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华秦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陕西华秦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华秦科技
- 企业英文名: Shaanxi Huaqin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折生阳
- 上市代码: 688281.SH
- 注册资本: 19469.3339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2-03-07
- 大股东: 折生阳
- 持股比例: 22.57%
- 董秘: 武腾飞
- 董秘电话: 029-81116100
- 所属行业: 其他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薛永东、岑宛泽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西部大道188号
- 概念板块: 非金属材料 陕西板块 百元股 专精特新 沪股通 上证380 中证500 融资融券 西部大开发 基金重仓 新材料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陕西
- 成立日期: 1992-12-2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6100002205420207
- 法定代表人: 折生阳
- 董事长: 折生阳
- 电话: 029-81116100
- 传真: 029-81115066
- 企业官网: www.huaqinkj.com
- 企业邮箱: wutengfei@huaqinkj.com
- 办公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西部大道188号
- 邮编: 710119
- 主营业务: 从事特种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新材料技术研发;表面功能材料销售;新型陶瓷材料销售;真空镀膜加工;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合成材料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特种陶瓷制品制造;特种陶瓷制品销售;金属结构制造;金属结构销售;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喷涂加工;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产业用纺织制成品制造;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软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陕西华秦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12月,位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大道188号,高新技术企业,上海科创板上市企业(股票代码:688281)。公司主要从事特种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成为我国新材料产业领域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创新性企业。公司坚持特种功能材料主业不动摇,同时在陶瓷基复合材料、声学超构材料、航空航天零部件精密加工及超细晶零部件生产制造等领域不断延伸,拓展公司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范围,提升公司持续发展的能力。
-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特种功能材料主业不动摇,围绕航空航天产业链、先进新材料产业领域持续进行业务布局,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的稳步增长。(一)围绕产业链持续布局,推动可持续发展公司坚持特种功能材料主业不动摇,围绕航空航天产业链持续布局和延伸,并在先进新材料产业领域持续深耕,致力于成为我国新材料产业领域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创新性企业。公司目前已形成本部特种功能材料产品及服务、华秦航发航天航空零部件智能加工与制造、华秦光声声学超材料及声学仪器、上海瑞华晟航空航天用陶瓷基复合材料、安徽汉正超细晶零部件生产制造五大业务主体,产品矩阵进一步优化,将更好覆盖产业链需求,提升公司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924.5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17%。其中特种功能材料产品及服务实现收入102,294.35万元,航天航空零部件智能加工与制造实现收入6,190.79万元,声学超材料相关业务实现收入4,427.98万元。(二)深化“产学研用”发展模式,持续提升公司竞争能力公司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模式,通过与高校院所科研团队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与市场需求的深度对接,持续提升公司技术水平,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公司本部特种功能材料研发与创新平台,持续开展全温域/宽频谱特种功能涂层及结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高效重防腐材料、先进热障/热阻材料、电磁屏蔽和导电材料等的研发,并不断推动其向工程应用转化。华秦航发智能加工与制造中心,以航空航天零部件精密加工为基础,不断拓展企业客户及产品边界。华秦光声依托南京大学相关科研团队建立声学超材料研发与创新平台,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振动与声学全链条解决方案;上海瑞华晟依托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相关科研团队建立陶瓷基复合材料研发与创新平台,不断推动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拓展应用;安徽汉正依托西北工业大学相关科研团队建立超细晶改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创新平台,拓展超细晶零部件在航空航天、“两机”、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精密机床等领域的应用。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9,122.8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10%。(三)持续推进产品应用,为收入增长蓄势赋能公司持续拓展产品的深度和广度,储备多条产品条线,并不断推动其应用进展,为收入增长蓄势赋能。公司在宽温域、多频谱兼容、多功能特种功能材料以及特种功能结构复合材料领域持续开展研制工作,产品应用领域逐步拓展,小批试制产品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公司结构功能复合材料已完成小批量零件试制,部分大型结构功能复材件已开展工程化试制;针对已批产特种功能材料,公司针对后端维护市场重点开发低成本实现工艺及场外修复工艺。沈阳华秦航发航空零部件智能加工与制造项目2024年基本实现投产。南京华秦光声研发的声学超构材料、声学仪器设备等在电力能源、航空航天、工业生产、人居环境、轨道交通等领域已逐渐进入工程化应用阶段。上海瑞华晟陶瓷基复合材料产品目前跟研进展顺利并已向客户交付部分零部件开展验证,项目一期已建设完成,并于2024年年底实现了部分产线的试生产;目前正在开展二期改造和扩建工作。安徽汉正科技超细晶零部件在航空、“两机”、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领域持续开展业务拓展。(四)航空航天新材料及产品布局完善,可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综合解决方案先进材料技术是航空航天高新装备的发展先导,是支撑现代工业的关键基础技术。目前,公司产品已经覆盖航空航天用高温与特种金属结构材料、轻质高强金属及其复合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先进结构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声学超材料以及特种功能材料等领域,实现航空航天及高端装备领域关键核心材料的创新研制和自主保障,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综合解决方案。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