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安利股份
  • 企业英文名: Anhui Anli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 上市代码: 300218.SZ
  • 注册资本: 21698.7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1-05-18
  • 大股东: 安徽安利科技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1.9%
  • 董秘: 刘松霞
  • 董秘电话: 0551-65896888
  • 所属行业: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吴琳,胡金金
  • 律师事务所: 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桃花工业园拓展区(繁华大道与创新大道交叉口)
  • 概念板块: 塑料制品 安徽板块 创业板综 预盈预增 基金重仓 荣耀概念 AI手机 华为概念 苹果概念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安徽
  • 成立日期: 1994-07-12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40000610307077M
  • 法定代表人: 姚和平
  • 董事长: 姚和平
  • 电话: 0551-65896888,0551-65896680
  • 传真: 0551-65896562
  • 企业官网: www.chinapuleather.com
  • 企业邮箱: algf@anli.cn
  • 办公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桃花工业园拓展区(创新大道与繁华大道交叉口)
  • 邮编: 230093
  • 主营业务: 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
  • 经营范围: 生产和销售各类中高档人造革、合成革及原料(树脂、溶剂、色料、颜料、填料、助剂、表面处理剂、基布、TPU、离型纸等),纺织品,机器设备,以及其他高分子复合材料等。
  • 企业简介: 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地处安徽省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桃花工业园,主要生产经营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和聚氨酯复合材料,下有合肥安利聚氨酯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利越南公司等三家控股子公司。
    实力雄厚,全球领跑。
    安利股份于2011年5月18日在深交所公开上市,连续多年蝉联“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人造革合成革)十强企业”且综合排序第一名,是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是2024年安徽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安徽省优秀民营企业”,是安徽省政府表彰的“安徽省制造业综合实力50强企业”,是安徽省民营百强企业、安徽省制造业百强企业、合肥制造业30强企业。
    美好材料,全球市场。
    安利股份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具有颜值美丽、时尚流行、质感优良、功能出众、生态环保等特点,应用于功能鞋材、沙发家居、电子产品、汽车内饰、体育装备、工程装饰、手袋箱包等领域。
    公司与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或其加工生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产品深受全球中高端客户青睐,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安利材料,全球都用”。
    素质优良,活力企业。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姚和平,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企业法律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是连任四届安徽省人大代表、连任两届安徽省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是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是2021年4月安徽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安徽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安徽省政府表彰的“安徽省优秀企业家”,国家人社部、全国工商联、全国总工会表彰的“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是安徽省工商联副主席、合肥市工商联副主席,是安徽省轻工业协会的首任会长,三所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兼职教授。
    创新技术,行业翘楚。
    公司主要工艺技术设备具有当今国际先进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优良。
    公司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委认定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是2024年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是全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发明专利500强,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拥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认定的“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中国轻工业科技百强企业”、“安徽省百强高新技术企业”。
    一流管理,卓越品牌。
    公司是全球行业领导品牌。
    公司是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全国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是国家质检总局认定的“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荣获安徽省政府质量奖、全国质量奖入围奖,是2024年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全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企业”,入选首批“安徽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荣获“安徽省消费品工业‘三品’示范企业”、“安徽出口品牌”,品牌效应卓著。
    公司2023年获“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特等奖”,两次获“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
    生态典范,环保优良。
    公司是全球行业环保水平优秀的企业。
    荣获国家工信部评定的“国家绿色工厂”、“全国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国家绿色设计产品”和“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荣获国家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评选的“中国环境标志优秀企业奖”,是“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四次被安徽省政府等表彰为“安徽省节能先进企业”,被安徽省生态环境厅表彰为“安徽省环保诚信企业”,是“安徽省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展现了安利的绿色发展水平和高度社会责任感。
    经营规范,诚实守信。
    公司信誉优良,社会关系和谐。
    是国家工商总局表彰的“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是2023年合肥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合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奖先进集体”,是合肥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合肥市先进单位”,是安徽省外汇管理局“A类管理企业”,是“安徽省诚信示范企业”、“安徽省劳动保障诚信示范单位”和“安徽省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连续18年获“安徽省A类纳税信誉企业”,是深交所表彰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A级企业”,是“安徽省诚信建设优秀单位”。
    战略引领,追求发展。
    公司以“为员工创造机会、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回报、为社会创造财富”,以及“美好材料造福社会”为使命。
    公司发展后劲充足,成长性良好。
    未来两年,计划形成年产值50亿元、年利税6.5亿元的生产经营能力,努力将安利办成一个让员工自豪、受社会尊敬、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
  • 发展进程: 安徽安利合成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资批[2006]1155号文批准由安徽安利合成革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安利合成革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12日,原名安徽安德利合成革有限公司,初始设立时注册资本430.00万美元,投资比例分别为合肥安利集团公司(合肥塑料六厂)75%,香港西洋皇冠国际有限公(WESTCROWNINTERNATIONALLTD.)25%。公司名称由“安徽安利合成革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时相应的英文名称由“ANHUIANLIARTIFICIALLEATHERCO.,LTD.”变更为“ANHUIANLIMATERIALTECHNOLOGYCO.,LTD.”.
  •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1、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公司主营业务为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主要产品为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未发生变化。
    2、主要经营模式(1)销售模式销售是公司生产经营的中心环节,采购、研发、生产围绕销售展开。
    公司的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
    直销模式是指公司与下游客户及其指定的代工厂,直接签订销售合同实现销售的业务模式。
    经销模式是指公司与授权经销商及其他贸易商,签订销售合同/订单实现销售,再由其销售给最终客户的业务模式。
    (2)开发模式公司坚持长期主义,在产品开发经营上坚持“经营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谋划一代”思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开发,一是结合市场需求、公司产品优势和特点,进行自主开发;二是与客户、供应商共同谋划,联合定向开发;三是开展具有基础性、前瞻性的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做好技术储备。
    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寻求特色化、差异化经营,积极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努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致力于打造有竞争力、有后劲的产品技术。
    (3)采购模式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合同和订单预测等因素,结合材料的消耗水平、仓储水平、供应商生产交货时间等,实行比质比价和竞价择优采购,确保原辅材料供应优质、经济和可靠,保障原材料合理的订货期和安全储备量、满足客户交期,促进新产品开发等。
    (4)生产模式由于公司产品在应用领域、性能指标和定制化需求等方面有一定差异性,因此主要采用“以销定产、订单驱动”的生产模式,并通过柔性化生产系统实现产品交付。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
    (二)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市场地位公司在生态功能性、水性、无溶剂等新工艺、新技术上布局早,走在全球行业前列;积极开发应用TPU、生物基、硅基、回收再生等新材料、新工艺,充分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公司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及部分中高端细分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公司产品出口量、出口创汇额、出口发达国家数量,居全球同行业前列。
    公司在规模、技术、渠道、品牌、管理等方面,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积淀,形成良好的综合竞争优势。
    (三)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1、公司内生性影响要素(1)公司资产雄厚,资源充足,战略清晰,文化先进,员工队伍素质优良,管理良好,品牌响亮;(2)公司工艺设备先进,产品线完整,产品品种多,具有以机织布、针织布、弹力布、无纺布、超纤基布、TPU膜等基材贴面后,加工水性、无溶剂、TPU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等产品线,产品结构层次丰富,满足全球不同市场的不同客户需求;(3)公司坚持开发创新和工艺技术转型升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加大,促进产品、技术迈向中高端;(4)通过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推动企业管理变革和进步,实现敏捷管理、高效运营;(5)经过30余年的整合优化,作为全球行业产销量最大的企业之一,公司拥有良好的资源,能够有效控制成本,构建和谐的发展环境,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6)公司持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提质增效、降本减耗、生产资源优化配置等能力强。
    2、公司外部环境和市场影响因素(1)公司市场布局良好,销售网络渠道健全。
    公司成立以来,拥有较多的国内外优质客户,竞争优势明显,拥有高知名度、高美誉度和高信任度,是全球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行业的领导品牌。
    近年来,公司大客户战略成效初步显现,与较多优质客户群体深化合作,客户结构有所升级。
    (2)随着消费者理念的转变和消费品质要求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认识到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相比真皮、PVC人造革、烫金布、棉麻布等材料,具有颜值美丽、时尚流行、质感优良、功能出众、生态环保等优点,对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的需求呈现增长趋势。
    (3)国家对环保、安全、职业健康等要求趋严,促使产业升级加速,逐步淘汰落后产能,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同时下游行业对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产品生态环保指标要求愈加严格,公司的规模优势及产品生态性、高性能、多功能的优势显现。
    (4)随着社会技术进步,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工艺技术与真皮、纺织品、TPU、石墨烯、硅基、生物基、PC、TPE等高新复合材料融合结合,公司积极开发经营有竞争力、有后劲的新材料、新工艺,增强对全球消费者的吸引力。
    (5)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由过去的功能鞋材、沙发家居、手袋箱包等,拓展到汽车内饰、电子产品、体育装备、工程装饰、医疗健康等领域,新兴应用领域扩大,市场空间广阔。
    (6)公司顺应全球下游市场产业转移趋势,在越南合资设立控股子公司,利用越南区位和发展优势,布局主营业务海外发展,有利于扩大与下游国际品牌企业合作;有利于充分发挥越南在WTO、东盟及CPTTP等成员国优势,积极化解国际贸易冲突带来的关税风险,增强企业应变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努力做大做强。
    1、概述(一)报告期内的主要经营情况2024年,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外部环境风险挑战增多,贸易壁垒增加;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预期较弱,给企业发展带来挑战。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锐意进取、奋力拼搏、迎难而上,生产经营指标逆势上扬,主营产品量价齐升,销量、营收、利润大幅增长,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在行业中创造了优良的业绩。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0,278.61万元,较上年增长20.12%,其中,主营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19%,主营产品销售单价同比增长8.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9,419.09万元,同比增长174.1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9,225.87万元,同比增长159.60%;每股收益0.9082元,较上年增长162.26%,净资产收益率14.47%,较上年提高8.86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结构优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销售扩大、占比提高;本年研发投入1.38亿元,增加1,153.94万元,增长9.15%,占营业收入比重5.73%。
    报告期内,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一是积极推进技改升级,提质增效,发展后劲向强;二是保持研发高投入,加大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技术能力向新,努力占领全球技术高地;三是加强降本减耗,加强管理,提高效率,运营能力提升。
    (二)报告期内开展的主要工作2024年,公司经营工作有章有法、有声有色,取得新进步、新突破,竞争优势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营能力向“优”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行大客户战略,多品类发力,优质客户合作增多,努力占领全球市场高地。
    功能鞋材品类势头强劲。
    公司与耐克合作取得突破,符合计划预期,合作升级,2025年1月成为耐克公司战略合作伙伴;彪马、亚瑟士等国际品牌合作良好;成为阿迪达斯供应商,积极推进产品开发,处于蓄势积能阶段;与安踏合作深化,成为安踏战略合作伙伴,安踏&安利革膜技术创研中心揭牌成立,获安踏集团“优秀合作伙伴奖”;李宁、特步等国内品牌实现增长;积极联系UA鞋部、NB、HOKA、昂跑等品牌,培育新动能;2025年1月,公司获广硕集团年度“最佳客户服务奖”。
    沙发家居品类总体稳定。
    2024年,公司在国内和美线沙发家居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提升,获爱室丽年度供应商表彰,订单增长;芝华仕、顾家合作稳定,成为慕思供应商;2025年3月,公司获索菲亚家居“优秀供应商”。
    汽车内饰品类成效初显。
    公司目前服务的汽车品牌和定点项目增多,相关产品在比亚迪、丰田、赛力斯、小鹏、长城、极氪、江淮、奇瑞等品牌的部分车型上实现应用。
    电子产品品类销售向好。
    公司与苹果合作深化;公司创新材料应用于部分品牌高端折叠屏手机;相关产品在三星、Beats、谷歌等品牌部分终端产品及配件上实现应用。
    体育装备品类稳中有升。
    公司与迪卡侬装备、耐克装备合作稳定,成为UA装备供应商。
    安利越南产销有所提升。
    成为阿迪达斯供应商,通过耐克实验室认证。
    2、技术能力向“新”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努力占领全球技术高地。
    一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提升。
    超能TPU、飞羽皮、水性透气皮、太极素皮等产品增量明显;水性、无溶剂产品营收占比达22%;硅基、水性防污、超绒皮、高剥离树脂等30余项重点产品改进开发良好。
    二是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加大应用。
    生物基、无卤阻燃、抗菌防霉、抗病毒等材料扩大应用;比色配色系统升级,效率和准确性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获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典型样本;水性、无溶剂产品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创新消费品”认定;9项产品被认定为“安徽省新产品”。
    截至目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拥有省级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140余项,拥有有效授权专利526项,其中发明专利152项,是全国同行业拥有专利最多、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企业。
    2025年3月,基于公司良好的创新发展能力,迪卡侬全球涂层贴合创新峰会在公司召开,迪卡侬总部轻装备全球创新负责人、亚太区创新负责人,以及迪卡侬供应链企业代表等60余人参加会议。
    3、发展后劲向“强”2024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技改等投资约7200余万元,积极优化产能结构,安利股份本部新增2条干法复合型生产线,计划2025年上半年调试、下半年投产;安利越南新增2条生产线安装调试,计划2025年下半年投产;扩大应用生产自动配料、检验自动包装码垛等系统,新增瑕疵在线检测等智能设备,积极推进烘箱能源利用等节能减排新技术,改善作业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4、经营发展向“绿”2024年,公司新增环保投入约700万元,环境管理和节能降碳绩效提升。
    一是推进干法复合型、水性生产等工艺技术升级,绿色生态工艺占比提升。
    二是加强雨水和中水回用。
    2024年,雨水及中水回用量达7.5万吨左右,较2023年增加31.2%。
    三是推进4条干法生产线尾气回收由三级喷淋吸收塔,提标升级为五级循环喷淋吸收塔,实施先进的燃气锅炉SCR脱硝系统,提升工艺尾气治理技术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建设国际领先的“12.5MW/25MWh用户侧储能电站”,绿电占比60%左右,位居合肥市前三,额外消纳绿证73000兆瓦时,实现外购电力零碳排放;2024年,公司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59,149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1年下降40,195吨二氧化碳当量,降幅为40%;温室气体排放强度0.24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元,较2021年下降0.19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元,降幅为44%,IPE碳排放公开数据达到优秀等级水平,减碳降碳绩效优良;六次被安徽省生态环境厅评价为“安徽省环保诚信企业”,连续五年高分通过国际HiggFEM环境模块认证;举办安踏鞋供应链ESG理念与实践经验交流活动,入选新华信用金兰杯ESG优秀案例。
    2024年12月,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向公司发来《表扬信》,对公司在提升环境管理方面的举措进行表扬;2025年3月,公司收到合肥市肥西县生态环境分局发来的《关于同意列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的函》,公司被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生态环境部门将给予减少现场执法检查次数、加强帮扶指导、优先参与评优评奖等正向激励措施,充分发挥守法企业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中的示范效应。
    报告期内,公司对水性无溶剂产品与溶剂型产品进行LCA评估(LifeCycleAssessment,产品生命周期评估)及碳足迹对比认证,于2025年3月获得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Intertek认证并取得证书。
    其中,溶剂型产品碳排放量为6.36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水性无溶剂产品碳排放量3.77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水性无溶剂产品碳排放量较溶剂型产品减少2.59千克二氧化碳当量,下降40.72%,公司绿色低碳再升级。
    2025年3月,公司“水性无溶剂聚氨酯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入选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全国首批先进适用技术,全国共计111项技术获认定,安徽省共有7项先进适用技术上榜,公司是全国同行业唯一入选企业,生态环保水平行业领先。
    2025年3月,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公布“2024年度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公司第六次获评“安徽省环保诚信企业(A级)”。
    2024年,合肥市、安徽省参加环境信用评价的企事业单位分别为4499家、24847家,参与评价企业较上年更多、评价范围更广、要求更加严格,其中获评安徽省环保诚信企业(A级)的企业数量,仅占合肥市和安徽省参评企业总数的1.09%和1.06%,较上年大幅降低,充分反映公司优秀的环境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
    2025年3月,公司受安踏集团邀请,参加“安踏ESG环保减碳交流会”并作分享报告,受到安踏参会人员好评。
    5、质量品牌向“上”报告期内,公司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的“首批‘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品牌;通过SATRA实验室认证复审,以及耐克、匡威、李宁、特步、中乔实验室年度复审,质量管控能力获客户肯定;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姚和平董事长担任安徽省质量和品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公司品管总监获“全国轻工业优秀质量管理者”。
    6、协同运营向“智”2024年,公司新增信息化、智能化投入542万元,累计约9400万元,开发上线精准物料、产品编码等信息系统;升级ERP系统;深化应用OA、MES、WMS、企业微信等信息系统专项模块及手机端应用,促进敏捷管理、高效运营。
    报告期内,公司获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全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企业”,获中国轻工业数字化转型“领跑者”称号。
    7、管理治理向“好”公司诚信经营,规范运作,管理能力和治理能力提升,资本市场认可度提高。
    报告期内,安徽省委、省政府表彰公司为“安徽省优秀民营企业”;公司位列安徽企业制造业百强和合肥企业制造业30强,获“安徽省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百强”;获评“2024年安徽制造业亩均效益领跑者”,连续18年获“安徽省A级纳税信誉企业”。
    入选2023年报业绩说明会最佳实践案例,获中国证券报“金牛奖-金信披奖”;在安徽上市公司中综合业绩位次提升,处于良好水平。
    8、安全生产向“实”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提本安、筑三基”,持续提升基础管理水平,通过自动化升级改造,提升设备本质安全,EHS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上线运行,连续16年职业健康零事故;公司被核准认定为“安徽省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
    9、员工关爱向“心”公司探索建立“政治引领、发展引领、文化引领、队伍引领”的“四个引领”党建工作模式,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建引领工、青、妇融合发展、互促共赢。
    公司坚持“聚合力、增活力、提效率”,对员工发展和关爱真心、用心,积极推行宽带多元的薪酬福利、优良工作环境、员工素质提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员工关爱“五大工程”,努力让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黄万里荣获“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公司管理团队和个人推荐获评江淮英才、市劳模、金牌职工等荣誉,公司获肥西县第二届“爱心企业”、彪马核心代工厂“钻石集团公益伙伴”。
    (三)报告期内及截至本报告披露前公司通过客户认证和主要资质荣誉情况1、市场客户2、创新与品牌3、综合管理4、环保安全5、党工群团6、证券类。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