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主营业务均通过子公司开展,分为军品业务与民品业务两部分,以军品业务为主。民品业务主要包括预应力锚固系列、汽车空调压缩机等汽车零部件系列、塑料制品系列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军品科研、生产及销售;机械设备及配件、电气设备及零部件、锚具及零部件、轨道交通产品及零部件、汽车配件、塑料制品、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军用技术民用化系列产品的研制、生产及销售;投资管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安徽长城军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军工”或“公司”)是在国内率先整合地方军工资源,经安徽省国资委批准,2012年8月设立,由安徽军工集团控股的军民融合型高新技术公司,公司注册地位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合掌路99号,于2018年8月成功登陆上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1606,是国内以军品弹药为主营业务的首发上市公司。
长城军工为控股型公司,主营业务均通过子公司开展,分为军品和民品两部分,以军品业务为主,致力于发展军民融合产业。
军品业务主要包括迫击炮弹系列、光电对抗弹药系列、单兵火箭系列、反坦克导弹系列、引信系列、子弹药系列、反恐维稳装备系列和火工品系列等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民品业务主要包括预应力锚固体系、轨道交通部件、汽车零部件和塑料制品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长城军工是我国重要的迫击炮弹、光电对抗弹药、单兵火箭、引信、子弹药、反恐维稳装备和火工品系列等产品研制和生产基地,实现了由单一弹药装备向武器系统的跨越,单一陆军装备向陆海空火箭军诸军兵种装备发展的跨越,常规弹药向信息化弹药的跨越,是我国国防建设和武器装备中一支重要力量。
长城军工设立“三会一层”,下辖主要六家一级子公司:安徽神剑科技股份的限公司、安徽东风机电科技股份公司、安徽方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红星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长城军工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长城军工投资有限公司。
长城军工本部设九个职能部门,即办公室、科技质量部、证券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党群工作部、审计监察部、经济运行部(安全监管部)和保密办公室。
长期以来,长城军工综合实力和经营规模稳居全国地方军工的前列。
长城军工始终坚守强军使命首责和经济建设主责,牢牢把握国家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机遇,积极推进“保持军品领先地位,做强军品、开拓民品发展空间,做大民品”的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加快远程化、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等高新武器装备研制,加速产品转型升级,致力于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军民融合型公司,为新时期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上下凝心聚力、砥砺奋进,锚定“1266”方略目标,实现营业收入6.99亿元,同比增长29.55%,研发投入同比增加940万元,经营总体稳中有进。
(一)科技创新引领发展长城军工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底层驱动,实施科技创新行动,重塑科技创新体系,制定“16M133”军品发展战略,明确了“365N”的军品发展谱系,实施军品科研“红杉林”、“商业工程师”、装备“向新”“向心”等工作计划。
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着力打造新智弹箭科技型企业。
聚焦根技术识别拳头产品,推动各领域产品不断迭代升级。
在持续增加的研发投入下,长城军工2025年上半年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共开展科研项目184项,其中型号项目52项,竞标项目25项,军贸项目21项。
截止6月底,通过设计定型或技术状态鉴定项目5项,竞标成功3项。
发挥公司科技创新核心作用,全力推动科研攻关项目立项和实施,上半年,公司共申报专利数量29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含7项国防专利);获批省部级创新平台1个,获集团公司2025年度科技奖项5项。
(二)管理效能实现提升1.持续深化变革,释放管理效能。
多措并举,持续开展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深化精益管理,推进极致低成本行动,累计实现降本1500余万元;节能减排方面,累计万元产值能耗吨标煤同比下降18.52%,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19.96%;人才建设方面,按照公司人才强企规划,紧扣战略需求、紧盯科技前沿、围绕创新发展,持续加大科研人才招聘力度,鼓励引进高端成熟人才。
上半年,公司招聘“双一流”院校毕业生9人,在职职工成功申报工程博士2人;进一步加强法律合规审查,强化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和流程管控,组织开展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夯实“三道防线”,筑牢风险防控堤坝。
2.助力发展“内驱”,保障市场开拓。
持续练好“内功”,围绕产品成本、质量、产能开展专项行动,多项举措提升自身内在竞争力;围绕主力产品与重点市场,持续跟进头部客户,积极拓展产品营销新渠道,促成产品订单落地;加强军贸产品需求信息对接,持续关注顾客需求,始终秉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销售理念。
3.强化核心能力,筑牢发展根基。
上半年,公司申报5个国家重点立项/备案项目,已获得立项批复1项,备案3项,正在审核1项;开展数字化基础建设项目2项,全力推进长城军工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公司上下“一张网”。
4.规范采购流程,降低运营成本。
构建“六统一”“三分离”的采购管理模式。
大力推进公开采购、线上采购,强化供应商管理,构建阳光、合规、高效的采购管理模式和安全稳健的供应商生态。
5.强化风险防控,构建“大安全”体系。
推动安全环保数字化赋能,对标一流,全面构建安全、保卫、消防、保密、环保、反奸、防谍“七位一体”的大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建设安全环保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数据与视频图像实时动态监控,持续推动高危作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
强化保密管理,全面推进保密体系建设,开展保密能力大提升专项行动,保密管理体系持续规范。
6.坚持党建引领,筑牢纪律防线。
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查“四风”问题;以案为鉴开展警示教育,上半年公司分阶段分批次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截至目前,重大负面舆情、宣传失泄密事件、官网等媒体政治不规范表述为“0”。
发行人前身长城有限成立于2000年11月16日,系根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同意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等62户企业实施债转股的批复》(国经贸产业[2000]541号)、《安徽军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债转股框架协议书》和《关于债转股框架协议的补充协议》,由军工集团、长城资产、信达资产和华融资产共同出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1999年12月29日,军工集团、长城资产、信达资产和华融资产签署《安徽军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债转股框架协议书》,约定军工集团以经评估的皖西厂、东风厂、红星厂和江北厂的经营性净资产出资,信达资产、华融资产和长城资产分别以拥有对皖西厂、东风厂、红星厂和江北厂的债权出资,共同成立长城有限。
2000年6月27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出具《关于同意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等62户企业实施债转股的批复》(国经贸产业[2000]541号),原则同意有关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签订的债转股协议和债转股方案。
2000年11月13日,根据国经贸产业[2000]541号文件的要求,军工集团、信达资产、华融资产和长城资产签订了《关于债转股框架协议的补充协议》,对债转股协议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和补充,最终确定军工集团以经评估的皖西厂、东风厂、红星厂和江北厂的资产出资,信达资产、华融资产和长城资产分别以拥有的对皖西厂、东风厂、红星厂和江北厂的债权出资,共同成立长城有限。
2000年9月28日,北京市世纪智源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对军工集团用于出资的净资产进行评估,并出具了《安徽军工集团债转股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世纪智源评报字[2000]第008号)。
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出具《对安徽军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拟实施债转股并组建有限责任公司资产评估项目审核意见的函》(财企[2000]901号),核准上述《安徽军工集团债转股项目资产评估报告》。
2000年11月16日,合肥瑞丰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合瑞会验字[2000]00202号),审验确认长城有限的注册资本已全部缴足。
发行人系经安徽省国资委于2012年7月15日出具的《关于安徽长城军工有限责任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暨整体变更股份公司有关事项的批复》(皖国资改革函[2012]486号)批准,由长城有限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7月23日,中证天通出具了《验资报告》(中证天通[2012]验字第21012号):“截至2012年7月16日,长城军工收到各发起人以截至2012年4月30日的净资产按1:0.9309的比例折股投入的股本576,228,400元,余额42,758,649.42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2年8月1日,公司依法注册登记并取得安徽省工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40000000029549),注册资本为57,622.8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