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盐化工 - 600328.SH

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00-12-22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CNSIG Inner Mongolia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成立日期
1998-12-31
董事长
周杰
注册地
内蒙古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中盐化工
股票代码
600328.SH
上市日期
2000-12-22
大股东
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45.68 %
董秘
陈云泉
董秘电话
0483-8182016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张军书、张万斌
律师事务所
内蒙古加度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152900701463809K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注册地
内蒙古
成立日期
1998-12-31
法定代表人
周杰
董事长
周杰
企业电话
0483-8182777,0483-8182016
企业传真
8182002
邮编
750336
企业邮箱
zyhgzqb@chinasalt.com.cn
办公地址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乌斯太镇阿拉善经济开发区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公司是一家以盐化工为主的生产企业,主营以纯碱、烧碱、PVC、糊树脂、氯化铵为代表的基础化工产品;以金属钠、氯酸钠、三氯异氰尿酸等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品。

经营范围:调味品生产;食盐生产;非食用盐加工;非食用盐销售;食盐批发;食品销售;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纯化、合成技术研发;生物基材料制造;生物基材料销售;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添加剂销售;热力生产和供应;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其他相关服务;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特种设备制造;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及容器生产;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物料搬运装备制造;住宿服务;餐饮服务;物业管理;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食品生产;自来水生产与供应;通用设备修理;天然水收集与分配;供暖服务;建筑材料销售;国内货物运输代理;装卸搬运;机械设备租赁;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建设工程施工;检验检测服务。

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盐化工”,股票代码:600328)是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最大的二级企业和唯一的上市公司。

前身是始建于1953年的“吉兰泰盐场”,1996年完成公司制改革后组建吉兰泰盐化集团公司,1998年吉兰泰盐化集团公司作为主要发起人成立了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兰太实业挂牌上市,2005年公司整体划转中国盐业总公司,2019年完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2020年6月更名为“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家拥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是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国化工最具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拥有全国文明单位等国家、自治区级多项荣誉称号。

中盐内蒙古化工被誉为北疆秘境中璀璨的“沙漠明珠”。

企业因盐而生,化工由金属钠起步,由两碱、两树脂迈步大化工时代,通过不断强链、补链、延链,做强、做优、做大,已建成以“两碱、两钠、两树脂”为龙头的盐化工产业集群,成为跨多省区、具多产业、有多元文化的大型企业。

目前,公司主要生产装置有:国内资源配套齐全的40万吨/年聚氯乙烯生产线、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23万吨/年糊树脂生产线、60万吨/年电石生产线、36万吨/年烧碱生产线、2×135MW自备电厂,世界产能最大的6.5万吨/年金属钠生产线、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的800吨/年核级钠生产线、国内单套产能最大的11万吨/年氯酸钠生产线,390万吨/年纯碱生产线,拥有总储存量约2亿吨的两大盐湖。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

展望未来,中盐内蒙古化工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中盐集团“创新、变革、竞争、共赢”的战略方针和公司“深化改革、精益求精、提质增盈、行业引领”的经营方针,以建设世界一流化工企业为目标,努力实现由基础化工向精细化工、原料生产向资源综合利用、单一品种向多品种、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通过产业链、价值链的不断延伸和提升,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化工企业。

商业规划

(一)总体经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和复杂多变的重重挑战,紧紧围绕“创新、变革、竞争、共赢”战略方针,按照“迎难而上、苦练内功、超越自我、领先行业”总基调,致力于构建员工自豪、地方认可、公众认同、集团荣耀的公司发展模式,立足基础化工变革调整新起点,充分发挥国资央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大作用,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助力企业高水平发展。

(二)主要产品经营情况聚氯乙烯生产21.03万吨,完成年计划的51.29%;销售20.86万吨,完成年计划的50.88%。

烧碱生产18.68万吨,完成年计划的50.08%;销售17.65万吨,完成年计划的47.69%。

糊树脂生产10.96万吨,完成年计划的48.71%;销售11.16万吨,完成年计划的47.48%。

纯碱生产216.05万吨,完成年计划的50.13%;销售214.52万吨,完成年计划的49.32%。

氯化铵生产42.94万吨,完成年计划的51.76%;销售42.51万吨,完成年计划的51.23%。

金属钠生产2.56万吨,完成年计划的49.15%;销售2.46万吨,完成年计划的44.82%。

氯酸钠生产4.91万吨,完成年计划的49.07%;销售5.09万吨,完成年计划的48.45%。

水泥生产29.06万吨,完成年计划的48.43%;销售28.5万吨,完成年计划的47.51%。

(三)重点工作完成情况1.强化安全生产,筑牢运营根基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清单和“清单明责、照单履职、按单问责”的工作机制。

研究推行安全环保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深化各层级主体责任落实。

制定通俗易懂的各岗位作业“必须清单”和“不准清单”,辨识安全风险,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质效在当地政府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多次评为“优”级。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异常工况应急能力提升等专项行动按计划顺利完成,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上半年,公司环保设备设施稳定运行,环保设备设施投运率均在95%以上;废气、废水排放监测浓度日均值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废气、废水、地下水、噪声以及厂界无组织自行监测数据信息公开率达到100%。

2.坚持产品差异、成本差异(1)生产系统不断提升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水平,开辟提产降本新路径;精研购电策略,实施“发用协同、精准调峰”,节约用电成本,上半年,电力运营实现质效双升,绿电采购占比达23%,有效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

以市场为导向精准生产,针对性生产糊树脂及树脂产品品种,提升产品包装产能与灵活性,成功拓宽客户群体。

新增1台金属锂电解槽,采用代工销售模式,依托规模生产优势,加速金属锂产品精密化、绿色化转型。

系统推进节水减排、节能降碳工作,上半年,乌斯太地区总取水量较去年同比下降,且中水回用率100%,水资源综合利用率显著提升。

各项节能降碳项目按计划实施,推动各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持续下降。

(3)面对经济下行、供需不平衡的突出矛盾,营销系统创新思维,通过“金融工具赋能、‘区域+客户+定价’三维结构优化、价值创造品牌引领、国内国际市场互补”全力探索营销模式革新,上半年,纯碱、金属钠、糊树脂、熟料、维蜂盐藻销售同比增长,糊树脂产品转向价值竞争,调整高端布局与结构,金属钠建立中盐引领竞争机制,稳固行业地位和市场份额。

改进外贸激励机制,有力弥补国内市场下行所造成的缺口,金属钠、聚氯乙烯、天辰公司糊树脂外贸销量同比增长。

(4)供应链系统开创行业联合采购新模式,运用优化定价模型、高低价周期补库、精准研判市场等策略,主要原材料采购单价均显著低于预算及同期水平;严格执行“一分一分压降”机制,辅料采购持续降本。

集中力量与多家供应商谈判重点备品备件价格,通过量价捆绑、付款优势、引入竞争等策略,成功实现采购价下降。

物流系统优化招标策略与竞价机制,争取运费下浮,深挖“第三利润源”;加强仓储与营销协同,标准化作业,科学利用库区资源。

3.优化投资结构与效能,培育发展动能(1)科技研发方面。

借助糊树脂、金属钠、纯碱产品三个研发平台,强化自主研发,打造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高地。

锅炉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及固废综合再利用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制造示范项目,相关技术纳入《纯碱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实施指南》,为行业落实“双碳”目标提供可复制样板。

盐湖卤水净化与蒸氨钙液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取得自治区“重要能源与战略资源”领域科技创新重大示范专项立项,此项目和“余热蒸汽制50%烧碱工艺研究与应用项目”成功申报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

与中科院工程研究所合作,首创性开展开式循环水系统节水技术研究项目已投入试用,节水效果明显。

糊树脂研发中心积极推进新产品CPH-10、高透料研发,产品已成功投放市场。

与兰州大学合作研发超级太阳能蒸发器治理蒸氨钙液产业化研究,光热转化材料及鼓泡装置即将进入现场试验。

(2)传统产业升级方面。

昆仑碱业原煤料场环保改造项目试运行,有效抑尘改善环境,践行绿色理念;树脂厂聚合尾气变压吸附装置顺利投用,实现降本、除隐患目的;天辰公司3万吨/年装置一键进出料自动化改造项目投用,助力产能挖掘与自动化工厂建设。

同时,公司氯碱余热蒸汽制50%烧碱、电石炭材立式烘干窑节能环保改造项目进度超预期,有效压缩价值转化周期;积极推进盐湖贫矿绿色回收等节能技改,提升装置效能。

(3)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方面。

锅炉烟气二氧化碳捕集项目投产,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与成本控制双突破;蒸氨钙液再利用项目有序推进,助力突破工艺瓶颈;108MW可再生能源项目完成前期手续办理,实现风光储一体设计,助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3万吨/年高端特种糊树脂主体已封顶,项目建成后可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

同时,取得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天然碱采矿权,优化纯碱产业布局。

4.坚持变革突破、深化改革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公司制定“双百行动”工作方案、建立任务台账,高质量落实141项收官任务,已完成90%。

推进落实“一体四翼”专项工程,钠业公司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创建51项任务,已完成80%。

固化改革成果,申报中国石油化工协会第十八届管理创新成果案例13篇;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创新领航企业案例2篇;国资委微案例1篇、集团公司标杆项目案例10篇。

二是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公司结合形势出台《人力资源优化三年滚动实施方案》《工资总额包干实施细则》《薪酬改革方案》等有效举措,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改善员工队伍结构,有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企业运营效能。

激活人才活力,建立“能升能降”职级聘用机制;生产人员按技能等级择优聘用。

提升队伍素质,巩固深化内部培训体系,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路径,拓展校企合作。

5.非募集资金项目建设情况①发投碱业烟气系统超低排放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为3,493.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1,576.24万元,该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②钠业公司1#、2#抽凝式汽轮机改背压式汽轮机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4,493.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624.01万元,该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③盐碱分公司锅炉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及固废综合再利用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为7,843.5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已转固6,003.43万元,该项目已投入运行。

④盐碱分公司动力装置节能降碳升级改造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33,588.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2,272.09万元,该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⑤氯碱公司电石一厂炭材立式烘干窑节能环保改造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8,540.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1,045.5万元,该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⑥氯碱公司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63,055.63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1,231.59万元,该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⑦氯碱公司年产3万吨高端特种糊状树脂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14,458.83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995.14万元,该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⑧中盐青海昆仑碱业有限公司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8,443.95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0.57万元,该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四)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问题1.“能耗双控”问题依然突出,主要产品对能源依赖度高,节能工作还需多点着力、多方施策、高效推进。

措施:节能降碳具体工作把控还不细、不准。

在空冷余热利用技术、蒸发冷技术利用、光伏新能源使用合作以及在吸碳、固碳、异地用碳方面深入探索攻关,确保完成节能目标。

调整生产方式和人力资源组织方式,把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

根据《废水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持续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率,谋划好可持续发展路径。

问题2.各产业板块还存在制约生产稳定运行的短板和瓶颈问题。

措施:全方位优化整合,有效推进科学化管控系统和自动化提升项目,持续加快自动化升级、智能化制造以及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步伐,逐步解决制约生产稳定运行的短板和瓶颈问题,持续提升生产运行的自动化水平和稳产、高产、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增强公司内生发展动能,确保在稳中求发展、增效益。

问题3.安全环保方面,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监管标准不断提升,对公司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措施:严格按照国家新的安全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安全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积极推动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结合当前安全环保形势和公司实际,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及工作重点;紧紧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推进安全发展,形成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双驱动的安全工作格局,确保安全形势稳定;加强在环保建设方面新技术的应用和新设备的投入,持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能力,防范环境污染风险。

(五)2025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与保障1.聚焦风险防控,在守底线、保安全上筑屏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各类专项行动,强化“现场、现实、现物”管理。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重大危险源、生产装置、设备运行状况、安全附件等全面检查。

定期进行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严控隐患“反弹”。

持续做好法规政策、安全技术、应急演练、职业健康等安全培训,提升安全环保意识和履职能力。

持续落实污染物减排。

严格把控市场、财务、法律等重点领域的全过程风险防控,适度控制投资,严控费用支出,统筹把握好开源和节流的关系,盯回笼、控支付、保流动,注重对全级次企业的资金管理,提升资金集中控制度,确保公司稳健运行。

强化合同履行情况监督,实现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推进合规审查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全覆盖,有效防范运营风险。

2.聚焦装置稳定,在低耗费、提质效上寻突破坚持成本差异,开展提质增效、节能降耗、节水减排、修旧利废、管理提升等活动,聚焦工艺优化、“无泄漏工厂”创建、提升装置“两率”等核心要素持续发力。

生产组织方面,合理调度生产资源,以“三项纪律”为抓手,持续提高装置两率;强化五大协同,动态调整生产资源;持续用好用电调峰工具,精准研判电力市场峰谷趋势,稳定供需;高负荷率、高开工率保证生产环节低消耗、低耗费,确保装置稳产、高产、安全生产。

各产业板块科学系统梳理市场定位、成本空间、成本底线和发展方向,从原辅料、包装物、备机备品备件、大中小修费用、非生产经营性开支等细枝末节方面降耗降费,通过优化工艺指标和生产方式,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继续加强与头部企业的对标对表,通过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实现跟跑、并跑到领跑的目标。

3.实施转场销售,在拓市场、稳增长上转大弯面对新矛盾、新挑战,持续推动商业模式创新,调整竞争策略与手段,量价统筹、稳步提速,全方位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纯碱产品优化“期现结合”营销模式,提升增销创效综合能力;烧碱产品重点实施“三个结构”调整与客户结构调整,实现单产品收益最大化;聚氯乙烯产品持续深耕软制品市场,拓展吨包销量与市场份额,围绕差异化销售,加大区域及客户结构调整力度;糊树脂产品持续以“树品牌提品质优品种”的“三品”营销策略为引领提销量、增效益;金属钠产品,持续实施以中盐为引领的市场机制措施,推进国内国际市场双驱动;氯酸钠产品持续实施淡旺季差异化营销策略,拓展销售区域,开发新客户,增销量降库存;三氯异氰尿酸产品扩直销,降成本,实现产销平衡。

4.聚力科技创新,在破难题、增动能上闯新路(1)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围绕公司“两碱、两钠、两树脂”产业,持续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重点抓好108MW可再生能源替代、盐碱分公司动力装置节能降碳升级改造、盐湖卤水净化与蒸氨钙液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炭材立式烘干窑节能改造,3万吨/年高端特种糊树脂、氯碱余热蒸汽制50%烧碱等项目建设,早投用、早见效。

全力推进昆仑碱业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技术改造、氯化钙升级改造、盐碱分公司制碱车间重碱工序负压蒸馏系统增置、电石厂炉气热能回收等项目,提升运行效率、产品质量和产能优势。

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一码通等信息化项目建设,提升数字化水平。

(2)推进战新产业培育发展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促进项目尽早投产、尽早发挥投资收益,增加公司战新产业营收。

同时积极筹划新增战新项目,进一步扩大战新产业投资,提升战新产业营收,推进公司战新产业发展。

一是全力推进天然碱矿产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工作,立足通辽市天然碱矿及伴生盐矿,促进公司纯碱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快年产6万吨特种树脂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优势产业规模效应,实现氯碱公司现有普通PVC产品的转型升级,助力公司“做中国最大的糊树脂,做世界最好的糊树脂”目标。

三是推进1万吨/年金属钠迁建项目建设,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自动化水平,巩固公司金属钠行业龙头地位。

四是积极争取吉兰泰、乌力吉地区石灰石、天然碱和盐资源风险探矿权,拓宽原材料获取渠道,优化资源配置格局。

(3)提升科技研发水平。

依托纯碱产业研发中心、糊树脂研发中心、金属钠产业研发中心三个科创平台,重点开展各技术研发及应用研发项目。

培育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打造高分子智能化工厂。

积极申报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自治区创新重大示范专项,前沿技术重点实验室及盟市级科技项目。

5.致力深化改革,在变革、突破方面做实功一是以《公司“双百行动”综合改革收官工作方案》为抓手,按计划推进各项工作任务,推动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高质量收官;二是深入推进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和改革基层试点企业专项工程走深走实,确保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创建成功,打造改革示范点和样板点;三是做实做细公司外部对标管理工作,强短板补弱项。

四是牢固树立重实干、凭实绩、看担当的鲜明用人导向,聚焦人力资源结构优化、能力提升、用好存量、适度增量,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配备,确保专业结构适应主营业务、核心板块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

五是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工作,通过岗位写实,综合评估各单位及各岗位的价值和贡献力,系统梳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年内完成岗位优化目标,提高管理效率。

发展进程

本公司是由内蒙古吉兰泰盐化集团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阿拉善盟吉兰泰达康公司、内蒙古自治区盐业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盐业公司、山西省盐业公司,以发起设立方式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0]155号文核准,本公司于2000年11月30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上网定价方式成功地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每股面值1.00元人民币的普通股6,000万股。

2020年6月1日,公司已完成工商登记手续,并取得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公司名称由“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InnerMongoliaLantaiIndustrialCo.,Ltd.”变更为“CNSIGInnerMongoliaChemicalIndustryCo.,Ltd.”,为建立统一的形象识别,经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证券简称将自2020年6月5日起由“兰太实业”变更为“中盐化工”,证券代码“600328”不变。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陈云泉 2025-05-20 -39356 5.65 元 78684 高级管理人员
郭国庆 2025-05-20 -22279 5.65 元 44540 高级管理人员
赵生强 2025-05-20 -22279 5.65 元 44540 高级管理人员
许明 2025-05-20 -24274 5.65 元 54263 高级管理人员
胡开宝 2025-05-20 -39356 5.65 元 78684 高级管理人员
王广斌 2025-05-20 -39356 5.65 元 78684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王多荣 2025-05-20 -39356 5.65 元 78684
段三即 2025-05-20 -39356 5.65 元 78684 高级管理人员
李德禄 2025-05-20 -23600 5.65 元 94370
屈宪章 2025-05-20 -39356 5.65 元 78684 董事
周杰 2025-05-20 -47200 5.65 元 118270 董事
王成军 2025-03-31 3200 7.38 元 56642
周杰 2025-01-07 3900 7.8 元 165470 董事
周杰 2025-01-02 20000 8.05 元 161570 董事
王成军 2024-10-08 14100 9.04 元 53442
王成军 2024-09-13 -78698 5.77 元 39342
李德禄 2024-09-13 -23600 5.77 元 117970
李复乔 2024-09-13 -118040 5.77 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