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稀土矿开采、冶炼分离、深加工以及有色金属贸易业务
经营范围:有色金属(含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与贵金属矿采选项目的投资及管理;有色金属(含稀有稀土金属)冶炼、贵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色金属压延加工;有色金属产品的收购、加工和销售;物流运输仓储(危险品除外)项目的投资及管理;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及管道安装、维修;有色金属矿冶炼科研设计;有色金属企业管理信息咨询服务;化工产品(危险品除外)、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国内贸易;项目投资。(凡需行政许可的项目凭许可证经营)
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晟有色”)由始建于1953年的广东省冶金厅、1983年成立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广州公司、2002年改制而成的广东广晟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沿革而来,于2009年1月借壳海南兴业聚酯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SH600259)。
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东稀土集团”)为广晟有色控股股东。
2024年1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同意将广晟集团所持有广东稀土集团100%股权无偿划转给中国稀土集团。
公司坚持按照打造稀土铜钨战略性资源旗舰企业的战略定位,公司横向构筑“稀土、铜、钨”三大产业布局,纵向打造“矿山开采、冶炼分离、精深加工、贸易流通与进出口”完整的稀土产业链。
在稀土产业领域,公司拥有广东省内全部3本稀土采矿证,其中新丰稀土矿是全国储量最大的离子型稀土矿山;控股4家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冶炼分离厂,掌握国内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冶炼分离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参控股多家稀土合金制造、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企业,其中广东最大最先进8000吨高性能钕铁硼磁材项目一期工程(晟源永磁项目)已于2023年1月投料试产;与世界500强TDK公司合资建设广东东电化广晟稀土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拥有先进的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生产技术和装备。
在铜产业领域,公司参股的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拥有广东规模最大的铜硫采场和选厂。
在钨产业领域,公司控股2家钨矿山企业,参股2家钨矿山企业。
公司科技创新优势明显,有13家高新技术企业,14个省级研发平台,1个院士工作站。
公司获授权专利191项,拥有处理稀土冶炼氨氮废水的零排放技术、有机酸代替无机酸融矿、南北方矿联合分离、高端MLCC用稀土纳米级氧化物等多项国际国内领先的科技成果,屡获省部级以及全国性行业科技奖。
“十四五”期间,广晟有色将坚持打造稀土钨铜战略性资源旗舰企业的战略定位,按照“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党建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的经营方针,开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年上半年,稀土产业在分化与博弈中完成深度调整,氧化镨钕价格经历持续下行压力,中重稀土稳中有升,进入7月后,随着市场需求向好及海外高价订单回流,氧化镨钕价格呈现强势反弹趋势,行业景气度逐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全力打好扭亏增盈“翻身仗”、提质增效“攻坚战”、破旧立新“持久战”,聚焦“五个价值”,主动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保持战时状态、持续精准攻坚,统筹生产保效、经营增效、改革促效,全面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生产经营稳中有进,降本创效双擎驱动2025年上半年,稀土价格持续波动,氧化镨钕在40万元/吨至44万元/吨区间震荡,中重稀土氧化镝、氧化铽呈分化趋势,公司抓住市场机遇,狠抓生产经营,实现净利润7,249.87万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主要稀土矿山企业华企公司受雨水频繁及新矿块矿层薄、母液浓度低等影响,实际产出较预算目标存在差距;稀土分离企业统筹协同提产能、加大技改降单耗,上半年投矿量4582吨、产出量4452吨,分别同比增长15%、74%;磁材板块生产“破冰”、挖潜增效,上半年生产各类磁材产品275吨,其中晟源公司毛坯产量同比增长55%,从六月份开始实现量产,一次性能直通率达97%以上,量质提升成效显著,预计下半年产量将得到有效释放。
报告期内,一是公司狠抓资金成本管控,持续推进“以周保旬、以旬保月”的预算执行机制,降本控费成效明显,通过以低置高、择优选择融资产品等方式有效降低公司综合平均融资成本,公司综合平均融资成本较去年末下降11BP。
通过“一企一策”做好各企业专项治理方案,协助企业解决难点堵点问题。
二是营销协同拓市创效。
创新工贸一体化机制,打通内部供应链堵点。
上半年采购均价低于市场均价4个百分点,构筑原料成本优势。
贸易企业作为统购统销平台,对外采购稀土矿提供给分离企业,助力保供稳产,累计为实体企业提供采销服务占比达73%。
三是实现稀土冶炼板块提质增效,富远立足做大提质,持续提升运营效能,加快产能提升认定,谋划扩能扩产,进一步发挥规模化效应;兴邦聚焦做精做专,加快高纯钇、高纯镥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拓宽应用市场,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擦亮“小巨人”金字招牌。
(二)产业布局持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板块化、专业化原则,分离板块实行一体化管理,实现生产、经营、管理全方位协同。
富远、兴邦公司以技术共享破解生产瓶颈、以经营统筹实现降本增利、以管理协同促进赋能提效,兴邦产能利用率提升20%以上,富远废水处理压力显著减轻,有效缓解滞销品积压问题,上半年2家分离企业均超额完成预算进度目标。
同时,富远、兴邦公司均完成产能提升评估,坚持内涵式增长与外延式发展并进,持续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高附加值延伸发展。
打通金属加工产业链,升级贸易结构,延长公司产业链。
锚定下游应用产业,坚定拓展磁材企业下游布局,稳步推进强链工作,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三)国企改革纵深推进,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一是法人压减取得阶段成效。
着力破解企业小散弱、资产质量低、亏损企业多的发展困局,更好将资源向主责主业、高效企业、优势产业集中,专班专题推进,法人压减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所属润达公司已完成挂牌转让,珠江稀土已进行公开挂牌转让。
二是靶向治理亏损企业,实现企业发展提速增效。
坚持多维度剖析亏损主客观原因,通过压减止损、技改降本、人员优化、风险管控“四维攻坚”,亏损治理实现“量减效增”。
上半年福义乐公司实现减亏;晟源公司提质增效成效明显,亏损呈逐月下降态势,控亏在预算范围内;处于停产状态的和利公司通过强化管控等举措,有效防范资产损失风险。
三是三项制度改革焕发活力。
上半年公司以业绩为导向,优化薪酬固浮比,开展总部管理及专业序列全员公开竞聘,强化总部与企业人才上下交流、部门与部门之间横向交流,实现了人岗匹配度显著提升,人员专业、学历、年龄结构全面优化,管理人员占比由33%降低至19%、专业人员占比由67%增加至81%,组织活力有效激发。
四是深入推进治理体系改革与市值管理。
以董事会“211”运作模式为抓手,修订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及重大事项决策清单,明确了各治理层级决策权限,有效提升重大决策效率与规范性;高频次开展业绩说明会以及投资者交流活动,打造一个公开透明、立体全面、令人放心的上市公司,报告期内,公司ESG评级(Wind)连续提升,目前已从BBB提升至A级。
(四)科技创新筑牢硬核,赛道谋局引领前沿一是创新成果竞相迸发。
上半年公司新增授权专利5项,2项成果获评为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科技成果获得集团表彰,富远公司“稀土冶炼高盐废水零排放技术”获稀土科学技术二等奖。
二是创新平台再上台阶。
公司新增省级研发平台2个,富远公司成功申获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培育申报省级科技专家工作站,其广东省应用技术创新中心以“良好”等级通过验收。
三是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华企公司在前期研究形成离子型稀土矿生物开采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稳步根据项目安排即将实施离子型稀土矿生物开采工业应用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并建立离子型稀土矿生物开采中试线。
(五)风险防控多维联动,安全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合规管理扎实推进。
严控决策法律风险,落实重大决策法律审核率100%;规范合同审批签署,严格把关合同条款,防范违约风险,保障交易安全。
通过多元化纠纷机制攻坚历史遗留案件,公司未结案量降幅达53%。
二是重点领域强化风控。
严格贯彻落实《稀土管理条例》及中国稀土集团生产经营“十不准”硬要求,组织集中学习并逐条贯彻,各企业制定方案并签署承诺书,公司逐家现场检查,严守合规底线。
三是安全环保守牢底线。
通过持续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实施风险抵押金制度、制定磁材较大事故隐患目录清单、强化现场安全环保管理,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强化除险固安,上半年共整治隐患54项,公司安全环保形势整体平稳。
海南兴业聚酯股份有限公司系于1992年8月8日经海南省股份制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琼股办字[1992]8号文件批准,由海南省纺织工业总公司、海南国际(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中国银行海口信托咨询公司、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和中技海南实业公司五家单位共同发起,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0]39号文核准,本公司于2000年4月28日和2000年5月8日分别采用向法人配售和向一般投资者上网发行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7,000万股,并于2000年5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码:600259。
2009年1月13日,公司名称由“海南兴业聚酯股份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