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佳力奇先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公司
- 企业全称: 安徽佳力奇先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公司
- 企业简称: 佳力奇
- 企业英文名: Anhui Jialiqi Advanced Composites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路强
- 上市代码: 301586.SZ
- 注册资本: 8297.5503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4-08-28
- 大股东: 路强
- 持股比例: 14.32%
- 董秘: 陆玉计
- 董秘电话: 0557-3090096
- 所属行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刘海山、宋维聪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安徽省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朝阳路169号
- 概念板块: 航天航空 安徽板块 专精特新 创业板综 融资融券 注册制次新股 军民融合 飞行汽车(eVTOL) 无人机 次新股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安徽
- 成立日期: 2004-03-30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413007117898966
- 法定代表人: 路强
- 董事长: 路强
- 电话: 0557-3090096
- 传真: 0557-3090096
- 企业官网: www.jlqgf.com.cn
- 企业邮箱: jlqzqb@jlqgf.com.cn
- 办公地址: 安徽省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朝阳路169号
- 邮编: 234000
- 主营业务: 航空复材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玻璃纤维及制品销售;金属制品研发;金属制品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销售;民用航空材料销售;合成材料销售;模具销售;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机械设备租赁;特种设备出租;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计量技术服务;喷涂加工;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 企业简介: 安徽佳力奇先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地处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朝阳路169号,先后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50强、安徽省优秀民营企业、安徽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化示范企业、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及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AAA级信用企业、安徽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安徽省级“双强六好”非公党组织、安徽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2018-2022年连续五年获得客户“优秀供应商”称号,2020年、2022年获得客户“金牌供应商”称号。公司专注于航空复材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长期深耕于军用航空领域。自成立以来,公司已承担众多型号航空复材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和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歼击机、运输机、无人机、教练机、靶机、导弹等重点型号装备。公司科研生产的发展经历了从零件到部件,从非承力结构件到主承力结构件,从单一结构件到结构、功能结构一体化的飞跃提升,更好满足了客户需求,也为公司做强做大,保持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佳力奇长期深耕于先进复合材料领域,致力于解决行业痛点,更好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打造一流产学研一体化研发体系,先后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并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建立先进复合材料工艺设计与分析实验室。公司听党话,跟党走,在宿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提供高性价比先进复合材料解决方案,推动新材料创新应用,造福社会为使命,聚焦军品业务,在航空、航天、航发、兵器、舰船领域持续推进业务模式转型升级,扩大体量;拓宽营销渠道,加大军转民力度,深入民机、汽车、轨道交通、储能等民用市场,丰富产品序列,提升规模,力争成为先进复合材料(ACM)世界级供应商,为宿州市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共筑强军梦、强国梦汇聚能量。
- 商业规划: (一)主营业务公司专注于先进复合材料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长期深耕于军用航空领域,核心产品为飞机复材零部件以及导弹复材零部件,同时公司利用复合材料零部件领域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开展相关制造及技术服务。自成立以来,公司已承担众多型号航空复材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和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歼击机、运输机、无人机、教练机、靶机、导弹等重点型号装备。公司主营业务在复合材料产业链中所处位置及产品应用场景(二)主要产品及服务1、飞机复材零部件飞机复材零部件是以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的飞机零部件,在飞机的承力结构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相比传统金属零部件,复材零部件在比强度、比模量、耐疲劳性、耐腐蚀性等技术指标具备明显优势,可有效减轻航空器重量、提升航空器产品性能。飞机复材零部件的制造具有精度要求高、尺寸和结构差异大、定制化程度高等特点,公司生产的飞机复材零件主要为应用于飞机机翼、机身、尾翼、起落架系统、垂尾和方向舵等部位的机体结构件,广泛涉及蒙皮、翼梁、桁条、翼肋、纵墙等主要零件。在飞机复材零件基础上,公司进一步通过共胶接、二次胶接、一体成型等整体成型方法将复材零件胶接成型为整体构件产品,应用于飞机的机翼、前机身、中机身、方向舵等部位,体现了公司较高的集成化水平。2、导弹复材零部件公司生产的导弹复材零部件主要为弹翼及小翼等导弹弹体结构件,主要功能为控制导弹飞行姿态、提升导弹飞行能力。该等产品满足了先进导弹武器轻型化的发展需求,可有效减轻导弹结构质量、提升导弹战术性能。3、制造及技术服务除主要产品销售外,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在航空复材零部件领域的研发实力与制造能力及工艺优势,依托完备的技术研发体系和先进的生产制造平台,提供受托制造及技术服务。4、其他业务(1)自研材料业务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复合材料和解决方案,在高性能和低成本材料及应用上开展了一系列的验证与研究。根据热压罐、模压、液体成型(如RTM/VARTM)及非热压罐(OoA)等成型工艺特性,定向开发适配型树脂体系,按固化梯度分为中温、中高温及高温三大类,能够覆盖汽车、eVTOL、航空航天等多场景需求。公司自研的材料体系已于2024年12月通过了相关检测认证机构组织的鉴定评审,并已上机进行验证,标志着公司已具备材料开发能力,迈出向材料供应商拓展的重要一步。(2)检验检测业务公司检测中心严格遵循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并通过了CNAS资质认证,依托国军标(GJB)认证体系与CNAS(ISO/IEC17025)国际互认资质,聚焦军工复合材料“成分——结构——性能——服役”全链条检测需求,构建了涵盖材料本征特性解析、多尺度力学行为表征及制件无损评价的立体化检测技术体系。通过热动力学分析、微观架构电镜检测、多轴载荷模拟等先进表征手段,为新材料开发、产品验收及故障检测诊断提供科学检验检测服务,助力客户提升产品质量、缩短研发周期,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实行“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根据生产运营中心制定的物料需求计划安排采购事项。生产运营中心根据排产计划编制物料需求计划,并依据物料需求计划归类汇总、平衡现有库存物资后统筹制定采购计划,并依据采购计划编制采购申请单;采购申请单经审批通过后,公司在合格供应商名录内启动供应商的选定工作;在确定供应商后,采购部将合同提交签批,根据公司采购制度签批通过后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完成后,供应商依据采购合同约定进行送货,材料到货后,采购物料交由质量管理部进行质量检验,若验收合格,则将产品入库,并通知财务管理部进行后续的发票结算与付款工作;若验收不合格,则进行退换货处理。2、生产模式公司产品主要为航空复材零部件,产品均为定制化产品,因而生产模式主要为“以销定产”。生产运营中心根据市场销售部编制的交付计划编制排产计划;在生产准备工作完成后,生产运营中心向仓库发送领料申请,仓库根据领料申请,发送所需原材料及工装至生产运营中心;根据工艺方案,生产运营中心按照工艺环节定岗定人进行生产执行工作。质量管理部与技术部安排人员巡视生产车间,及时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从材料入厂检验、过程巡检、无损检测到产品终检,产品检测过程贯穿生产执行全流程;产品终检结束后,公司将合格产成品验收入库,检验合格后作为成品入库并通知客户,根据客户交付计划安排发货。3、销售模式公司产品全部采用直销模式,并采取聚焦核心战略客户的销售策略。军用飞机主机厂一般仅从小范围合格供应商名录中挑选部分优质供应商进行综合评选,供应商的产品工艺能力、生产经验、交付能力以及加工制造能力是获取业务的重要支撑,目前公司已进入国内多家主要军用飞机主机厂合格供应商名录。(四)行业地位公司系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50强、安徽省新材料十强企业、安徽省优秀民营企业、安徽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化示范企业、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及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和高端制造的发展战略,积累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柔性工艺设计技术、外形精准控制技术、非金属工装成型技术、缺陷控制技术、复杂结构整体构件胶接成型技术、高精密专用数控切割技术以及覆盖生产全流程的质量检测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形成了覆盖材料设计、工艺设计、结构设计、工装设计、仿真优化、制造控制、无损检测、理化性能检测的全业务链完整技术体系。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取得8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63项,先后参与了11项国家标准的起草制订并已发布实施。凭借材料设计、工艺优化、质量控制、敏捷交付以及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通过建立全面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和多层次的客户沟通机制,公司与业内主要客户建立了深入、稳定的合作关系,连续七年被航空工业下属核心飞机主机厂评为“金牌供应商”/“优秀供应商”,被航空工业集团评为“2024年度优秀供应商”。1、概述2024年,是公司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公司保持定力、团结一致、积极作为,再次践行“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157,532.08万元,同比增长40.50%;报告期内,主要客户的订单需求增加,同时叠加产品价格下降及产品结构变化的影响,2024度实现营业收入62,683.42万元,同比增长35.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40.51万元,同比降低2.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934.02万元,同比增长1.24%。2024年公司重点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行业地位迈上新阶,登陆资本市场2024年8月28日,公司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正式开启资本市场新征程,成为宿州市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入选“建国75周年宿州75件大事”之一,补齐了上市公司覆盖安徽所有地级市的“最后一块拼图”,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拓宽了融资渠道,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势能与动能。(二)市场拓展斩获新绩,扩大多元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在航空领域深耕细作,全年实现多个新项目转产落地,重点型号管道项目顺利转产、多款主战型号机翼大壁板合格交付,公司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收入规模再创新高。新市场方面,完成了民机、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多家客户的深入对接、供应商准入及项目转产落地工作,有效支撑了公司战略布局实现,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注入活力。(三)研发实力取得新高,进军战略高地报告期内,公司深刻洞察客户需求,瞄准未来应用场景,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在材料开发、智能制造、成型工艺、结构功能一体化、低成本制造等方面取得新成果。自研材料体系成功应用、检验检测业务顺利开展、与航天科工某研究所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在电磁功能复合材料领域进行深入合作,意味着公司已掌握材料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及测试的全流程业务能力,并在结构功能复合材料领域实现突破。(四)生产运营迎来新貌,实现高质交付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内外部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开展多轮阶段性攻坚战,产能利用率、质量合格率、交付准时率提升明显,成效卓著。生产效率和交付能力显著提高,客户满意度显著提升,公司凝聚力与团队精神显著增强。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