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鸿路钢构
- 企业英文名: Anhui Honglu Steel Construction(Group)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邓烨芳,商晓波
- 上市代码: 002541.SZ
- 注册资本: 69001.3309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1-01-18
- 大股东: 商晓波
- 持股比例: 36.16%
- 董秘: 吕庆荣
- 董秘电话: 0551-66391405
- 所属行业: 金属制品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
- 注册会计师: 孙涛、夏海林
- 律师事务所: 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合肥市双凤工业区
- 概念板块: 水泥建材 安徽板块 富时罗素 破净股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深成500 基金重仓 转债标的 装配建筑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安徽
- 成立日期: 2002-09-19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40100743065219J
- 法定代表人: 王军民
- 董事长: 万胜平
- 电话: 0551-66391405
- 传真: 0551-66371888
- 企业官网: www.hong-lu.com
- 企业邮箱: luqinrong0301@163.com
- 办公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双凤工业区鸿路大厦
- 邮编: 231131
- 主营业务: 主要从事装配式钢结构及其配套产品制造业务以及少量的钢结构工程业务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特种设备制造;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金属结构制造;金属结构销售;金属材料制造;金属材料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建筑材料销售;门窗制造加工;金属门窗工程施工;门窗销售;建筑用金属配件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通用零部件制造;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制造;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销售;金属制品研发;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智能基础制造装备销售;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工业设计服务;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销售;软件开发;软件销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 企业简介: 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坐落于合肥市双凤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9月,公司2011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541),拥有省内合肥、涡阳、颍上、金寨、宣城、蚌埠和省外湖北团风、重庆南川、河南汝阳等大型制造基地,产能500万吨,各类建筑板材产能5000万平方米。公司专注于精品钢构制造和装配式技术研发体系,经过公司党委和所有员工的努力奋斗:2023年已经位列安徽省民营制造业综合百强企业排名第2位;安徽省民营企业营收百强位列第18位;中国民营制造企业500强企业排名404位;是钢结构行业双百企业,也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公司党委曾荣获“安徽省先进党组织”“安徽省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以及“全国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公司是国内国家装配式住宅基地;参编了中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标准;我们所属的钢结构行业是国家积极鼓励的绿色低碳行业,是建筑业变革的中坚力量,公司将持续改进研发、采购、制造各环节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努力成为技术领先、质量优、客户满意的中国精品钢结构制造研发基地。
- 商业规划: (一)从事的主要业务公司主要是以钢结构及配套产品制造业务为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工程业务为辅。随着公司十大钢结构生产基地的陆续扩建、投产以及装备数字化升级、生产智能化改造和智慧信息化建设等,公司的钢结构产能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提高、交货能力及成本控制能力将进一步加强。(二)主要产品及用途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钢结构产品及其围护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大型场馆、机场、火车站、石化管廊、设备装置、高层建筑、桥梁等诸多领域,是国家大力提倡的节能环保型绿色建筑,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消耗、减少用工人数、减少建筑扬尘及提高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率等,为“碳中和”“碳达峰”贡献力量。(三)经营模式1、继续专注于钢结构领域的高端制造:公司充分发挥制造基地全国布局、公司统一销售、统一采购、统一技术、统一信息技术平台、生产统一调度等优势,与中建、中冶等总承包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对加工精度高、制造难度大、工期要求紧的钢结构订单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比如2024年承接的成都****钢结构项目、***公司优特钢精深加工技改项目、湖北***荆门十区土建及机电设计工程、深圳***物流园枢纽工程、***车辆段综合利用供地项目、***集成电路标准厂房(二期)项目、***大型影像设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绵阳***项目、***光伏低碳示范基地标准化厂房项目、***智能制造项目、成渝***产业园建设项目、***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新能源产业园一期项目、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研发项目、***产业园项目、***有限公司-装备制造配套项目、***造船装备制造配套项目、新建***合肥西站项目、***动力电池生产基地P5项目、***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高铁片区57号地块项目等,这类业务都有工期短、制造难度大等特点。2、继续发展钢结构配套产品:公司的钢结构配套产品有钢筋桁架楼承板、C/Z型钢、聚氨酯复合板等绿色建材,丰富产品线,提高竞争力,实现钢结构及其配套产品一站式采购。1、概述报告期内,公司全员上下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统筹做好产量、质量、安全、环保、降本增效、信息化建设以及设备智能化改造升级等各项工作。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15.1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4.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81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4.91%。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降主要原因是:一、2024年公司加大对焊接机器人、激光智能切割、自动化喷涂等方面研发投入,并取得相关知识产权和应用成果,同时公司对以上工序进行了规模化智能化改造,技改过程对公司产量和成本构成了影响。另外由于产量增加较少,投入成本较多,影响了利润。二、从长期看,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会提升产能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1)专注于钢结构的高端制造:对加工精度高、制造难度大、工期要求紧的钢结构制造类订单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自201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合理布局生产基地,报告期末,公司钢结构年产能已达到520万吨。(2)加大研发投入,通过生产工序的智能化改造提高公司产品质量及成本竞争能力今年来公司继续加大了对研发的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或引进了包括全自动钢板剪切配送生产线、智能高功率平面激光切割设备、智能四卡盘激光切管机、智能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智能型钢二次加工线、BOX生产线、楼梯和预埋件智能焊接生产线、智能工业焊接机器人、便携式轻巧焊接机器人及自动喷涂流水线等先进设备,加快了对钢结构生产工序的智能化改造,加快了对钢结构生产工序的智能化改造。(3)通过智慧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司的管理能力公司对所有生产基地都建立了重度垂直的管理体系,通过完善各部门制度、流程以及信息化建设,发挥集团技术、招标采购、生产及项目履约等方面的管理优势,提升公司对各基地的深度管控能力。公司致力于钢结构制造,自主研发了一套可复制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确保产品质量和项目的按时履约,是实施多基地生产的必要条件。信息化系统以“项目管理平台”为核心,与OA系统、HR系统、NC系统互联互通,开发了报工质检、鸿路智造小程序,通过小程序能清楚追溯到每根构件每道工序谁生产的、谁检验的,也清楚自动核算了每个班组每天的计件工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建设了公司统一的管理考评、管理日志、统一排产、统一下料等管理系统。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