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自来水生产供应及污水处理业务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自来水生产与供应;建设工程施工;检验检测服务;现制现售饮用水。(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市政设施管理;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水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监测;水资源管理;环保咨询服务;环境应急治理服务;工程管理服务;住宅水电安装维护服务;供应用仪器仪表制造;供应用仪器仪表销售;智能水务系统开发;水质污染物监测及检测仪器仪表销售;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销售;直饮水设备销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资源循环利用服务技术咨询;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广西绿城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6年9月,是一家供排水一体化、厂网运营一体化、具有完整水务产业链和多元投资主体的国有控股水务公司,主要从事自来水生产供应及污水处理业务,在特许经营区域范围内负责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及维护。
公司股票于2015年6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1368)公司现下属8个自来水生产单位,分别为陈村水厂、三津水厂、河南水厂、中尧水厂、西郊水厂、凌铁水厂、东盟分公司、武鸣供水有限责任公司,设计日供水能力197万立方米;下属13个污水处理单位,包括江南水质净化厂、埌东水质净化厂、三塘水质净化厂、五象水质净化厂、那平江水质净化厂、朝阳溪水质净化厂、物流园水质净化厂、茅桥水质净化厂以及横州市污水处理分公司、武鸣污水处理分公司、宾阳县污水处理分公司、上林县污水处理分公司、马山县污水处理分公司,设计日污水处理能力169.5万立方米。
公司拥有南宁市水建工程有限公司、南宁市武鸣供水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市流量仪表检测有限责任公司3家全资子公司及广西北投绿城二次供水投资建设有限公司1家参股公司。
多年来,公司依靠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管理,公司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供水管网压力合格率等各项水质指标一直优于国家标准。
同时,公司不断强化“一站式服务”、“3296332水务热线”等服务举措,持续提升公司服务水平,有效满足客户需求,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公司先后荣获“广西城镇供水建设先进单位”、“全区用户满意服务称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南宁市文明单位”“南宁市先进单位”、“南宁市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南宁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未来,公司将抓住南宁市良好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供水及污水处理业务,不断巩固公司在南宁市城区的供水和污水处理一体化、厂网一体化经营优势,并通过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提升公司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精耕细耕水务事业,努力使公司发展成为一流的水务环保投资运营商。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牢牢锚定年度经营目标,聚焦主责主业,攻坚克难,着力抓好企业经营发展、项目建设、提质增效等重点工作,保障企业平稳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售水量25,658.46万立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48.14%,同比增长1.86%;完成污水处理量28,941.79万立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47.14%,同比下降4.05%。
实现营业收入118,958.67万元,同比下降0.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9.40万元,同比下降60.35%;总资产2,385,544.53万元,较期初增长1.91%;净资产478,389.54万元,较期初增长0.34%。
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受汇率波动影响,公司外币借款汇兑净损失同比增加。
二是随着应收账款余额及账龄的增长,坏账准备计提金额同比增加。
2025年上半年,公司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拓市场提效能,着力挖掘业务增量公司紧抓城市发展机遇,推动供水设施向那楼等周边乡镇延伸,积极拓展南宁铁路港的新用户,不断提高供水业务增量。
通过增设加压泵房、科学调度等措施,解决城市局部低压区域的用水问题,挖掘和提升存量用户的用水量。
同时,加大开展污水管网排查、管网清淤、修复的力度,工程量同比增幅50%以上。
抓好“一厂一策”的实施,促进污水的应收尽收,增加污水收集量。
2.强基础扩产能,不断巩固主业发展优势公司以“未来南宁新城”——南宁国际科技产业城等重点区域发展为契机,加快布局城市新发展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供水项目方面,稳步推进五象、石埠、南部、伶俐等新建水厂和中尧水厂提升改造项目的主体施工,并同步加快实施五象水厂出厂管、陈村水厂南线出厂管等配套给水管工程建设,报告期内累计新建供水管22公里。
污水项目方面,武鸣城南水质净化厂一期扩建工程竣工验收,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5万立方米/日。
六景工业园区水质净化厂一期工程实现通水试运行。
3.抓管理增效益,持续驱动提质增效公司从精细化、信息化、效益化着手强化精益管理,推动生产经营管理提质、降本、增效。
一是大力推进漏损控制。
修订完善DMA分区建设规范和监测标准,扎实推进DMA分区计量体系的建设。
对重点加压站实施错峰调蓄、管网压力调整,对市区主要水厂时段化出厂压力进行调节,降低爆管发生率;加大管网检漏、修漏及违章用水稽查,上半年暗漏检出率同比增加5.3个百分点。
多举措促进公司上半年产销差率同比下降。
二是多管齐下抓节能降耗。
制定节能目标,在基层单位建立能耗、药耗红黑榜的考核机制,调动生产单位的积极性。
深入开展“五小创新”活动,加大老旧、高耗能设备的更新改造力度,严格落实新设备采购选型与能效评审,有效促进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
三是着力提升服务的响应速度和质量。
推行“3分钟响应、45分钟到场、24小时修复”的供水抢修服务标准,最大限度缩短停水时间,提升抢修速度;完善外勤工单系统,利用工作流引擎、北斗定位、GIS等技术,实现对管网巡线、抢修业务流程化与精细化管理;试点推行居民小区“水管家”网格化管理服务,向用户提供点对点服务,进一步促进服务质量提升。
4.强技术谋创新,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按计划有序推进前期已立项的2项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和6项内部立项的科研课题,其中,臭氧活性炭中试基地投入运行,初步形成了臭氧活性炭中试研究成果;大王滩水库水质课题形成了初步成果报告,为未来新水厂的投入使用做准备。
“采用无机调理剂替代生物沥浸营养剂深度脱水在江南水质净化厂应用研究”取得初步研究结果,为江南水质净化厂实现药剂成本的有效降低奠定基础。
依托江南污水处理厂AOA工艺升级改造项目开展的“厌氧好氧缺氧复氧低耗高效处理新技术的开发与工程示范”研究课题也取得初步研究成果,该AOA工艺升级改造项目入选国家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改建项目名单,标志着公司在污水处理技术创新与绿色低碳发展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同时,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
制定了《智慧水厂标准规范》,为公司智慧水厂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完善GIS数据入库标准和流程,开展管网GIS数据普查;开展电子档案系统建设及合同系统与财务系统的集成;继续推进滨湖路、长湖路等加压站的自控系统改造工作。
5.谋规划精治理,深化改革蓄力发展为做好“十五五”战略规划编制,强化战略引领作用,公司积极做好前期的筹划和准备工作,启动了对标公司的研究分析,规划编制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为后续工作夯实基础。
根据《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及相关法律法规、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加快落实取消监事会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目前已完成《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8项法人治理制度的修订,并同步抓紧开展其他内控制度的修改,为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奠定了重要基础。
持续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优化组织与业务架构,将东盟分公司并入武鸣供水公司,实现武鸣区供水业务的协同发展,提升管理及运营效率。
改革管网巡查、水务稽查、水表维护等巡线业务的管理模式,有效提升水务设施巡查、维护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实行中层管理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进一步激发管理队伍的活力。
6.用政策促融资,助力企业稳健发展公司抓住国家政策机遇,结合项目建设及生产经营实际,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筹融资工作,有效保障企业发展建设资金需求。
一是继续用好融资服务平台挂牌竞价的方式,在争取更多银行信贷支持的同时,降低信贷成本。
二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申请并获批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注册发行额度各20亿元,提高了公司未来资金筹措的灵活性。
三是成功发行公司债券8亿元,票面利率2.48%,创2025年3月以来广西地区所有评级同期限利率新低。
同时,公司还认真研究中央资金重点扶持领域和政策,抓住政策利好,积极为南宁市各城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项目争取中央资金支持。
公司系由南宁建宁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12月更名为“南宁建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神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3月23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关于同意南宁建宁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与发起成立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暂定名)的批复》(南国资批[2006]31号),同意建宁集团与上海神亚共同发起设立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建宁集团出资来源为其“持有的现金、自来水生产和销售、污水处理等生产经营性实物资产及相关负债”,上海神亚以现金出资。
2008年8月6日,上海神亚缴纳了第二期出资4,320.00万元,上海东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东华桂验字[2008]78号)对上海神亚第二期出资的到位情况进行了验资。
2008年8月15日,公司在广西区工商局办理了实收资本的变更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