经营范围:从事各类飞行器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燃汽轮机及零部件的设计、试验、研制、生产、装配、试车、维修、营销和售后服务等业务;从事航空发动机技术衍生产品的研制、试验、开发、中试、生产、销售、服务等业务;航空发动机及其零部件转包生产、进出口、“三来一补”加工等业务;物流、贸易等业务;烟气透平动力装置、航天发动机及其零部件制造、销售与维修;风力发电机及零部件的生产、销售、工程设计、安装、技术咨询与售后服务;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制造、系统集成、销售与维修;铝型材及门窗的制造、安装和销售;计测设备的检定、校准及测试、研制、调修、销售;计量标准研究开发与应用;计测技术培训及咨询服务;仪器、仪表、工具、普通设备、石化、电力、冶金机械成套设备、电器机械与器材、机械备件、电子产品的制造、销售与维修;金属材料、橡胶制品、成品油、氧气、氩气、丙烷(化工原料)、本企业废旧物资的销售;压力容器、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维修;幕墙的设计、安装、装饰装修;进出口业务;医疗机械制造、销售;住宿、餐饮服务;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环保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采购、销售、安装和维修;科技咨询及技术服务(以上涉及专项审批的由分支机构经营)。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国营红旗机械厂,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苏联援建的第二批航空工业企业之一,是我国大中型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研制生产基地。

2008年,公司借壳S吉生化登陆A股市场(简称“航空动力”,证券代码:600893),成为国内首家航空动力装置整体上市的公司。

2014年,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实现原中航工业旗下(黎明公司、黎阳公司、南方公司等)航空发动机主机业务整体上市,更名为中航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后,更名为“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发动力”)。

我们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秉承“动力强军,科技报国”的使命,以“成为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企业”为发展愿景,致力于将公司建设成为“中国航发‘龙头企业’、中国航发重要的主机厂、中国航发先进的航空制造基地”。

我们坚持聚焦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主业,面向军民两大市场。

多年来,围绕科研生产任务,不断完善生产、技术体系建设,形成了三代机的批产能力,基本具备了四代机和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研制能力,为型号的批产以及企业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面提升了技术创新水平,在大涵道比、中等推力以上涡轮风扇发动机核心机制造及整机总装总试制造技术上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具备完整的生产制造技术和发动机综合服务保障能力,为航空武器装备建设、实现国防现代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民用市场方面,我们以航空为本、以装备制造为重点,立足高起点,大力发展外贸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先后与美国GE、英国RR、法国SAFRAN、加拿大PWC等世界著名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成为数家外国发动机制造公司的近百种零件的海外优质供应商。

作为陕西省军民融合示范企业,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开放共享成效明显。

六十余年以来,我们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状”“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工业大奖”“全国文明单位”“中国明星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奖”“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单位”“装备服务优质单位”“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陕西省百强企业”等多项殊荣。

随着公司日益发展壮大,向世人展示了自身的装备制造水平和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的能力,我们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企业形象得到大幅跃升。

商业规划

(一)主要经营成果一是激发技术创新活力,提升技术创新价值创造。

优化管理流程,健全技术平台管理模式,建立技术合作资源投入机制,吸引各高校、科研院所及优势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开展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

通过揭榜挂帅、厂所联合、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渠道开展科研攻关。

建立联合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等产学研合作平台,加速推进技术创新,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源动力,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以质量制胜战略为引领,以客户满意、绩效提升为目标,推进新时代质量体系建设,质量保障稳定有效。

二是全面启动业务域流程体系运营。

对准业务战略、业务目标,持续开展变革提升,围绕流程执行遵从、运行高效、风险可控,建立流程体系运营机制,通过运营策划、执行、评估、改进,持续优化流程体系。

开展运营评估,有效识别流程运营问题,重点解决“高频次、高能耗、高风险”业务问题,持续激发体系运营活力。

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向优聚焦、向深推进、向细延伸。

三是持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人力资源改革,持续激活员工队伍活力、提升员工的价值创造能力;通过构建数字化工具,积极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持续升级;推动选人用人科学化,优化干部队伍整体结构;优化通道、加速培养,持续推进员工成长成才,实现公司战略规划与人才发展规划的高效联动;价值导向、效率优先,持续完善薪酬激励体系。

四是坚持发挥“链主”引领作用。

重构并强化供应链前端管控能力,着力构建稳健强劲的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探索运用供应链全景地图,识别供应链资源、技术、质量、成本等方面短板,持续优化供应商结构、稳步提升全链的安全性和韧性。

五是大党建工作体系不断健全。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回信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强化执行监督,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落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部署要求,全力推进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深入推进党建“铸心”工作,着力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实效,落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体系,切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二)2025年上半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落实情况1、提质增效,聚焦主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坚持聚焦主业,持续优化产业布局。

充分发挥航空发动机产业和技术优势,加速追赶超越,不断提升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研发制造水平,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和发展需要;持续拓展国产民用航空发动机产品市场份额,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向无人机动力市场领域拓展,争取新的经济增长点;着眼绿色低碳,依托现有产品开展SAF(可持续航空燃料)和氢燃料应用技术验证,加快混电动力产品前期论证。

2、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军机民机、国内国际、航机燃机”协同发展的思路,谋划预研型号新任务,多个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点型号研制转批加速,批产新机占比同比提升。

2025年上半年,南方公司把握通用航空发动机市场发展机遇,着力打造民用中小型航空发动机为核心的通航动力品牌。

AES100发动机取得民航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标志着该型号完成研发到批量生产的转化,其工业化制造能力获得适航批准。

同期,南方公司与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6台AES100发动机销售合同,标志着该型发动机正式进入市场,为低空装备发展提供支撑;南方公司向白鲸航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交付2台AEP100发动机,助力W5000大型货运无人机飞机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首飞,目前双方正联合开展飞行验证,加速抢占低空干支线物流市场。

图:AES100发动机获颁生产许可证及AEP100发动机成功交付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

2025年上半年,公司及子公司通过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及专利体系布局规划,使核心技术得到不断发展和延伸,申请发明专利271件;授权专利121件,其中发明专利120件。

3、坚持现金分红,积极回报投资者公司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坚定落实新“国九条”中“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的要求,利润分配政策始终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兼顾公司的长远利益、全体股东的整体利益及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度,公司每10股派送现金股利0.97元(含税),共计分配股利25,856.26万元,占当年合并财务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6%。

2025年6月27日,公司实施完成现金红利分配。

4、加强市值管理,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公司制定了《市值管理规则》。

该规则旨在从战略高度系统推进市值管理工作,通过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优化经营管理机制、提升核心竞争优势,实现公司价值可持续增长。

在此基础上,公司将进一步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公司市值与内在价值相匹配,切实维护股东权益,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公司建立了多元化投资者沟通渠道,通过可视化、通俗化的方式传递公司价值,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认识,增强投资者信心。

公司的定期报告、ESG报告及各类公告充分考虑投资者的阅读理解需求,借助图片、图表、量化数据等可视化形式,提高信息披露内容的可读性和有效性。

公司通过组织业绩说明会及参加集体业绩说明会的方式,与投资者就经营情况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并及时披露交流信息,确保投资者公平获取公司信息。

保持日常沟通交流渠道顺畅,公司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分析师调研等多种方式与各类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并且定期将投资者关注的问题及建议反馈公司董事会及经营层。

5、坚持规范运作,完善公司治理公司严格遵守《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持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董事会从军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特点出发,构建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1+3+4+N”上市公司治理体系,并根据实际管理及法律法规变化情况,动态调整及完善治理结构。

根据《公司法》、《关于新<公司法>配套制度规则实施相关过渡期安排》《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25年修订)》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完成了《公司章程》及《董事会议事规则》《股东会议事规则》修订。

发展进程

公司系经吉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吉林省国有资产管理局以吉改联批字(1993)17号文批准,由吉林省开发建设投资公司等五家法人作为发起人,采取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制企业。

1996年5月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上市。

公司名称变更:由“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航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英文名称变更:由“XI’ANAERO-ENGINEPLC.”变更为“AVICAVIATIONENGINECORPORATIONPLC.”;公司证券简称变更:由“航空动力”变更为“中航动力”;证券简称变更日期为2015年1月9日;公司证券代码“600893”保持不变。

经公司申请,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核准,公司证券简称将于2017年5月9日起由“中航动力”变更为“航发动力”,证券代码“600893”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