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湖北
  • 成立日期: 1993-03-09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20000271750655H
  • 法定代表人: 张龙
  • 董事长: 张龙
  • 电话: 027-86606100
  • 传真: 027-86606109
  • 企业官网: www.hbny.com.cn
  • 企业邮箱: hbnyzq@hbny.com.cn
  • 办公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徐东大街137号能源大厦
  • 邮编: 430063
  • 主营业务: 能源投资、开发与管理,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水电、火电、新能源发电、天然气输销、煤炭物流贸易等
  • 经营范围: 能源投资、开发与管理;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的其他经营业务(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决定需许可经营的除外)。
  • 企业简介: 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2月由原湖北省清江水电投资公司和湖北省电力开发公司合并组建而成,为国有独资企业。2007年,通过引入长江电力战略投资,实现股权多元化。2008年,实行股份制改造,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实现整体上市(股票代码:000883)。2015年年底,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三峡集团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湖北能源由湖北省国资委控股管理的省属国有企业,转变为三峡集团控股的二级子公司。作为湖北省能源安全保障平台和三峡集团综合能源发展平台,公司已形成水、火、风、光、煤、气、储多能互补、高效协同的综合能源业务板块,初步建成了鄂西水电和鄂东火电两大电力能源基地,并积极构建煤炭和天然气供应保障网络,是我国能源业务品种最全的上市公司。近年来,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湖北百强企业”、“湖北省工业先进企业”、“湖北省国有企业改革先进单位”、“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湖北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30周年优秀企业”、“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面向未来,湖北能源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三峡集团战略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紧围绕“立足湖北、融入三峡、全面发展”的战略思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两个平台”的战略定位,弘扬“立责于心,履责于行”的企业精神,不断增强核心动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发展进程: 公司是于1993年2月1日经湖北省体改委鄂改[1993]5号文批准,由三环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3月9日经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1998年4月,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字[1998]57号和证监发字[1998]58号批准,公司于1998年5月9日在深交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码“000883”。2010年12月9日公司完成工商变更手续,并获得了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下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420000000022957。公司名称由“湖北三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商业规划: 公司主营业务为能源投资、开发与管理,从事或投资的主要业务包括水电、火电、新能源发电、核电、天然气输销、煤炭物流贸易和金融投资。已初步建成鄂西水电和鄂东火电两大电力能源基地,新能源项目覆盖全省,并积极构建煤炭和天然气供应保障网络。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融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坚持风光水火储及煤炭、天然气一体化协同发展,持续优化业务布局,加快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一)报告期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的主要特点报告期内,面对清江流域来水丰枯急转、电力市场竞争加剧、能源供需相对偏松等多重挑战,公司全力以赴抓好生产经营,全面高质量实现生产经营目标。1.以精益管理推动提质增效,生产经营向好态势不断巩固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持续向好。水电板块持续优化水库调度,清江梯级电站全年无弃水,隔河岩电站4台机组获评中电联“水能利用提高率指标最优机组”。煤电机组高质量开展技术升级改造,全面完成煤电“三改联动”,有效提升设备可靠性,平均供电煤耗同比下降,持续优化生产管理水平。新能源板块统筹抓好生产组织、设备管理、技术提升,着力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公司深入推进降本增效,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煤电联营、优化煤炭内部集采机制,有效降低煤炭平均到厂单价;科学制定市场交易策略,积极参加辅助服务市场,优化电力生产策略,营销创效贡献更加突出;积极丰富融资渠道,精益开展资金管理,综合债务融资成本率持续下降,新增债务融资成本创历史新低。2.立足“两个平台”功能定位,优化拓展能源产业布局报告期内,公司立足“三峡集团综合能源发展平台”和“湖北省能源安全保障平台”(以下简称两个平台)功能定位,坚持风光水火储及煤炭、天然气一体化协同发展,持续优化拓展能源产业布局。一是新能源板块攻坚突破,报告期内新能源新增装机254.19万千瓦(不含储能),新能源装机达到692.64万千瓦(不含储能);积极储备优质新能源项目,报告期内,新增核准(备案)项目装机42.15万千瓦。二是加速推动清洁煤电建设,开工建设江陵电厂二期项目主体工程,建成投用宜城电厂配套铁路专线,有效保障宜城电厂煤炭供应。三是有序推进抽蓄项目建设,长阳清江、南漳张家坪项目通风兼安全洞顺利贯通,转入主体工程建设,罗田平坦原项目主厂房开挖至第六层。四是探索发展“新业务、新模式”(以下简称“两新”业务),新能源检测检修业务实现外部市场“零的突破”,汉欧国际物流园低碳园区开工建设,虚拟电厂上线运营。3.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赋能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国企改革,获评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考核“标杆”等级;深化市场化机制改革,经理层考核兑现刚性进一步增强、薪酬兑现与绩效严格挂钩,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要求进一步向中层管理人员延伸,新型经营责任制进一步提质扩面。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科研项目数、专利授权数均创历史新高,荣获省部级和国家行业学会级科技成果奖励6项,创新成果加速涌现;同时稳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出台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启动新一代数据中心与生产运营管控一体化平台建设,拓展综合数据智能管理平台覆盖范围,实现70个场站实时监视预警。4.统筹推进风险管控,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报告期内,公司扎实开展治本攻坚行动,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狠抓混塔风电施工等风险管控,组织反“三违”等7个专项行动,建成工程建设视频监控系统,2024年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零死亡”目标;优化合法合规审查流程,构建“法规依据、项目主体、实施方案、决策程序、风险提示”五维审查模型,全面把控合规风险;科学、精准做好年度重大经营风险预测评估,持续筑牢强内控防风险体系;全力推动审计监督、专项治理、合规管理、风险管理等大监督体系建立,形成监督合力;以风险为导向,强化审计成果运用,做好“防未病”预警提示。(二)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情况2024年,公司新增可控装机262.79万千瓦,主要为新能源装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可控装机容量为1,829.97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465.73万千瓦,火电装机663万千瓦,风电装机123.16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569.48万千瓦,储能装机8.60万千瓦。公司在湖北省内可控装机1,483.20万千瓦(剔除储能),占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10,120.85万千瓦(不含三峡电站2,240万千瓦)的14.65%。其中,在湖北省内水电装机420.13万千瓦,占湖北省水电总装机容量1,572.05万千瓦(不含三峡电站)的26.72%;公司在湖北省内火电装机633.00万千瓦,占湖北省火电总装机容量4,086.74万千瓦的15.49%;在湖北省内风电装机123.16万千瓦,占湖北省风电总装机容量952.10万千瓦的12.94%;在湖北省内光伏发电装机306.91万千瓦,占湖北省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3,509.96万千瓦的8.74%。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天然气业务已在湖北省内建成38座场站,省内天然气长输管线675公里(含东湖燃机管道),城市燃气中压管线285.92公里,覆盖湖北全省13个省辖市、州中的12个;煤炭业务方面,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全年转运煤炭772.80万吨。(三)报告期公司生产经营情况2024年,湖北省发电量2,649.64亿千瓦时(不含三峡电站发电量),同比增长10.50%。其中,水电481.9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6.37%;火电1,648.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1%;风电17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0%;太阳能发电346.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21%。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发电量440.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21%。其中,公司水电发电量为109.66亿千瓦时(含查格亚电站),同比减少0.36%,水力发电厂平均用电率0.95%,水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2,355小时;火电发电量为265.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03%,火力发电厂平均用电率6.48%,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4,000小时;风电发电量21.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9%,风力发电厂平均用电率2.1%,风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1,787小时;光伏发电量43.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97%,光伏发电厂平均用电率2.27%,光伏发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1,109小时;报告期内,天然气输销气量为19.12亿标方,同比减少7.18%。2024年,公司所属中国境内电站市场化交易结算总电量252.43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加70.52亿千瓦时,占公司所属境内电站上网电量的63.01%。(四)报告期内公司总体经营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0.31亿元,同比增加13.62亿元,增幅7.30%。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一是宜城火电项目投产,火电发电量增加,火电业务收入同比增加25.26亿元;二是新能源装机容量增加,发电量增加,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加3.61亿元;三是秘鲁查格亚电站本期发电量增加,水电业务收入同比增加2.45亿元;四是为防控煤炭贸易业务风险,同时为保障火电企业煤炭供应,有效降低发电燃煤综合采购成本,公司煤炭采购聚焦内部集采业务,煤炭贸易收入同比减少13.43亿元。2024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2.19亿元,同比增加3.40亿元,增幅18.10%;归母净利润18.14亿元,同比增加0.66亿元,增幅3.75%。公司净利润同比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一是秘鲁查格亚电站本期发电量增加,同时为履行长期购售电协议所需的购电成本同比减少,查格亚水电站净利润同比增加3.94亿元;二是火电发电量增加,且煤价呈下降趋势,火电业务净利润同比增加7.56亿元;三是新能源业务市场化交易比例增加,平均售电价格降低,新能源业务盈利能力下降,同时本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较上期增加,净利润同比减少2.60亿元;四是煤炭中转量和天然气销量减少,致煤炭中转及天然气销售业务净利润减少2.08亿元;五是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致净利润减少4.88亿元。主要生产经营信息公司售电业务情况公司于2017年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北能源集团售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售电公司)。2018年4月,售电公司获批成为湖北省首批准许售电公司之一。售电公司定位为公司市场化电力交易管理平台和客户开发服务平台,主要职责是维护和开拓电力市场化交易用户,配合公司所属电厂完成市场交易电量消纳工作,实现保量控价营销目标,提升公司发电业务整体效益。2024年售电公司代理零售用户交易电量130.99亿千瓦时,占公司境内总售电量的32.70%,其中绿电交易1.31亿千瓦时。按交易对象分,与公司所属发电企业合计交易电量42.07亿千瓦时,占公司境内总售电量的10.50%。涉及到新能源发电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可控新能源装机254.19万千瓦。2024年,公司新能源发电量65.5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51亿千瓦时,增幅36.44%;实现净利润3.17亿元,同比减少46.36%。2025年,公司一方面将加强研究市场化交易规则,制定科学的市场交易策略,努力提升新能源项目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将加强新能源优质资源获取。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