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石化、化纤生产和销售、石化金融、石化贸易。
经营范围:对石化、化纤行业的投资,有色金属、建筑材料(不含木材)、机电产品及配件,货运代理(不含道路客货运服务),经营本企业及本企业成员自产产品和生产、科研所需的原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及相关的进出口业务(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和限制公司经营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石化产业集团之一,通过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协同,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目前已逐步形成“涤纶+锦纶”双纶驱动的石化产业链为核心业务,石化金融、石化贸易为成长业务,化纤产业大数据、智能制造为新兴业务的“石化+”多层次立体产业布局。
公司综合竞争优势多年位居行业前列,主要的产品包括精对苯二甲酸(PTA),参控股产能达到1,350万吨;己内酰胺(CPL)产能30万吨;聚酯(PET)切片、瓶片以及涤纶预取向丝(POY)、涤纶牵伸丝(FDY)、涤纶加弹丝(DTY)、短纤等差别化产品,参控股产能共410万吨。
聚酯产品用途广泛,与国计民生需求息息相关,主要用于纺织服装、家纺和产业应用。
在差别化和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公司“逸钛康”无锑环保聚酯切片及纤维、阳离子聚酯切片及纤维、超高弹纤维、仿兔毛纤维、异形丝、色丝、母丝、逸竹丝、逸龙丝、逸彩丝等差别化产品初具规模。
同时,公司持有浙商银行股份,浙商银行已于2016年3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HK02016)。
2019年11月26日,浙商银行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长期以来,恒逸坚定不移地围绕化纤、石化产业链不断向上游延伸,扩大产业配套功能、丰富石化产品,力争将恒逸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石化产业集团之一。
浙商银行“AH”股成功的上市联动,不仅为公司提供了稳定收益和增值来源,更是公司“产融互动”的战略布局的里程碑。
公司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巩固、突出和提升主营业务竞争力”的战略方针,联合战略合作方实现优势互补,不断向石化产业链上游延伸。
未来,公司蓄力前行,借助文莱PMB石油化工项目实现又一次的跨越式前进。
该项目是公司与文莱政府合作的一个以原油、凝析油为原料的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是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建设项目,具有高度战略意义,是公司向国际产能合作、产业链一体化战略目标迈出的关键一步,同时将建设成为中文两国友好合作的典范。
恒逸石化(股票代码:000703.SZ)作为全球领先的“炼油—化工—化纤”全产业链一体化龙头企业,始终秉持“一滴油,两根丝”的战略定位,通过文莱炼化项目的前瞻性布局,成功打通从原油加工到化纤产品的全产业链闭环,构建起国内独有的“涤纶+锦纶”双主业驱动模式。
依托“文莱炼化基地—国内聚酯产业”的境内外协同联动优势,公司已形成上中下游垂直整合、各业务板块均衡发展的柱状产业布局。
近年来,在保持产业优势的同时,公司正加速推进“科技恒逸”战略提升,围绕公司核心业务领域,系统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稳步推进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研发、产品推广以及工艺过程的创新优化,坚持以“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为导向,持续践行并推动产业链绿色低碳升级,同时积极推动催化剂、油剂、助剂等产业配套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落地,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并以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为驱动力,向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炼油—化工—化纤”民营跨国产业集团的宏伟目标昂首前进。
(一)主要业务概述报告期内,公司继续聚焦石化化纤产业链,并持续发挥供应链服务、长期股权投资的“石化+”板块对主业的助力作用。
1、石化化纤业务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石化化纤产业领域,现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炼化—化工—化纤”全产业链一体化民营跨国龙头企业。
公司通过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强化产业协同,持续丰富产品矩阵、优化结构布局,形成涵盖成品油(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基础石化原料(PX、PTA、苯、CPL、LPG)、聚酯新材料(POY、FDY、DTY、涤纶短纤、聚酯切片、聚酯瓶片)的完整产品体系,深度服务于能源、纺织服装、包装、电子、建筑材料等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及刚性需求领域。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形成800万吨/年炼化设计产能(文莱炼化项目一期)、2,150万吨/年参控股PTA产能、1,325万吨/年参控股聚合产能、30万吨/年PIA设计产能及40万吨/年己内酰胺参股产能,依托“炼油—芳烃—聚酯”垂直整合优势,实现从原油加工到化纤产品的全链条价值创造,持续巩固核心竞争力。
2、“石化+”业务面对全球经济波动加剧与行业竞争格局重构,公司坚守“一滴油、两根丝”核心主业,通过构建“石化+”业务,全方位护航公司稳健发展。
(1)供应链服务赋能,全链条运营效率倍增公司着力构建韧性供应链体系以应对全球地缘政治及能源安全挑战,通过“三位一体”策略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在合作管理层面,建立“原料—产品”全周期配送服务体系,依托恒逸微商城线上平台(集成价格查询、快捷下单、行情资讯、金融服务功能)与HTMS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实现线上交易量连年增长;在物流建设层面,打造覆盖仓储、运输、配送的全渠道管控网络,创新引入三方物流平台,在原料保供及产品配送环节均实现运输成本显著降低;在技术赋能层面,推进数字化工厂建设,运用大数据分析实现生产柔性化定制,构建“需求预测—智能排产—动态调度”的智慧供应链体系,响应周期明显缩短;随着文莱炼化项目一期稳定运营,公司同步构建“工厂—仓储—物流—客户”智能化闭环系统,通过30万吨级单点系泊码头及配套船队,实现东南亚区域供应链响应速度快速提升,引领行业供应链服务向“敏捷化、可视化、生态化”升级。
(2)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增厚公司利润浙商银行于2004年正式成立,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的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已于2016年3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并于2019年11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A+H”上市银行。
浙商银行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基础扎实、效益优良、成长迅速、风控完善的优质商业银行。
浙商银行以“一流的商业银行”愿景为统领,全面构建“正、简、专、协、廉”五字政治生态,践行善本金融,坚持智慧经营,建设人文浙银,全面开展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以数字化改革为主线,以“深耕浙江”为首要战略,大零售、大公司、大投行、大资管、大跨境五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综合协同发展,财富管理全新启航,实施“客户基础、人才基础、系统基础、投研基础”四大攻坚,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二)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主要产品工艺流程图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产品工艺流程图未发生重大变化。
(四)报告期内公司重点经营情况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9.60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7亿元,公司总资产1,097.7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46.29亿元。
1、在经营业绩稳步提升的同时,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
公司完成2024年度分红派息,现金分红总额1.65亿元,占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70.54%。
公司于2025年7月9日注销完成6,370.38万股回购股份,占注销前公司总股本的1.74%;控股股东增持6,599.73万股,增持金额为3.94亿元。
2、在创新发展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上半年研发支出达4.60亿元,同比增长23.97%,报告期内共计提交了300件发明专利申请。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有效授权专利566件,其中研发专利500件,智能制造专利66件;累计参与制定、修订标准共计58项,其中国家标准14项,行业标准31项,团体标准13项。
3、公司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文莱炼化项目一期保持满负荷运行,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广西120万吨己内酰胺-聚酰胺项目一期预计将于下半年投产,该项目集技术优势、一体化优势和产品结构优势于一体,有望进一步巩固公司的产业链地位。
4、公司充分发挥上下游产业链均衡一体化优势,前瞻打造产销协同新范式,通过建设"恒逸大脑"数据平台,实现了聚酯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并自上而下强化全员降本增效意识,深入实施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管控,聚酯板块万吨用工人数三年累计下降25%。
公司前名称为世纪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世纪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北海国际招商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5月8日更名为"世纪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为"000703"。
本公司于1989年12月14日由股东发起组建。
1990年2月10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桂体改【1990】3号"文批准成立。
1997年3月28日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交易。
2008年1月,公司名称由“世纪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CENTENNIALBRILLIANCESCIENCE&TECHNOLOGYCO.,LTD”,自2011年5月31日起起用新的公司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