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盘科技 - 688676.SH

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1-03-09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Hainan Jinpan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成立日期
1997-06-03
注册地
海南
所在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金盘科技
股票代码
688676.SH
上市日期
2021-03-09
大股东
海南元宇智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40.25 %
董秘
张蕾
董秘电话
0898-66811301-302
所在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谢贤庆;张煌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金杜(深圳)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6010062006446XN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海南
成立日期
1997-06-03
法定代表人
李辉
董事长
李志远
企业电话
0898-66811301,0898-66811301-302
企业传真
0898-66811743
邮编
570216
企业邮箱
info@jst.com.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海南省海口市南海大道168-39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专注于变压器系列、成套系列、储能系列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运用数字化制造模式不断为新能源(含风能、光伏、储能、氢能等)、新基建、高效节能、轨道交通等全场景提供优质的电能供应解决方案及高端装备,并致力于为制造业企业尤其是离散制造业提供一流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经营范围: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先进电力电子装置销售;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在线能源监测技术研发;智能仓储装备销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电气设备修理;软件销售;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销售;物联网设备销售;互联网数据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光伏发电设备租赁;承接总公司工程建设业务;对外承包工程;电池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物联网技术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物料搬运装备制造;智能物料搬运装备销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有色金属合金销售;金属材料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仪器仪表销售(一般经营项目自主经营,许可经营项目凭相关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盘科技”,股票代码:688676)成立于1997年,位于海口综合保税区,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有海口、武汉、上海、桂林四个研发、制造基地,在美国及香港设有公司。

金盘科技于2021年3月9日在上交所科创板公开发行A股上市,成为海南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上市企业。

金盘科技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配套提供商,公司运用数字化制造模式不断为新能源(含风能、太阳能、储能等)、新基建、高效节能、轨道交通等全场景提供优质的电能供应解决方案及高端装备,专注于干式变压器系列、储能系列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致力于为制造业企业尤其是离散制造业提供一流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金盘科技多年来坚持不懈进行科技、管理和生产模式创新。

公司产品已获得美国UL、荷兰KEMA、欧盟CE、欧洲DNV-GL、加拿大CSA认证及中国节能产品认证等一系列国内外权威认证,在性能指标和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的产品和服务销遍全球6大洲,84个国家。

金盘科技多次承担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屡次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及科技成果转化奖,荣获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海南省首届“政府质量奖”,取得专利两百多项。

公司在自身技术研发团队主导下,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注重信息化技术在经营、制造全过程应用的探索,创新升级制造模式。

逐步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两化融合”)、数字化及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

金盘科技的“两化融合”及数字化转型升级举措获得国家工信部的充分肯定。

2014年获工信部认定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2015年被认定为“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2019年被认定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并入选2020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2021年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年公司“采用数字化制造与卓越绩效管理相结合的质量管理模式”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2022年1月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的公示,公司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公示名单内,是此年度海南唯一一家入选企业。

2022年上榜“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成为海南省建省以来唯一入选企业,实现海南省单项冠军零的突破。

十四五期间,金盘科技将继续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及“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新时代战略作为引领,坚定走符合ESG理念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化之路。

坚持“用绿色能源+数字化制造模式”,深耕新能源、高端装备、高效节能等领域,保持公司在新能源电力系统配套领域的领先地位。

同时积极打磨公司新的成长曲线,以储能系列产品为核心,布局全国储能数字化工厂,将公司逐渐发展成为新能源、储能领域的数字化制造领先企业;并在实现企业自身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汇聚多年来对数字化技术的积淀结合企业自身发展中对离散制造业的深刻理解,将公司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打造为行业数字化通用制造平台,为客户提供符合国际一流标准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实施服务,推动数字化及智能制造、智慧工厂、智慧园区等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商业化发展。

未来,金盘科技将为人类与地球和谐共生,为全面实现国家能源战略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续写华章,致力于成为最具投资价值的上市企业,为制造强国伟业而不懈奋斗。

商业规划

金盘科技紧随国家能源革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战略,主动拥抱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凭借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坚定的执行力,在行业内率先完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数字化制造的根本性跃迁。

自“十三五”期间启动信息化转型,至“十四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金盘科技以战略远见持续推动制造体系升级。

2020年以来,公司进一步加速数字化布局,高效完成海口、桂林、武汉等主要生产基地共7座数字化工厂的新建与升级改造,并全部实现投产运营,标志着集团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这一系统性、全局性的数字化转型,在企业产能规模、经营规模、人均效益等核心维度实现了显著突破和跨越式提升,战略成效已加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十四五”期间,公司累计营业收入预计较“十三五”期间增长约170%,累计归母净利润预计较“十三五”期间增长约170%,人均营业收入预计提升约120%,预计“十四五”末对比“十三五”末集团总人数同比增长约28%。

2025年,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布局的交汇点,金盘科技以数字化转型的卓越成效为基石,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算力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对电力与能源基础设施的更高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金盘科技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在AIDC领域,我们将全面推出HVDC、SST等新一代电源模块领域的研发成果,积极响应人工智能发展对高端电力装备的迫切需求。

展望“十五五”金盘科技的战略重点,将聚焦于全面实现智能制造与全力推进海外市场拓展。

我们将以智能制造转型为引擎,加速全球产业布局,持续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为股东、客户和社会持续创造更大价值。

(一)报告期内主要财务表现1、主营业务收入情况2025年上半年,面对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多重不确定性和关税政策变动带来的外部挑战,公司始终坚持战略定力,积极应对各类风险,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与适应能力。

通过前瞻性的业务及全球化产能布局,有效缓解了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整体营业收入实现稳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37亿元,同比增长8.15%。

其中,上半年公司外销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27%,充分体现了全球客户对公司产品与服务的高度认可及公司在国际化运营和风险管控方面的扎实基础。

此外,面对全球新能源行业及AI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态势,公司新能源及非新能源业务均实现增长,其中风电领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7.63%,发电及供电领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06%,数据中心领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60.51%,高端装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30%。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在手订单75.40亿元(不含税),同比增长14.89%,其中内销在手订单47.38亿元,外销在手订单28.02亿元。

2、盈利情况公司坚定并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制造优势日益凸显,随着优质客户和订单比例的不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也随之增强。

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2.65亿元,同比增长19.10%;销售毛利率为25.87%,较上年同期提升了2.80个百分点;净利率8.34%,较上年同期提升了0.79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随着公司优质客户和优质订单比例的不断提升,同时公司加强了货款回收工作,使得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11亿元,有明显改善。

在研发方面,公司始终专注于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积极开发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1.4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64%,展现了公司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

(二)报告期内经营管理主要工作1、全球化战略布局为帆,内生动能强劲释放2025年上半年,面对市场竞争加剧与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公司以全球视野谋布局,展现出强劲的战略定力与经营韧性。

针对海外市场因关税政策调整带来的阶段性压力,公司快速响应、积极布局,主动优化营销策略,强化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与资源配置,加快释放内生增长动能,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内订单同比增长30.36%。

面对下游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和客户需求的日益精细化,公司依托技术创新不断打磨产品力与系统解决方案能力,逐步构建起覆盖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应用场景的产品矩阵,持续推动公司各系列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产业化进程。

在风能领域,公司敏锐把握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提速的机遇,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深耕,2025年上半年,风能领域实现销售收入超6亿元,同比增长77.63%。

在数据中心领域,凭借在市场开拓、产品质量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最近几年,公司在数据中心领域的销售收入逐年快速增长,2022年至2024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9.22%。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数据中心领域的销售收入超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60.51%,其中数据中心电源模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0.25%,展现出公司在高增长赛道强劲的发展动能。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数据中心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开拓力度,积极拓展以模块化、集成化为核心的供配电解决方案能力,为AIDC客户提供更加高效、可靠的电源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不断优化全球产能布局,持续深化海外重点区域的产能建设与运营投入,进一步提升本地化供给能力与交付响应效率。

在海外产能布局方面,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新设的马来西亚工厂已正式投入运营。

公司依托不断完善的战略性产能布局,进一步提升整体交付灵活性与服务覆盖广度,构建起更具韧性的跨国经营体系。

公司持续提升品牌全球影响力,报告期内,积极参加美国、欧洲、中东等地区的国际知名行业展会,持续提升品牌全球影响力,拓宽业务对接通道,全面夯实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壁垒和可持续发展基础。

2、创新为擎,赋能全球能源转型与算力革命公司在全球能源转型与AI算力革命浪潮中聚焦客户核心需求,以技术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在变压器领域,公司持续推进多项重点产品的研发,公司成功研发出适用于“沙戈荒”环境的气候等级C4、环境等级E4的干式变压器,进一步提升产品在极寒、高盐雾、高湿度等特殊环境下的绝缘水平与运行稳定性;成功研发10MW大容量储能配套干式变压器等,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在液浸式变压器领域,公司不断研制和开发出满足下游行业发展新要求的产品,持续提升产品的适用性、稳定性、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和安全性,并向大容量、紧凑型、少(免)维护型、智能型、节能环保等方向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首台80MVA定制化液浸式变压器成功投运欧洲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已有345kV高电压等级的液浸式变压器发货,为全球绿色能源建设提供了坚实可靠的装备支撑。

在数据中心领域,公司紧扣AIDC对电力设备“高可靠、高能效”的核心需求:一方面巩固现有优势变压器系列产品的基础上,加大智能型一体式电源成套装置、智能化柔性连接电力模块等现有数据中心电源模块产品的拓展;另一方面前瞻性布局新型供电架构研发。

针对数据中心技术向HVDC(高压直流)和SST(固态变压器)迭代的趋势,公司已重点投入多电压等级(400V及±400V)HVDC系统及其关键模块的研发,持续为AIDC提供更为高效紧凑的直流供电解决方案,有力支撑其高密度部署与能耗优化目标。

同时,公司设专职研发团队积极推进固态变压器(SST)、超级电容柜等前沿技术产品的开发,SST系统可实现电网交流电至800V直流的直接高效转换,有效减少从中压交流电网到直流的转换环节、降低系统损耗、减小供电设备占地面积,特别适用于GW级超大规模绿色数据中心。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10kV/2.4MW固态变压器(SST)样机已完成,该样机适用于HVDC800V的供电架构,具备高效电能转换、快速响应、高度集成等优势,标志着公司在新一代数据中心供电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公司致力于为全球AIDC客户提供从HVDC到SST的全栈式高效供电解决方案。

为进一步扩大数据中心电源模块等成套系列产品的产能,满足下游数据中心等领域对公司成套系列产品高速增长的需求,报告期内,公司发布了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预案,其中部分募集资金将用于数据中心电源模块等成套系列产品数字化工厂项目(桐乡)的建设,这将进一步加大公司数据中心电源模块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有利于公司向数据中心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领域持续稳定供应相关成套系列产品。

在储能业务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25MW/35kV高压直挂储能系统已成功通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硬件在环测试认证,标志着公司构网型高压直挂储能系统的核心技术已通过验证,为公司在该技术领域的产业化落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公司在35kV高压直挂2代机的基础上,持续推进3代高压直挂储能系统的产品化进程,2025年上半年,完成第3代电池变流舱及融合式PCS设计等关键部件的打样测试,完成第3代首套10kV6.25MW/21.63MWh系统研制及并网测试,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提升公司在储能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在智能工业机器人新兴领域,公司重点聚焦新一代协作机器人、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以智能焊接、智能搬运及智能协作机器人为重点发展方向。

报告期内,公司已组建专业团队,覆盖研发、生产与销售等链条,体系化推进产品研发与产业化落地。

在技术方面,公司成功开发多款智能工业机器人及新一代高性能机器人控制器。

同时,积极推进机器人生产线建设,已完成产线规划与初步实施,为规模化交付奠定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智能焊接机器人产品在OFweek维科网主办的2025智能制造大会上,荣获“维科杯优秀产品奖”,充分体现了行业对公司产品技术创新性与市场价值的高度认可。

3、数智为翼,打造价值创造新范式2025年上半年,公司将人工智能作为驱动智能制造升级的核心引擎,加快构建以数据为基础、以平台为支撑、以场景为牵引的智能制造新生态。

在数据治理方面,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成立了专门的人工智能数据部,统筹推进数据梳理、数据分级分类、使用场景标识等重点工作,不断推动数据治理体系从零散化向平台化、体系化演进。

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桂林君泰福顺利通过DCMM二级认证,充分体现了公司持续提升的数据治理能力。

在扎实推进数据治理工作的基础上,公司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业务场景中的落地应用,2025年上半年,公司聚焦关键业务环节,开展多场景AI赋能实践,其中标书智能体、智能合同审查等AI应用已获得阶段性成果并进入开发测试阶段。

报告期内,为进一步提升AI应用的安全性和易用性,公司自主打造了“AI-PLAT”平台,以AI模型私有化部署为底座,通过深度整合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了PLM、MES、ERP、RCS、DCS等工业软件的跨平台集成和边缘计算实时处理突破,形成AI智能套件与工业软件的深度协同。

公司将持续打磨“AI—PLAT”平台的功能开发,提升交互便捷性与场景支撑能力,全面释放平台效能。

公司聚焦AI应用深化与复合型数据人才培育目标,积极构建支撑AI场景化落地的人才基础与应用文化,一方面,公司面向全体员工常态化开展数字化、人工智能主题培训,提升员工在实际业务中识别场景、应用AI工具、优化业务流程的能力,公司还计划联合AI领域的专业机构,开展AI培训与交流活动,助力员工拓展AI视野。

另一方面,公司还成功举办了2025年AI工具应用创新大赛,以赛训融合的形式,推动AI技术在公司各业务环节的深度应用与价值创造。

4、技术为核,激发研发创新活力公司以技术突破、产品迭代、场景开拓为引擎,构建起覆盖“技术研究-应用开发-产业化落地”的全链条体系。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研发人员达402人,占公司总人数17.23%,专业领域涵盖产品研发、设计、工艺、试验、质量控制以及制造模式转型升级等方面。

公司拥有核心技术130项,有效专利共330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42项、境外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267项、外观设计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74项,商标43项。

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在技术研发领域的深厚积累,报告期内,公司荣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称号、桂林君泰福荣获广西企业科技创新奖等。

公司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以“价值导向、激励约束、协同共赢”的理念,持续优化研发人员的激励机制。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研发人员绩效考核体系中新增研发成果指标,将标准制定、专利申请、学术论文、软件著作权及产品认证等指标纳入个人绩效评价体系,进一步引导研发人员聚焦关键技术突破与研发成果的产出。

公司不断完善研发人才的培养体系,以“理论授课+项目仿真”方式,聚焦专业知识的场景化落地;定期组织公司内部技术研讨会,并与行业领先企业开展跨团队专题交流,持续构建开放协同、专业进阶的研发氛围。

5、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本,ESG绩效持续提升金盘科技始终将ESG理念深度融入企业发展的血脉之中,视为推动公司实现长期稳健运营、高质量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推动企业自身绿色转型的同时,公司更致力于通过产品、技术与服务赋能客户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升级,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践行者”与“赋能者”。

2025年上半年,公司ESG工作获得多家权威评级机构的高度认可,金盘科技Win.dESG评级从2024年的A级评价提升至AA级,商道融绿评级由A-上升到A,华证与中证ESG评级分别保持AAA级、AA级的行业先进水平。

在公益领域,公司持续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完成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公益捐赠,并顺利完成2026-2029年第二期捐赠协议的续签工作,以实际行动诠释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温度。

发展进程

1997年5月28日,海口金盘与金榜国际签署了《海南金盘特种变压器厂合同》,同意共同投资创办海南金盘特种变压器厂(于2004年10月更名为海南金盘电气有限公司),并约定:金盘变压器厂投资总额为420万美元,注册资本为210万美元,全部由金榜国际出资,海口金盘以其厂房、机器设备、存货等资产作为合作条件投入;金盘变压器厂依法缴纳所得税和提取各项基金后的利润,按照海口金盘15%、金榜国际85%的比例进行分配。

同日,海口金盘与金榜国际签署了《海南金盘特种变压器厂章程》。

1997年6月3日,海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金盘变压器厂出具《外商投资企业核准登记的通知》,批准设立金盘变压器厂,并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金盘变压器厂法定代表人为李志远,注册地址为海口市工业大道100号D-2。

1997年6月12日,海口市人民政府出具市外经合函[1997]47号《海口市人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1-1-73民政府关于合作企业海南金盘特种变压器厂合同、章程的批复》,同意金盘变压器厂合同、章程,批准海口金盘与金榜国际在海口市合作设立金盘变压器厂。

1997年10月5日,海南省人民政府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批准号:外经贸琼HK合作字[1997]0001号),批准海口金盘与金榜国际在海南省海口市设立中外合作企业,投资总额为420万美元,注册资本为210万美元,海口金盘以2,764.77平方米厂房、设备及存货出资,金榜国际出资210万美元。

2017年9月30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信会师报字[2017]第ZI0758号《审计报告》,截至审计基准日2017年4月30日,金盘有限账面净资产值为人民币104,009万元。

2017年9月30日,银信评估出具银信评报字(2017)沪第0827号《评估报告》,截至评估基准日2017年4月30日,金盘有限经评估的净资产值为人民币152,856.20万元。

2017年10月1日,金盘有限全体董事通过《海南金盘电气有限公司董事会决议》,同意以金盘有限截至2017年4月30日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的净资产104,009万元为基础折合股本36,900万股,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注册资本36,900万元。

同日,金盘有限全体股东签署了《发起人协议》。

2017年10月16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信会师报字[2017]第ZI10759号”《验资报告》,对股份公司注册资本进行审验确认。

2017年10月21日,金盘科技就上述整体变更事项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2017年10月27日,金盘科技取得了海口市人民政府出具的编号为琼HK外资备案201700111的《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回执》。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耿潇 2025-09-02 -55000 57.57 元 5000 核心技术人员
谭覃 2025-09-01 -39310 57.1 元 34400 核心技术人员
王荣旺 2025-09-01 -10000 57.5 元 3440 核心技术人员
王维 2025-09-01 -12600 60.46 元 0 核心技术人员
刘玲 2025-09-01 -25200 58.45 元 0 核心技术人员
王维 2025-07-24 -12600 40 元 12600 核心技术人员
谭覃 2025-04-28 29760 13.12 元 73710 核心技术人员
耿潇 2025-04-28 60000 13.12 元 60000 核心技术人员
王荣旺 2025-04-28 13440 13.12 元 13440 核心技术人员
王耀强 2025-04-28 10080 13.12 元 10080 核心技术人员
王维 2025-04-28 25200 13.12 元 25200 核心技术人员
沈理 2025-04-28 37200 13.12 元 37200 高级管理人员
刘玲 2025-04-28 25200 13.12 元 25200 核心技术人员
刘书华 2025-04-28 16800 13.12 元 39480 核心技术人员
黄道军 2024-08-29 75000 13.12 元 162314 高级管理人员
谭覃 2024-08-29 43950 13.12 元 43950 核心技术人员
郗小龙 2024-06-19 -17010 57.2 元 17010 核心技术人员
谭覃 2024-06-19 -44640 57.11 元 0 核心技术人员
王耀强 2024-06-19 -21160 57.19 元 0 核心技术人员
王维 2024-06-19 -25200 57.19 元 0 核心技术人员
刘玲 2024-06-19 -30200 57.22 元 0 核心技术人员
王荣旺 2024-06-18 -10080 57.74 元 0 核心技术人员
耿潇 2024-06-17 -80509 57.97 元 0 核心技术人员
黄道军 2024-05-21 960 34.37 元 87314 高级管理人员
黄道军 2024-03-28 36000 13.57 元 86354 高级管理人员
郗小龙 2024-03-28 15120 13.57 元 34020 核心技术人员
谭覃 2024-03-28 22320 13.57 元 44640 核心技术人员
耿潇 2024-03-28 60000 13.57 元 80509 核心技术人员
王荣旺 2024-03-28 10080 13.57 元 10080 核心技术人员
王耀强 2024-03-28 10080 13.57 元 21160 核心技术人员
王维 2024-03-28 25200 13.57 元 25200 核心技术人员
栗记涛 2024-03-28 27900 13.57 元 33900 高级管理人员
刘玲 2024-03-28 25200 13.57 元 30200 核心技术人员
刘书华 2024-03-28 12600 13.57 元 22680 核心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