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盘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青岛盘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盘古智能
  • 企业英文名: Qingdao Pagul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李玉兰,邵安仓
  • 上市代码: 301456.SZ
  • 注册资本: 14858.4205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3-07-14
  • 大股东: 邵安仓
  • 持股比例: 30.91%
  • 董秘: 郑林坤
  • 董秘电话: 0532-87811981
  • 所属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徐世欣、刁乃双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 注册地址: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科海路77号
  • 概念板块: 风电设备 山东板块 创业板综 专精特新 工业母机 融资融券 风能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山东
  • 成立日期: 2012-07-23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702225990216913
  • 法定代表人: 邵安仓
  • 董事长: 邵安仓
  • 电话: 0532-87811981
  • 传真: 0532-87811981
  • 企业官网: www.paguld.com
  • 企业邮箱: panguzhineng@paguld.com
  • 办公地址: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科海路77号
  • 邮编: 266111
  • 主营业务: 集中润滑系统和液压系统研制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液气密元件及系统制造;液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机械设备研发;普通阀门和旋塞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阀门和旋塞研发;五金产品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铁路机车车辆配件制造;泵及真空设备制造;石油制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润滑油销售;高性能密封材料销售;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海上风电相关装备销售;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青岛盘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集中润滑系统及其核心部件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润滑系统,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设备集中润滑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深耕集中润滑系统领域多年,在其结构设计、精密加工、产品检测等生产环节积累了丰富的制造经验和工艺技术优势。公司生产的集中润滑系统具有稳定性高、可靠性强、密封性好、输出压力高等特点,可对机械摩擦点位进行定点、定时、定量的油脂润滑,可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领域。通过多年的研发及生产实践,公司凭借其精湛的技术工艺、优质的产品质量、高效的产品交付能力、专业的客户服务等竞争优势先后成为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上海电气、东方电气等国内主流风机制造商的稳定供应商,占国内风机集中润滑系统市场份额40%以上,基本覆盖了国内销量排名前十的风机制造厂商。目前,公司所生产风机集中润滑系统凭借其高质量的产品制造标准,已成为维斯塔斯、西门子歌美飒、通用电气等国际知名风电公司的合作供应商,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其他领域,公司凭借其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客户服务逐渐切入中铁装备、卡特彼勒等知名企业并与之展开合作。
  • 发展进程: 2012年邵安仓、李玉兰夫妇决定设立盘古有限,并由近亲属邵胜利、朱凤环夫妇代持股权。2012年7月23日,邵胜利与朱凤环签署《公司章程》,共同出资设立盘古有限。设立时盘古有限注册资本为1,000.00万元,其中邵胜利出资600.00万元、朱凤环出资400.00万元。2012年7月23日,盘古有限取得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 2020年10月22日,盘古有限召开全体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1)确认根据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于2020年10月20日出具的《审计报告》(中兴华审字(2020)第030556号),盘古有限截至2020年8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为33,342.03万元,确认根据中铭国际资产评估(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于2020年10月21日出具的《评估报告》(中铭评报字第[2020]第17020号),盘古有限截至2020年8月31日净资产评估值为34,740.38万元;(2)同意以2020年8月31日盘古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33,342.03万元将盘古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0,813.50万元,其余净资产22,528.53万元计入变更后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2020年10月22日,盘古有限全体股东签订发起人协议。2020年10月23日,盘古智能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公司的相关议案。2020年10月22日,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中兴华验字(2020)第030026号),经审验,截至2020年10月22日止,盘古智能(筹)已收到全体股东以其拥有的盘古有限净资产折合的实收资本。2020年10月27日,盘古智能取得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核发的营业执照。 为扩大注册资本规模,盘古有限决定于2015年进行第一次增资,本次增资仍由邵胜利、朱凤环为实际控制人邵安仓、李玉兰夫妇所代持。2015年3月5日,盘古有限在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本次增资的变更登记。为引入财务总监、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公司决定安排对路伟的直接持股。2019年10月24日,盘古有限召开股东会,同意李玉兰将其持有的盘古有限的1%股权(对应21.00万元注册资本)作价63.00万元转让予路伟,转让价格为3元/注册资本。同日,路伟与李玉兰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书》。2019年10月29日,盘古有限在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了本次股权转让的变更登记。为满足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完善治理结构,盘古有限决定引入外部投资方。2020年7月8日,盘古有限召开股东会通过决议,同意盘古有限注册资本增加至2,430.0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220.00万元由青岛松喆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青岛松浩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青岛松岭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均系青松资本管理的私募基金)认缴,增资价格均为38.19元/注册资本,松喆投资、松浩投资、松岭投资分别认缴新增注册资本55.03万元、23.57万元和141.40万元。2020年8月6日,盘古有限在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了本次股权转让的变更登记。2020年12月18日,发行人召开2020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增资扩股的议案》,由青岛松华经济开发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青岛松智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青岛松岩新材料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湖南三一智能产业私募股权基金企业(有限合伙)等外部投资方以17.58元/股认购329.92万股,认购资金总额5,800.00万元,其中329.92万元计入股本,5,470.08万元计入资本公积。本次发行后,发行人注册资本增加至11,143.42万元。2020年12月28日,盘古智能在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办理了本次股权转让的变更登记。 报告期内,发行人重大资产重组主要为2019年同一控制下业务重组瑞恩机械以及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精益创伟。重组前,瑞恩机械、精益创伟的实际控制人均为邵安仓、李玉兰,分别从事精密加工件的生产、销售业务。为保证业务完整性,避免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发行人决定对瑞恩机械和精益创伟进行资产重组。但由于瑞恩机械的房屋建筑物存在产权瑕疵等原因,因此盘古有限采用收购瑞恩机械的主要经营性资产(而非收购股权)、业务和人员转入发行人的重组方式;对于精益创伟,发行人则直接收购其100%股权。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竞争力的润滑技术、液压技术,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愿景是“成为世界一流的润滑与液压系统制造商”。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定位高端,技术实力卓越,已荣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成功打破了相关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高端进口替代。依托强大的技术优势,公司不仅持续推动已有产品的优化升级和迭代更新,还积极拓展产品线,构建了包括集中润滑系统、齿轮箱润滑系统、液压站、液压变桨系统、液压偏航系统、膜片联轴器及润滑油脂等在内的产品序列。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风电领域,同时公司正积极拓展非风电领域市场,已将集中润滑系统等核心产品的应用领域扩展至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盾构机、工业机床、轨道交通、港口起重机等多个行业领域。产品序列的不断丰富和应用领域的持续拓展,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1、集中润滑系统公司深耕集中润滑系统领域多年,在其结构设计、精密加工、产品检测等生产环节积累了丰富的制造经验和工艺技术优势。公司生产的集中润滑系统具有稳定性高、可靠性强、密封性好、输出压力高等特点,可对机械摩擦点位进行定点、定时、定量、定序的油脂润滑,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公司提供的集中润滑系统系列丰富,包括递进式润滑系统、单线式润滑系统、双线式润滑系统、多线式润滑系统、机床润滑系统、轮缘润滑系统以及智能润滑系统等多种类型,可覆盖风力发电、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盾构机、工业机床、轨道交通、港口起重机等多个应用领域的机械润滑需求。报告期内,公司集中润滑系统主要应用于风电领域。针对风电机组分布范围广、所处环境恶劣、检修难度较大、设备价格昂贵等行业痛点,以及风机在日常运行中需承受高强度机械负载的实际情况,公司秉承为客户提供最优质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宗旨,提供的集中润滑系统能够自动定时、定量且多点精准地为风机各个轴承、齿面等部位加注润滑脂,助力机舱和轮毂中的关键部件达到峰值性能。该系统有效避免了风机因润滑不合理而导致的机器故障,使风机的运行更加安全、稳定、可靠,同时有效提升风机的工作效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充分满足了运营商对风力发电更高效率的要求。公司集中润滑系统可为风机中的发电机轴承、主轴轴承、偏航轴承及齿面、变桨轴承及齿面等核心部位提供自动润滑,其在风机中的应用位置示意图如下:2、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响应快、驱动力大等显著优势,国内中高端液压部件长期依赖进口。公司生产的集中润滑系统和液压系统在制造原理上均属于液压技术范畴,公司依托多年研发制造经验,已将液压系统产品应用于风力发电领域。针对风电设备的独特运行需求,公司精心研发了高效、可靠的风电液压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融合了前沿的液压技术和国产优质元件,不仅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还显著提升了产品性能,同时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和缩短了交货周期。公司始终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液压产品,确保风电设备在极端复杂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运行,从而有效降低运维成本,提高风电设备的发电效率。报告期内,公司风机液压系统产品主要有液压站、齿轮箱润滑系统、液压变桨系统、液压偏航系统:(1)液压站公司液压站主要为风电系统的偏航刹车、锁销、转子制动、变桨油缸等提供清洁、可靠、稳定的动力源。公司定制化液压站由电机、泵、过滤器和各类阀组组成,大部分的阀组、蓄能器、减压阀、溢流阀等核心元件皆由公司自主研发和制造,具有成本低、性能高、可定制化等特点。该产品目前是公司液压系统的主要收入来源。(2)齿轮箱润滑系统公司针对风机齿轮箱的润滑需求推出了齿轮箱润滑系统,该系统高度集成了润滑、冷却、过滤等多重功能,不仅通过高效润滑有效减轻了齿轮间的摩擦和磨损,降低备件的消耗,而且能够及时带走齿轮箱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确保齿轮箱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稳定运行。该系统特别配备了高度集成的滤芯组,通过多级过滤,极大地提升了润滑油的清洁度,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功率消耗,有效减少了齿轮箱的磨损和故障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公司自主研发的齿轮箱润滑系统凭借卓越的技术性能,顺利通过维斯塔斯、金风科技等头部风机制造厂商的验收评审,成功列入其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已实现规模化量产与交付。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齿轮箱润滑系统的市场开发力度,加速推动其成为公司新的重要利润增长点。(3)液压变桨系统液压变桨系统采用液压泵作为动力源,以液压油为传递介质,并通过电磁阀(比例电磁阀)作为控制元件,通过将油缸活塞杆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桨叶的圆周运动,从而实现桨叶变桨距的精确控制。凭借更高的控制精度和精确的位置反馈,液压变桨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调整桨叶角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风速条件,进而更精准地控制风机的输出功率,显著提升风机发电的稳定性和发电质量。液压变桨系统还具备自我缓冲保护功能,当桨叶受到冲击载荷时,液压油缸能够有效缓冲这些载荷,从而减少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所承受的冲击和振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机组的使用寿命。公司液压变桨系统皆由公司自主研发和制造,在研发升级过程中大幅减少了高压管路和管接头的数量,采用高性能、高性价比智能元件,并实现了核心元件的自制,有效提升了风机的运行可靠性,降低了风机的综合成本。2024年5月,公司承办“风电零部件与材料技术论坛暨风电机组液压变桨技术研讨会”,并在大会上正式发布由公司与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共同编写的《风电机组液压变桨技术白皮书》,为保障风电机组稳定高效运行和风电设备的技术降本提供了创新思路。(4)液压偏航系统报告期内,公司的风电液压偏航系统首发亮相,该系统采用创新性设计,巧妙融合了液压技术的强劲动力与电控技术的精准调控,高效地将液压系统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以其强大的驱动力和稳定的性能,确保了风电机组能够快速、平稳地对准风向。液压偏航系统以其高同步性、高功率密度、强过载保护能力及耐冲击特性,为风电机组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强劲动力保障。同时,系统配备的先进电控系统,能结合智能算法和应用经验,精准控制机组的对风,实现对机舱位置精准控制。这一创新设计不仅克服了传统电机偏航系统的效率瓶颈、噪音振动、刹车不稳定以及电机不同步导致的偏载等挑战,还实现了主动偏航、被动偏航等多种控制模式,同时集成了主轴制动、偏航制动等功能,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复杂度。液压偏航系统以其精确的控制、均衡的负载、卓越的柔性缓冲与稳定阻尼特性,确保了风电机组在极端多变的风况下,仍能保持高效、平稳、可靠的运行状态,显著提升风电机组的运行效率与稳定性。3、膜片联轴器膜片联轴器是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连接风机的齿轮箱和发电机,具有强纠偏能力和高功率密度,可补偿径向、角向、轴向偏差,在高速旋转的齿轮箱和发电机之间传递动力,并且能够起到减少振动、磨损和降噪的作用,实现电网故障如高低穿越等载荷、发电机短路时对齿轮箱的保护,确保风力发电设备在长时间、高风速运行下都能保持稳定、高效的能源输出,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膜片联轴器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联轴器,轴向尺寸相对较小,可以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内完成较大的轴向位移,并能以自身的弹性吸收一定程度的轴向位移,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让机械系统运行得更加平稳,同时具有优异的绝缘能力,能在高温环境下稳定运行。报告期内,公司膜片联轴器成功赢得了客户的验收认可,顺利进入多家客户的供应商名录。目前,该产品已小批量交付客户,并具备稳定批量生产能力。4、润滑油脂润滑油脂作为风电设备中起润滑、密封和防腐保护作用的关键材料,主要应用于风机核心部位,包括轴承系统(主轴轴承、偏航轴承、发电机轴承、变桨轴承)和齿轮系统(变桨齿轮、偏航齿轮)等。润滑油脂的性能直接影响部件的运行稳定性与使用寿命,是保障风电设备高效、安全运转的核心要素。由于不同部件对润滑性能需求存在差异,需基于具体工况匹配润滑油脂类型。此外,风机常面临强风沙、高湿度及剧烈温差等严苛环境,对油脂的耐候性和长效性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普遍需采用高端润滑脂以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当前全球风电润滑油脂市场仍由国际化工巨头主导,国内在高端润滑脂方面对进口的依存度较高。随着全球风电装机容量持续扩张,风电润滑市场呈现强劲增长态势,风电润滑油脂市场规模极为可观。为突破风电润滑油脂进口替代的瓶颈,公司通过战略投资众城石化,深化产业协同,旨在以股权投资为纽带,推动双方在润滑油脂领域的深度合作,加快完善公司在润滑油脂领域的布局。报告期内,双方已陆续开展技术研发合作,推动风机润滑油脂领域的产品研发,推进国产化替代进程。(二)公司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主要采用“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实行以采购风险管控为核心的统一管理。相关部门制定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计划;技术部门负责制定重要物资的采购技术文件和重要物资清单;采购部负责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组织对供应商的开发、考核与评价,并负责按采购计划实施采购;质量部负责对采购产品进行检验,并参与供应商评价。2、生产模式公司的集中润滑系统和液压系统等各类产品采取“以销定产”的方式,由公司的生产部结合市场部的销售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并进行自主生产。公司产品的主要核心元件如泵芯、分配器、注油器等则根据生产部的生产计划进行自主生产,部分工艺环节如表面处理、热处理等工序采用外协方式进行。3、销售模式报告期内,公司集中润滑系统和液压系统等各类产品的主要客户群体为风机整机制造商,主要采用直销模式进行销售。4、研发模式公司建立了以研发部为中心、生产部、质量部相结合的研发模式。其中,研发部负责集中润滑系统和液压系统等各类产品的产品开发和定制化产品的设计;生产部技术人员负责生产工艺的研发与改进、公司已有技术的改进、样机制作;质量部负责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数据收集等工作。研发部结合生产部、质量部所提供的产品开发相关数据,能更好优化设计环节、提高公司研发效率。(三)业绩驱动因素1、润滑系统报告期内,公司润滑系统业绩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公司持续巩固在风电集中润滑系统领域的国内市场领先优势,依托深厚技术积淀与良好客户黏性,以精细化服务维持核心客户合作稳定性,夯实风电润滑系统主营业务基本盘。在保持国内市场份额领先的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实现国际化布局。面对产业链降本压力,公司通过工艺优化与供应链协同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在维持竞争优势的同时为技术升级预留发展空间。基于在风电润滑系统领域积累的成熟经验,公司成功将技术优势延伸至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高端装备领域,形成跨行业技术转化能力,构建多元化业务生态,显著提升了整体抗风险能力。2、液压系统报告期内,公司液压系统销售业务实现显著增长,主要受益于液压系统在风电领域与工程机械领域的业绩实现双重突破。在风电领域,公司凭借在风电润滑系统领域积累的优质客户资源与核心技术优势,深化与国内主流风机厂商的合作,稳步提升液压站系统的市场覆盖率,并逐步拓展海外市场,实现销量与市占率的同时提升。同时,公司推出的风电液压新产品齿轮箱润滑系统成功切入国内外头部主机厂商供应链,并实现批量供货,产生可观的业绩,进一步巩固了在风电产业链中的协同价值,为业务增长提供持续动力。在工程机械领域,公司通过整合研发与市场资源,构建专业化团队协作机制,针对性开发适配细分场景的液压产品,加速推进产品创新与市场渗透,推动业绩实现突破性增长。1、概述2024年,公司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围绕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积极把握产业发展机遇,聚焦主业,在润滑系统及液压系统领域深耕。公司强化研发创新,完善产品布局,加大市场开拓,提升管理水平,并推进募投项目建设,夯实产业根基,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152.2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64%,营业收入实现了稳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液压系统销售量的显著提升。公司借助在润滑系统领域积累的优质客户资源优势和卓越产品质量优势,加大对液压系统的市场推广力度,促进了液压系统销售的大幅增加,报告期内,液压系统实现营业收入12,865.15万元,同比增长83.82%,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随着液压系统销售收入的增加,其在公司营业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有利于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和稳健经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56.7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3.49%,主要原因系公司在本报告期针对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相关规定确认股份支付费用3,924.89万元,剔除该因素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81.59万元。一方面,受风电整机厂商客户降本压力的传导影响,公司风电润滑系统销售价格下调,导致公司风电润滑系统净利润相应下降;另一方面,公司液压系统尚处于业务开拓的初期阶段,其毛利率显著低于润滑系统,虽然液压系统销售量的增长带动了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同比上升,但液压系统增长所带来的净利润并未能充分抵消润滑系统价格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公司整体净利润最终呈现同比下降的趋势。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持续强化研发创新,完善产品布局策略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创新战略,持续进行研发投入。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3,505.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7.23%,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28%。公司培养了一支优秀的研发团队,并建立了以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机制,形成了“技术预研-产品开发-迭代升级”的高效创新闭环体系,能够迅速捕捉并响应客户对产品技术的需求变化,从而筑起坚实的技术护城河。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了显著的研发成果,共获得7项发明专利和9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陆续投入使用的盘古智能(上海)技术研发中心,将更好地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持续提升公司研发能力,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公司依托在润滑系统及液压系统领域的深厚技术底蕴,对现有产品进行了升级迭代,并拓展了其应用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首次推出了风电液压偏航系统这一创新产品,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布局。目前,公司产品矩阵已覆盖润滑系统、液压系统、膜片联轴器、润滑油脂四大领域,具体包括各系列集中润滑系统、齿轮箱润滑系统、液压站、液压变桨系统、液压偏航系统、膜片联轴器、润滑油脂等多种产品,这一完善的产品矩阵为公司的持续稳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加速风电市场布局,深化非风电领域拓展公司自主研发的集中润滑系统为国产替代产品,已连续多年稳居国内市场首位,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在巩固国内领先地位的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欧洲建立了营销网络,全面辐射欧洲市场,不断提升全球服务覆盖能力。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维斯塔斯、西门子歌美飒、通用电气等国际风电知名企业,报告期内海外销售额保持持续稳健增长。公司依托在风电集中润滑系统领域积累的营销网络及市场口碑,积极推进液压站、齿轮箱润滑系统、膜片联轴器等新产品在风电市场的拓展。报告期内,新产品业务取得显著进展,液压站销售额显著提升,齿轮箱润滑系统已实现规模化量产与交付,膜片联轴器已小批量交付客户,并具备稳定批量生产能力。在增强风电市场全球竞争力的同时,公司凭借核心技术优势,积极拓展非风电领域市场。报告期内,公司润滑产品已覆盖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盾构机、工业机床、轨道交通、港口起重机械等多个应用领域,与徐工机械、三一集团、中国铁建、铁建重工、中国中车、中铁装备、马尼托瓦克等领军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公司工程机械及矿山机械润滑系统实现了业绩的较快增长,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3)信息化建设全面革新,引领精细化管理升级公司深度推进信息化与业务管理的有机融合,致力于构建能贯穿研发、供应链至财务的全链条智能化管理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引入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以此为基础重塑并优化了产品研发管理流程,使之更加高效。同时,公司对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进行了全面的优化与升级,并引入银企直联系统,实现了ERP与银企直联的紧密集成,极大地促进了业务与财务的线上深度融合。公司将在此基础上,逐步打通PLM、ERP与制造执行系统(MES),以强化核心系统间的协同作业,打破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壁垒,实现研产销全链条的数据无缝流转与业务高效协同。公司在工厂智能化建设上深度融合了信息化技术,集成了设备运行监控、仓储物流管理以及可视化管控等关键模块,有力推动了工厂的透明化运营与精益化决策。公司将精益管理理念贯穿于运营全链条,通过实施自动化改造、流程标准化以及构建矩阵化组织架构,实现了对库存、成本、质量等核心环节的可视化精准管控,有效促进了企业内部的协同创新与资源高效配置。此外,公司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通过实施严格的权限加密、定期系统巡检等机制,筑起了坚实的数据安全防线。这一系列举措显著提升了公司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及运营协同效率。(4)深化品牌战略布局,全方位提升品牌价值2024年,公司积极布局,多维度提升品牌影响力。在国际市场采取主动出击策略,先后亮相欧洲(德国)汉堡国际风能展、美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法国巴黎工程机械展览会、俄罗斯国际工程机械及建筑机械展览会、英国伯明翰动力传动展览会、巴西宝马展以及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加拿大温哥华、印尼、南非约翰内斯堡等地举办的矿山机械展览会等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国际展会;国内市场秉持稳中求进方针,重点参与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海宝马展与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等专业展会。通过前沿技术展示与深度行业交流,公司的创新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获得业界广泛关注与高度认可,推动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在强化实体展示的同时,报告期内,公司承办了风电零部件与材料技术会议暨风电机组液压变桨技术研讨会,并发布《风电机组液压变桨技术白皮书》,还协办了亚洲海上风电高峰论坛。公司着力构建线上线下协同赋能的品牌推广体系,在巩固传统渠道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布局数字化营销新阵地,已完成震坤行工业超市、阿里1688及西域MRO数字供应链平台等主流工业电商平台的战略入驻,全面打通线上下单通道。公司还对中文官方网站进行全新升级,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公司在润滑与液压等领域的深厚积累。以上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公司的品牌识别度,有助于推动市场渗透率的增长与行业影响力的扩大。(5)持续强化生产管理体系,全方位铸就卓越产品品质公司以质量为核心竞争力,不断优化生产管理体系,为产品品质打下坚实基础。公司通过强化源头管控,将质检标准前置至原材料采购、精密加工等前端环节,系统性地降低了质量风险。同时,公司优化生产工艺文件(SOP)并进行设备升级改造及引入自动化设备,实现了生产过程标准化与生产效率的双重提升。此外,公司还配置了智能检测系统,覆盖了组装、在线检测及出厂测试等关键环节,显著增强了产品工艺的稳定性。公司深化“零缺陷”质量文化宣导,推动全员质量意识升级,并通过跨部门协同机制形成质量问题闭环管理,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公司同步强化供应链体系化建设,通过优化供应商准入与动态考核机制,严格把控来料质量。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召开供应商大会,深化了与供应商的战略协同,凝聚了产业链合力。随着新产品销售的逐步上量,公司为多款新产品规划了新车间,并布局了智能立体仓库,优化了仓储物流体系,进一步提升了作业效率并降低了运营成本。在质量体系层面,公司打通研发设计到生产落地的全流程规范,建立标准化模板并加强现场监督,为产品品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公司将持续推动质量管理向高效化、智能化转型,为规模化生产与市场竞争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6)稳步推进募投项目建设,筑牢产能与技术基础公司科学高效地统筹资源调配,稳步推进募投项目的实施进程。“盘古润滑液压系统青岛智造中心二期扩产项目”取得显著进展,部分生产区域已完成主体建设,并启动设备进驻与调试工作。通过引入智能化生产线与自动化控制系统,二期扩产项目实现生产流程的精益化与智能化升级,有效提升核心产品生产能力,为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释放了产能。目前,部分产线已进入试运行阶段,产能爬坡工作正稳步进行,未来将大幅增强产品供应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扩大公司在规模化生产方面的优势。与此同时,二期扩产项目后续建设的前期图纸规划论证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为后续建设奠定基础。此外,“盘古智能(上海)技术研发中心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并逐步投入使用。先进研发设备与实验平台的陆续投入使用,为吸引高端技术人才、开展前沿技术攻关提供了优越条件,有力提升了公司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创新地位。此外,“补流资金”项目已按计划合规完成了资金使用,相关募集资金专户也已顺利完成销户手续。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