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专注于光通信收发模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半导体产品、电子产品、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技术开发、技术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涉及许可经营项目,应取得相关部门许可后方可经营)
武汉联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特科技”、公司)成立于2011年,坐落在武汉中国光谷,是专业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光模块的制造商。
通过几年高速发展,公司已跻身全球光模块主流供应商行列,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瞪羚企业,是中国光谷骨干企业之一。
自成立以来,联特科技一直专注10G/25G/40G/100G/200G/400G/800G光模块的开发,产品种类齐全,包括:QSFP56,SFP56,SFP+,XFP,QSFP+,QSFP28,OSFP,QSFP28-DD,AOC,SFP等。
近年来,联特科技以稳定的质量,真诚的服务,快速的交付赢得了越来越多包括大型电信设备商和数据通信客户的信任,为数据中心、长途传输、无线网络和固网接入等领域提供了数以百万计的光模块产品,近年来营业额持续保持优异的年复合增长率,在波分光模块市场上排在前列,是光模块领域发展最快的供应商之一,不断吸引着行业精英加盟。
联特科技在中国武汉、美国硅谷拥有研发中心、服务中心,先后在中国和美国取得了一系列技术专利。
通过了ISO9001和ISO14001体系认证,产品符合RoHS,CE,TUV,FCC等认证。
对于客户需求,联特人专注于落实每一个技术指标细节、每一个订单和每一次交付,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并提高其满意度。
联特科技全体员工年轻而充满活力,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员工以在联特工作为荣,企业和员工良性互动,正为把联特科技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电信和数通领域光模块供应商而不懈奋斗。
(一)主营业务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光通信收发模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坚持自主创新和差异化竞争的发展战略,在光电芯片集成、光器件、光模块的设计及生产工艺方面掌握一系列关键技术,具备了光芯片到光器件、光器件到光模块的设计制造能力。
公司依靠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致力于开发高速率、智能化、低成本、低功耗的中高端光模块产品,为电信、数通等领域的客户提供光模块解决方案。
公司致力于满足客户的标准化及个性化产品需求,所研发生产的不同型号光模块产品累计1,000余种,产品的技术指标涵盖了多种标准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工作波长等,适用于人工智能、电信传输、无线通信、光纤接入、数据中心、光纤通道等多种应用场景。
为国内外等知名电信或网络设备制造商提供光模块解决方案。
(二)主要产品光模块是光通信系统中完成光电转换的核心部件。
光模块由光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构成,其中光器件是光模块的关键元件,包括激光器(TOSA)和探测器(ROSA),分别实现光模块在发射端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以及在接收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功能。
公司产品线丰富,按照传输速率指标可分为10G以下和10G及以上两类光模块产品,主要产品情况如下:(三)公司的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由采购部统一采购生产经营物资,并制定了《供应商开发认证流程》《招标管理办法》《采购订单执行流程》《采购配额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流程文件,确保对采购过程的有效控制。
公司采购主要包括生产设备采购、材料采购、委托加工服务采购及日常办公用品采购四种。
材料采购主要包括光器件、光芯片、集成电路芯片、印制电路板、结构件、低值耗材及包装材料等。
为降低存货仓储成本及产品积压风险,公司日常采购按照“以产定购”模式操作,同时为保证生产的高效连续性以及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公司对部分常用原材料设置了安全库存。
公司不断优化SRM系统,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企业供应链管理,尤其在供应商协同、成本控制、风险防范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2、生产模式公司光模块产品主要由光发射组件TOSA、光接收组件ROSA、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芯片、其他电子元器件、结构件管壳和软件构成。
公司生产工序包括光芯片集成(COC)、光器件及光模块的生产,其中,光芯片集成(COC)的生产工序包括共晶贴装、金丝键合、高温老化、检测等;光器件的生产工序包括软板焊接、元件贴装、COC贴装、金丝键合、耦合、高低温循环、测试、检验等;光模块的生产工序包括组装、高低温温循、高温老化、测试、检验等。
公司将少部分光模块组装,以及部分组件加工等工序委托给专业的外协单位进行生产,并将部分产品的非关键生产环节通过劳务外包的方式完成。
公司主要依据客户订单组织生产,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
为达成公司产品的多品种快速交付能力,公司还采用了提前备货的库存生产模式,即根据相关产品某一时间段的订单签署或意向订单情况、意向需求项目进度,结合公司对市场需求的预期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对部分产品或常规通用部件提前生产、适当备货,缩短交付周期,提升产品竞争力。
3、销售模式公司销售模式分为直接销售模式及代理销售模式,公司主要采用直接销售模式,为客户提供光模块产品及服务。
公司直接销售客户主要包括电信、网络设备制造商以及集成商。
公司在国内母公司及美国子公司设置销售机构,主要通过客户拜访、参加展会及网站宣传等方式开拓客户,进行品牌宣传,如参加美国光网络与通信研讨会及博览会(OFC)、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欧洲光纤通讯展览会(ECOC)等各类光通信行业知名展会,建立维护自身网站,积极参与行业交流研究活动,获取客户需求,主动开拓客户。
客户与公司接洽形成初步合作意向后,即开始对公司进行系统性审核及产品认证,审核内容包括质量体系、技术能力、生产能力等。
通过前述审核及产品认证,以及双方对产品质量、价格、付款方式、交付周期等要素达成一致协定后,公司成为合格供应商并开始供应产品。
(四)行业发展情况光通信行业作为5G网络建设和数据中心搭建的基础,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
近年,生成式AI技术突破引发了全球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直接带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升级浪潮,其中光模块作为关键传输组件迎来量价齐升。
光模块产品按照领域划分,主要应用于数通市场和电信市场。
数通市场主要应用于云计算、互联网云厂商等数据中心,主要应用场景是数据中心内部以及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
电信市场主要包括通信运营商的骨干网、城域网等传输网市场,以及固网/无线接入的接入网市场。
受益于AI不断发展的应用场景和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数通市场的增长成为光通信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光模块应用领域正不断延伸,除传统的数据中心、电信网络、光纤宽带外,在物联网、车路协同、工业互联网、量子通信等新兴领域也崭露头角。
1、电信市场电信市场中,光模块主要应用于包括固网接入(FTTx)、无线接入(无线前传和回传)以及无源波分系统使用的CWDM/DWDM模块(包括DCI/城域网/骨干网)等场景。
接入网方面,由于RAN(无线接入网络)和FTTx部署的正常周期性之外的库存过剩,2023年接入网市场有所下降。
随着我国市场结束10GPON部署周期,而北美和欧洲在政府资助项目的推动下逐步增加10GPON部署,FTTx网络的PON销售将保持稳定。
25G和50GPON未来有望提供新的增长动能。
无线前端(WirelessFronthaul)增速较慢,因为我国的5G网络部署已接近完成。
但随着未来6G部署的开始,该细分市场将在2026-2027年恢复增长。
根据Lightcounting测算,2023年全球电信光模块市场规模达到52.2亿美元,预计将以14%的CAGR增长,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4.90亿美元。
图1:全球电信侧光模块市场规模(亿美元)及同比增速资料来源:LightCounting,中原证券研究所2、数通市场数据中心是企业存储、处理和管理大量数据的关键基础设施,加之全球范围内包括视频流媒体、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等用户对于在线服务和内容的需求不断增加,驱动全球数据中心规模扩张。
其次,网络架构的变迁与硬件迭代、下游云厂商持续加大AI以及云业务的资本投入、AI竞赛持续等不同因素都将使行业扩容与景气度提升。
光模块是数据中心内部互连和数据中心相互连接的核心部件,在算力投资持续背景下,AI成为光模块数通市场的核心增长力。
根据LightCounting报告,美国五大云厂商光模块开支规模增速将由2024年的70%下降至2025年的50%,而中国五大云厂商光模块开支规模增速将由2024年的130%下降至2025年的90%。
2025年全球AI资本开支同比增速虽然下降,依然保持较快增长。
图2:中美五大云计算公司采购光模块开支规模(百万美元)及增速资料来源:LightCounting,东兴证券研究所根据LightCounting测算,2023年全球数通光模块市场规模达到62.5亿美元,2024-2029年预计将以27%的CAGR增长,2029年有望达到258亿美元。
其中,以太网光模块市场有望贡献主要增长,预计将以26%的CAGR增长至222亿美元。
未来数通市场的增长驱动力主要来自高速光模块的需求。
图3:全球数通光模块市场规模(亿美元)及同比增速资料来源:LightCounting,中原证券研究所3、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根据LightCounting预测,光模块全球市场规模在2024-2029年或将以22%的CAGR保持增长,2029年市场体量预计突破370亿美元。
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是AI集群应用对以太网光收发器的强劲需求,以及云服务厂商对其密集波分复用(DWDM)网络的升级等。
图4:全球光模块细分市场规模及预测(百万美元)资料来源:LightCounting,中原证券研究所光模块作为算力环节中国产化程度高,技术储备前沿的核心产品,在算力持续升级及需求大幅增长等因素的驱动下,将迎来快速增长。
LightCounting预计2029年我国光模块市场规模有望达65亿美元。
图5:中国光模块细分市场规模及预测资料来源:LightCounting,中原证券研究所(五)产业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光纤通信、新基建、宽带网络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
光模块行业作为现代高速信息网络的基石,在推动社会数字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光模块作为光通信领域的核心部件,是新基建、信息网络建设的重要配套设备和升级基础。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研究部署促进通信行业发展的改革举措,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光电产业发展。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对人工智能(AI)和算力的部署进一步强化,主要体现在国家战略规划、产业政策支持、核心技术攻关、算力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
倡导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5G通信、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随着产业政策的逐步落地将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配套的光通信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六)行业地位联特科技作为全球知名的光连接解决方案企业,在武汉、马来西亚、美国、新加坡拥有制造、研发及商务运营中心,提供高速光模块、光引擎和ODM/JDM服务。
凭借性能优异、品质稳定、交付迅速、售后专业等优势,公司产品已经成功打入全球市场,产品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尤其在波分领域和中高速率光模块领域具备一定优势,是发展最快的供应商之一。
公司的光模块产品种类丰富,目前已开发生产不同型号的光模块产品1,000余种,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长途传输、无线网络和固网接入等领域,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公司兼具产品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拥有光芯片集成、光器件以及光模块的设计、生产能力,是国内少数可以批量交付涵盖从10G到800G多种速率,包括QSFP56,SFP56,SFP+,XFP,QSFP+,QSFP28,OSFP,QSFP28-DD,AOC,SFP等系列光模块的厂商。
1、产品或业务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情况从事通信传输设备或其零部件制造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从事通信交换设备或其零部件制造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从事通信接入设备或其零部件制造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从事通信配套服务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2、公司生产经营和投资项目情况3、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订单情况4、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情况概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4亿元,同比增长15.43%;实现营业利润4,116.09万元,同比增长23.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80.5万元,同比增长14.02%。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25.36亿元,较期初增长14.23%,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5.33亿元,较期初增长1.46%。
公司前身为联特有限,由张健、杨现文、吴天书、李林科四名自然人股东于2011年10月以货币出资设立,设立时注册资本为300.00万元。
2011年10月26日,湖北大华会计事务有限公司出具了“鄂华会事验字(2011)第126号”《验资报告》,对全体股东出资给予以审验,确认截至2011年10月25日止,联特有限所有注册资本均已缴足。
2011年10月28日,联特有限在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取得注册号为420100000281341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20年8月30日,大信会计师出具了“大信审字[2020]第2-01428号”《武汉联特科技有限公司审计报告》,确认截至2020年7月31日改制基准日联特有限净资产为389,506,770.87元。
2020年8月30日,北京华亚正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华亚正信评报字[2020]第A09-0006号”《武汉联特科技有限公司股份制改制所涉及的净资产价值项目资产评估报告》,确认截至2020年7月31日改制基准日,联特有限的净资产评估值为406,380,652.10元。
同日,联特有限召开股东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作为发起人,将联特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以截至2020年7月31日经大信会计师审计的账面净资产值389,506,770.87元,折合股份总数51,000,000股,剩余净资产338,506,770.87元计入资本公积,全体股东签署了《发起人协议书》。
2020年9月14日,发行人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通过了联特科技成立事宜。
2020年9月14日,大信会计师对上述情况出具了“大信验字[2020]第2-00057号”《验资报告》,确认全体发起人已按约定足额缴纳相应出资。
2020年9月15日,公司在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并领取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20100584861858K的《营业执照》。
2018年6月15日,联特有限召开股东会,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1,217.30万元增加至1,379.62万元,增加注册资本人民币162.32万元,由南海成长同赢以货币出资5,000.00万元,其中计入注册资本81.16万元,中小企业基金以货币出资5,000.00万元,其中计入注册资本81.16万元。
2018年6月15日,大信会计师出具了“大信验字[2018]第2-0019号”《验资报告》,对股东出资予以审验确认。
2018年7月16日,联特有限就此次增资在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
2019年9月17日,联特有限召开股东会会议,同意联特有限以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注册资本由1,379.62万元增至5,100.00万元。
2019年10月9日,联特有限就此次增资在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
2019年12月24日,联特有限召开股东会会议,由发行人员工持股平台股东同创光通将其持有的联特有限22.50万元出资额(对应出资比例为0.44%)转让给另一个员工持股平台股东同心共成。
2019年12月26日,股权转让双方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该次转让参照以预计联特有限截至2019年年末的净资产情况确定了5.00元/注册资本的转让价格。
2019年12月31日,联特有限就此次股权变更在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
2020年7月1日,联特有限召开股东会会议,同意员工持股平台股东同创光通将其持有的联特有限14.50万元出资额(对应出资比例为0.28%)转让给另一个员工持股平台股东同心共成。
2020年7月14日,股权转让双方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该次转让参考联特有限2020年6月末未经审计的净资产,确定转让价格为7.50元/注册资本。
2020年7月17日,联特有限就此次股权变更在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