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思维列控
  • 企业英文名: Henan Thinker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李欣,王卫平,郭洁
  • 上市代码: 603508.SH
  • 注册资本: 38127.4377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5-12-24
  • 大股东: 郭洁
  • 持股比例: 20.39%
  • 董秘: 骆开尚
  • 董秘电话: 0371-60671678
  • 所属行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董治国、王丽红
  • 律师事务所: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郑州市高新区雪梅街39号
  • 概念板块: 软件开发 河南板块 沪股通 车联网(车路云) 融资融券 大数据 智能机器 铁路基建 无人驾驶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河南
  • 成立日期: 1998-04-29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1010070677725XH
  • 法定代表人: 李欣
  • 董事长: 李欣
  • 电话: 0371-60671600,0371-60671678
  • 传真: 0371-60671552
  • 企业官网: www.hnthinker.com
  • 企业邮箱: swir@hnthinker.com
  • 办公地址: 郑州市高新区雪梅街39号
  • 邮编: 450001
  • 主营业务: 涉及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两大领域,具体为列车运行控制、铁路安全防护、高速铁路运行监测与信息管理三大业务。
  • 经营范围: 研发、生产、销售:轨道交通设备、电子产品、工业微机化设备、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工业控制机模块、嵌入式软件、计算机软件;销售:软件系统、微机、电子仪器、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相关技术开发、咨询、服务、转让;软件开发;软件技术转让;软件技术咨询及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从事货物和技术进出口业务;房屋租赁;会议及展览展示服务。
  • 企业简介: 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是专业从事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应用软件开发的铁路装备定点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的以防超速、防冒进著称的LKJ系列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服务于铁路列车安全控制、列车运行安全管理、列车运行安全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为历次全国铁路大提速、保障铁路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公司是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骨干企业、河南省列车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5年12月24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思维列控,股票代码:603508),是我国列车控制领域首家A股上市企业。公司始终坚持“兴业报国、科技导向、人才为本、用户至上”的企业宗旨,秉承“精为敬业、诚为待人、信以守诺、实以惠客”的经营理念,弘扬“拼搏、团队、主人翁、创新、献身”的企业精神,坚持“成为国内领先的轨道安全控制与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系统提供商”的美好愿景,以新型列控系统、智能驾驶系统、调车安全防护系统等新项目研发推广为契机,努力拓展铁路业务,积极布局城市轨道交通业务,构建“实体经营+资本运营”双驱模式,不断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全力打造百年企业。
  • 发展进程: 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依法整体变更的股份有限公司,根据上海众华沪银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的“沪众会字(2011)第4925号”《审计报告》确认的2011年9月30日为基准日的净资产227,470,882.47元按1:0.5275比例折合为12,000万股,余额107,470,882.47元计入资本公积金。思维有限的全部资产、负债和权益由股份公司承继。2011年12月1日,上海众华沪银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了“沪众会字(2011)第4926号”《验资报告》,对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时各发起人的出资情况进行了审验。2011年12月29日,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公司核发了注册号为410199000003266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名称变更为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000万元,法定代表人李欣。公司发起人为李欣、李立、王卫平等22位自然人和法人股东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商业规划: 2024年,我国铁路行业加快复苏,中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客户对相关设备系统的采购、更新需求逐步增长;同时,铁路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公司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生产经营稳中向好,经营业绩再创新高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稳中向好,实现营业收入15.15亿元,同比增长28.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8亿元,同比增长33.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49亿元,同比增长35.02%。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再创新高。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52.46亿元,净资产48.2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7.01亿元,负债总4.2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05%,无有息负债。(二)三大主业稳健增长,盈利能力稳中有升2024年,公司列控系统、铁路安防、高铁运行监测三大业务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且市场格局持续稳固,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领先。其中,列控系统实现收入8.86亿元,同比增长25.89%;铁路安防业务实现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25.64%。高铁运行监测业务实现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39.79%。通过优化产品结构,落实降本增效措施,推进产品国产化、标准化、平台化,公司三大业务毛利率均有所提升,产品综合毛利稳中有升达到67.57%,同比增加3.44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三)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创新赋能公司新质生产力发展公司坚定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产品研发融合,以技术创新赋能公司新质生产力发展。稳步推进列车智能驾驶系统(STO)、智慧站场、安全计算机平台、列车可编程逻辑控制单元(LCU)、高铁机务智能评价系统、视频智能识别、智慧巡检系统、物联网平台、铁路视频地图等重点项目开展。公司组建成立LKJ-N全国产化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项目组,新增技术储备,引领列控技术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5,353.35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0.13%),同比增加约1400万元,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7项,专利42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外观专利1项,有力支撑了公司创新发展。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列车定位关键技术及应用、车站管控系统、机务运行揭示辅助管理系统等多个项目荣获铁路局、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多个新产品推广取得持续突破,有力支撑公司规模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新产品持续发力,以调防系统(LSP系统)、LKJ远程无线换装系统、STO系统、高铁移动视频平台及JRU等为代表的新产品在报告期内齐头并进,多点开花。其中,STO系统实现规模推广,当年合同额突破3000万元;LKJ远程无线换装系统订单实现三连增,报告期新签订单超过2亿元;在原有调防系统扩大应用的同时,研发的车站管控子系统实现推广应用,年内新签调防订单超过3亿元;乘务作业平板销售量突破一万台,成为公司第一款万级终端用户产品。相关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在为铁路用户提供技术和管理赋能的同时,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五)持续提高分红比例,积极回馈广大投资者公司高度注重股东回报,在努力提升经营业绩的同时,合理提高分红率,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公司自上市以来,连续九年实施了现金分红,保持分红政策的连续性。报告期内,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公司2024-2026年分红规划》,明确公司2024年至2026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期归母净利润的40%,确保公司现金分红的可预期性。2021年~2023年度,公司将现金分红比例由60%逐步提升至70%,进一步提升投资者回报。报告期内,公司结合公司实际情况,逐步增加现金分红频次,共计实施两次现金分红,完成2023年度现金分红和2024年前三季度现金分红实施,共计派发现金股利3.84亿元(含税)。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