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湖北
  • 成立日期: 2007-12-27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20000670357025U
  • 法定代表人: 王小丰
  • 董事长: 王小丰
  • 电话: 027-87970446
  • 传真: 027-87970222
  • 企业官网: www.china-huazhou.com
  • 企业邮箱: zfb@harzone.com.cn
  • 办公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庙山开发区阳光大道5号
  • 邮编: 430223
  • 主营业务: 应急交通工程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武器装备研发、生产;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金属结构制造;金属结构销售;专用设备修理;通用设备修理;船舶制造;船舶设计;机械设备销售;机械设备租赁;机械设备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消防器材销售;水上运输设备销售;金属制品销售;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水下系统和作业装备销售;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交通安全、管制专用设备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销售代理;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人力资源服务(不含职业中介活动、劳务派遣服务);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对外承包工程(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 企业简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CHINAHARZONE,证券简称“中船应急”,证券代码300527),创建于1967年。总部位于武汉市汤逊湖畔,拥有武汉研发、北京营销、赤壁制造三大基地,是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专注应急装备事业,积极向应急预警、应急救援、应急保障、应急服务四大板块拓展,产品平灾结合,主导产品应急交通工程装备覆盖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四大交通领域,为军队遂行作战、政府保通救灾、企业工程施工提供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公司秉持“以应急事业为己任,为人类安全作贡献”的企业使命,研制的多型应急装备在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孟加拉洪水、巴基斯坦地震、近年的泰国洪涝灾害、四川阿坝州泥石流、西藏金沙江堰塞湖、河南暴雨等自然灾害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品不仅国内拥有大批用户,还销往亚非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联合国救援机构应急采购的合格供应商。荣誉是对奋斗的褒奖。2015年,公司重型机械化桥在俄罗斯装备竞赛中赢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公司研制生产的应急机动铁路站台、轮式冲击桥分别参加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盛典。2019年,公司获批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22年,荣获集团公司2021年度中国船舶质量奖称号。发展应急产业,提供应急保障,是公司几代人为之奋斗的事业。五十多年来,中船应急以勇于进取、敢于担当的品格,打造了一支特别能创新、特别能拼搏、特别能奉献的团队。坚持绿色发展,爱护资源环境;把企业建设成为广大员工“成就事业、享受生活”的平台,实现企业、员工和相关方共同发展,诠释了中船应急全新的工作生活理念。在“十四五”规划的引领下,公司将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应急产业的历史机遇,突出创新驱动,坚持高质量发展,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应急装备行业的企业。
  •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华舟重工有限成立于2007年12月27日,系中船重工集团根据《关于军工企业关闭破产项目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科工改[2007]132号)、《关于湖北华舟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军民分立的批复》(科工改[2007]659号)、《关于同意湖北华舟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军民分立的批复》(船重资2007[789]号)、《关于同意设立湖北华舟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的批复》(船重资[2007]1442号),以湖北华舟实施军民分立后划分出的军品相关资产和负债出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系由华舟重工有限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3月23日,国资委出具《关于湖北华舟重工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国资产权[2012]142号),同意华舟重工有限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国有股权管理方案。2012年3月30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华舟重工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同意以华舟重工有限截至2011年8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53,324.39万元按1:0.6507折为34,700万股,将华舟重工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经大信出具《湖北华舟重工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筹)验资报告》(大信验字[2012]第1-0028号)验证,公司设立时的注册资本为34,700万元。2012年3月31日,公司办理工商登记并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420000000010708),名称变更为“湖北华舟重工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2013年6月3日召开201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公司全体股东暨设立时的发起人一致同意《关于调整公司改制时净资产与折股比例的议案》,公司因审计调整事项对报告期财务数据进行调整。调整后,改制基准日2011年8月31日的净资产为52,719.92万元,较原股改审计时净资产53,324.39万元减少604.47万元。因此,华舟重工有限整体变更转为股份公司的折股比例由1:0.6507变更为1:0.6582。立信于2013年5月15日出具《审计报告》(信会师报字[2013]第710940号),对调整改制时净资产事项进行了专项审计。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自2018年6月12日起,公司证券简称由“华舟应急”变更为“中国应急”。 自2020年6月3日起公司股票简称由“中国应急”变更为“中船应急”。
  • 商业规划: (一)主营业务基本情况公司秉持“以应急事业为己任,为人类安全作贡献”的企业使命,专注应急产业发展,以应急保障为基石,积极向应急救援、应急预警、应急服务板块拓展,主导产品为军队遂行作战、政府保通救灾、企业工程施工提供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公司研制的多型应急交通装备在汶川地震、松花江洪水、福建泰宁泥石流、湖北蕲春洪灾、金沙江堰塞湖、江西鄱阳湖溃口、河南郑州特大暴雨等自然灾害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主研制的Q80动力舟桥被国内外媒体誉为“救援航母”。公司产品不仅在国内拥有大批用户,还先后出口至巴基斯坦、泰国、卢旺达、埃塞、坦桑尼亚、秘鲁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联合国救援机构应急采购的合格供应商。(二)主要产品公司产品涵盖应急保障、应急救援、应急预警和应急服务四大业务板块,聚焦应急交通工程和防汛抢险装备两条主线,产品涵盖水路、陆路、铁路、航空四大交通领域,形成伴随、支援、动员三个层次应急保障。具体情况如下:1.应急保障板块:(1)水路应急交通保障装备有:浮桥系列产品,用于紧急状态下迅速克服江河障碍,拥有带式舟桥、分置式浮桥、动力舟桥、机动栈桥、浮码头等;两栖机械化桥系列产品,用于快速克服壕沟、弹坑等人工和天然障碍,拥有坦克冲击桥、轮式冲击桥等系列产品;应急组合式渡船,经快速拼装后,迅速实施水上交通运输及工程作业,拥有多功能组合作业平台等系列产品;应急码头,可快速拼组成多功能的水上靠泊码头,拥有3000t级码头等产品。(2)陆路应急交通保障装备有:机械化桥系列产品,用于快速克服干壑、雨裂、中小河川,拥有应急轻型机械化桥、应急重型机械化桥、应急大跨度机械化桥和超大跨度应急机械化桥等全序列产品;装配式公路桥梁系列产品,用于快速架设临时性桥梁,保障车辆迅速克服江河、断桥、沟谷等障碍,主要用于抢险救灾或国民经济建设中架设临时性桥梁和支撑,拥有951贝雷桥、ZB200、CB200、CB300、CB450等系列产品;路面系列产品,用于泥泞、雪地、沙滩等低承载能力地段快速铺设临时通道,拥有快速机动硬质路面、软地面等系列产品。(3)铁路应急交通保障装备有:铁路站台系列产品,用于铁路站台在毁损情况下快速搭设临时站台,进行铁路输送物资的装卸载作业,拥有重装备铁路机械化站台、轻型铁路机械化站台等系列产品;铁路应急抢修器材系列产品有64梁、87梁、支墩等系列产品。(4)航空应急交通保障装备有:应急停机坪,用于保障直升机应急快速起降;航空应急装卸载装置等。2.应急救援板块,产品涵盖水域救援、自然灾害处置、矿山救援等方面。(1)防汛抢险领域:主导产品有海上应急搜救系统、深潜救生装备、水下打捞装备、水上危化品应急转输装置、溃堤决口封堵抢险系统、堰塞湖排水抢险装备、应急泄洪虹吸装备、沙袋装填机、水陆两用桥、多功能应急抢险救援平台、抛沙应急救援车、矿用救生舱产品、落石区保障通道等。(2)消防救生装备领域:主导产品涵盖舰艇消防装备、消防车辆、消防器材等方面,具体有:大中型水面舰艇综合消防设备、弹库防火防爆安全系统、灭火抑爆系统、消防机器人、大功率远程供水消防系统、高楼逃生应急缓降装置等。3.应急预警板块,主要与各省市应急储备中心积极联动,就相关产品进行定向研发。4.应急服务板块,产品主要包括基于AR/VR技术的工程装备模拟训练系统。(1)应急装具:产品涵盖集成类装具、照明类装具、安防类装具等方面。主导产品有:车载应急箱、应急启动电源、多功能破窗器、逃生缓降器、应急手电等。(2)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培训演练:公司针对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及突发情况编制应急预案,开展培训、模拟训练,提升大众应急应对意识与能力。主要产品有:PC训练模拟器、VR训练模拟器、AR训练模拟器、仿真训练模拟器等。(三)经营模式1.科研模式公司以自我研发为主,实施技术开发型和产品改进型相结合的科研创新模式,多方位开展应急装备研制。以拓展新型应急装备为主线,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应急装备前沿技术研究,与装备使用单位合作开展应用环境研究,开发新型应急装备产品。开展应急装备模块化设计,进行应急产品无人化、智能化、机动化、轻量化改进和国产化替代工作。2.生产模式公司推行精益生产,实行柔性生产组织模式。为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需要,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标准化、流程化、可视化作业,增强公司生产组织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有效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公司坚持规划引领、创新驱动,建立了规划、目标、计划的一整套计划管理体系。以项目管理为主线,建立了从技术工艺、物资准备、零部件生产、总装、舾装、调试、试验到评审的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3.销售模式公司实行直销模式,主要服务于政府、军队、工程公司等客户群体。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坚持“共享共赢、追求持久”的经营理念,向顾客销售放心与成功。(四)主要业绩驱动因素1.行业快速发展推动因素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进一步明确了应急产业的重要性;随着“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逐步落实,也为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二是“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专项分规划以及《关于加快应急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明确了应急行业的发展重点,形成了清晰的发展计划与指标要求。同时,政府主导建设(规划)的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国家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若干省级储备中心在陆续建立,政府和有关机构对应急装备及服务的需求凸显旺盛态势,为公司应急装备市场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军队提出全域机动保障的实战化要求,有利于公司现有保障装备的列装配备。四是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公司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深入交流合作,既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又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更多的发展机会,也为公司拓展国际贸易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公司自身优势一是公司上市后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和品牌推广动力强劲。在军队、政府、大型工程公司等市场拓展工作上稳中有进且合作不断深入,公司能较好的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动向,多年来形成的良好管理氛围和执行力、行动力是做好市场拓展的内在竞争力。二是赤壁产业园被纳入“第三批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在产业布局、技术改造、重大专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将争取到更大支持。三是公司在应急装备科研产品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将为应急装备市场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公司拥有一支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多名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外聘专家在内的优秀技术研发团队,掌握舟桥及浮游自展直、大跨度桥梁、大跨度快速桥等行业诸多关键技术,承担着多项国家重点专项课题。2022年公司“应急交通工程装备”成功申报湖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023年底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24年公司某项目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四是公司在海外市场已有三十余年的市场运营经验,全球布局国际化经营工作,拥有稳定的国际客户关系、海外专职高素质营销团队,成立了四大区域中心,并依托区域中心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并构建了丰富的人脉关系网络。公司强化国际经营思维,完善国际贸易经营模式,国际贸易业务涵盖人才培养、市场调研与开发、营销网络及渠道建设、项目管理等,为公司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1、概述一年来,公司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突出价值创造,践行精益理念,坚持自我革命、刀刃向内,以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决心,全力打赢扭亏增盈攻坚战。通过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105.94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4.13万元,经营业绩改善明显,主要经济指标转正,一举扭转了经济效益连续下滑的被动局面。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科技创新亮点纷呈。公司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造,相关型号项目在比测中大获全胜。科技部可托挂项目顺利结题,溃口封堵中标国家重大专项,研发实力凸显;5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创历史最好成绩;两型产品入选工信部安全装备应用推广典型案例名单,两型产品通过出口立项评审,取得授权发明专利47项,发布行业标准2项,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动力舟桥等项目上得到应用,夯实了公司发展后劲。2.市场开发克难奋进。公司以“军品责任令”为抓手,强化保军首责,深入一线部队调研装备使用及改进需求,积极参与某军重大专项,挂图作战,确保重点项目任务落实落地;公司坚持顶层谋划,强化政策研究,细分市场,开展应急救援装备使用环境及改进需求调研,拓展应急救援装备应用领域和市场;公司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坚持军援军贸、国际贸易并重,推进海外重大项目落地。3.企业改革走深走实。公司扎实开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制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专项方案,年度方案任务完成率双达标。公司执行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工资包”管理。年度工资总额与公司经营绩效挂钩,公司月度营业收入指标与部门、员工收入挂钩。开展管理诊断,实施物资集中采购、集中配送,提高了运营效率。深化质量管理改革,在赤壁设立中船应急试验检测中心分公司,通过CNAS认证现场审核,提升企业试验检测公信力与市场认可度。4.企业管理精益推进。公司制定精益管理行动方案,开办精益管理训练营,传播精益管理理念,编制精益管理战报,运用先进工具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高标准通过了集团公司现场考核评价。公司组织签订“扭亏增盈”责任状,制定项目目标成本控制方案,在设计成本、制造费用等方面严守预算价格底线,取得实效。抓穿透式管理,抓质量问题归零,抓典型案例通报,质量损失同比下降53.96%。公司共建低碳、绿色、节约型企业,通过了集团公司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6.87%。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环境污染、失泄密事件。5.能力建设步伐加快。新型应急装备先进制造能力建设项目取得集团公司初设批复,赤壁产业园两个厂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全年完成设备更新112台(套)。赤壁厂区“蓝帆工程”正式并网发电,武汉厂区处于收尾阶段,叉车智慧监控系统投入运行;按照总体推进、分步实施原则,完成了数字档案管理、物流管理、能源监测管理等信息化系统建设,自主开发财务报销审批、积压物资筛选等功能模块,实现了信息化与业务工作的有效融合。6.品牌形象稳步提升。公司承办“国际舟桥日”活动,救援装备形象宣传片在中央电视台热播,扩大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应邀参加“应急使命”演练和战区演习,良好的装备性能和一流的服务保障受到上级领导和部队官兵一致好评;助力打通四川雅安、湖南平江、辽宁葫芦岛等地自然灾害抢险救援通道;积极参加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7.党的建设提质增效。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对表攻坚,融合项目月度实现率超96%。聚焦利益分配、外协外包、物资采购等领域问题,开展执纪、监督、问责,涵养良好政治生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通过年度综合考评和公平竞争,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畅通岗位成才渠道。策划开展了青年文化节、道德讲坛、献礼国庆75周年劳动竞赛等系列活动,赋能高质量发展。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和职工思想动态调查分析,及时解决回复职工诉求,提升了广大职工信任度和满意度。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