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长城军工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安徽长城军工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长城军工
- 企业英文名: AnhuiGreatWallMilitaryIndustryCo.,Ltd
- 实际控制人: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上市代码: 601606.SH
- 注册资本: 72422.84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8-08-06
- 大股东: 安徽军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58.89%
- 董秘: 张兆忠
- 董秘电话: 0551-62187330
- 所属行业: 金属制品业
-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郑建利、刘安心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合掌路99号
- 概念板块: 专用设备 安徽板块 沪股通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军民融合 新能源车 央国企改革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安徽
- 成立日期: 2000-11-16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4000070503581XA
- 法定代表人: 涂荣
- 董事长: 涂荣
- 电话: 0551-62187330
- 传真: 0551-62187350
- 企业官网: www.ahccjg.com.cn
- 企业邮箱: ahccjg@ahccjg.com.cn
- 办公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山东路508号
- 邮编: 230041
- 主营业务: 公司为控股型公司,其主营业务均通过子公司开展,分为军品业务与民品业务两部分,以军品业务为主。其军品业务包括迫击炮弹系列、光电对抗系列、单兵火箭系列、引信系列、子弹药系列、火工品系列的研究、设计、生产、总装和销售。
- 经营范围: 军品科研、生产及销售;机械设备及配件、电气设备及零部件、锚具及零部件、轨道交通产品及零部件、汽车配件、塑料制品、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的研制、生产及销售;军用技术民用化系列产品的研制、生产及销售;投资管理。
- 企业简介: 安徽长城军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军工”或“公司”)是在国内率先整合地方军工资源,经安徽省国资委批准,2012年8月设立,由安徽军工集团控股的军民融合型高新技术公司,公司注册地位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合掌路99号,于2018年8月成功登陆上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1606,是国内以军品弹药为主营业务的首发上市公司。长城军工为控股型公司,主营业务均通过子公司开展,分为军品和民品两部分,以军品业务为主,致力于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军品业务主要包括迫击炮弹系列、光电对抗弹药系列、单兵火箭系列、反坦克导弹系列、引信系列、子弹药系列、反恐维稳装备系列和火工品系列等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民品业务主要包括预应力锚固体系、轨道交通部件、汽车零部件和塑料制品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长城军工是我国重要的迫击炮弹、光电对抗弹药、单兵火箭、引信、子弹药、反恐维稳装备和火工品系列等产品研制和生产基地,实现了由单一弹药装备向武器系统的跨越,单一陆军装备向陆海空火箭军诸军兵种装备发展的跨越,常规弹药向信息化弹药的跨越,是我国国防建设和武器装备中一支重要力量。长城军工设立“三会一层”,下辖主要六家一级子公司:安徽神剑科技股份的限公司、安徽东风机电科技股份公司、安徽方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红星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长城军工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长城军工投资有限公司。长城军工本部设九个职能部门,即办公室、科技质量部、证券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党群工作部、审计监察部、经济运行部(安全监管部)和保密办公室。长期以来,长城军工综合实力和经营规模稳居全国地方军工的前列。长城军工始终坚守强军使命首责和经济建设主责,牢牢把握国家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机遇,积极推进“保持军品领先地位,做强军品、开拓民品发展空间,做大民品”的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加快远程化、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等高新武器装备研制,加速产品转型升级,致力于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军民融合型公司,为新时期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商业规划: 2024年是公司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一年来,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1266”方略目标,聚力落实集团公司“大干120天”多项措施,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这一年,我们凝心聚力、攻城拔寨,“五位一体”推动战略、产业、科技创新、治理和文化体系建设,重塑、升级、突破“三级联动”,锚定发展方向,创新管理模式,优化干事创业生态,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24年公司重点推进了以下工作:(一)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巡视整改及集团公司党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健全工作体系,大力开展“五星+领航”品牌创建,以“党建铸剑”为载体,推动党建工作不断提质增效,奋力开创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二)科技创新引领发展长城军工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并完善公司科技创新体系,持续提升公司科技自主创新能力。2024年,公司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40亿元,占营业收入9.76%,在“十四五”期间,呈连续增长状态。在持续的科技投入支持下,长城军工2024年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公司共开展科研项目近200项,包括某型XXX重点装备在内的11个科研项目获得竞标成功;入选XX专项科技攻关项目2项、入选“叶企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5年指南1项;新定型/鉴定产品18个;申报专利共61项,获得授权22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新获科技创新成果鉴定9项。2024年,公司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4项,方圆机电某团队入选蚌埠市“3221产业创新团队”。公司获批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2个,分别是东风机电获评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红星机电获批安徽省博士后工作站。(三)管理效能持续释放1.系统推动采购供应链体系变革,确保改革走深走实。实施数字化转型,构建“六统一、三分离”采购体系架构及“采购归口管理、分专业执行”的管理模式,采购效率、合规采购能力大幅提升。全面推动平台化采购与公开采购,充分利用新电子采购平台,并完善配套制度与流程,全年平台采购额、采购率及采购降本额均实现年度目标。2.全面推行精益管理,多措并举提升管理效能。2024年,公司积极推行精益管理CSPS制造管理体系,以目标为牵引,制定了2024-2026年目标方案,研判企业实际,实施“114”精益工程,以现场力为重要驱动力,聚焦生产制造每个环节,从细节着手,优化流程、消除浪费,全面推行精益管理落地生根。3.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聚焦主责主业,履行监督职能,健全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与风控监督体系,为打造新智弹箭科技型企业发挥了保驾护航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聚焦重点领域,发挥审计监督“蓝军”作用;建立问题数据库,抓好问题整改,扎实做好“下半篇文章”。4.强化安全管理,防范安全风险。为全面落实“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在常态化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内外部环境或业务活动发生重大变化,对全流程重新进行梳理,并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辨识科研、生产、试验、存储、运输、销毁过程存在的风险,组织子公司制定“一厂一策”清单,形成具有本单位特色的风险管控措施。5.筑牢保密防线,护航核心安全。公司始终将保密管理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任务,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强化技术支撑、深化全员保密意识,构建全链条的保密防线。6.响应国家倡议,突破海外市场。2024年,长城军工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海外市场取得重要突破。金星公司接连取得中泰铁路二期项目2个标段的锚具供应订单,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与共建国家的产业协作,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军工智慧与中国方案。(四)全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公司始终坚持“以奋斗者为本、人才发展优先”的文化理念,不断加强科技、管理、技能“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推行与企业效益、人员效率相匹配的用工总量确定机制,搭建极致用工模型;以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探索实施“1234”工作法,构建“1813”教育培训链式体系;以推进员工管理、薪酬管理、人力公共、人力服务四项业务模块线上建设为契机,打造“全员、全级次、全口径”的智能化薪酬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按照公司人才强企规划,紧扣战略需求、紧盯科技前沿、围绕创新发展,持续加大科研人才招聘力度,鼓励引进高端成熟人才。2024年,公司累计引进56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研究生39人、“回流”人才2人、“双一流”高校12人,硕博士招聘比例同比提高超60%。广聚人才第一资源,赋能发展第一要务。报告期内,7人荣获合肥市“CDE类高层次人才”称号,2人分别荣获兵器装备集团“科技带头人”“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称号,2人分别荣获兵器装备集团“技能大师”“青年技能人才”称号等。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