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苏州明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明志科技 - 688355.SH

苏州明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1-05-12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Suzhou Mingzhi Technology Co., Ltd.
成立日期
2003-01-14
注册地
江苏
所在行业
金属制品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明志科技
股票代码
688355.SH
上市日期
2021-05-12
大股东
邱壑;吴勤芳
持股比例
34.24 %
董秘
范丽
董秘电话
0512-63329988
所在行业
金属制品业
会计师事务所
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丁春荣;陆新涛
律师事务所
远闻(上海)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苏州明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20509745584370J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江苏
成立日期
2003-01-14
法定代表人
吴勤芳
董事长
吴勤芳
企业电话
0512-63329988
企业传真
0512-63322154
邮编
215216
企业邮箱
securities@mingzhi-tech.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同肖西路1999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高端制芯装备业务、高品质铝合金铸件业务

经营范围:工业自动化机械设备、模具及铸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提供铸件工艺技术研发、系统集成方案设计服务;产业园及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咨询规划、建设及运营;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苏州明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明志科技股票代码688355)2003年创建,于2021年5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科创板挂牌上市。

公司专注于铸造领域,以高端铸造装备和高品质铝合金铸件生产为两大业务,为客户提供高效智能制芯装备、铸件产品的研发与制造,致力于引领和推动我国铸造行业技术更新与产业升级,为铸造产业绿色智能发展赋能。

公司拥有丰富的装备和铸件生产核心技术,并依托自主研发能力持续引领铸造工艺的不断革新。

公司凭借装备及铸造工艺优势积极推动铸件业务发展,并以铸件工艺开发和生产实践带动装备技术优化升级,装备业务与铸件业务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已成长为装备制造与铸件生产联动发展的综合创新型铸造企业。

2018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明志科技的欧洲制造基地,与中国总部协同合作,为世界各地的铸造厂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及产品。

“淡泊明志,创新致远”不仅是明志品牌的来源,更是明志科技企业的灵魂。

“为客户创造优质解决方案,造福社会、集体与个人”是引领明志科技团队成长的共同愿景。

“客户为本负责、共赢”的核心价值观是明志科技与合作各方共创最佳解决方案的基础。

明志科技以做强装备制造、做大铸件生产、做精铸件服务工程为战略。

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先做强、后做大,持续创新,稳步发展。

坚持全方位开放的明志科技愿与各方合作,实现价值、承担社会责任、共创美好未来!

商业规划

2025年上半年,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经济复苏缓慢,市场需求疲软。

明志科技从公司的愿景和使命出发,聚焦铸造行业发展,抓住“中国式现代化”以及铸造产业升级发展和新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机遇,充分发挥高端制芯装备业务与高品质铸品业务的协同发展优势,利用各项技术优势以及上市公司的资源优势,着力创新发展新业务,推动铸造生产的新模式,积极开发新产品,提升精益运营的新能力。

公司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1、业务发展2025年上半年,外部环境压力依然存在,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04.26万元,同比下降14.76%,其中装备实现销售5,846.98万元,同比下降38.75%。

铸件实现销售17,552.67万元,同比下降8.38%。

上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60.7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0%。

2、企业管理2025年,公司围绕“共克时艰拓成长,科学求实迎发展”主题,持续推进企业的精益运营,将精益运营扩展深入到公司运营的各个层面,减少浪费产生。

公司进一步细化业务的模块化管理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以业务管理扁平化激发团队创新力和执行力;公司通过ERP系统等手段不断提升企业运营的数字化管理水平,以精细化的项目成本核算和团队绩效考核降本增效,夯实企业发展基础。

2025年上半年,公司和全体员工共同度过多重艰难,尽全力保证了公司客户的各项交付需求,公司的发展实现了进一步的成长;凭借公司上市的募投资金来建设和拓展了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制定了上市后的未来发展战略;进一步规范明确了各级员工岗位说明书及调整全面薪酬体系管理;快速推进了明志装备国际化业务等。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风险控制和信息披露体系。

公司持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严格贯彻执行相关制度,及时发现风险并予以解决,切实保障公司和股东的合法权益,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公司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规定,严格执行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通过上市公司公告、业绩说明会、上证e互动、电话、邮件等诸多渠道,保持公司运营透明度。

3、研发成果公司以研发创新驱动企业发展。

经多年技术积累与研发投入,在射砂控制、砂芯固化、精密组芯、制芯装备智能控制系统及低压充型等砂型铸造关键领域,公司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3,290.0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3.05%。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授权专利217件,其中发明专利111件(含4件德国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04件(含8件德国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2件。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修订的国家标准《绿色制造通用技术导则铸造》(GB/T28617-2024),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第一起草单位的机械行业标准《JB/T14750-2024无机工艺芯盒技术规范》,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实施;参与编制的行业标准《射头移动式射芯机》(JB/T8785-2024),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实施;新立项1项团体标准《无异味工厂(园区)创建技术指南》。

报告期内,公司荣获优质铸件金奖特别奖、“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称号,MLD2000超大型冷芯盒射芯机进入2025年度长三角区域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案例名单,新能源行业用精密组芯高性能集成化铝合金铸件制备技术通过新技术鉴定。

公司掌握“精密组芯铸造工艺”等众多创新工艺,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及可持续研发能力。

公司基于对装备技术和铸造工艺的深刻理解以及多年技术积累,以精准控制为目标自主设计完成了对“智能制芯控制系统软件”技术升级开发,并形成了“明志智能制芯控制MiCL—eco系统v1.9”软件著作权。

针对市场对装备可靠性需求,减少设备运营和维护少人化、无人化趋势,持续进行制芯装备功能模块可靠性优化,对砂温控制装置、混砂装置、加热器、胺定量装置、涂料装置的可靠性以及长寿命模具材料进行优化设计、仿真和验证,降低装备故障率。

针对国内外集成式铝合金铸件研发需求,开发多模态集成式轻量化铝合金铸件研发技术,从铝合金产品“功能-材料-工艺-结构”方面进行集成化研发,通过下游产品功能和性能的需求进行收集,结合铸造铝合金材料、铸造工艺和结构设计进行优化,提出集成式产品概念设计,运用热-力学-流体等多模态仿真技术手段对“数字概念产品”进行验证,提出结构、功能、性能优化设计方案,符合新产品开发目标预期后再进行铸件研发试制;公司研发了超薄砂芯制芯技术、高强韧铝合金、铸件集成设计和拓扑优化设计技术、数字化浇注充型技术等多技术融合应用,开发超薄精密组芯铸件成型技术,这些技术可为产品功能和性能的赋能,实现几个到几十个零件等集成为一个“集成铸件”,替代传统产品通过壳体、管路、盖板等零件组装、焊接、锻造的工艺,提升新产品迭代速度、成本优化空间和性能、可靠性。

报告期内,公司先后完成了新能源行业充电模块壳体、新能源智驾控制单元液体热交换器、光伏装备行业腔体、电动自行车马达座壳体等超薄集成铸件研发和测试,可实现最薄成型壁厚3mm,降低产品重量30-40%,性能提升同时,大大节约了零件成本。

该技术服务可以结合“三材”柔性化平台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新产品“概念设计-样件研发和试制-检测和验证-工程验证”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国内大型制造企业实现从“OEM”到“ODM”转型,提升制造价值含金量。

为拓展不同批量铸件砂芯的技术布局,公司整合了“增材-减材-等材”三材柔性化制芯造型的技术优势,在单个铸件样品研发采用“减材”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应对小批量(几件以上)多品种制芯场景,开发小批多品种柔性化制芯单元,采用集成一体的混砂-制芯-开模单元,采用柔性化成套制芯单元解决方案,只需要低成本投入快速简易芯盒,这些简易芯盒是用来成型砂芯形状的必要部分,便可达到柔性-便捷-高效的合理平衡。

此系列“三材”制芯技术可以满足航空航天、风电、光伏装备、电子贴片等专用设备、大型装备等行业中大型铸件,中小批量多品种场景,解决传统制芯模具投入大、周期长、铸件精度低、生产方式落后和效率不高的痛点。

4、人力资源公司一直高度重视技术、管理人才的储备,注重内部人才梯队的建设。

在高端人才方面吸收引入外部/外籍高级人才,提升公司吸收新技术的能力,并加快提升公司技术实力;在基层员工方面扩大对应届生的招聘,提升公司对员工的培养能力。

公司在以上两个方面的持续努力,以应对行业和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以及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127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18.30%。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苏州工业园区明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14日,设立时注册资本50万元,许德英、李德明各认缴25万元。

2003年1月7日,经苏州方本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的“方会资字(2003)第003号”《验资报告》审验,截至2003年1月6日,园区明志已收到股东投入的资本50万元,均为货币出资。

2003年1月14日,园区明志完成工商登记,取得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3205942104086”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股份公司系苏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

2019年10月10日,明志有限股东会审议通过,以截至2019年5月31日经审计的扣除专项储备后的净资产26,086.97万元为基础,按1:0.3450的比例折成股本9,000万股,余额计入资本公积,将明志有限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10月25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审议通过明志有限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公司等议案。

2019年10月26日,经公证天业出具的“苏公W[2019]B081号”《验资报告》审验,各股东以净资产出资9,000万元。

2019年11月12日,明志有限完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的工商变更登记。

2018年6月28日,经明志有限股东会审议通过,注册资本由1,500万元增加至1,592.49万元。

苏州致新出资644.82万元,其中46.39万元计入注册资本,598.43万元计入资本公积;苏州致远出资640.84万元,其中46.10万元计入注册资本,594.74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经江苏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苏公W[2018]B083号”《验资报告》审验,明志有限本次新增注册资本为92.49万元,新增股东全部以现金出资。

2018年7月17日,明志有限完成本次增资的工商变更登记。

2019年12月3日,经明志科技201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注册资本由9,000万元增加至9,230.77万元。

东运创投出资2,000万元,其中184.62万元计入注册资本,1,815.38万元计入资本公积;创迅创投出资500万元,其中46.15万元计入注册资本,453.85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9年12月31日,经公证天业出具的“苏公W[2019]B113号《验资报告》”审验,明志科技本次新增注册资本230.77万元,均为现金出资。

2019年12月31日,明志科技完成本次增资的工商变更登记。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夏志远 2025-09-17 -49000 20.66 元 108239 核心技术人员
顾海兵 2025-08-18 -20000 21.2 元 89168 核心技术人员
陆高春 2025-08-11 -10000 20.1 元 108313 核心技术人员
张红亮 2025-08-11 -2000 20.32 元 4700 核心技术人员
张红亮 2025-08-08 -2000 19.85 元 6700 核心技术人员
王玉平 2025-03-19 -6750 20.3 元 0 核心技术人员
顾海兵 2025-02-28 -9800 20.6 元 109168 核心技术人员
徐磊磊 2024-12-03 -2650 19.25 元 4000 核心技术人员
顾海兵 2024-11-12 6750 16 元 118968 核心技术人员
陆高春 2024-11-12 7250 16 元 118313 核心技术人员
董玉萍 2024-11-12 4300 16 元 9400 高级管理人员
范丽 2024-11-12 9200 16 元 24900 董事
王玉平 2024-11-12 6750 16 元 6750 核心技术人员
李嘉 2024-11-12 7050 16 元 12050 核心技术人员
李全锋 2024-11-12 15000 16 元 37600 高级管理人员
朱伟岸 2024-11-12 14550 16 元 183421 高级管理人员
徐磊磊 2024-11-12 4650 16 元 6650 核心技术人员
张红亮 2024-11-12 8700 16 元 8700 核心技术人员
夏志远 2024-11-12 7250 16 元 157239 核心技术人员
俞建平 2024-11-12 9000 16 元 22750 董事
顾海兵 2024-11-05 -6000 18.3 元 112218 核心技术人员
陆高春 2024-10-30 -7000 17 元 111063 核心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