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金禾实业
- 企业英文名: Anhui Jinhe Industrial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杨乐,杨迎春
- 上市代码: 002597.SZ
- 注册资本: 56997.507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1-07-07
- 大股东: 安徽金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43.95%
- 董秘: 刘洋
- 董秘电话: 0550-5612755
- 所属行业: 食品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陈雪、仇笑康、侯冬生
- 律师事务所: 安徽承义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城东大街127号
- 概念板块: 食品饮料 安徽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深股通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深成500 合成生物 调味品概念 代糖概念 煤化工 锂电池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安徽
- 成立日期: 2006-12-25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41100796433177T
- 法定代表人: 杨乐
- 董事长: 杨乐
- 电话: 0550-5682597,0550-5612755
- 传真: 0550-5602897
- 企业官网: www.jinheshiye.com
- 企业邮箱: ajhchem@ajhchem.com
- 办公地址: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城东大街127号
- 邮编: 239200
- 主营业务: 主要从事食品添加剂、大宗化学品、中间体及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食品添加剂、食品用香精、复配食品添加剂、饮料、调味品、危险化学品有机类、液体无水氨、工业甲醇、工业硝酸、甲醛、浓硫酸、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双乙烯酮、丙酮、双氧水、二氧化碳、氯甲烷、盐酸、甲酸的生产、销售(上述经营范围凭许可在有效期内经营,涉及专项审批的除外);三氯蔗糖、三聚氰胺、季戊四醇、甲酸钠、尿素、碳酸氢铵、吡啶盐酸盐、乙酰乙酸甲酯、乙酰乙酸乙酯、新戊二醇、元明粉、氯化铵、乙酸钠、六水合氯化镁、工业氢氧化镁、氧化镁、氯化钠、4-氯乙酰乙酸乙酯、阿洛酮糖、4-氯乙酰乙酸甲酯的生产、销售(涉及专项审批的除外);化工原料(除危险化学品)、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和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服务美好生活和先进制造,专业从事食品配料、大宗及电子化学品和功能性化工中间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甜味剂安赛蜜、三氯麻糖和香料麦芽酚的主要生产商。公司主营业务为食品健康配料的生产研发,新型化工材料及中间体的生产研发,大宗及电子化学品的生产研发。主要服务于食品饮料、日用消费、医药健康、农业环保及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客户。下游知名客户包括各大食品饮料及香精香料公司。公司前身为始建于1974年的来安县化肥厂,股份制公司成立于2006年,2011年7月7日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02597(ISIN:CNE1000015C4),于2017年12月1日纳入“深港通”标的,于2018年1月2日纳入深证成指成份股,连续入选“证券时报”主办的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价值五十强”名单。总部位于安徽滁州,拥有安徽来安及定远盐化工园两个生产基地,在合肥及南京分别设有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应用研发中心。金禾实业凭借自身的核心技术优势、先进的管理理念、过硬的产品质量及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已快速成长为细分行业中较具规模、较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安徽省民营企业税收贡献50强企业”,获“国家绿色工厂”、“全国文明单位”、“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建有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院士工作站,拥有近300余项授权专利和一系列非专利技术,在自主创新、专利技术、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均成绩显著。
- 商业规划: 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无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主要能源类型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主要产品生产技术情况主要产品的产能情况主要化工园区的产品种类情况报告期内正在申请或者新增取得的环评批复情况1、2024年4月11日,公司年产15000吨安赛蜜项目取得了滁环办复2024]90号环评批复。2、2024年7月19日,公司1500吨/年生物发酵类产品(一期阿洛酮糖)技改项目取得了来环审2024]39号环评批复。3、2024年11月16日,公司10000吨/年生物绿色制造健康产业项目取得了来环审2024]69号环评批复。4、2024年11月22日,公司年产20万吨年产20万吨合成氨粉煤气化替代落后工艺项目取得了滁环办复2024]296号环评批复。5、2024年6月18日,金轩科技年产10000吨双氯磺酰亚胺项目取得了滁环办复2024]160号环评批复。6、2024年7月31日,金轩科技年产4500吨佳乐麝香溶液扩建项目取得了滁环办复2024]191号环评批复。7、2024年10月18日,金轩科技年产8万吨电子级双氧水项目取得了定环函2024]32号环评批复。报告期内上市公司出现非正常停产情形相关批复、许可、资质及有效期的情况从事石油加工、石油贸易行业从事化肥行业从事农药行业从事氯碱、纯碱行业公司子公司金轩科技氯碱产业布局以定远县盐化工业园为核心,结合国家双碳政策,利用金禾实业的研发优势,推动绿色工艺改进,节能降耗,2024年度能耗指标符合行业标准。金轩科技电价按照市场价格购买,电价政策和价格对公司营业成本产生一定影响。1、概述2024年,金禾实业紧紧围绕“绿色化学+合成生物学”双轮驱动战略,深化“美好生活”与“先进制造”两大产业布局,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全球化拓展。公司以“夯实基础、提质增效、创新突破”为核心,在产业链整合、生物合成平台建设、先进制造布局、市场拓展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0,316.59万元,较2023年度下降0.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5,673.04万元,较2023年度下降20.94%。其中食品制造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75,301.45万元,较2023年度下降4.72%;基础化工实现营业收入204,784.28万元,较2023年度上升5.47%。(1)产业链根基持续夯实,重点项目稳步推进2024年,公司聚焦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推动重点项目的落地与优化。报告期内,由公司全资子公司金轩科技实施的定远二期项目年产60万吨硫酸、6万吨离子膜烧碱、6万吨离子膜钾碱、15万吨双氧水等核心装置顺利投产,为公司在新能源及泛半导体材料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原料保障。同时,公司充分挖掘定远二期产业链一体化的优势,在新能源材料和泛半导体材料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报告期内,年产8万吨电子级双氧水项目顺利完成建设,持续拓展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湿电子系列化学品;年产1万吨新一代锂电池电解质前驱体项目已完成全部审批手续,项目建设按计划快速推进。公司将持续在定远基地推进新能源材料及泛半导体材料的品类扩充及产能建设,打造“基础化工-高端材料-终端应用”的一体化产业生态,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报告期内,由公司子公司金禾研究院及金轩科技共同投资设立的安徽金绿碳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公司进一步巩固在精细化工合成方面经验优势的小规模工业化生产基地顺利建设并进入试生产阶段。并且,完成了开司米酮香料项目实现百吨级量产方案的论证,成本较传统工艺降低,有望逐步进入高端日化市场;完成了凉味剂系列产品工艺技术的开发,制备了公斤级的样品,并获得客户认可;围绕合成工艺,创新开发了新的催化剂体系,顺利解决了该项目现有生产工艺的三废问题,该创新技术已完成专利布局,部分专利已获得授权。未来,公司将依托该平台,重点推进多环麝香香料、凉味剂、泛半导体材料等新兴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的探索,为公司在食品饮料、日用消费、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附加值产品的快速扩张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年产20万吨合成氨粉煤气化替代落后工艺项目于2024年底开工,预计2025年底具备试生产条件,该项目采用先进的航天炉粉煤气化技术,替代传统工艺,推动低碳化生产,为未来高端化工材料的发展奠定基础。公司将以合成氨装置为核心,持续深化“资源-产品-高附加值应用”的产业链布局,并进一步向高端领域延伸,此次工艺升级与成本优化,将进一步强化各环节协同效应,推动产业链向精细化、高端化、低碳化纵深发展,并将助力公司重拾基础化工业务在华东区域的优势地位。公司通过技术革新不仅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更将加速产品结构调整,扩大市场占有率,为业绩持续增长提供强劲动能。(2)生物合成创新平台加速发展,技术转化成效显著2024年度,公司持续加大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投入,推动生物合成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报告期内,公司完成生物合成柔性生产平台的建设,实现了菌株改造、发酵优化、分离纯化等全流程覆盖,显著提升研发效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同时,以萜类、黄酮类等化合物库为基础,围绕香精香料、功能性日化产品和天然甜味剂的产业化,完成了小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成本论证、代谢产物分离测试以及法规应用研究,为公司布局天然食品添加剂、食用及日化香料等高成长赛道,加快新兴产品商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平台的建成使公司在生物合成领域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生物合成产品,为公司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报告期内,公司以合成生物研发中心为平台,完成了“高效甜菊糖苷合成菌株”的研发,推动公司葡萄糖基甜菊糖苷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市场开拓明显提高。报告期内,公司承接了安徽省“揭榜挂帅”和安徽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主导“天然甜味剂及香料生物合成制造关键技术的研发”项目,获得政府专项支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该项目的落地体现了公司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认可,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能够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3)先进制造领域持续突破,高端材料布局深化2024年度,公司依托基础化工优势,加速向新能源、泛半导体等高端领域延伸。通过滁州启金产业基金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及高端材料领域,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报告期内,公司针对泛半导体等领域“卡脖子”材料完成技术研发攻坚,顺利迈入中试放大和前期验证测试阶段,为下一步量产夯实基础,有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生物质能源板块,纤维素乙醇千吨级试验线已完成方案设计和论证,生物质收储规模预计突破百万吨,已与国内外产业巨头接洽合作事宜。未来公司将依托定远基地的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打造“生物质原料-绿色材料-新能源”全链条闭环,全力推进碳中和领域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参与设立滁州启金翌鑫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总投8亿元,公司作为LP出资2.40亿元,投资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向,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工业互联网、5G/6G、空天信息、云计算和大数据、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量子科技等重点领域及其材料、设备等产业链上下游。截至目前,公司联合基金管理团队开展了部分项目调研和筛选工作,推动在2025年内达成投资落地,同步促进公司在精细化工、生物合成及新材料业务基础上,拓展高附加值的电子化学品、特种材料、功能性材料等产品和领域的布局,提升公司整体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产业+资本”双轮驱动,公司持续提升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绿色智造与高端材料国产化提供战略支持。(4)全球市场布局深化,销售体系持续优化2024年度,面对全球竞争,公司深化市场改革,提升品牌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设立和完善基础化工与精细化工两大专业销售事业部,实现市场策略精准化、客户服务定制化。公司通过扩充高素质销售团队,完成东南亚、非洲等新兴消费市场的开拓和布局,使得公司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客户的需求,扩大产品的市场覆盖范围,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同时,在新兴健康食品和功能性食品添加剂领域,公司已成功进入国内标杆企业供应链,萜类及黄酮类生物合成产物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日化香料板块,佳乐麝香已实现国际香料企业供应链体系的全面准入,市场认可度显著提升。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数字化营销升级,完成了CRM系统上线,优化销售流程,提升客户管理效率。CRM系统的引入使公司的销售管理更加科学、高效,能够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也提升了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为公司的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5)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并重2024年度,公司持续强化研发体系,推动技术转化,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报告期内,公司依托生物合成柔性生产平台的建设,构建“平台研发-中试验证-产业落地”全链条创新体系,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并成功获取安徽省内首张“一址两用”食品生产许可证,该许可证的获得,使得公司能够在同一地址同时从事研发和生产,并将公司新产品的问世时间至少节约6个月,也将更好地控制公司新产品从研发到产业化的经济成本,降低投资风险。公司通过扩充高校导师库、共建联合实验室,完成了“合成生物创新中心”20人技术团队组建,涵盖分子构建、发酵优化、分离纯化等核心环节。该技术团队的组建为公司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能够更好地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获国家卫健委批准为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该酶是催化D-果糖生产阿洛酮糖的关键技术,该项成果对阿洛酮糖安全合规在国内食品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支持,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和丰富市场无糖、低糖食品添加剂种类;三氯蔗糖药用辅料通过CDE备案,打开医药市场空间;甲基麦芽酚在高端烘焙香精配方突破;通过持续的客户拓展和应用研发,公司所生产的葡萄糖基甜菊糖苷进一步覆盖食品、饲料添加剂行业的细分品类;公司通过对圆柚酮产品的应用测试和法规论证,完成了切入高端驱蚊应用的方案制定。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41件,其中发明专利34件,PCT国际专利申请2件,进一步巩固技术壁垒。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授权专利321件,其中发明专利236件,实用新型专利84件,外观专利1件。专利的大量授权和国际专利申请的推进体现了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成果和实力,通过加强专利布局,能够有效保护公司的技术成果,防止技术被侵权和模仿,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报告期内,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维持安赛蜜337调查裁决,维护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合法权益。该维权胜利不仅维护了公司的商业利益和声誉,还向国际市场展示了公司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为公司在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防范技术泄密和侵权行为也是知识产权保护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报告期内,公司制定和完善商业秘密合规保护体系,严格内部控制机制,包括保密协议、数据访问控制和员工培训等,以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6)安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2024年度,公司始终将安全环保作为经营核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数智化安全管理,完善安全标准化体系,隐患整改率显著提升。通过数智化管理手段的应用,公司的安全管理更加科学、精准,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公司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环保管理强化,开展“六查”活动,提升全员环保意识,确保合规运营。环保管理的强化体现了公司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态度,通过开展各项环保活动,能够提升全员的环保意识,确保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支出金额超过500万元,通过支持乡村振兴、教育公益等事业,将发展成果与社会共享,提升了公司的社会形象和美誉度,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