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内燃机气缸套、活塞、曲轴及气门座圈等产品的研制、开发、制 造及销售。
经营范围:内燃机及配件、发动机组、微型耕作机械制造、销售;出口本企业自产的整机及配件,进口本企业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及零配件(以上经营不含前置许可项目,不含国家限制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
公司主要从事内燃机气缸套、活塞、曲轴及气门座圈等产品的研制、开发、制造及销售。
在国内内燃机零部件行业,公司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尤其是在气缸套、活塞、曲轴等细分市场。
公司的主要竞争优势在于产能较大、客户合作关系稳定、技术工艺水平高、产品线覆盖全面、产品售后服务完善、技术研发实力较强,公司气缸套、活塞、曲轴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较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为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缸套工作组(SC/TC177/WG3)成员单位,参与气缸套领域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参与起草了GB/T1151-2012《内燃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修订了GB/T1150―93《内燃机湿式铸铁气缸套技术条件》、JB/T5082.1-2008《内燃机气缸套硼铸铁金相检验》、JB/T5082.5-2008《钢质镀铬气缸套技术条件》等多项国家标准。
公司目前拥有3项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均为公司自主开发,权属均属于公司,目前不存在权属纠纷。
公司“白兔湖”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整个汽车行业竞争激烈,行业盈利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为应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公司管理层通过对下游市场的充分调研和细致分析及时调整营销生产策略,调整现有产品结构,致力于技术改造、新品开发、提升质量,同时注重风险防范,为实现公司稳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26.8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1.04%;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149.52万元和-2163.02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上升46.15%和25.45%。
截止2018年6月30日,公司注册资本16,991.55万元,总资产87889.49万元,净资产25253.27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团队围绕着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在核心技术研发、内部组织优化、销售网络优化及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获得较大提升。
在稳固并扩大现有客户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行业市场,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
安徽白兔湖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安徽白兔湖汽配有限公司,以下称“本公司”)原由汪舵海、王宜武和安徽威牛铸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于2010年4月8日成立,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340881000041631,注册资本6162.8万元人民币,公司初始注册资本人民币4000万元,2010年4月、2010年11月,安徽威牛铸业有限公司先后将其持有的本公司股权分二次转让给汪舵海。
2011年4月28日,汪舵海增资人民币680万元。
2011年10月17日,安徽华文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增资人民币220万元。
2011年12月5日,安徽大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自然人夏吉国分别增资人民币230万元,共增资人民币460万元。
2011年12月16日,自然人姚志剑等十一人共增资人民币202.8万元。
2011年12月22日,自然人李志增增资人民币600万元。
2013年4月9日,姚志剑、杨吉顺、周全、李晓瑛、姚诚实、张志强、毕可忠、王浩、分别与汪舵海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协议约定姚志剑、杨吉顺、周全、李晓瑛、姚诚实、张志强、毕可忠、王浩将其持有的全部股权共计人民币166万元平价转让给汪舵海,其他股东自愿放弃该部分股权的优先受让权。
2013年9月24日,李志增与汪舵海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协议约定李志增将其持有的全部股权共计600万股以人民币2100万元价格转让给汪舵海,其他股东自愿放弃该部分股权的优先受让权。
2013年9月24日,公司股东会决议通过,决定增加注册资本人民币416.7万元,由安庆发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416.7万元认缴,此次增资的价格为每股3.6元,变更后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579.5万元。
2013年11月4日,根据公司股东会决议,安徽白兔湖动力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为安徽白兔湖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1月18日,股份公司成立,公司取得由安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注册号为340881000041631的营业执照。
安徽白兔湖动力有限公司的一切权利义务均由成立后的安徽白兔湖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承继。
公司住所:安徽省桐城市经济开发区同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