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彩环保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优彩环保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优彩资源
  • 企业英文名: ELITE COLOR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戴泽新,戴梦茜,王雪萍
  • 上市代码: 002998.SZ
  • 注册资本: 32640.7409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0-09-25
  • 大股东: 戴泽新
  • 持股比例: 33.47%
  • 董秘: 戴梦茜
  • 董秘电话: 0510-68836881
  • 所属行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赵焕琪、张晔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江阴市祝塘镇环西路29号
  • 概念板块: 化纤行业 江苏板块 破净股 转债标的 节能环保 微盘股 预盈预增 口罩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03-08-12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2817527495675
  • 法定代表人: 戴泽新
  • 董事长: 戴泽新
  • 电话: 0510-68836881
  • 传真: 0510-68836881
  • 企业官网: www.elitecolor.cn
  • 企业邮箱: dongmi@elitecolor.cn
  • 办公地址: 江苏省江阴市祝塘镇环西路29号
  • 邮编: 214415
  • 主营业务: 涤纶纤维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 经营范围: 环保技术、合成纤维材料的研究、开发;智能设备的研究、开发、设计、技术服务;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纺织专用设备、涤纶纤维、服装、针织品、纺织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的制造、加工、销售;电子商务的技术服务;纺织原料的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优彩环保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纺织及相关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开发与生产先进的差别化功能化纤维新材料,属于循环经济与纤维新材料领域。循环再生纤维顺应“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属于循环经济与纤维新材料领域体现了制造业与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是国际发展与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公司是循环经济领域的领军企业,是国家再生有色纤维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持续发展与盈利能力强。公司主营循环再生有色聚酯纤维,位列前三。生产与运行稳定,发展稳健、管理规范。公司被工信部列为首批符合再生化学纤维(涤纶)行业规范条件生产企业,国家首批绿色纤维认证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新水耗量等均达到或超过《再生化学纤维(涤纶)行业规范条件》要求,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环保信用等级为绿色,被评选为“化纤行业十二五最具社会责任先进企业”。公司坚持“变废为宝、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求发展战略,技术创新能力强。公司响应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政策,被认定为全国循环经济技术中心、国家再生有色纤维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通过产学研合作,围绕废旧纺织品高效高值化再生循环,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开发的再生聚酯纤维高效柔性化制备专有技术,实现了废旧聚酯纤维的不间断除杂、提纯、调质调粘调色、在线添加,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物理化学法循环再生纤维技术方案,突破了再生纤维品质与经济瓶颈,技术水平先进,其中高品质汽车内饰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再生有色粗旦涤纶短纤维两项产品制备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仅满足国际纺织原料质量与生态安全标准,而且通过差别化功能化开发赋予产品高色牢度、吸湿排汗、保暖、抗菌抗紫外、抗老化等功能。公司主导制定了《纤维级循环再利用聚酯(PET)泡料》和《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涤纶)行业绿色采购规范》、《再生有色粗旦涤纶短纤维》等标准,获2017度“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与“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及“江苏省科技型企业”。公司产品品质优良、种类丰富、专业化定制比例高,应用与市场发展潜力大。公司紧跟下游应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趋势,满足下游新技术、新工艺对差别化、功能性、质量、寿命、节能、环保等多方面要求,积极推进产品“品牌化”、“高端化”、“国际化”、“定制化”战略,优先支撑国际品牌企业2020年前再生环保新纤维材料100%替代原生纤维材料计划。按照应用领域细分市场,包括工程用无纺布(非织造布)纤维、地毯用纤维、汽车内饰用纤维、服饰用纤维(棉纺类),产品全部通过了国际专业机构GRS、SGS、INTERTEK、OKOE100等认证与验收。不仅对接国内外户外运动帐篷、背包、老年装、孕妇装和婴幼儿服装、绒织物、毛毯、家纺企业的需求,还与国内主流的汽车纺织内饰公司等建立专业化定制方案,开发的工程纤维用于三江源、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公司产品拓宽了再生聚酯纤维的应用水平与适用范围,支撑了国内外服装、家纺、汽车内饰、土工建筑行业的低碳与绿色高质量发展,拥有广泛的优质用户资源,市场发展潜力大。公司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江苏地区乃至全国再生循环产业的整体升级,带动与示范效应显著。
  • 发展进程: 2003年8月8日,戴泽新、王雪萍签署《出资协议书》,决定设立江河化纤,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戴泽新出资30.00万元,王雪萍出资20.00万元,均为货币出资。2003年8月11日,江阴大桥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本次出资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澄大桥验字(2003)549号),确认截至2003年8月11日,公司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50.00万元,均以货币出资。2003年8月12日,江河化纤在无锡市江阴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设立登记。 公司系江河化纤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1月30日,江河化纤股东会通过决议,同意江河化纤整体变更为“优彩环保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1月30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审计报告》(信会师报字[2015]115726号),截至2015年10月31日,江河化纤经审计净资产为203,666,048.56元;同日,江苏中天资产评估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江阴市江河化纤有限公司拟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所涉及的净资产市场价值评估报告》(苏中资评报字(2015)第C1085号),截至2015年10月31日,全部股东权益的评估价值为人民币24,366.48万元,评估增值3,999.87万元,评估增值率19.64%。2015年11月30日,江河化纤股东会决议,同意以江河化纤截至2015年10月31日经审计净资产为基础,按1:0.8249的比例折股,折股后的净资产余额35,666,048.56元计入资本公积。同日,江河化纤全部3名股东作为发起人签署了《关于设立优彩环保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书》。2015年11月30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本次整体变更情况进行了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信会师报字[2015]第115845号),确认截至2015年11月30日止,公司全体发起人以其拥有的江河化纤截至2015年10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折合公司股份总额16,800.00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折合注册资本人民币16,800.00万元,剩余部分人民币3,566.6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2015年12月15日,公司取得无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202817527495675号《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主要能源类型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主要产品生产技术情况主要产品的产能情况主要化工园区的产品种类情况报告期内正在申请或者新增取得的环评批复情况公司2024年2月28日取得无锡市行政审批局关于“年产22万吨再生有色复合功能型纤维项目及制品项目”的环评的批复,批复文件号“锡行审环许【2024】1015号”。报告期内上市公司出现非正常停产情形相关批复、许可、资质及有效期的情况从事石油加工、石油贸易行业从事化肥行业从事农药行业从事氯碱、纯碱行业1、概述报告期内公司一方面提高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生产线柔性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通过开发差异化、功能型涤纶短纤维新产品及非织造布产品提高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从而在面对市场不利变化时能够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合理安排生产,规避局部市场的不利风险,提高公司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公司面对市场的变化,积极应对,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大研发新产品、加大公司出口力度,开发新客户等一系列措施,来提升整体效益。公司根据行业发展、市场变化等情况,充分发挥现有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一)在战略发展方面公司顺应国家“构建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导向,坚持“变废为宝、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和“以创新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营思路,以持续的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驱动力,注重技术与市场、技术与生产的结合,以市场需求引领技术研发的方向,通过技术研发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产品创新丰富公司产品种类,开拓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产品和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的新应用方向。在开展应用型研究的同时,也注重开展机理性研究等前瞻性研究,利用目前与东华大学建立的合作平台,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与知识产权保护,为公司发展奠定基础,探索方向。通过持续的产品、技术创新,巩固和加强公司在行业的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利用可转债两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新建生产设施的机会,从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等方面,加快新工艺、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速度,探索化纤行业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工厂的实践路径。2025年,公司将继续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年产8万吨功能性复合型特种纤维技改项目及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8万吨/年(二期)项目,进一步加强产品研发及生产能力,为未来公司的产品升级与拓展提供持续的支持与基础。同时,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产为契机,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差别化功能型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并生产新产品,以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力与附加值。公司目前在涤纶纤维领域已经取得了有色、异形、低熔点等功能纤维的产业化应用,并在耐腐蚀、抗老化、抗氧化等方面取得了技术进展。未来三年,公司将结合生产技术开发计划,着手研究更多专业应用领域的差别化功能型涤纶短纤维。(二)在业务经营方面公司专注于主业经营,主要生产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低熔点涤纶短纤维和涤纶非织造布三大产品。1、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工程用纤维具有良好抗拉强度、抗变形能力、耐高温、抗冷冻、耐老化、耐腐蚀、抗虫蛀、渗透性好,在工程中起到隔离、排水、加筋、防护等作用;地毯用纤维坚固、耐用、抗皱,洗后极易干燥,耐酸耐碱性能优,抗霉菌和虫蛀;汽车内饰用纤维合成性优,抗撕裂强度高、易于清洗,回弹性、抗褶皱性和耐高温性较好;服饰用纤维具有色谱全,色牢度好,颜色深浅可调,抗菌性、耐洗性良好等优点。2、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优异性能的基础在于皮层的低熔点聚酯和芯层常规聚酯间的良好相容性,纤维在较低加热温度条件下可保证皮层熔化而芯层仍保持物理结构,冷却后在无任何化学粘结剂的基础上提供良好粘连作用,具有高黏结强力、低热熔黏合温度、快速黏合、剥离强度高等特点,既保持了主体纤维特性,又能获得高孔隙率及回弹性的宏观结构。低熔点涤纶短纤维在下游应用过程中消除了传统化学黏胶剂使用带来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减少挥发性有机物产生和排放,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制造业绿色化水平。目前,低熔点涤纶短纤维正在逐步替代家纺行业、汽车内饰行业等使用的传统化学黏胶剂,目前尚未有其他替代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的产品出现。相关下游产品形式主要为与其他纤维混合经过非织造加工形成硬质棉等,大量应用于服装家纺、家具、汽车内饰、医用卫生等领域。3、非织造布具有独特的结构,生产工艺灵活,生产流程相对较短,通过后续各种整理工艺能够生产出具备各种功能性特点的产品,应用范围较广。纺粘非织造布特点有:高强度,具有较好的拉力强度;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老化、抗紫外线、延伸率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透气性;耐腐蚀性较好,对酸及一般非极性有机溶剂有较强的抵抗力;无毒、耐微生物、能防蛀、不受霉菌等作用。鉴于非织造布的特殊结构和优良的性能,其应用于服装行业、汽车内饰行业、土工建筑工程行业、医疗卫生行业等。(三)在新产品及技术开发方面公司始终注重技术研发投入,每年均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升级和新产品开发,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众多高新技术的相关认定和荣誉,先后取得“国家再生有色纤维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2016年度全国化纤行业应用创新企业”、“绿色纤维认证证书”、“全国循环经济技术中心”等资质荣誉,2017年11月,公司所参与的“废旧聚酯纤维高效高值化再生及产业化项目”荣获“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四)在市场开拓方面目前公司已经拥有一批长期稳定的国内外客户。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客户开发力度,尤其是国际客户的开发力度,在此基础上,注重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加强销售渠道对客户需求的信息收集、分析、管理的能力,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和潜在需求,实现客户数量和满意度的同步提升。1、加大营销队伍的建设力度,拓展营销渠道,以目前形成的山东、江浙销售区域为核心,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核心区域销售规模的基础上,加大对国内外其他区域的开发力度,拓展营销渠道,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网络。2、树立品牌形象,在不断提升公司产品质量、加大生产和出厂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测力度的同时,注重公司品牌形象的树立,使公司成为再生有色纤维和低熔点纤维领域的领导者和标杆企业;公司目前已成为经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和国家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联合认证的“绿色纤维首批认证企业”,公司及下属全资子公司“江河牌”被评为无锡知名商标;“恒泽图案”被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未来将不断加强公司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经营道路。(五)在企业管理方面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的管理要求也将不断提高。报告期内,公司注重提升自身内部管理水平,以与不断成长的规模相适应。公司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体制,实施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明确岗位职责,落实管理职责;结合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和企业业务流程特点,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风险预测、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约束机制,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内部监督中的作用,确保公司经营合法,资产安全,财务合规。(六)在团队建设方面公司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工作,保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公司以现有团队为基础,以内部人才培养为主要途径,保证公司人才队伍的稳定。根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加强引进高端专业人才,通过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和良好的企业文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退出的管理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科学化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