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糖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中粮糖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中粮糖业
- 企业英文名: COFCO SUGAR HOLDING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600737.SH
- 注册资本: 213884.8228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6-07-31
- 大股东: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50.73%
- 董秘: 杨静
- 董秘电话: 010-85631055
- 所属行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郭勇、左东强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新疆昌吉州昌吉市大西渠镇区玉堂村丘54栋1层W101
- 概念板块: 食品饮料 新疆板块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沪股通 上证380 中证500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机构重仓 中字头 调味品概念 央企改革 农业种植 乡村振兴 央国企改革 西部大开发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新疆
- 成立日期: 1993-09-18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6500002992011646
- 法定代表人: 李明华
- 董事长: 李明华
- 电话: 010-85631055,0991-6173332
- 传真: 010-85631055,0991-5571600
- 企业官网: www.cofcotunhe.com
- 企业邮箱: ir.sugar@cofco.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8号中粮福临门大厦9F,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黄河路2号招商银行大厦20层
- 邮编: 100020,830000
- 主营业务: 从事业务包括国内外制糖、食糖进口、港口炼糖、食糖贸易销售以及番茄制品加工
- 经营范围: 番茄加工、番茄制品的制造销售及其他农副产品(除粮、棉)的加工、销售;饮料的生产、销售;食用油、水果、蔬菜的加工、销售;白砂糖、酒精、颗粒粕的制造销售;蒸汽的生产、销售;糖蜜、菜丝的销售(限所属分支机构经营);农药的销售(许可证为准);汽车货运;蜜饯、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烘炒类)、水果制品(水果干制品)的加工、销售(限所属分支机构经营);水泥及其制品、活性石灰、本企业产品及一般货物与技术的进出口经营;经济信息服务;废渣、废旧物资的销售;房屋、土地、设备的租赁;化肥、农膜销售;农产品的开发、种植、销售;钢桶、吨箱、托盘、无菌袋、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的销售;农机作业服务、农机租赁;机械设备零部件、钢材、马口铁罐、番茄酱生产设备、糖的生产设备、酒精生产设备、颗粒粕生产设备、农机和环保设备的销售、货物运输代理服务、装卸搬运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贸易经济与代理、技术推广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包装服务;食品添加剂氧化钙、二氧化碳生产;保健食品制造的批发及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中粮糖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00737.SH)(简称中粮糖业)是中粮集团控股国内A股上市公司,食糖产业是公司的主营业务,也是中粮集团的核心主业之一;同时公司还经营番茄加工业务。中粮糖业食糖业务在国内、外有完善的产业布局,拥有从国内外制糖、进口及港口炼糖、国内贸易、仓储物流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在国内甘蔗制糖、甜菜制糖领域,公司运营13家制糖企业,遍布于广西、广东、云南、新疆等优势原料主产区,年产糖70万吨,是服务“三农”,提升国内糖料种植、加工能力的积极力量。在海外制糖业务环节,公司运营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Tully糖业,年产原糖30万吨,是利用国际优势资源保障国内食糖供给的海外桥头堡。在进口及炼糖环节,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食糖进口贸易商之一;在河北唐山曹妃甸的炼糖厂拥有50万吨/年炼糖能力,在辽宁营口的炼糖厂拥有100万吨/年炼糖能力,是连接“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重要桥梁。在国内食糖贸易和仓储物流环节,公司运营分布在国内重要交通枢纽和主要食糖消费市场的21个食糖仓储库,总计200万吨库容;贸销业务年经营量300万吨,占全国消费总量的20%,是服务用糖企业,促进国内食糖流通的主力军。中粮糖业旗下番茄业务主要从事生产及出口大包装番茄酱,拥有16家番茄工厂,年产能为30万吨;立足资源优势,番茄产业向上下游延伸涉足农业和番茄制品、番茄保健品业务,构建了从种子研发、种植、初加工、深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番茄制品产业链。未来,中粮糖业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中粮集团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部署,积极面对市场挑战,加快自身能力建设,践行严谨细致管理,为股东、客户和员工不断创造价值,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商业规划: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中粮糖业作为聚焦食糖、番茄两大产业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牢牢把握深化国企改革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大作用,全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与价值创造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4.97亿元,同比下降1.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3亿元,同比下降17.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92亿元,同比下降19.36%。2024年度食糖经营量达到421万吨,行业领导地位持续巩固,服务市场食糖消费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番茄酱产量达34.14万吨,主要经营指标处于历史高位水平,守牢行业龙头地位。中粮糖业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坚持农业端与生产端、研发端与贸销端紧密结合,不断强化竞争优势,优化销售策略,研判市场行情,推动收入规模和经营质效提升。加强精益管理,有效控制成本费用,强化风险防范保障安全生产,实现平稳运营。2024年度公司主要运营情况如下:(一)聚焦价值创造能力提升,驱动业绩稳定经营1.深化“五位一体”,持续强化原料掌控2024年度,公司甜菜、甘蔗与番茄产业持续深化“五位一体”(种植规划、种子研发、田间管理、农机服务、数智农业)现代农业管理体系,健全顶层设计,提升农业管理能力,强化原料掌控力。2024年国内原料收购量创历史新高,各业务农业领域机械化、数智化和田管水平不断提高。甘蔗糖业务多措并举保障原料,积极扩大改扩种面积,甘蔗种植面积创历史新高;优化调整种植结构,种植大户占比进一步提升;良种占比稳定在95%以上。年内首次引进分步式机收系统,新建机械化集中除杂点,创新砍收模式。甜菜糖业务不断提升田间管理水平,100%实现矮密化种植、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和无人机巡田,原料单产、人工效能、人均产糖量达历史最好水平,“甜菜全生命周期遥感监测与精准管理关键技术”项目获所在区域“2024年数字化科技进步一等奖”。Tully糖业面临极端气候的严峻考验,团队攻坚克难,全力保障收榨工作,实现压榨量216.2万吨,产糖量为26.63万吨。番茄利用全产业链优势,原料收购总量逐年递增,10家大包装酱加工厂实现原料调度系统全覆盖。2.完善商情研发,精准捕捉市场机会公司将商情研发作为“第一生产力”,依靠商情研发体系,研判全球食糖供需形势变化和糖价走势,抓住市场有利机会。公司积极推动大数据与业务经营相融合,主动构建数字商情系统,力争打造集实用性、准确性与安全性为一体的标杆数字化商情平台。商情平台以数字化、智能化助力研发要素整合优化,形成多维度商情分析体系,为商情研判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024年,国际国内糖价呈N型震荡走势。公司紧跟产业趋势,不断精进商情研发体系,积极拓展研究领域,技术赋能迭代升级商情信息系统,提升商情研判效率。敏锐识别、主动把握机会,开展期货与现货套期保值,积极服务企业经营决策。紧贴市场需求,积极顺价销售,切实将商情研发成果转化为贸易盈利能力。(二)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助力转型升级突破1.强化“科技赋能”,战新布局抢占竞争高点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科技成果不断转化。公司旗下崇左糖业按照“建设一条国际标准、工艺可靠、设备先进、环境医药级的注射级蔗糖研发生产线和高端药用辅料研发孵化平台”的建设目标,通过“产研一体”的方式,高质量完成注射级药用蔗糖研发生产线建设。在产品方面,打通注射级海藻糖、甘露醇生产工艺,开展稳定性试验。药用红糖在国家药审中心成功登记备案。联合主导现已发布实施的《TGXAQ006-2024儿童药用糖》团标,助力提升中国医药产业竞争力。服务药品企业差异化需求,完成国内首家甜菜源用糖登记和评审。四方糖业甜菜药用糖认证喜获转A,标志着公司甜菜糖正式进入药用辅料赛道。销售团队积极参加中国国际医药原料药交易会(API)、世界制药原料展(CPHI)等国内药用糖专业展会,加大力度推广药用糖,提升产品知名度,开拓渠道增加销量。标准方面,公司首次参与蔗糖国家药典标准修订,编写注射级蔗糖等2项团体标准,填补行业空白。平台方面,甜菜糖获批全行业首个所在区域“甜菜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蔗糖获批“广西国际专利运营及转移转化能力提升项目”。专利方面,2024年度获得24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4项;累计获得177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29项。2.打造“一流产品”,质量至上铸就卓越品牌食糖业务方面,公司结合制糖业务特点,持续完善前中后重点环节管理标准。在第36届全国糖业质量工作会上,“中糖”旗下精制白砂糖、红糖等产品拿下6个全国质量第一,其中精制白砂糖、优级白砂糖、一级白砂糖、红糖4款产品连续三年获桂冠,优级绵白糖产品首次获评质量第一。另有18款“中糖”产品获全国“连续三年质量优秀奖”,“中糖”白砂糖产品在国家市场监督抽查中,荣获“色值稳定最优奖”。辽宁糖业实验室成功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现场评审,为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辽宁糖业持续创新工艺技术,获得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与客户深度绑定合作,将客户原料产品的检验前置到自己工厂,定制专属成品糖和数据平台访问端口,实现蒙牛16家工厂供应免检。番茄业务方面,持续对标世界一流,从产业链两端发力,通过全流程管控,提升产品质量水平,筑牢国际市场竞争根基。2024年获得SMETA(SedexMembersEthicalTradeAudit,会员道德贸易审核)责任供应链审核等9项国际权威认证,包括国内番茄行业首个FSA(FarmSustainabilityAssessment)可持续农业认证以及欧盟、美国、中国三大有机认证。3.加装“绿色引擎”,绘就可持续发展新蓝图2024年,公司启动ESG体系搭建工作,通过一系列宣贯活动,提高全员ESG理解和认知;建立“1+72+153”ESG工作体系,把ESG理念逐步融入公司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推动公司加快“向绿而行”。结合中粮糖业行业特点、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以及“有你才甜蜜”品牌口号,中粮糖业确定“甜蜜有你,未来有你”的战略目标,形成ESG“SWEET”战略规划。“SWEET”既体现了“有你才甜蜜”英文中的“SWEET,BECAUSEOFYOU”,也代表着中粮糖业围绕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温暖友爱(Warm)、公正平等(Equal)、诚信正直(Ethical)、公开透明(Transparent)五大战略支柱,以负责、务实的态度推进ESG工作,与利益相关方携手共创美好生活。2024年,中粮糖业WindESG评级提升至“A”级。公司在ESG领域优秀成果也获得社会各界关注与认可,获评“2024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案例”,荣获中国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100强”、金牛奖“全国百强”“央企五十强”等荣誉。2024年3月,中粮糖业获旺旺颁发的供应商质量金旺奖和策略合作奖;2024年6月,崇左糖业获评可口可乐2024年度ESG供应商最佳实践;2024年,辽宁糖业、唐山糖业被蒙牛授予“先行示范奖”。(三)聚焦改革深化提升,释放企业发展活力1.构建“坚强队伍”,激发团队力量公司推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持续完善,以更大范围、更高标准推进经理层公开竞聘;持续推进职能上下、业务之间、职能业务之间三维立体化交流机制;着力加强年轻管理人才培养力度;系统研究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着重探索糖业特色的农技师人才队伍建设;落实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全面梳理推动中粮糖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岗位,重点引进大宗商品交易、供应链物流、数智化、厨务工程师等关键人才,多措并举激发管理队伍内生动力、激活组织人才活力、优化团队梯次结构,通过人才提升赋能组织发展。2.紧抓“精细管理”,全面提质增效公司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能力,对标世界一流水平,深入成本费用分析,严控成本费用支出,强化财务风险管控。公司推进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与应用,加大集中采购力度,稳步提升集采比例。推进大合规体系建设,加强合规管理培训,增强全员合规意识。多层次严防严控风险,多维度开展风险排查工作,根据大宗商品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监控机制运行情况设置关键预警点,谨慎防范重大信用风险损失。加强投资管理,打造“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系统性推进+创造性落实+结构性复盘”的“五个矩阵”投资管理模式,成立投资技术专家委员会,优化投资决策机制;提升数智化运营水平,助力公司产业发展。3.夯实“安全根基”,保障安全生产公司抓紧抓牢安全生产,强化安全意识,始终坚持安全管理“强站位”“强管理”“强监督”的原则。启动安全生产优化提升项目,在全面诊断评估基础上,推进五大安全工程,安全管理平稳向好,全年未发生三级及以上安全事故。开展远程调度,实施安全验证,强化对废水、烟气治理等设施运行的监督。技改项目稳扎稳打,紧张有序,为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发挥重要积极贡献。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