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汽车隔音、隔热、保温材料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汽车隔音、隔热、保温材料生产、销售,汽车零部件、无纺布、无纺布制品生产、销售及技术开发;检测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芜湖跃飞新型吸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跃飞新材”),于2010年12月在芜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
2016年3月新三板挂牌(股票代码:836159)。
公司在安徽芜湖、河北保定、山东青岛、江苏泰州、重庆拥有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8万余平方米。
公司专注于汽车NVH领域专用隔音(吸音)材料及产品制造,公司通过IATF16949:2019质量体系认证,获得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主要经营范围:汽车隔音、隔热、保温材料、汽车内饰件、无纺布研发、生产、销售。
主要产品有发动机罩盖、前围隔音垫、地毯隔音垫、翼子板、门板防水膜、防溅垫、轮罩隔音垫、搁物板、备胎盖板、发动机底护板、吸音棉(单、双组份)、汽车顶棚(商用车)、地毯总成等产品。
公司拥有吸音棉(双组份)生产线6条、吸音棉(单组份)生产线3条、水切割生产线3条,空气填充法生产线3条以及模压、热合、冲裁生产线50余条。
为知名的整车制造商华晨宝马、沃尔沃、一汽丰田、丰田大发、一汽大众、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城、理想、蔚来、小鹏、中国重汽等提供一二级配套服务,吸音棉产品远销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
公司注重产品开发和创新研发,拥有一支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多层次学历结构的高水平研发队伍,具备与客户同步开发能力。
公司先后与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等建立了广泛的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公司建有省级技术中心(经认证),公司实验室2022年获得CNAS认可。
近年来获得芜湖市科技进步奖,芜湖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创响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创客中国”安徽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三等奖,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皖美品牌;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奖项或称号。
成为汽车NVH环境友好方案的领先企业,打造安静健康的驾乘空间,助力绿色环保出行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一)经营计划1、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市场经营环境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仍然实现同期增长17.84%,达到27,108.31万元,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为公司未来扩大业务范围提供了良好基础。
2、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为保持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18年度投入研发费用862.0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05%。
3、对外投资报告期,公司新设子公司安庆跃飞、佛山富睿;目前安庆跃飞暂未开工建设;佛山富睿项目规划、场地建设基本完成,2018年10月投入生产经营;同时,公司加大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产能规模将逐步扩大。
4、募集资金报告期,公司向原有在册股东同安基金非公开发行股份,共募集资金55,728,378.00元,用于对安庆跃飞实缴注册资本和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二)行业情况2018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发布会通稿)2018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汽车行业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创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018年,汽车工业总体运行平稳,受政策因素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产销量低于年初预期,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连续十年蝉联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出口较快增长。
具体情况如下:1、汽车产销增速低于预期2018年,我国汽车产业面临较大的压力,产销增速低于年初预计,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增速趋缓,增幅回落。
一方面由于购置税优惠政策全面退出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宏观经济增速回落、中美贸易战,以及消费信心等因素的影响,短期内仍面临较大的压力。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仍处于普及期,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汽车产业已经迈入品牌向上,高质量发展的增长阶段。
2018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2%和2.8%。
上半年,除2月份外,其余月份销量均高于上年同期。
下半年,汽车市场连续出现负增长,全年增速下降至2.8%。
累计增长率下半年持续下降,总体压力较大。
2、乘用车产销低于行业总体2018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52.9万辆和2,3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5.2%和4.1%,占汽车产销比重分别达到84.6%和84.4%,分别低于上年0.9和1.2个百分点。
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半年增速明显高于下半年增速。
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乘用车四类车型均出现负增长,交叉型市场继续萎缩。
其中:轿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和2.7%;SUV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2%和2.5%;MPV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为17.9%和16.2%;交叉型乘用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0.8%和17.3%。
3、商用车产销同比增长,增速回落2018年,商用车产销同比继续呈现增长,增速明显回落。
受货车市场增长拉动,商用车销量创历史新高。
商用车产销分别达到428万辆和43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7%和5.1%,增速分别回落12.1个百分点和8.9个百分点。
商用车月度销量除2月、9月、10月外,其余月份均高于上年同期。
分车型产销情况看,客车产销量分别完成48.9万辆和48.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7%和8%;货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79.1万辆和388.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9%和6.9%,其中重型货车产销分别达到111.2万辆和114.8万辆,销售再创历史新高。
半挂牵引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9.6%和17.2%。
4、新能源汽车同比高速增长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9%和61.7%。
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6万辆和98.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7.9%和50.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万辆和2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2%和118%;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1527辆。
新能源分类别来看,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79.2万辆和78.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5.5%和68.4%;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7.8万辆和26.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3.3%和139.6%。
纯电动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4万辆和19.6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和6.3%;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产销均完成0.6万辆,比上年同期均下降58%。
5、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同比下降2018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98万辆,同比下降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1%,比上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品牌轿车销售239.9万辆,同比增长1.9%,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0.8%,比上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中国品牌SUV销售580万辆,同比下降6.7%,占SUV销售总量的58%,比上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中国品牌MPV销售132.8万辆,同比下降23.1%,占MPV销售总量的76.6%,比上年同期下降6.9个百分点。
6、前十企业同比下降2018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503.6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2.1%,降幅低于行业。
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2%,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7、汽车出口同比较快增长2018年,汽车出口104.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6.8%,继续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增速比上年有所放缓。
其中乘用车出口75.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8.5%;商用车出口28.3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2.5%。
除四季度外,汽车月度出口量均高于上年。
跃飞新材成立于2010年12月29日,系由王黎明、陈爱连、厉少清、潘作豪、郑汉和、李爱民6位自然人以现金出资的方式共同发起设立,其中:王黎明认缴货币出资89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4.5%;陈爱连认缴货币出资791.6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9.58%;厉少清认缴货币出资21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0.50%;潘作豪认缴货币出资55.2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76%;郑汉和认缴货币出资26.6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33%;李爱民认缴货币出资26.6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33%。
2010年12月27日,安徽新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新中天验报字【2010】第1087号)验证确认,截至2010年12月27日,潘作豪、陈爱连、王黎明、李爱民、厉少清、郑汉和首次缴纳的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合计人民币1,000万元,各股东以货币出资1,000万元。
2010年12月29日,公司取得芜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340200000109184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