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安徽
  • 成立日期: 1998-07-10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40800704937491X
  • 法定代表人: 倪俊龙
  • 董事长: 倪俊龙
  • 电话: 0556-5919891,0556-5919978,0556-5919977
  • 传真: 0556-5919978
  • 企业官网: www.chinahuamao.net
  • 企业邮箱: hmgf@huamao.com.cn
  • 办公地址: 安徽省安庆市纺织南路80号
  • 邮编: 246018
  • 主营业务: 专注于各类纱线、织物、面料、产业用布等生产与销售及投资管理
  • 经营范围: 棉、毛、麻、丝和人造纤维的纯、混纺纱线及其织物、针织品、服装、印染加工;纺织设备及配件、家用纺织品销售;投资管理。
  • 企业简介: 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始建于1958年。由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原安庆纺织厂)独家发起并以募集方式设立的上市公司,1998年7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公司证券简称“华茂股份”,证券代码“000850”。纱线和坯布产品双双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等称号。公司作为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企业,连续多年跻身“中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20强企业”,是“中国棉纺织精品生产基地”。公司利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紧扣技术创新,积极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开发和应用,通过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年均开发新品种近千余种,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等称号。无浆坯布的生产,标志着华茂面料加工技术在绿色、低碳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2016年公司与武汉纺织大学共同合作的多重集聚纺技术及其应用项目通过国家鉴定,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推广应用将对中国纺纱行业的技术进步与产品升级换代起到重大的推进作用。公司秉承“质量为本,技术为先,管理支撑,持续创新”的经营理念,坚持以技术创新提升发展水平,以品质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技术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品牌效益型道路,现已拥有纺纱、织造(色织)、面料、无纺布等产业,在品牌、质量及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近年来,公司连年跻身“中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20强”。先后荣获“中国工业大奖”、“国家绿色工厂”、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纺织行业创新示范科技型企业”、“安徽省技术标准创新示范基地”、“安徽省节水型企业”和“安徽省制造业50强”等荣誉。
  • 发展进程: 公司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秘[1998]83号文件批准,由原安徽省安庆纺织厂作为独家发起人,对其生产经营性资产及其相关债项进行重组,并通过募集方式组建设立。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字[1998]169号、证监发字[1998]170号文批准,本公司已于1998年6月22日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000万股(含公司职工股500万股),1998年7月5日召开了创立大会,并于1998年7月10日在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注册资本为17000万元。经深圳证券交易所深证发[1998]251号文审核同意,本公司股票于1998年10月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 商业规划: 公司专注于各类纱线、坯布、面料、产业用布、无纺布等生产与销售及投资管理。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纱线系列产品,坯布面料系列产品、色织面料系列产品和功能性产业用布系列产品、无纺布系列产品等。报告期内的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可年产“乘风”牌Ne5-330高档纱线8万余吨、“银波”牌120-360厘米幅宽高档坯布及面料10,000万米。纱线和坯布产品是“中国名牌产品”、“全国用户满意产品”。以公司生产的优质坯布为原料,采用国际先进的染整清洁生产技术和功能性后整理技术加工生产的高档纺织面料,立足中高端市场,主要与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配套;功能性产业用布材料及消费用品主要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等。公司主要按订单组织生产,同时,根据用户需求,实行定制化生产和研发。原辅材料根据生产需要自行采购,营销模式采取直接销售和定制化服务相结合。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投资业务中拥有国泰君安、广发证券、徽商银行等金融股权。1、研发设计方面:公司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充分发挥全国纺织行业环锭纺纱技术创新中心、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安徽省纺织新材料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等创新平台作用,联合上下游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瞄准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紧紧围绕纺织产业“科技、时尚、绿色”的定位,不断开展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推动行业的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实现高质量发展。公司坚持自主开发和合作研发相结合,充分发挥安徽省博士后工作站的作用,做到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逐步实现产品由市场引导向引导市场的转变。公司设计生产的“天上蓝天、粉色爱心、多彩虎纹”和“晨雾森林、绵柔暖意、黄白复合”等织物,获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2025春夏和2025/26秋冬)中国流行面料入围评审优秀奖;联合申报的“宽幅绵柔针织家纺面料的开发与产业化、并条工序全自调匀整产线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两个项目获得2024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FA306并条机前压辊微动开关、纺织用棉条筒质量追溯系统及追溯方法、精梳机牵伸区皮辊清洁器、烧毛机出布区静电导引装置、疵管纱智能剥离装置关键技术及嵌入数字化车间应用、在线作业式水刺无纺布半成品铁屑分拣装置及方法、梳棉机磨针托脚定规同轴度校验装置等七件成果获得安徽省科技成果称号。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542件,其中发明专利103件。2、采购方面:公司在采购申请、过程管理、招(议)标流程、供应商认证以及评审管理等诸多环节,精心制定了详尽且规范的流程。充分利用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资金优势,审慎地选择棉花优势加工企业,并积极参与籽棉的采摘、收购以及加工等全流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从而稳定了原料供应渠道,切实确保公司能够获取到质优价廉的棉花资源。公司建立了“网络管理采购平台”,借助企业采购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事前的严格规范、事中的有效执行以及事后的严密监控,成功堵塞了采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漏洞。该平台充分发挥了竞价、询比价的显著优势,有效地降低了采购成本。与此同时,通过不断完善和大力加强信息化采购平台的建设,吸引了数量众多的供应商踊跃参与合作,构建起了一个出色的供应商寻源体系,营造出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理想采购环境。3、生产方面:加大市场调研力度,完善预备货方案,兼顾订单生产和计划备货,尽全力做到机台的相对稳定,发挥产能的最大优势,稳定生产,稳定质量。各生产部门结合自身资源,做到集中调度,高效协同,按时生产,保质保期,快速交付,较好地满足各种订单要求。4、品牌经营方面:公司坚持自己的产品定位和特色,坚持发挥华茂的品牌优势,坚持低碳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积极引导市场。同时根据公司的战略调整,重点加大新纤维的市场开发,利用华茂品牌优势,实现产业链的高效协同。2024年根据市场的变化,坚持内外市场同步抓,做好市场细分,抢占国内市场的高地,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大与国外一线品牌商的战略合作。坯布面料上,加大内销市场的开拓,提升“银波”牌坯布的市场竞争力。定位于高端市场的面料产品,实行自主研发和销售的营销策略,面料设计理念追求原创性,迎合当下流行趋势,为客户提供环保、时尚、舒适等功能型产品。产业用布主要采取订单式生产,同时,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满足个性化市场需求。1、概述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紧紧围绕年初提出的“攻坚克难、提质增效、稳中求进、共建共享”的经营方针,全体员工特别是销售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强化市场开发、强化销售接单,确保主营业绩稳定提升;各生产单位围绕提质增效,强化内部管理,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运行质效;扎实推进新纤维新项目建设;各部门、各单位始终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卓有成效的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4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87亿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483万元,每股净资产4.70元。2024年度公司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攻坚克难,努力开发市场。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态势,销售部门主动出击,勤跑市场,不断开发新客户,开发新产品,这些新品种的开发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灵活应对,降低原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2024年的原料市场价格波动很大,随着市场需求低迷,棉价持续下行,给采购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面对这一挑战,公司及时调整采购策略,密切跟踪国内外棉花巿场行情变化情况,灵活采购,有效降低了棉花价格波动给公司带来的风险。3、齐心协力,确保生产、质量相对稳定。由于原料的大幅变化和产品不断调整,对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生产单位和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克服各种困难,确保生产有序进行,展现出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技术部门密切配合生产单位,确保了产品质量不因原料变化而产生大的波动;在特高支纱的开发上,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通过实践走出了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4、持续挖潜,围绕降本增效做文章。一年来,有关生产单位和技术、设备部门一起,围绕提高车速、提升单产开展攻关;围绕提高工效优化组合、岗位兼并代上下功夫;围绕降低电费,开发利用太阳能发电。采购部门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机物料的采购成本;财务部门利用各家银行出台的阶段利率优惠政策,降低融资成本。项目部门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国家奖补政策支持。5、快速高效,聚乳酸项目顺利试生产。新元公司自去年开工建设以来,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员工培训和投料试生产,目前已具备批量生产1.0-1.5dPLA纤维能力,从试生产的产品指标测试结果来看,优于市场上同类产品指标,为下一步的扩大生产创造了条件。下一步,将加快对有关指标(强力、染色)的攻关,做好市场推广。6、常抓不懈,安全生产实现“三无”。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坚持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利用各种方式强化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从严要求,多管齐下。坚持把防范在前作为应对极端天气、突发事件的有效措施;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落实整改;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提升公司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一年来未发生大的安全事故。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