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麦澜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南京麦澜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麦澜德
- 企业英文名: Nanjing Medlander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杨瑞嘉,史志怀
- 上市代码: 688273.SH
- 注册资本: 10000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2-08-11
- 大股东: 杨瑞嘉
- 持股比例: 19.36%
- 董秘: 陈江宁
- 董秘电话: 025-69782957
- 所属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许剑辉、尤开兵、尤文波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南京市江宁区乾德路6号5幢二层(江宁高新园)
- 概念板块: 医疗器械 江苏板块 专精特新 融资融券 辅助生殖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13-01-16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11505799566XM
- 法定代表人: 杨瑞嘉
- 董事长: 杨瑞嘉
- 电话: 025-69782957
- 传真: 025-69782957
- 企业官网: www.medlander.com
- 企业邮箱: mld@medlander.com
- 办公地址: 南京市雨花台区凤展路32号A2栋
- 邮编: 210012
- 主营业务: 从事盆底及产后康复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化妆品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体育用品及器材制造;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计算机系统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软件开发;软件销售;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家用电器销售;家用电器安装服务;家用电器零配件销售;家用电器研发;家用电器制造;通信设备制造;通讯设备销售;通讯设备修理;仪器仪表制造;仪器仪表销售;仪器仪表修理;金属材料销售;金属材料制造;电气设备销售;电气设备修理;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日用百货销售;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五金产品制造;五金产品批发;化妆品批发;五金产品研发;租赁服务(不含出版物出租);化妆品零售;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日用化学产品销售;日用化学产品制造;电子元器件零售;电子元器件批发;电子元器件制造;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南京麦澜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273.SH(以下简称:麦澜德;英文名:Medlander)成立于2013年,是国内女性全生命周期物理康复干预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麦澜德以“创造极致健康体验”为使命,秉承“创新、积极、分享、坦诚”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打造持续创新、高效交付产品价值的核心竞争力,致力于成为“世界级专注于女性健康和美的医疗健康公司”。公司围绕着女性全生命周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持续开发新技术与新产品,现已拥有盆底及产后康复设备、生殖康复设备、耗材及配件、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等产品线,广泛应用于妇产、盆底康复、生殖康复、泌尿肛肠、体检等医疗健康领域。
- 商业规划: 2024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攻坚之年,医疗器械行业正经历着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的战略转型。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双轮驱动下,行业既面临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深化、DRG支付改革纵深推进等政策环境优化,又迎来银发经济政策红利释放、健康消费升级等结构性机遇。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正在重塑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格局。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全民健康意识觉醒以及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医疗健康产业在人工智能赋能下,正加速从疾病治疗向“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型,催生出智慧医疗新业态。未来,智能算法优化、多模态数据融合与医疗场景深度适配,将持续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向智能化、个性化和平台化方向发展。公司作为女性健康管理领域的领跑者,始终围绕女性健康和美的顶层战略,构建起“全周期生态”创新发展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在董事会的指导下,通过研发创新、产品线迭代并深化市场布局,巩固了盆底康复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拓展生殖康复与抗衰、运动康复等市场,成功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线。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54,662.1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1,220.19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454.94万元,同比增长24.5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58.12万元,同比增长13.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200.30万元,同比增长14.63%。(一)构筑技术壁垒,引领行业升级公司坚持“技术驱动+场景深耕”双轮战略,围绕核心技术研发与场景化应用深度融合方向布局。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6,227.30万元,占收入比例为14.67%。期末研发人员总数173人,同比增长23.57%。全年提交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申请63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新增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37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2项。公司承担的2022年江苏省工信厅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项目“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AI辅助盆底生殖康复诊治关键技术”已完成验收。公司承担或参与的国家、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均在有序推进中。1、人工智能开启盆底康复新时代公司在AI医疗和智能医疗领域的技术转化取得显著成果。通过融合智能化算法与现有的超声影像、肌电评估以及磁、电、热治疗技术,公司创新推出了盆底智能解决方案——PI-ONE系统(以下简称“PI-ONE系统”)。该系统在评估技术、智能算法、多维物理治疗等方面实现突破,构建起从评估到干预的完整闭环,引领盆底康复行业向智能化、高效化和精准化发展。评估创新:公司率先将盆底超声引入盆底诊疗体系,从结构和功能双维度实现盆底全面评估,为精准诊疗提供更多信息;同时,在业内首次实现了盆底超声全盆腔智能测量,实现一键自动获取盆底疾病相关的参数信息,极大降低了盆底超声在临床科室应用的门槛。算法突破:基于临床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公司开创性地开发了一套面向盆底生殖诊疗的AI算法模型,对评估获取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自动匹配参数和疾病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盆底疾病的风险预测、评估诊断、预后分析;在此基础上,算法还能依据综合参数信息为每位患者智能匹配一整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该智能化算法的落地,可加快医护人员对多元参数的综合应用,提高盆底疾病诊疗决策的效率。治疗协同:智能化方案能实时同步到科室现有的治疗设备,医护人员只需在设备上执行相应的方案即可完成患者治疗过程。PI-ONE系统的推出,不仅推动了诊疗标准化和医疗智慧化发展,也加强了公司产品线之间的协同效应,并促进了诊疗设备的整体推广。同时,进一步夯实公司在盆底智能诊疗化领域的龙头地位,并为盆底康复临床规范诊疗路径的形成和成熟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产品线持续升级(1)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产品线升级:公司深耕盆底疾病领域,持续推动诊疗技术和模式的创新突破。2024年,公司推出多模态生物刺激反馈系统(以下简称“多模态电”),该产品通过可形变的肌电压力传导阴道电极,突破传统盆底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模式,实现肌电生理和生物力学的双重干预,显著提升病患治疗的舒适度和临床疗效。多模态电通过设备性能优化和肌电压力传导阴道电极的联动,重构了盆底肌康复治疗流程。在传统盆底肌康复训练(电刺激的被动治疗和生物反馈的主动训练)的基础上,多模态电根据肌肉的康复理论,在每次治疗前后增加肌肉牵张热身和拉伸放松阶段,使盆底康复更加符合肌肉康复的科学原理。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干扰电刺激、电诊断技术研究,实现神经肌肉全面评估,进一步提升诊断精准度。同时,为扩大麦澜德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公司加速推进国际市场布局,目前正在开发PI-ONE系统的国际版本。(2)盆底磁刺激产品线升级:2024年,公司已完成全新一代雷达磁刺激仪(以下简称“雷达磁”)的核心技术攻关,该产品于2025年3月正式上市。雷达磁创新性地采用毫米波雷达技术,开发出非接触式盆底肌运动范围高精度监测系统,突破传统盆底磁刺激的纯被动治疗模式,实现了非侵入式盆底肌运动能力评估、主被动磁刺激训练和评估-治疗-再评估的闭环康复新模式,显著提升盆底肌类疾病筛查效率和治疗效果。雷达磁在传统盆底肌电、压力评估的基础上,建立了盆底肌运动范围第三物理维度评价体系。(二)多领域突破,完善生态布局。报告期内,公司依托现有技术平台,以光学成像、聚焦超声、毫米波检测及人工智能为核心,持续完善产品矩阵。1、光学成像技术1)私密光学成像产品(私密魔镜):采用定制开发的高清、大景深光学镜头,配合专用处理器进行图像校正,确保图像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精准呈现私密部位的真实情况,为临床提供可视化诊断依据。同时创新性集成AI算法,可基于影像数据自动执行多维度量化分析,输出标准化评分及诊疗建议,显著提升临床诊断效率与准确性;2)面部光学成像产品(皮肤分析仪):采用高清工业摄像模组,支持25秒内完成180度多光谱3D面部扫描,采集3,500万超清影像数据,可实现0.02mm高精度3D脸部建模及12种影像参数分析。2、聚焦超声技术:将聚焦超声技术应用到皮肤抗衰领域,通过非侵入方式能量传导有效刺激胶原蛋白增生达到皮肤紧致和抗衰效果。胶原蛋白在受刺激后得到重组以及持续不断的产生新的胶原蛋白,构建全新的胶原蛋白纤维网,从皮肤底层给肌肤增强弹性。该技术能量传导不经过表皮组织,所以不会对表皮造成任何损伤,且无需恢复期。3、非接触毫米波检测技术:搭载非接触式盆底运动检测系统功能的磁刺激仪,基于毫米波定向传播原理和雷达算法解析,能够非接触式捕捉盆底肌收缩或放松产生的微弱变化,并通过视觉信号反馈给患者。该系统能够高效获取抬升高度、抬升时间及恢复时间等关键生理信息,评估盆底肌快肌、慢肌功能,构建集盆底“评估-治疗-预后”于一体的诊疗体系,且具有无耗材、安全高效、隐私保护等优势。4、人工智能技术:在面向盆底及皮肤诊疗场景专用AI模型研发方面,基于自研的深度学习算法,公司率先实现盆底结构学的自动化三维建模与量化分析。通过自适应分割网络对超声、光学成像等多模态影像进行高精度的解剖结构识别与参数测量,创新性的构建跨模态特征融合架构,整合生物电信号、影像结构学、患者病史等诊疗数据,运用知识图谱与强化学习技术生成个性化治疗方案,以辅助医生决策,提高决策效率和精准度。同时借助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开展了模型的部署及临床诊疗数据训练,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诊疗智能化和专业性。公司未来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战略,不断探索行业场景的专用模型和包括DeepSeek在内通用大语言模型的应用落地,将AI算法模型与“盆底健康、生殖健康、面部美学、运动康复”四大核心应用场景的物理诊疗技术融合,以算法模型迭代与智能硬件创新为双轮驱动,构建覆盖女性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管理生态体系。(三)双轨并行,强化行业渗透1、深耕女性健康的严肃医疗场景公司以盆底智能诊疗系统PI-ONE为载体,推广新型盆底疾病治疗及健康管理理念,打造以磁电热影技术为核心的盆底康复整体解决方案,并成功在广西、四川、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等区域打造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PI-ONE标杆医院,辐射全国市场。2024年,公司制定了全面深入的战略规划。在应用场景方面,在巩固妇科、产科、生殖中心、产后/盆底康复中心等重点科室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磁电热影技术在康复科、泌尿科、医学美容科等科室的临床应用,并推动这些技术在更多场景中的普及与落地。同时,公司积极延伸服务范围,覆盖集团医院、私人门诊、非公医疗机构等多元化终端客户群体,以满足不同医疗机构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市场渗透率。在渠道建设方面,公司加强了对代理商及核心经销商的可持续化管理,同时鼓励挖掘优质新经销商,拓展多渠道业务布局,强化渠道网络的覆盖深度和广度,确保年度任务目标的达成。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开发三级医疗机构1,400余家,二级及一级(含社区)医疗机构5,000余家,民营医疗机构1,500余家,门诊机构400余家。2、培育女性美的消费医疗场景公司沿用诊疗一体化的理念拓展消费医疗,通过自主研发与外延并购双轮驱动,构建了"私密可视化+生殖抗衰"与"皮肤可视化数字化+皮肤抗衰"一体化解决方案体系,为客户提供由内而外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公司战略收购上海奥通、小肤科技等公司,加速在皮肤领域的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医疗美容机构、公立医院及双美机构等渠道精准布局。截至2024年底公司及子公司合作机构已超3,000家,成为兼具医疗专业性与消费体验的新标杆。(四)数智转型,全链协同增效2024年,公司深化数字化转型进程,重点打造合同管理与供应链协同两大数字化场景。报告期内,公司全面上线电子合同签署与管理平台,通过区块链存证、智能模板及电子签章等技术,实现合同全生命周期线上化管理,提升业务签署效率、降低纸质合同管理成本,并依托技术手段强化法律合规性,为供应链、销售及合作伙伴协同提供安全高效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公司通过搭建统一电子订货平台,打通销售端、仓储端及物流端数据链条,实现耗材产品的在线订购、智能库存匹配及可视化物流跟踪功能,有效优化供应链响应速度,推动终端客户满意度提升,同时强化了销售渠道粘性。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