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科新源 - 301292.SZ

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3-07-07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实际控制人
杨晓宏
企业英文名
Shandong Hi-tech Spri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成立日期
2002-10-30
董事长
杨晓宏
注册地
山东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海科新源
股票代码
301292.SZ
上市日期
2023-07-07
大股东
山东海科控股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60.95 %
董秘
尉彬彬
董秘电话
0546-7061006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张金华;万青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705007445178545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山东
成立日期
2002-10-30
法定代表人
马立军
董事长
杨晓宏
企业电话
0546-7061006
企业传真
0546-7061006
邮编
257000
企业邮箱
dongban@hi-techspring.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邹城路23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锂电池电解液材料和消费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食品添加剂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生产;危险化学品经营;药品生产;食品添加剂生产;进出口代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股票简称:海科新源;股票代码:301292),总部坐落于山东东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7家子公司,全球布局亚、欧、美并设立一体化营销服务机构,国内布局山东、江苏、湖北3大生产基地,现有员工1100+。

积蕴22年专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和高端丙二醇、二丙二醇、1,3丁二醇等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锂电池材料、医药、日化、香精香料、基础化学等领域,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全球合作客户1000+。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行业内专业研发团队及实验室、先进产业化生产装置、配套卓越供应链体系及营销服务团队,为合作伙伴提供一体化合作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拓展高价值业务。

商业规划

(一)所处行业发展状况1、锂电池电解液材料根据SNEResearch数据,2025年1-6月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为946.9万辆,同比增长31.8%。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延续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产销累计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5年1-6月中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容量263.6GWh,同比增长105.4%。

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的持续扩容,自然带动了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的同步增长。

根据SNEResearch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504.4GWh,同比增长37.3%。

2025年1-6月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达86.7GWh,同比增长54%。

受国家政策补贴影响,2025年上半年国内3C市场消费增速明显。

市场延续了2024年下半年以来的走势,带动数码锂电池出货量增速超过20%。

这一增长趋势表明,3C市场仍然是锂电池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方面,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解液出货87万吨,同比增长45%。

2、消费化学品尽管欧美经济疲软及加息通胀等不利因素影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消费化学品行业依然展现出独特的活力,全球医药、食品、日用等市场展现出稳定的增长前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日用化学品市场之一,化妆品行业继续保持稳健高质量的增长态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化妆品零售额达2291亿元,同比增长2.9%,上半年化妆品销售大盘稳中有升。

本土化国产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带动化妆品、日化原料国产替代进程。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5年上半年丙二醇下游需求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丙二醇国内表观消费量预计在18.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3.17%;日化、医药行业及弹性体聚醚对于丙二醇需求持续增加;出口方面,中国丙二醇出口量延续增长趋势,丙二醇出口总量约为14万吨,同比增加31.09%。

国内丙二醇企业积极出海,开拓新需求。

(二)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情况1、主要业务公司一直专注于碳酸酯系列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添加剂、高端丙二醇等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秉承“为全球绿色生活贡献力量”的使命,“锂电池材料+消费化学品”双轮驱动,通过全球技术和市场领先,打造敏捷研发和敏捷运营的新能源材料和消费化学品龙头企业。

2、主要产品及用途(1)锂电池电解液材料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锂盐和添加剂: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碳酸亚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硫酸乙烯酯(DTD)、二氟草酸硼酸锂(LiODFB)、四氟硼酸锂(LiBF4);均为锂离子电解液关键原材料,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和储能等领域。

(2)消费化学品公司醇类产品业务主要包括:食品级和医药级丙二醇、1,3-丁二醇、香精级一缩二丙二醇、工业丙二醇和二丙二醇等系列产品。

公司食品级和医药级丙二醇,主要应用于食品行业、医药行业和日化行业作为保湿剂、软化剂、溶剂等;以及应用在烟草行业作为烟用香精烟草保湿剂、防腐剂;公司1,3-丁二醇主要用于化妆品和个人护理品,被用作保湿剂和溶剂;香精级二丙二醇,主要应用在香精香料、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行业作为保湿剂、软化剂、溶剂等;1,2-己二醇、1,2-戊二醇主要用于化妆品领域作为保湿剂、防腐抑菌、溶剂等;工业丙二醇,在不饱和树脂、聚醚、农药、防冻液和除冰剂等方面用作增塑剂和溶剂。

(三)经营模式公司引入杜邦IBE一体化卓越管理体系,打造敏捷运营组织;构建了独立且完备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模式体系。

研发方面,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终秉持以科技创新与品质管理推动企业发展的理念。

在锂电池电解液材料领域,搭建了新能源材料、电子级高纯化学品、电解液研发测试、电池制备和测评四大研发平台;在消费化学品领域,积极布局、推进新产品研发和产品配方完善,实现从合成到应用的全流程覆盖,形成完善的质量控制与产品研发体系。

采购方面,增强市场对供应链韧性、成本优势及可持续性的认知。

强化供应链稳定性与协同创新,与行业领先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协同开展技术赋能与定制化供应,完善多元化供应网络;借助集中采购与规模化效应,多维联动市场、订单、库存、产量,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同时,通过增强供应链自主权,技术升级提升原料处理能力,避免“卡脖子”风险。

生产方面,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将生产计划与客户需求相结合来组织生产。

凭借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装置得以连续运行,并借助APC等软件实现自动化控制,达成装置数字化、管理精细化,实时管控生产,提升工作效率,保障生产安全与高效。

公司还对生产装置进行柔性化改造,能依据产品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及时调整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产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销售方面,公司采用直销模式。

根据客户产品开发状况,提供建议使用条件,助力开拓产品应用市场。

公司客户分为终端客户与区域代理商客户,终端客户多为国内外大型化工企业,区域代理商客户则是终端客户指定的采购商,或购买公司产品用于对外销售的企业。

(四)市场地位1、锂电池电解液材料公司是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龙头企业,凭借行业领先的技术、完整的产品线、多工艺多基地布局的优势和严格的品质管理,同时积极构筑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卓越运营、挖潜增效,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在电解液溶剂行业居于领先地位。

同时公司积极拓展第二增长曲线,布局锂电池电解液新型添加剂、固态电解质及新型溶剂等产品,为全球电解液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巩固国内市场地位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2、消费化学品公司是食品级、医药级等多元醇产品国内主要生产商之一,国内最早的生物基1,3-丁二醇稳定量产企业,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有力推进我国食品级和医药级丙二醇、二丙二醇、1,3-丁二醇等产品的国产化替代。

同时依托海外仓储的布局以及客户资源,产品出口量不断提升。

(五)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深化战略合作,协同产业链龙头共促发展公司凭借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优异的产品性能、高效优质的服务能力及快速的客户响应效率,与下游龙头企业建立并持续维系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

这些核心客户持续提供大额订单,为公司后续产能扩张与经营规模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为保障原材料的及时、保质、保量供应,公司与主要供应商保持着紧密稳定的合作。

为响应全球锂电池产业的海外扩张进程,公司在欧洲、美国布局中转基地,以快速响应欧美本地化需求。

2、新能源行业的高速增长机遇新能源汽车与储能行业作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及先导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预计2025年电动汽车市场仍将保持20%的快速增长,储能市场增速预计超30%;与此同时,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行业的下游应用场景正持续拓展。

在动力电池领域,随着锂离子电池成本进一步下降、行业标准不断提升,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将稳步提高;尤其是AI智能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步普及,为电动汽车市场增长注入新动能,推动行业进入发展新阶段。

在储能电池领域,电网储能、基站备用电源、家庭光储系统、电动汽车光储式充电站等细分市场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欧美及亚非拉美等地区的储能市场均蕴含巨大发展潜力。

3、消费化学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态势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加深及健康意识提升,全球医药、食品、日用化工市场持续增长。

消费化学品作为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叠加天然绿色生物基产品的兴起,行业发展前景更趋广阔。

2025年,中国化妆品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国货品牌加速崛起,行业整体竞争力持续提升;在政策层面,国家药监局通过科学监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商务部通过系列措施推动消费品崛起,工信部通过提质增效行动引导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共同支撑行业实现稳中有进的持续增长。

4、推行卓越运营,全方位实现降本增效公司持续推行并优化卓越运营机制,鼓励各层级、各业务单元不断优化运营水平。

以业务价值流程为切入点,对各业务流实施改善提升。

通过新技术应用、工艺技术体系优化、流程再造、供应链管理优化和营销渠道整合等多种手段,持续深入推进降本增效工作。

在采购环节,公司通过供应结构调整、合约周期优惠谈判、拓展直采渠道有效降低原料采购成本。

积极优化供应商结构,着力培养掌握新工艺、具备低成本优势的源头直采供应商。

优化原料运输形式,部分原料运输方式由汽车运输转变为管道输送,降低物流成本;销售层面,公司积极整合营销渠道,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海外业务,全球市场份额稳步提升;生产领域,公司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原料进行技术改造。

研发新型催化剂,降低装置物料单耗。

通过工艺过程指标优化降低能耗、物耗水平,指标达到历史最优水平。

在能源管理方面,深度分析能源消耗状况,运用极限理论,精准确定潜在的节能措施,优化蒸汽和燃煤消耗水平,减少能源浪费,使装置能耗不断优化。

通过生产过程整合,降低高耗能装置运行负荷,提高低耗能装置运行负荷,达到装置运营成本降低;此外,引入先进工艺控制,实现过程指标的稳定控制和最优控制,达到质量和成本控制稳定输出,减少波动造成的浪费;通过定期开展财务成本分析,降低公司财务成本;公司依据产品的价格波动,动态调整产品生产负荷,有效降低产品成本,实现装置收益最大化。

发展进程

东营市海科新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30日,由自然人杨晓宏、商宝光共同以货币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为1,000.00万元。

2002年8月10日,商宝光与杨晓宏签署了《公司章程》,决定成立新源有限。

新源有限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商宝光以货币认缴722.80万元,杨晓宏以货币认缴277.20万元。

2002年8月19日,东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东营)名称预核私字[2002]第1301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预先核准“东营市海科新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名称。

2002年9月13日,东营实达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东营实达内验字[2002]381号《验资报告》。

根据该报告,截至2002年9月13日止,新源有限已收到全体股东以货币资金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1,000.00万元。

2002年10月30日,新源有限取得东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3705022802939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20年7月20日,立信出具信会师报字[2020]第ZB11513号《审计报告》。

根据该报告,截至2020年5月31日,新源有限经审计净资产353,740,501.95元,其中专项储备349,433.12元。

2020年7月20日,中天华出具中天华资评报字[2020]第10657号《资产评估报告》。

根据该报告,截至2020年5月31日,新源有限净资产账面值35,374.05万元,评估值为41,756.25万元。

本次评估价值仅作为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的价值参考。

2020年7月23日,新源有限召开股东会,决定由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新源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整体变更以立信出具的“信会师报字[2020]第ZB11513号”《审计报告》确认的截至2020年5月31日的新源有限扣除专项储备后的净资产353,391,068.83元,按3.5339:1的比例折股,每股面值1.00元,其中100,000,000元作为股本,余额253,391,068.83计入资本公积。

公司各股东的持股比例不变。

2020年7月23日,公司召开了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名称变更的议案》等议案。

同日,立信出具信会师报字[2020]第ZB50792号《验资报告》,对股份公司股本总额予以审验确认。

2020年7月31日,发行人在东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办结本次整体变更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705007445178545的《营业执照》。

2020年8月24日,发行人召开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的议案》,经非关联股东一致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100,000,000.00元增加至138,658,927.00元,新增注册资本38,658,927.00元由海科控股以其持有的思派新能源100.00%股权认购,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认购权。

2020年8月21日,立信出具信会师报字[2020]第ZB50801号《审计报告》。

根据该报告,截至2020年7月31日,思派新能源的资产总额为55,745.18万元,净资产为17,705.31万元。

2020年8月23日,中天华出具中天华资评报字[2020]第10839号《资产评估报告》。

根据该报告,截至2020年7月31日,思派新能源净资产评估值为18,015.06万元。

2020年8月24日,发行人与海科控股就上述增资事宜签署《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资协议》,约定海科控股以其持有的思派新能源100.00%股权对发行人进行增资,增资价格为每股4.66元,本次认购增资的对价为180,150,600.00元,其中38,658,927.00元计入注册资本,其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2020年12月5日,立信出具信会师报字[2021]第ZB50022号《验资报告》。

根据该报告,截至2020年8月26日止,发行人已收到海科控股缴纳的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38,658,927.00元,均为股权出资。

2020年8月25日,发行人办理完成本次增资的工商变更登记,并取得了东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2020年11月13日,发行人与达晨创鸿、华实致远、财智创赢就上述增资事宜分别签署了《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资协议书》,约定增资价格为每股18.03元。

2021年1月31日,立信出具信会师报字[2021]第ZB50024号《验资报告》。

根据该报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发行人已收到达晨创鸿等3位股东缴纳的新增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4,991,680元,全部为货币出资。

2020年12月25日,发行人办理完成本次增资的工商变更登记,并取得了东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换发的《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