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主要从事航空装备及特种制冷两大业务,涉及涵盖航空氧气系统、机载油箱惰性化防护系统、飞机副油箱等航空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修理,以及军民用特种制冷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
经营范围:航空氧气系统、空勤氧气系统、飞机客舱设备设施、应急供氧装置、发动机补氧系统、惰性化防护系统、航空燃油箱系统、起落架、航空航天环控生保设备、航空航天个体防护装置、地面氧气防护装置、外挂吊舱、航空地面设备、非标检测设备、非标训练设备、制氧装置、敏感元件、传感器、制冷设备、民用制氧机、医用制氧机、空气净化器、水净化器、机电产品的研究、设计、试验、生产、销售、维修、保养及技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机载板块的一家大型航空装备高科技企业。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经营范围涵盖航空武器装备、军用运输类飞机、直升机、机载系统、通用航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航空供应链与军贸、专用装备、汽车零部件、资产管理、金融、工程建设等产业。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江航公司2007年由创立于上世纪60年代的航空供氧和飞机副油箱研发生产专业化航空企业重组整合而成。
2019年整体改制成立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产品包括航空氧气系统、机载油箱惰性化防护系统、飞机副油箱、航空氧气地面设备等航空产品和航天生保系统环控产品以及军民用特种制冷产品。
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公司已成为国内航空氧气系统及机载油箱惰性化防护系统专业化研发制造基地,国内大型飞机副油箱及军用特种制冷设备制造商。
拥有军工科研生产质量保密等多项资质。
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国家级以及省部级、地市级单位科技成果奖共计60余项。
被国家、安徽省有关部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创新型企业、产学研联合示范企业。
公司坚持不懈的技术积累和创新,形成了一系列科研管理成果。
主编或参编的已发布标准共60余项,其中国家标准16项、国家军用标准4项。
目前,掌握拥有二十项核心技术。
其中机载分子筛制氧技术、氧气调节技术、航空供氧抗荷一体化综合技术及舱外航天服温控供氧调节系统技术、军用装甲空调环境适应性技术等多项技术已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围绕推动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生成,以“十四五”规划收官为抓手,切实履行强军首责,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科技专项任务,科研生产经营工作有序开展,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进一步推动“十四五”目标及重点任务全面完成;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做好“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等工作,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47,194.02万元,同比下降20.4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660.14万元,同比下降64.8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371.01万元,同比下降61.60%;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5.47%,同比增加3.2个百分点。
(一)公司业务发展方面1.军用航空及防务业务稳步开展航空装备业务方面,公司承担航空、航天、外贸等多个项目型号的研制交付任务,涵盖了制氧、供氧、制氮、副油箱、航天环控生保系统产品,上半年,某两项发动机高空活门获新品研制竞标成功。
通过多型号产品鉴定、评审、试验以及配套产品装机件交付,顺利完成研制交付任务。
公司持续跟进各大主机型号配套立项工作,开展多型号产品配套研制以及样件的试制和竞标工作,生产交付方面,装备批生产围绕履约交付要求,通过完善生产管理机制,优化生产管控模式,结合“十四五”规划,策划专项经营业绩考核方案,明确具体措施、时间节点和责任部门,顺利完成上半年各项产品交付任务,全面确保“十四五”攻坚等各项任务完成。
1-6月航空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2,775.41万元。
特种制冷业务方面,子公司天鹅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关注各军兵种重点项目,提高重点项目配套成功率。
方舱空调、液冷设备等多项重点科研任务顺利通过试验验证和样机交付。
积极拓展特种制冷业务市场新领域,获得航天某院重大科研项目等多项目配套权;成功中标新一代某医院项目,实现公司在军事应急医疗领域新突破;中标某兵器集团某车项目,首次实现在空降空投领域产品配套。
持续开拓制氧机业务市场,争取航天科工某院、中电某所等制氧车项目配套权,重点跟进无人机、装甲车制氧机项目。
积极开拓军贸市场,获得中国电子某公司、兵器集团某公司等外贸项目配套订单。
生产交付方面,公司制定“四级计划”管控机制,加强计划源头牵引,科研、生产、采购聚焦重点产品交付形成合力,顺利完成兵器集团某所新型武器项目、中电某所电子通信项目等重点交付任务,1-6月特种制冷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224.70万元。
2.民用航空业务有序推进公司持续推进民机科研生产任务,开展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氧气系统产品适航支持工作,同时开展多型民航客机氧气系统机组、旅客、便携全构型复杂系统的集成、惰化防护系统的研制以及宽体客机的技术储备工作,并攻克了多项产品关键技术,完成了样件研制、试验及交付。
有序完成AG600等机型的批产交付工作。
持续开拓民机PMA产品市场,进一步推动产品装机交付;启动民机维修业务取证工作,为公司民机产品维修市场推广夯实基础。
3.军品贸易业务持续开拓根据集团公司全面推进航空军品贸易工作部署,贯彻“一型装备服务两个市场”的要求,公司成立专项推进机构,结合公司“十四五”及中长期军贸业务发展规划,积极把握开放发展机遇,持续对接目标客户,稳步推进军贸业务发展,航空装备业务以集团军贸业务平台为支撑,依托各主机外贸机型及出口型号,抢抓国际市场,顺利完成各项外贸订单交付;特种制冷业务巩固现有出口市场,争取统型配套军贸订单,获得出口某国滤毒通风装置的配套权。
4.新兴产业推进成果显著依托公司核心专业先进的技术水平和产品优势,不断拓展新领域新市场。
开展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氧气系统产品适航支持工作,完成AG600氧气系统装机交付。
公司与湖南联城合作开展高原列车制氧装置项目;军用制冷环控设备成功中标二代某车项目,首次实现在空降空投领域配套,标志着公司在高端军事装备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同时,充分发挥上市平台优势,围绕主责主业,布局战略新兴产业,持续保持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地位。
(二)能力建设方面1.研发能力航空氧气系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上半年在民机氧气系统研制上完成了653项鉴定试验,编制并获批130余份适航符合性验证资料,圆满取得了国内首个国产氧气系统适航鉴定及随机适航取证支持工作,获得了民航上海审定中心表彰。
上半年省重点实验室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和外观专利3项。
针对前沿关键核心技术,确定具体项目并制定年度三个清单目标、季度推进计划,打造面向未来装备的共性技术、产品平台,并实现相关专业关键技术突破。
2.生产交付能力成立生产制造中心,融合整个生产系统,实现公司资源整合,合理分配,加强扁平化管理。
调整组织机构,将机加厂、热表厂、特加厂整合为零件加工中心,快速响应和满足客户需求,敏捷提供高可靠性的产品以及良好的客户服务体验。
3.运营能力编制发布《“十四五”规划收官工作方案》《江航十五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论证工作方案》,对“十四五”规划收官及“十五五”规划编制论证进行详细安排,明确工作项、工作要求、工作计划、责任分工等,全力推进实现“十四五”各项任务高质量收官,做好“十五五”谋篇布局。
将2025年确定为公司制度建设年,组织公司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围绕提高管理执行和管理效率,基于端到端(客户提出需求端到满足客户需求端为主线)的流程思想,致力于如何拉通、解决跨部门存在的流程(制度)当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进行思考、研讨,确认建设方向及方法、内容。
制定经理层成员任期(2025-2027年)岗位聘任协议和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并经董事会审议通过,进一步调动经理层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进一步建立高层畅通协调机制,降本增效,共同打造江航双碳绿色供应链,公司组织召开2025年供应商交流会,25家重点供应商代表共60余人参会。
会上向2024年度优秀供应商颁发了奖牌,并与参与项目研制的17家供应商签订了《配套产品研制质量责任状》。
从文化导入、机制建立、推进运行、持续改善等四个阶段推进开展“不制造缺陷、不传递缺陷、不接收缺陷”质量文化建设工作。
通过系统深入开展质量文化建设,培育“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诚信质量文化,严格过程质量监督,增强员工质量意识,进一步浓厚质量第一的良好氛围。
发行人前身为航宇救生装备(合肥)有限公司,系依据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关于安徽江淮航空供氧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与合肥皖安航空装备有限公司重组整合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航计[2007]150号)批复,由航宇救生以其拥有的江淮航空与皖安航空的净资产重组整合设立。
2007年12月18日,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中天运[2007]验字第0571002号),确认已收到航宇救生以其拥有的江淮航空与皖安航空的净资产33,158.67万元,折合实收资本20,000万元,剩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2007年12月28日,合肥市工商局核准了航宇救生装备(合肥)有限公司的设立登记,公司成立时的股权结构为:2019年5月28日,国防科工局作出《关于合肥江航飞机装备有限公司改制并上市军工事项审查的意见》(科工计[2019]615号),原则同意江航有限改制并上市。
2019年6月14日,江航有限全体9名股东签署发起人协议,拟以2019年1月31日为基准日,将合肥江航飞机装备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全体发起人同意,以江航有限截至2019年1月31日经审计的扣除专项储备后的净资产640,878,533.11元全部折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302,808,350股,每股面值1元,余额计入资本公积。
根据北京天健兴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并经航空工业集团备案的天兴评报字(2019)第0288号《评估报告》,截至2019年1月31日,江航有限股东全部权益的评估价值为116,630.35万元。
2019年6月20日,航空工业集团作出《关于合肥江航飞机装备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航空资本[2019]562号),同意江航有限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国有股权管理方案。
2019年6月25日,江航有限召开创立大会暨201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股份公司设立的相关议案。
同日,经瑞华验字[2019]48440001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19年1月31日止,公司已收到各股东以净资产折合的股本人民币302,808,350元。
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此次变更,并向合肥江航颁发股份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根据中审众环出具的众环验字(2019)020017号《验资报告》,截至2019年6月25日止,公司全体发起人已按发起人协议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以江航有限截至2019年1月31日经审计的扣除专项储备后的净资产折股,缴纳注册资本人民币302,808,350元。
2019年1月28日,经江航有限股东会批准,中航机载(由机电公司于2018年6月更名而来)以其享有的国有独享资本公积6,010万元认缴江航有限新增注册资本2,280.83万元,公司注册资本由28,000万元增至30,280.83万元。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尉卫东 | 2025-08-12 | 20000 | 12.45 元 | 255809 | 核心技术人员 |
赵宏韬 | 2025-08-04 | -10000 | 13.35 元 | 183345 | 核心技术人员 |
王伟 | 2025-08-04 | -50000 | 13.11 元 | 235878 | 核心技术人员 |
方玲 | 2025-07-28 | -40000 | 12.05 元 | 85896 | 核心技术人员 |
赵宏韬 | 2025-06-30 | -60000 | 11.33 元 | 193345 | 核心技术人员 |
赵宏韬 | 2025-06-27 | -20000 | 10.9 元 | 253345 | 核心技术人员 |
方玲 | 2025-06-26 | -30000 | 10.94 元 | 125896 | 核心技术人员 |
李春睦 | 2025-06-23 | -25800 | 10.35 元 | 150078 | 核心技术人员 |
李春睦 | 2025-05-23 | -30000 | 10.07 元 | 175878 | 核心技术人员 |
尉卫东 | 2025-05-07 | -50000 | 10.05 元 | 235809 | 核心技术人员 |
李春睦 | 2024-03-11 | -30000 | 9.39 元 | 205878 | 核心技术人员 |
赵宏韬 | 2024-01-08 | 500 | 10.32 元 | 273345 | 核心技术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