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安徽龙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龙磁科技 - 300835.SZ

安徽龙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0-05-25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SINOMAG TECHNOLOGY CO., LTD.
成立日期
1998-01-19
注册地
安徽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龙磁科技
股票代码
300835.SZ
上市日期
2020-05-25
大股东
熊永宏
持股比例
29.24 %
董秘
冯加广
董秘电话
0551-62865265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蒋贵成;吴楠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安徽龙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40100153671403J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安徽
成立日期
1998-01-19
法定代表人
熊永宏
董事长
熊永宏
企业电话
0551-62860011,0551-62865330,0551-62865268,0551-62865265
企业传真
0551-62865200
邮编
230071
企业邮箱
iris@sinomagtech.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政务区南二环路3818号天鹅湖万达广场1号楼23层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主要从事永磁铁氧体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磁性材料系列产品、直流电机及部件系列产品、扬声器系列产品以及相关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经营本企业和本企业成员企业自产产品及相关技术的出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出口的商品除外);经营本企业或本企业成员企业生产、科研所需要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及相关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口的商品除外);经营来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

安徽龙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835)创立于1998年,主要从事永磁铁氧体及软磁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在全球拥有7个生产基地和5个销售中心。

公司生产的高性能永磁铁氧体湿压磁瓦是直流电机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驱动,电气化系统以及车身等各个部位和附件中,如启动电机、ABS电机、雨刮器电机、摇窗电机等。

助力于汽车的动力、环保、智能化、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新技术的创新发展。

随着变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高性能永磁铁氧体湿压磁瓦在家用电器行业的产业升级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公司自2020年以来,积极布局并建设软磁项目。

搭建了软磁料粉制备,磁芯生产(金属磁粉芯,铁氧体粉芯),器件开发(车载、光伏电感及贴片电感)等多个团队和生产线,依托永磁行业的多年积累,全力打造软磁产业链。

公司先后通过了IS09001、QS9000以及IATF16949等质量体系认证。

经过多年努力,“龙磁”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已得到广泛认同,公司已成为全球众多知名电机生产企业的主流供应商。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注重技术创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涵盖高性能永磁铁氧体主要生产技术环节。

公司奉行高质量、标准化和一致性的生产理念,奋力打拼、创造价值、服务客户、贡献社会。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及用途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磁性材料与电子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构建“永磁+软磁+电感”三大核心业务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永磁铁氧体磁瓦是永磁微特电机核心部件,主要应用于汽车、变频家电、电动工具等各类电机。

作为永磁材料的​​专业制造商​,我们与全球头部电机厂商共同推进​高能效磁性元器件​的研发。

目前在安徽庐江、金寨和越南胡志明共形成了5万吨永磁产能,技术水平处于行业前列,客户大多为全球知名汽车电机制造商。

软磁材料与磁芯主要应用于光伏储能(逆变器、功率模块)、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车载OBC、DC-DC转换器)、消费类电子等领域。

公司在安徽金寨、泰国大城府布局了超2万吨软磁粉芯产能,在依托永磁材料技术的基础上,引进了高水平软磁技术及管理团队,软磁产品已进入头部车企供应链。

公司重点开发车载电感与芯片电感等高端一体成型电感产品。

车载一体电感主要用于汽车LED车灯驱动、多媒体影音系统、ADAS、导航与通讯等模块。

芯片电感广泛应用于各类集成电路中,起到为GPU、CPU、ASIC、FPGA等半导体芯片前端供电的作用。

公司已完成芯片电感高端市场、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中标知名国际半导体客户新项目,其他客户的认证和导入也已初见成效。

(二)主要经营模式公司采取以销定产、按单定制的生产模式。

接到客户的订单后,公司组织合同评审,综合评估包括人员、设备、模具、工装夹具能力、原辅材料及配件、预计交付周期等条件,然后制定生产计划表,随后按照生产计划表组织、合理调配相应资源。

并对各工艺流程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

1、采购模式公司主导产品湿压磁瓦的主要原材料为铁红、碳酸锶和预烧料等。

公司生产部按照客户合同和订单编制一定时期(月度、季度)的生产计划,采购部根据生产计划和库存状况向供应商采购原辅材料。

公司对主要原材料保持一定的安全库存,以应对客户订单的增加和生产周期的要求。

公司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供应商实行资格认证。

公司每年与主要供应商协商确定年度采购数量和价格,根据产品订单要求,分期向供应商下达采购合同。

2、生产模式公司实行订单式生产管理模式,按照客户的不同要求安排生产。

市场部在对客户合同和订单初步评审后,按订单要求向生产部传递“订制通知单”,生产部根据现有的生产安排情况以及顾客的订单要求组织技术研发部、品质管理部等部门人员进行评审,并按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运作控制程序》将“订制通知单”传递到技术研发、品质管理等部门。

在技术研发部制定工艺标准、品质管理部制订检验标准后,生产部各生产车间组织人员进行生产,最终由市场部按合同期限联系货运单位,按期发货。

3、销售模式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公司与客户直接签订销售合同,按订单生产,产品在客户检验合格后,按合同约定,从客户处直接收款。

4、研发模式公司主要采取自主研发模式,设立了研发中心,并同销售部门相互配合,根据市场技术变化或客户产品需求情况,制定新产品开发计划和研发方案,组织人员进行策划和研发,并持续跟踪小试、中试和批量生产时客户的反馈情况,及时对产品方案进行调整,以确保产品研发与市场、客户需求相匹配。

公司一直重视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高度关注上下游技术变革,并依托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实现产品的技术更新,具备对下游需求良好的前瞻性、快速响应能力及产品开发能力。

依托上述研发模式,公司将研发方向与市场、客户需求紧密结合,成功建立了“市场和客户需求分析→产品和技术开发→试样→批量生产→客户反馈”的整套服务流程,以持续保持技术的领先性,提升市场占有率及品牌形象。

(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及行业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1,097,918.4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252,010.70元,同比增长31.82%。

公司在汽车、变频家电领域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已成为上述领域全球领先的磁性材料供应商,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通过生产线技改提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并持续推进各项降本增效措施,永磁毛利率水平较上年同期进一步提高。

公司将继续凭借良好的服务和优质的产品,与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长期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

为客户提供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四)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情况磁性材料作为重要的基础功能材料,下游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汽车、家电、消费类电子、5G通讯、光伏逆变器、充电桩等领域。

公司聚焦中高端市场,70%以上的产品应用于汽车领域。

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业在政策刺激和技术升级下实现“量质双升”,新能源汽车成为核心增长极,行业结构加速优化。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量为1562.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为696.8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5%和40.3%,市场加速向新能源转型。

2025年初,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通过扩围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强化技术标准三大维度推动产业升级。

随着汽车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和促服务消费政策的落地,磁材下游汽车、家电、消费类电子等景气度提升,带动了磁性材料需求的增长。

发展进程

发行人前身安徽龙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系由熊永宏、熊咏鸽等4名自然人以现金出资方式设立,成立于1998年1月9日,注册资本120万元。

有限公司成立时的名称为安徽省庐江实现电子有限公司,2001年更名为龙磁科技。

经2007年10月28日龙磁有限股东会审议通过,并经2007年11月24日发行人创立大会批准,龙磁有限原23名股东作为发起人,以经利安达信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审计的截至2007年10月31日的龙磁有限账面净资产53,091,905.85元,按1:0.84758683的比例折为4,500万股,依法将龙磁有限整体变更为安徽龙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利安达信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对上述出资出具了利安达验字[2007]第A1091号《验资报告》。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上述出资出具了天健验[2016]1-3号《实收资本复核报告》。

开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为本次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之公司净资产价值出具了开元评报字[2014]273号《追溯资产评估报告》。

2007年11月28日,发行人在巢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换领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41400000001627)。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熊言傲 2025-10-13 -5000 67.39 元 164400 董事、高管
熊咏鸽 2025-10-13 -381000 67.84 元 11893700 董事、高管
熊咏鸽 2025-10-10 -55300 66.8 元 12274700 董事、高管
熊咏鸽 2025-10-09 -140000 67.52 元 12330000 董事、高管
熊咏鸽 2025-09-30 -160000 67.15 元 12470000 董事、高管
熊咏鸽 2025-09-29 -20000 65.38 元 12630000 董事、高管
熊咏鸽 2025-09-26 -60000 63.98 元 12650000 董事、高管
熊咏鸽 2025-09-25 -120000 65.76 元 12710000 董事、高管
熊咏鸽 2025-09-22 -60000 65.57 元 12830000 董事、高管
熊言傲 2025-09-18 -10000 68.54 元 169400 董事、高管
熊咏鸽 2025-09-18 -70000 68.17 元 12890000 董事、高管
熊咏鸽 2025-09-17 -50000 64.13 元 12960000 董事、高管
熊言傲 2025-09-16 -5000 63 元 182400 董事、高管
熊言傲 2025-08-27 -25000 65.22 元 187400 董事、高管
熊咏鸽 2025-08-27 -5000 68.5 元 13020800 董事、高管
熊言傲 2024-02-29 3000 23.75 元 232400 董事、高管
朱旭东 2024-02-08 1700 22.31 元 651900 董事、高管
朱旭东 2024-02-06 2500 19.5 元 650200 董事、高管
熊咏鸽 2024-02-05 25000 20.08 元 13092800 董事、高管
朱旭东 2024-02-02 5400 21.77 元 647700 董事、高管
熊咏鸽 2024-01-24 10000 23.03 元 13067800 董事、高管
熊言傲 2024-01-23 6000 23.37 元 229400 董事、高管
朱旭东 2024-01-23 4300 23.24 元 642300 董事、高管
熊永宏 2024-01-22 429500 23.74 元 34990200 董事
熊咏鸽 2024-01-16 20000 26.42 元 13057800 董事、高管
熊咏鸽 2024-01-08 20000 27.18 元 13037800 董事、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