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和医药工业为主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药品批发;药品零售;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租赁;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检验检测服务;中药饮片代煎服务;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经营利用;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Ⅱ、Ⅲ类射线装置销售;危险化学品经营;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一般项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一类医疗设备租赁;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设备租赁;医护人员防护用品批发;医用口罩批发;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及其他婴幼儿配方食品销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国内货物运输代理;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装卸搬运;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供应链管理服务;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玻璃仪器销售;化妆品批发;日用百货销售;终端计量设备销售;农副产品销售;办公用品销售;办公设备销售;办公设备耗材销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劳动保护用品销售;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销售;机械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网络设备销售;软件销售;专业设备修理;专业保洁、清洗、消毒服务;仓储设备租赁服务;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企业管理咨询;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网络技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咨询策划服务;市场营销策划;物联网应用服务;区块链技术相关软件和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人工智能双创服务平台;企业管理;医院管理;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汽车销售;采购代理服务;眼镜销售(不含隐形眼镜)。
广西柳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药集团)是一家综合性医药上市企业,公司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柳州医药批发站,2002年改制为民营企业,201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柳药集团,股票代码:603368)。
公司经过七十年来在医药大健康领域的深耕细作,旗下已拥有40余家公司,形成以“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医药工业为主业,供应链增值服务、医药互联网服务、终端健康服务等创新业务协同发展”的综合性医药大健康产业集团。
2025年,医药流通行业已处在一个变革与重构的十字路口,传统的增长引擎动力减弱,新技术、新业态、新政策催生新的机遇。
面对政策、市场变化和新技术深度融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公司上下紧跟党走,坚持“稳中求进,协同创新”发展策略,一方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标准,强化风险防控能力,稳住基本盘的同时抢占优质市场、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另一方面发挥“药械协同、批零协同、工商协同”优势,强化渠道资源共享,产业链协作,推动优质创新药械产品的引进和终端药械市场份额提升,加快自产工业产品的市场拓展,并应用新技术赋能企业精细化管理、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专业健康服务升级,积极打造“AI+医疗”全场景应用,以数字化、精细化、专业化、生态化、协同化驱动企业降本增效、传统业态转型和工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在医药批发端,公司以优质品种和增值服务突围,积极落地医院器械耗材SPD项目和院端AI医疗场景应用,持续提升客户粘性,提升药械市场份额的同时强化销售回款和控制账期。
在医药零售端,公司强化加盟扩店,以批零一体化优势发展DTP业务,积极承接外流处方,在互联网医院和大数据、人工智能(AI)加持下强化慢病健康服务升级,大力发展B2B/O2O商城新零售业务,打造“互联网+医药+健康管理”新零售业态。
在医药工业端,公司专注中药大健康领域,推动产品研发创新、产能和质控升级,强化自产产品在全国市场的拓展,突破区域发展瓶颈。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0,078.78万元,同比减少3.2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928.18万元,同比减少7.52%。
公司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主要系占公司收入较高的医药批发业务受医保控费下广西各医疗机构药占比控制趋严影响,医疗机构用药量阶段性下滑,同时集采品种的扩面,相关品种毛利下滑,同类非集采品种销量受到影响,且公司控制了部分超长账期医院的销售,从而导致批发业务销售下滑和毛利额下降,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
随着公司品种结构的优化,降本增效的推进,以及零售、工业和创新业务的发展,公司将逐步消化行业政策影响,恢复稳健增长。
(一)医药批发板块2025年上半年,带量采购品种进一步扩面,院端控费阶段性趋严,使得公司批发端市场规模承压。
公司根据政策环境变化,一方面稳住集采品种存量市场的同时强化优质创新药和器械耗材品种的引进推广,持续优化品种结构。
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提升运营效率,推动降本增效,持续开展供应链增值服务和数字健康项目,有效提升客户粘性,并强化经营风险控制,强化超期欠款催收,促进回款与销售的平衡,提高销售质量。
2025年上半年,公司批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05,082.28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70%;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038.93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11%。
1、稳中求变,持续优化品种结构2025年上半年,公司以“稳存量、抓增量、保利润”为目标,对国谈集采品种执行应采尽采策略,稳住集采品种存量市场基本盘,同时争夺潜力大、利润高的创新药区域经销代理权,发挥批零协同、药械协同优势,以专业团队跟进落地新品进院和药店渠道推广项目,从而与上游供应商建立紧密合作,有效优化产品结构,并获得更多的销售支持,保证利润空间。
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执行的第十批国家集采和广西跟标的六批省际联盟采中配送点击率96%以上。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上游供应商347家,供应商总数超过6,800家;新增品规数1,200多个,经营品规数达83,000多个;开发新上市药品109个,其中独家代理品种12个;独家代理品种合计380多个。
公司已逐步形成以国谈集采品种为基本盘,创新治疗药、急救特药、器械耗材及自产品种协同扩面的品类体系,从而持续优化公司品种结构,既保证存量的增长,又通过优质新品的加持形成新增量。
2、数字赋能供应链服务转型升级2025年上半年,公司正式发布“AI+医疗”全流程服务方案,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AI)赋能公司供应链服务升级。
该方案是公司利用AI技术构建的院内外全场景的AI服务体系和智慧医药供应链、专业医药零售的智能应用矩阵。
报告期内,在院端公司持续开展药械耗材SPD项目,并引入人工智能辅助医院诊疗服务、患者管理等工作,落地AI医疗场景应用,开发智能分诊导诊、辅助诊疗、检查报告解读、电子病历生成等多个智能模块,与公司药械分销、零售终端协同形成就医用药全环节的医药生态闭环,进一步稳固医院客户关系的同时提升公司药械市场规模。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器械耗材SPD项目医院5家,意向合作医院3家,累计已与区内超过40家核心医疗机构开展SPD项目合作。
2025年上半年,公司医疗器械实现营业收入124,915.9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4%。
3、数字赋能精细管理,强化风险管控,提升经营质量公司积极应用新技术赋能企业精细化管理,推动物流数字化、AI化转型。
报告期内,公司已实施药品追溯码溯源管理,新增SPD移动端、手术跟台、物联网耗材管理等10项软件著作权,完成智能物流系统搭建,应用智能算法优化公司物流作业流程、拣货路径、装载规划,并完成智能零售仓的建设启用,该仓库通过智能机器人应用大大提升拣选效率,同时公司启动了数据治理与数仓建设、推动公司物流作业效率和准确度的提升,满足日益增长的零售业务发展尤其线上业务发展需要。
此外,2025年公司继续强化风险管控,以实现高质量销售为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策略,强化在销售规模大且回款优质的下游重点客户的深度开发,而对存在一定风险,账期偏长的客户适当缩减控制,持续提高公司高质量销售占比,推动销售与回款的平衡,持续改善公司现金流状况,稳步提升公司经营质量。
(二)医药零售板块2025年上半年,公司零售业务持续优化门店布局,强化品类管理,发展DTP、慢病管理等差异化业务,并通过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持续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运营管理效率,加快线上商城新零售发展,构建就医用药康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闭环和线上、线下一体化便捷购药体系,落地新零售业态。
报告期内,公司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4,317.7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96.4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20%。
1、加盟扩店,持续优化门店经营和品类管理,提升门店盈利能力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以轻资产加盟方式开店布局,同时持续加大医保双通道、门诊统筹、门诊慢性病/门诊特殊病定点等资质覆盖。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药店总数931家,期内新开门店35家(其中加盟店30家),关闭门店5家,其中医保药店845家,医保双通道药店91家,门诊统筹店433家,分别较去年末增加64家、1家、8家。
在品类管理方面,一方面在电子处方政策落地,处方外流加速背景下,公司充分发挥批零一体化协同优势,推动国谈集采品种、医保目录品种以及各类创新药、特药等差异化品种在门店的销售覆盖,积极承接医院流出处方;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挖掘慢性病关联品种、自产工业产品市场,并结合药店医美项目、体重管理项目等提升门店客流,推动个人护理类等非药品销售,形成新的毛利增加点。
报告期内,受益于处方外流政策推动,公司DTP特药品种、处方药品种持续保持稳健增长,报告期内,自产工业产品在自有零售端销售额2,801.57万元,同比增长18.00%。
2、数字赋能专业慢病服务,积极打造DTP业务标杆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强化药店慢病管理专业能力提升,通过有温度的专业化慢病健康服务不断提升顾客健康消费体验,提升客户粘性。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强化专业慢病队伍建设和全员慢病健康管理能力提升,从现有高血压、糖尿病、失眠等慢病项目拓展到眼健康、肌肤美容护理、体重管理等健康问题。
同时公司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健康管理,搭建慢病管理平台,打造医师与药师协同为院外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双师”服务模式,推出AI药师助手——“阿桂药师”,提供慢病建档、检测数据分析、健康咨询、用药跟踪体系、数字人回访和患者教育等一系列数字健康服务。
最终与公司院端、供应链端形成“院端精准诊疗+药店智能照护+供应链高效支撑”的智能协同生态。
在DTP业务方面,公司以DTP特药品种和专业服务为契机,以处方外延和医保双通道、门统政策落地为抓手,持续提升DTP业务规模。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DTP药店191家,较去年末增长5家,DTP业务销售额11.27亿元,同比增长11.73%。
3、强化新零售运营,推动线上线下业务融合提升消费者线上健康消费习惯的养成,处方药线上销售以及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发展,推动网上药店业务的快速增长。
同时由于医药健康产品的特殊性、及时性需求和对专业化、本地化服务的要求,融合线上线下的O2O(即网订店取、网订店送)即时零售模式成为新增长极。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强化新零售运营,通过宣传推广88会员卡,丰富品种和会员权益以及开展“帮找药”等业务持续提升自营B2C\O2O线上平台——“桂中快药”私域流量,将线上消费需求与线下门店服务有机结合,提升门店客流和服务半径。
同时,公司自建的互联网医院与实体药店购药配送服务、专业健康服务有效衔接,形成一站式“互联网+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闭环。
报告期内,“桂中快药”商城88会员新开卡数量近50,000张,注册会员超百万人,B2C\O2O线上平台销售额1.32亿元,同比增长11.30%。
(三)医药工业板块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动产品研发创新、质控升级和落地智能生产,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落实降本增效,并通过发挥工商协同优势和落地品牌运营推广战略,稳步拓展全国市场。
2025年上半年,公司医药工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6,329.9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3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92.76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12%。
1、中药饮片:创新丰富品类,数字赋能提质增效2025年上半年,公司旗下中药饮片生产加工企业——仙茱中药科技继续强化产品研发创新和生产工艺研究,持续提升质控能力和生产管理数字化水平。
报告期内,仙茱中药科技在食品生产线建成投产基础上,强化药食同源领域产品研究,已投产五指毛桃薏苡茶、桑椹玫瑰茶、百合西洋参茶等9个代用茶配方,完成减肥茶、利咽茶、安神茶产品的研制,正在开展7款花类代用茶、11款功效性代用茶产品的研制工作。
在质量控制方面,仙茱中药科技以检验中心通过CNAS认证为契机,通过越南的GMP符合性认证。
在饮片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在稳住广西区内市场的同时加快在广西区外市场的布局,并通过数字技术优化排产、建立全链条质量监控和终端大数据分析,推动生产降本增效。
2025年上半年,仙茱中药科技实现营收36,677.05万元,同比增长20.59%。
2、中药配方颗粒:提高备案品种覆盖,积极拓展广阔市场公司旗下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仙茱制药在2025年上半年持续推进产品备案和市场拓展工作。
截至报告期末,仙茱制药已完成621个品种备案,覆盖约94%的国标、省标品种,同时公司新增内蒙等备案省份,累计备案省份(直辖市)达17个。
在产能升级利用方面,仙茱制药通过优化集中排产、车间实行计件考核等措施,提高单位工时生产效率,实现了能耗用量的下降,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公司中药配方颗粒产能规模可达1,500吨。
在配方颗粒市场拓展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开发入院客户1,400多家,较去年末增加300多家,其中省外客户突破1,000家,二级以上医院客户330多家,涵盖河南、湖北、广东、四川、贵州、福建等地部分核心医疗机构。
3、中成药:N品协同全渠道推广,布局全国市场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中成药领域持续强化核心品牌打造和产品适应症拓展研究、原有批文产品的恢复生产,挖掘更多优质单品,加快产品全国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复方金钱草颗粒治疗III型前列腺炎改良型新药研究、万通炎康片治疗痔疮改良型新药研究。
恢复银翘解毒丸、逍遥丸等13个中成药产品的生产。
在产能扩建方面,公司在玉林投资建设“玉林中药产业园项目二期之中成药生产项目”新生产车间已进入试生产调试阶段,公司力争年内正式投入生产,满足多元化产品矩阵打造和全国市场拓展需要。
在市场开发方面,公司在2025年以中成药营销中心团队为核心持续推动落实“拳头+N品”品牌拓展战略,将复方金钱草颗粒——“金冲”品牌打造成为泌尿结石类中药头部品牌。
报告期内,公司全力推动复方金钱草颗粒(金冲)、安神养血口服液等拳头产品渠道布局,金冲产品铺货门店超过10万家,涵盖全国多家头部连锁企业。
同时通过抖音、小红书品牌号运营强化品牌传播、价值推广,以线上牵引带动全域全渠道营销支持。
公司以“金冲”为核心带动胃乐胶囊、安神养血口服液、祛瘀健脾茶、六味丸等N品品牌推广,拓展全渠道布局。
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情况注:公司根据业务联动性调整主营业务结构列示情况,将分行业中的其他板块收入并入医药批发板块收入中,对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的上年同期数进行调整。
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未对上年同期数进行调整。
本期各主营业务收入列报口径与上述调整后的去年同期口径保持一致。
公司是广西柳州医药有限责任公司采用整体变更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经广西自治区商务厅《关于同意广西柳州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制企业的批复》(桂商资函[2011]18号)批准,公司以柳药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以经中勤万信审计的截至2010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176,489,481.52元,按1:0.509945的比例折为股份有限公司股本90,000,000股,每股面值1元,净资产超过股本总额的部分86,489,481.52元列入资本公积。
发起人按照各自在柳药有限的出资比例持有相应数额的股份。
2011年2月23日,公司领取了批准号为商外资桂合资字[2010]0147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2011年2月28日,公司在柳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工商设立登记,取得注册号为450200200002273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经公司申请,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核准,公司证券简称将于2018年6月8日起由“柳州医药”变更为“柳药股份”,证券代码“603368”保持不变。
公司名称自2022年5月24日起由'广西柳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广西柳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GuangxiLiuzhouPharmaceuticalCo.,Ltd.'变更为'GuangxiLiuYaoGroupCo.,Ltd'。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陈洪 | 2025-07-16 | -24500 | 10.22 元 | 2743190 | 董事 |
肖俊雄 | 2025-07-16 | -30000 | 10.22 元 | 0 | 高级管理人员 |
梁震 | 2025-07-16 | -34500 | 10.22 元 | 0 | 高级管理人员 |
朱仙华 | 2025-07-16 | -56000 | 10.22 元 | 176389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曾祥兴 | 2025-07-16 | -31500 | 10.22 元 | 13500 | 高级管理人员 |
徐扬 | 2025-07-16 | -30000 | 10.22 元 | 0 | 高级管理人员 |
唐贤荣 | 2025-07-16 | -24500 | 10.22 元 | 920197 | 高级管理人员 |
唐春雪 | 2025-07-16 | -42000 | 10.22 元 | 1297831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陈洪 | 2025-01-07 | -10500 | 10.41 元 | 2767690 | 董事 |
朱仙华 | 2025-01-07 | -3600 | 10.41 元 | 232389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唐贤荣 | 2025-01-07 | -1575 | 10.41 元 | 944697 | 高级管理人员 |
肖俊雄 | 2024-07-11 | 30000 | 10.22 元 | 30000 | 高级管理人员 |
梁震 | 2024-07-11 | 34500 | 10.22 元 | 34500 | 高级管理人员 |
徐扬 | 2024-07-11 | 30000 | 10.22 元 | 30000 | 高级管理人员 |
唐贤荣 | 2024-06-28 | -20000 | 17.6 元 | 946272 | 高级管理人员 |
韦明立 | 2024-03-14 | -35000 | 10.82 元 | 0 | 监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