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帝尔激光
- 企业英文名: Wuhan DR Laser Technology Corp., Ltd.
- 实际控制人: 李志刚
- 上市代码: 300776.SZ
- 注册资本: 27355.9743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9-05-17
- 大股东: 李志刚
- 持股比例: 39.87%
- 董秘: 刘志波
- 董秘电话: 027-87922159
- 所属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甘声锦、陈清松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锦天城(武汉)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九龙湖街88号
- 概念板块: 光伏设备 湖北板块 富时罗素 创业板综 深股通 MSCI中国 创业成份 融资融券 中证500 深成500 基金重仓 转债标的 玻璃基板 BC电池 TOPCon电池 高送转 太阳能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湖北
- 成立日期: 2008-04-25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20100672784354A
- 法定代表人: 李志刚
- 董事长: 李志刚
- 电话: 027-87922159
- 传真: 027-87921803
- 企业官网: www.drlaser.com.cn
- 企业邮箱: dr@drlaser.com.cn
- 办公地址: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九龙湖街88号
- 邮编: 430078
- 主营业务: 精密激光加工解决方案的设计及其配套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激光及机电一体化设备及配件的技术开发、生产、销售、租赁、代理、维修及技术咨询服务;激光及机电产品的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业务(不含国家限制或禁止进出口的货物或技术)。
- 企业简介: 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帝尔激光”)是一家以自主创新激光技术为核心,面向光伏、新型显示和半导体等领域提供一体化加工解决方案的激光装备制造企业。 公司于2008年在武汉·中国光谷创立,2019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776.SZ),在无锡设有研发生产基地,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和新加坡分别设有海外研发中心,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单位和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帝尔激光创造性地将激光技术引入光伏行业,并广泛应用于PERC、TOPCon、HJT、XBC、钙钛矿等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程,核心产品全球综合市占率第一,世界前十大光伏企业都是公司的客户。 公司的PERC激光消融、SE激光掺杂等技术直接推动了第二轮光伏产业升级。针对正在进行的第三轮光伏产业升级,公司已经推出PTP激光转印、TCSE激光掺杂、LIF激光诱导烧结、BC激光微刻蚀、组件激光封装整线等多款关键新型装备。 在新型显示领域,帝尔激光发挥激光技术在薄膜材料、硬脆透明材料和特殊薄金属材料等方面的优势,推出了OLED/MiniLED激光修复、MicroLED激光巨量转移、激光巨量焊接等装备。 在集成电路领域,帝尔激光聚焦第三代半导体、先进封装等技术发展与革新需求,瞄准半导体领域关键需求和核心问题,开发多款先进半导体激光技术,推出了TGV激光微孔、IGBT/SiC激光退火、晶圆激光隐切等装备。 光造万物,智造未来。帝尔激光将秉承“激光方案探险者”的使命,始终坚持原始创新,探索激光技术应用“无人区”,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开发从0到1的技术,以产业赋能为目标打造变革性的产品。
- 商业规划: (一)主营业务公司主营业务为精密激光加工解决方案的设计及其配套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应用于光伏产业的精密激光加工设备。同时公司正在积极研发消费电子、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等领域的激光加工设备。(二)主要产品及用途1、光伏电池激光设备及工艺方案背接触电池(BC)的激光微刻蚀系列设备,采用公司自研光学匀化技术以及超精细图形控制技术,实现大面积高精细化蚀刻,该技术替代传统的光刻技术,大幅度简化了各结构背接触电池的工艺流程,降低设备投入成本以及生产成本,有效促进了背接触电池的大规模产业化。TOPCon电池激光选择性减薄(TCP)设备,采用公司自研光学匀化技术以及定制化设计的高功率激光器,实现大面积高精细化激光处理,形成选择性Polyfinger结构,平衡钝化接触效果和poly层寄生吸收问题,实现了TOPCon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功率以及双面率的稳定提升,提高TOPCon组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TOPCon电池激光诱导烧结(LIF)设备,通过对激光束的精确控制,实现金属浆料的快速烧结,解决了P型硅接触难的技术难点,兼容各种栅线结构设计,这种技术以其高效率、高精度和高灵活性的特点,有效提升TOPCon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TOPCon电池激光硼掺杂设备,利用特殊光学设计实现硅中硼掺杂的再分布,形成选择性掺杂区,结合激光诱导烧结技术,进一步降低非掺杂区的复合,实现TOPCon电池的选择性发射极电池结构,提升TOPCon电池的转换效率。激光诱导退火(LIA)设备,该设备通过激光对电池进行整幅面高光强均匀光注入,有效减少界面态密度,降低界面复合,改善氢钝化,提升Voc和FF,可显著提高电池转化效率,同时显著改善电池的暗衰减特性,提高电池的稳定性,在异质结电池上效果尤其显著。全球首创的激光转印技术是一种新型非接触式表面金属化工艺,适配于TOPCon、HJT、BC等各种类型的高效太阳能电池生产,不仅可以大幅节约浆料耗量、提升印刷一致性,还可以降低栅线遮光面积、破片率以及其他潜在损耗,降本增效显著、应用前景广阔。钙钛矿电池薄膜激光刻划系列设备,针对大尺寸玻璃衬底上的各膜层如TCO、氧化物层、电极层等不同膜层的特点,采用自研多分束光学设计系统,精确控制划线精度和最小化死区面积,提升大尺寸钙钛矿电池的转换效率;工艺稳定可靠,设备维护简单,操作方便。PERC激光消融设备,在背钝化叠层上实现快速高效消融,通过铝浆的烧结形成背面局部铝背场结构,提升PERC电池的转换效率。PERC电池激光掺杂设备,采用表面磷硅玻璃作为选择性掺杂源,实现金属栅线区域的重掺杂,降低金属接触电阻,提高PERC电池的转换效率。2、光伏组件激光设备全自动高速激光无损划片/裂片机,该设备采用无损技术将电池片裂片成指定规格,提高组件整体输出功率。该设备将上下料、相机定位、激光划片、裂片多个工序同步进行,可达到高速裂片的生产效果。组件焊接设备/整线,采用激光焊接技术替代传统的红外焊接,提升焊接质量和稳定性;整线方案覆盖从电池片自动上料到组件完成的全过程,并集成自动返修功能,确保高效生产;支持不同主栅设计、多种规格电池片的快速切换,特别适合无主栅设计和高精度要求的BC电池,增强组件生产的灵活性和效率。3、消费电子,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等领域的激光设备TGV激光微孔设备,通过精密控制系统及激光改质技术,实现对不同材质的玻璃基板进行微孔、微槽加工,提升基板的电气性能和热性能,为后续的金属化工艺实现提供条件。应用于半导体芯片封装、显示芯片封装等领域。(三)主要经营模式1、研发模式公司主要采用自主研发的模式,研发方向主要包括激光加工设备的光学、软件、机械等系统的相关技术和工艺,由研发中心负责具体的研发工作。同时,公司自主创新意识强,总经理负责对全公司的创新活动进行部署,对出现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研发中心具体负责全公司研发项目的具体实施、研发工作的日常管理、研发成果管理、研发质量控制、专利发明的申报管理、月度创新成果管理等。2、采购模式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光学部件、机械部件、电控部件、气动部件和其他组件。公司原材料由采购部门集中采购,采取“基本库存+订单采购”的采购模式,其中基本库存采购以保障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连续性、均衡性为目的。除基本库存外,需要定制化采购或单价较高的光学部件(包括部分激光器、振镜、扩束镜等)、精密机械件、智能相机、电机等主要依据销售订单按需采购。公司根据客户对不同产品的定制需求、结合现有库存,以及各供应商交货周期等情况制定采购计划,进行相应原材料采购。3、生产模式激光加工设备在应用领域、性能指标、定制化需求等方面差异性较大,特别是精密激光加工设备往往需要在客户生产线上进行精密匹配,因此行业企业往往采用订单生产的模式。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订单的情况制订生产计划并及时调整。此外,公司也根据市场预测情况,对部分通用机型进行生产备货,以加快通用机型的发货速度,更快地响应客户需求。4、销售模式及售后服务模式对于重点客户,公司通过派出销售及技术专员定期或不定期拜访、沟通等方式跟踪了解客户新建生产线、生产设备升级换代带来的精密激光加工设备需求,及时提出技术方案进行响应,在取得客户认可后签订销售合同。与此同时,公司也积极参加国内外光电技术展会,在维系客户关系的同时扩大公司在行业内的知名度,推广公司产品并吸引潜在客户。公司建立了一支技术过硬、服务到位的专业售后服务队伍,在部分区域配备了专门的技术支持人员,及时了解并满足客户的需求。公司的售后服务承诺包括:对客户的定期回访、紧急故障排除等。质保期内,公司负责对销售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并向客户提供免费保修服务。质保期外,公司对所销售的设备提供终身维修服务。(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光伏行业是我国大力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近年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指引下,各项光伏行业支持性政策频出,推进光伏行业的成长与发展。光伏发电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技术革新是公司业绩的核心驱动因素。光伏电池生产厂商对应用高效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先进激光加工设备的旺盛需求是公司业绩的直接驱动因素。研发和技术储备、客户资源、服务、产品质量和团队等核心竞争优势是公司业绩的根本保障。公司致力于将激光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高效太阳能电池光伏行业,以提高太阳能电池发电效率,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公司深耕光伏行业多年,有着丰富技术积累,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凭借先进的原创性技术和精密制造,除在光伏行业为客户提供先进激光工艺综合解决方案外,同时正在积极研发消费电子、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等领域的激光加工设备。总之,公司受益于光伏新技术迭代,实现了全新激光技术的导入,报告期内,公司订单持续验收带来营业收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以未来发展战略为导向,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公司努力不断地实现自我突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公司多年来在研发、供应链、销售、服务等方面的技术沉淀与经验积累,整合武汉、无锡、以色列亚夫内和新加坡研发中心资源,通过不断的技术与产品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供应链快速响应能力,实行产品品牌战略。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435.1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761.1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40%。报告期内,公司总体经营情况如下:1、持续聚焦主营业务,积极向消费电子、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等领域开拓光伏产业作为全球能源科技和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既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也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规划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规划。随着行业技术进步、电池转换效率提高以及制造成本加速降低,光伏行业进入内生驱动的快速发展时期。公司一直致力于将原创激光技术应用到高效太阳能光伏行业,除光伏产业外,同时正在积极研发消费电子、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等领域的激光加工设备。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继续保持强劲的竞争优势。公司应用于TOPCon的激光诱导烧结(LIF)设备继续实现量产订单;应用于背接触电池(BC)的激光微蚀刻设备,公司技术领先,2024年10月,公司就一次性取得光伏龙头企业122,862.83万元(不含税)订单。公司应用于半导体芯片封装、显示芯片封装等领域的TGV设备,已经完成面板级玻璃基板通孔设备的出货,实现了晶圆级和面板级TGV封装激光技术的全面覆盖。报告期内,公司订单持续验收带来收入增长。总之,公司受益于光伏新技术迭代,实现了全新激光技术的导入,主营业务收入保持稳定增长,经营情况较好。公司形成了能够对客户需求专业、快速响应的解决方案知识库,以及自动化设备的设计能力,为公司向消费电子、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等其它领域精密激光加工设备延伸奠定了基础。2、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公司针对不同的电池工艺均有开展研发,多项光伏电池激光新技术实现突破,在TOPCon、IBC、HJT、钙钛矿等工艺上,均有全新激光技术覆盖。除光伏产业外,同时正在积极研发消费电子、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等领域的激光加工设备。报告期内,公司开发的激光选择性减薄TCP设备,降低poly减薄工艺实现难度,增强TOPCon电池量产稳定性,实现TOPCon电池效率和组件功率的稳定提升,已实现小批量应用。组件方面,公司正在研发的全新激光焊接工艺,可以简化生产工艺,减少电池片的损伤,提高焊接质量,公司现已交付量产样机,持续拓展组件端激光设备应用市场。公司通过对BC激光设备持续升级、产品迭代优化,进一步解决BC电池生产工艺复杂、对图形精度要求高的难点。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研发人员增加到553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6.26%;研发费用28,261.6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3%,占营业收入比重14.03%。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拥有363项境内外专利。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