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石化机械
- 企业英文名: Sinopec Oilfield Equipment Corporation
- 实际控制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000852.SZ
- 注册资本: 95614.1689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8-11-26
- 大股东: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47.77%
- 董秘: 王务红
- 董秘电话: 027-63496803
- 所属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朱晓东、唐旻
- 律师事务所: 湖北瑞通天元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庙山小区华工园一路5号
- 概念板块: 专用设备 湖北板块 养老金 深股通 融资融券 央企改革 氢能源 天然气 一带一路 可燃冰 央国企改革 油气设服 海工装备 页岩气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湖北
- 成立日期: 1998-09-28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20100711956260E
- 法定代表人: 王峻乔
- 董事长: 王峻乔
- 电话: 027-63496801,027-63496803
- 传真: 027-52306868
- 企业官网: sofe.sinopec.com
- 企业邮箱: security.oset@sinopec.com
- 办公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77号光谷金融港A2座12层
- 邮编: 430205
- 主营业务: 油气开采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及服务,油气集输,加氢、制氢装备研发制造及服务和石油机械设备检测
- 经营范围: 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压裂、固井、修井、钻井、特种作业)、深海石油钻探设备、海洋工程装备、炼油与化工生产专用设备、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气体压缩机械,泵、阀门和旋塞,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工业机器人,通用零部件)研制、销售;金属工具(钻头、螺杆钻具及提速工具、完井工具、工程工具)研制、销售;金属制品(钢管、弯管、套管、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金属压力容器)研制、销售;钢管防腐与涂敷;轨道交通专用设备、关键系统及部件研制、销售;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氢气生产、运输、储存及加气站、加氢站装备与装置研制、销售;CO2捕集利用与封存装备、装置、配件研制、销售;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智能车载设备研制、销售;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运行维护服务、信息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数字内容服务);专用设备、通用设备、金属制品修理;设备租赁;国内贸易、进出口代理;技术服务(质检技术服务、检测服务、计量服务、标准化服务、认证认可服务,设备设施健康服务,一体化服务,装备运行维护,泵送与增压服务,其他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程技术服务;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井下作业技术服务;燃气经营;燃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生产和供应;石油天然气开采辅助活动;职业技能培训;货运、装卸和仓储;水上运输辅助活动;住宿和餐饮。(仅限由许可证的分支机构经营)。
- 企业简介: 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属于油气装备及工具制造、服务行业,主营业务包括油气开采机械设备、钻头钻具以及油气钢管产品和天然气压缩机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及租赁,油气钻采设备检测服务及氢能装备研制销售等。主导产品涵盖钻采装备、钻完井工具、集输装备三大领域,覆盖陆地和海洋油气田,具体包括钻头钻具、钻井装备、固井装备、压裂装备、修井装备、特种作业装备、提速工具、完井工具、油气钢管、天然气压缩机、井口及地面装备等。同时紧跟新能源发展步伐,积极培育氢能压缩机、CCUS用二氧化碳压缩机、加氢机和制氢装备及输氢钢管等新业务。 油气钻采装备、钻头钻具、井下工具,主要用于油气勘探开发工程作业;海洋工程装备主要用于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储运等工程作业;油气集输钢管主要用于输送石油、品油、天然气,也可用于城市管网建设;天然气压缩机主要用于地穴等储气库注气、试气试采气回收、井口气收集处理等;氢能装备主要用于制氢、加氢及输氢。 公司努力打造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优势,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优良装备和优质服务。在主导产品方面,公司钻头钻具、井下作业工具、固井压裂装备、修井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压缩机、钢管等油气集输装备为国内领先水平,钻井装备处于国内第一方阵。在核心制造方面,公司立足自主制造,建成了钻头钻具、钻机、固井压裂设备、钢管、氢能装备等17条生产线,拥有8000马力泵试验中心、油气钻探重点实验室等7个专业实验室和国家油气钻采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了API、GOST、CE等国际认证,建立了完整可靠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制造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营销服务方面,公司形成了国内相对完善的营销服务体系,服务能力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公司优化国内服务网点布局,在油气开发上产重点区域建设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开展钻完井工具一体化服务、设备租赁服务、设备设施健康服务、装备运行维护服务和压裂泵送服务。 石化机械致力于“智造大国重器,服务能源安全”,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唯一的油气装备研发制造服务中心、氢能装备制造基地、首批创新型企业,现已发展成为国内研发实力领先、产品门类齐全、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油气和新能源装备重要骨干企业。
- 商业规划: 公司是国内研发实力领先、产品门类齐全的油气和新能源装备研发、制造、专业技术服务企业,历经多年创新发展,形成了“三优四新五特色”技术和产业体系,包括钻采装备、钻完井工具、集输装备3类优势产品,氢能装备、环保装备、化工装备、数字化4个新兴业务,工具服务、再制造服务、设备租赁服务、设备健康服务、增压技术服务5项特色服务。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是油气开采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及服务,油气集输,加氢、制氢装备研发制造及服务和石油机械设备检测。(一)优势产品业务1、钻采装备。主要包括以压裂泵、混砂装置、高压管汇等为核心的成套压裂装备和技术体系,快移快装、沙漠整移、低温等特色钻井装备,海洋、低温和沙漠、超低密度等特色固井装备,万米超深井、油电双驱、网电储能等特色修井装备,大容量车载式、井架式、复合式等特色连续油管作业装备,以及系列高压油气井带压作业装备,能够满足沙漠、海洋等不同应用场景油气勘探开发需求。2、钻完井工具。主要包括全系列牙轮钻头、“锋”系列PDC钻头、“龙”系列混合钻头、大扭矩等壁厚螺杆钻具等钻井工具,扭力冲击器、水力振荡器等特色提速工具,桥塞、水泥承留器、滑套、封隔器等系列完井工具,能够提供丰富优质的钻完井工具一体化解决方案。3、集输装备。主要包括标准化平台增压、快移快装气举排水、集输增压、储气库等系列天然气压缩机,直缝埋弧焊钢管、螺旋埋弧焊钢管、高频焊钢管、热煨弯钢管四种油气集输钢管,以井控设备、地面测试设备、采油气计量装置及井口装置为核心产品的系列井口及地面集输装备,能够提供天然气集输增压装备解决方案。(二)新兴业务1、氢能装备。主要布局氢制备、氢储运和氢加注环节,发挥核心技术攻关+关键装备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优势,全面构建较为完整的联合创新、装备制造和服务体系。目前拥有系列氢气压缩机、加氢机、站控系统等加氢关键装备,大口径纯氢长输钢管,以及碱水制氢、PEM制氢关键装备,能够为用户提供加氢装备解决方案、方形电解槽碱水制氢装备解决方案、高效PEM电解槽装备解决方案。2、环保装备。重点布局CCUS领域装备,围绕CCUS全流程作业需求,构建了完整的CO2压缩机技术体系,目前拥有回收压缩机、低压管输压缩机、中压管输压缩机、高压注气压缩机、烟气驱油压缩机,满足碳捕集、输送、封存和利用环节CO2增压需求。同时,针对油气钻采领域,研发了第二代油基钻屑热处理设备(DTTD-II),可实现油基钻屑无害化处理,满足海洋和陆地环保需求。3、化工装备。重点布局炼化领域用压缩机,拥有化工压缩机、化工阀门等产品,具备高压聚乙烯压缩机一次机、二次机关键部件国产化能力。4、数字化业务。公司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与布局力度,实施“人工智能+油气和新能源装备”行动,推动油田装备产品智能化,构建钻头钻具研选平台、压缩机远程运维平台、SOFElink数智管理平台等服务平台,全力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三)特色服务业务在5项特色服务中,设备健康服务快速发展,建有国家油气钻采设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湖北),拥有5项国家级检测资质,覆盖精密测量、理化分析、无损检测和性能试验等业务。在工具服务方面,包括钻头钻具一体化服务和完井工具服务,有针对性开展米费制、全井承包、租赁式服务、工具串服务等新模式,深度服务“深地工程”、页岩油气、海洋油气开发。再制造服务方面,拥有再制造服务中心,开展装备及工具、部件的检测、大修、改造、升级业务及其相关服务。设备租赁服务方面,通过直接或间接设备租赁的形式,向承租方出让设备资产使用权以实现经营收益。增压技术服务方面,能够提供电动压裂装备制造一体化服务,井口气回收、单井综合治理以及气井开发技术服务。1、概述2024年,油气装备行业与氢能装备行业呈现差异化发展格局,油气装备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氢能装备依托政策红利和技术突破快速扩张,两者均面临供应链自主化与全球化布局的双重挑战,但氢能行业增长潜力更显著,未来或许迎来爆发式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推动优势产业数智化升级,对重要生产设备实施更新,其中:固井压裂泵数智化生产线和智能立体仓库全面投运,提高生产效率30%;智能控制系统武汉制造基地建成投运。建成国内首条天然气压缩机气缸智能化生产线,提高整体加工效率40%以上;直缝钢管生产线运行可靠性大幅提升,大口径超长管加工和防腐生产线完成建设。2024年全年实现订货101亿元、同比增长6.3%,营业收入80.37亿元、同比减少4.3%,利润总额12753.65万元、同比增长6.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87.58万元、同比增长5.35%。(一)经营情况分析报告期内,公司石油机械设备营业收入占总体营业收入比重持续提升,与上年相比占比由48%提升至55.99%;钻头及钻具受收入下降影响,占比由11.21%下降至9.93%;油气钢管2024年营业收入大幅下滑,占比由27.79%下降至16.94%;其他业务中因天然气技术服务业务量有所增长,营业收入占比由12.67%提升至16.42%。(1)石油机械设备: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11.62%,是公司重要盈利增长点。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强化项目运作,钻修装备市场份额有力提升,2024年新增订货15.9亿元,获得国内油田新能源自动化修井机大单,并争取到中石化胜利页岩油自动化钻机、修井机等重点项目。压裂和测试管汇、井控设备等订货取得积极突破,175MPa压裂管汇占据主导。压缩机中标中海油等具有战略布局意义的项目,应用场景向煤层气、炼化等领域拓展,订货首次超过6亿元。(2)钻头及钻具:实现营业收入7.98亿元,同比下降15.21%。在低成本勘探开发战略的持续影响下,油公司持续压缩单井投资,钻井提速提效要求不断升级,钻井公司常态化追求“一趟钻”,导致出现整体进尺增加但钻头钻具用量减少的情形。公司2024年钻头钻具收入有所下降。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融入中石化集团“大上游”一体化格局,与油田等开展一体化合作,推动系列高性能钻头钻具应用推广;在中海油市场钻头钻具订货突破亿元大关;在中石油市场公司作为钻头钻具服务商代表参加“深地塔科1井工程技术研讨会”,获得全井螺杆订单,公司提供的超高温牙轮钻头钻抵10910米,创区块指标4项,助力工程打开大漠腹地难钻地层。(3)油气钢管:实现营业收入13.61亿元,同比下降41.66%。主要是国家管网建设速度放缓,部分项目开工延迟,导致部分订单无法转化为收入,同时中石化集团长输管线建设投资压缩和放缓,新开项目减少,导致订单减少。在国内市场下滑的形势下,公司大力开拓钢管国际市场,取得海外订单6.64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95%。(4)氢能装备:实现营业收入0.58亿元,同比增长106.25%。报告期内,氢能装备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订货和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地方氢能产业政策,深度融入中石化氢走廊建设,产品亮相第二届链博会;持续发力炼化市场,先后中标国内炼化企业万方级供氢中心、充装加氢、压缩机改造等项目;成功获得国内多个制氢加氢供氢成套装备订单;作为汉宜高速氢走廊示范线唯一装备供应商,投营3座加氢站实现安全稳定运行。(二)科技创新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产品技术迭代升级,研发投入3.73亿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全力攻关国家、中石化集团重点项目,推出一批“万”字级创新成果。2.5万马力智能化全电驱船载压裂作业系统获得中国海油验收。175兆帕超高压压裂装备,圆满完成国内最深海相页岩气井大型加砂压裂施工。钻头钻具产品,在我国首口超万米深井“深地塔科1井”开采的多个层段发挥关键作用,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双机双泵固井橇组,应用于国内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150万方高抗硫压缩机,在超深、高含硫、高压的复杂山地气田普光气田湿气增压站平稳运行。参与研制的5万标方岩洞氢储能系统入选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国内排量最大的双压液驱式氢气压缩机亮相链博会。公司成为页岩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装备制造中试基地,氢气增压装备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获批认定,湖北省制氢及加氢装备质检中心获批筹建。公司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为服务国家能源安全贡献了重要力量,也极大增强了公司与客户的粘性,为后续市场开拓和产品应用提供了坚强保障。(三)管理提升方面。2024年公司扎实开展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和治理能力综合提升行动,完成“一体两维”战略实施体系、“精益+数智”“产品+服务”、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双轮驱动等战略实施方案。完善科技研发管理机制,推进实施科技攻关梯次工程,构建首台套研制-工程适应性研究-产业化推广模式。设立国内4个区域服务中心增强大客户服务功能。设立氢能机械子公司,为后续潜在合资合作和资本运作搭建氢能装备业务平台,快速发展壮大氢能装备新产业。组建法律事务、采购招标、工程项目、新闻宣传4个业务中心,实施集约化和专业化管理,极大助力公司降本减费和应收款项清理工作开展。发布实施“1+N”考核评价体系,全方位激发员工创新创效。同时根据各业务情况,加强人员内部流动管理,跨岗位、跨单位优化配置用工300余人,满足不同业务发展所需。公司连续3年获评优秀“双百企业”,改革成果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案例集。(四)国际市场开拓方面。报告期内,公司认真践行“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思路,国际市场拓展取得新突破,全年实现新增订货17亿元,同比增长55%。中东、中亚、俄罗斯市场强势增长,北非、东南亚、澳大利亚市场实现突破。公司积极融入中石化集团海外业务一体化发展大局,借助中石化集团与道达尔、俄罗斯石油公司、印尼国家石油公司、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契机,推进产品纳入战略合作协议。钻修装备批量出口非洲、中亚、中东等地,获得中东9000米钻机订单,订货额突破2.8亿元;固压装备成功播种“一带一路”,系列压裂车批量出口中东、非洲等地;中东市场钻头一体化大包井项目顺利实施,实现新增订货4200万元;压缩机首次进入尼日利亚市场;钢管中标沙特输水管道项目,订货额达3.8亿元。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