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安徽合力
- 企业英文名: ANHUI HELI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安徽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600761.SH
- 注册资本: 89069.2761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6-10-09
- 大股东: 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持股比例: 35.17%
- 董秘: 陈先成
- 董秘电话: 0551-63689611
- 所属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安行、李海南
- 律师事务所: 安徽王良其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合肥市方兴大道668号
- 概念板块: 工程机械 安徽板块 养老金 上证380 沪股通 基金重仓 工程机械概念 新能源车 融资融券 央国企改革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安徽
- 成立日期: 1993-09-30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40000148950117P
- 法定代表人: 杨安国
- 董事长: 杨安国
- 电话: 0551-63689787,0551-63689611
- 传真: 0551-63689787
- 企业官网: www.helichina.com
- 企业邮箱: heli@helichina.com
- 办公地址: 合肥市方兴大道668号
- 邮编: 230601
- 主营业务: 工业车辆整机、零部件、后市场、智能物流四大业务板块
- 经营范围: 叉车、牵引车、平台搬运车、手动托盘车、高空作业平台、堆高机、正面吊、装载机、工程机械、无人驾驶工业车辆、矿山起重运输机械及配件的制造与销售;铸锻件、热处理件、转向桥、驱动桥、油缸、变矩器及配件的制造与销售;金属材料、化工原料(不含危险品)、电子产品、电器机械、橡胶产品销售;智能搬运(系统)、自动化仓储物流项目集成及应用;机械行业科技咨询、信息服务;房屋、设备资产租赁。
- 企业简介: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安徽叉车集团公司的核心层企业—合肥叉车总厂,始建于1958年。1993年9月,安徽叉车集团公司通过定向募集方式,独家发起设立了本公司。1996年9月,本公司公开向社会发行3000万股股票,并于当年10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安徽合力”股票代码“600761”。合力叉车主导产品是“合力、HELI”牌系列叉车,在线生产的1700多种型号、512类产品全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综合性能处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自1991年起,企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国内同行业领军地位。2006年,叉车集团进入世界工业车辆行业10强,2016年位居国际第7位。公司在国内拥有自主营销网络,建立了24个省级营销网络和400多家销售服务网点,拥有完善、健全的服务体系。合力以进入世界工业车辆五强为近期目标,立志成为国际一流、基业长青的企业。百年合力是我们的理念定义,世界五强是我们量化的目标。合力人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拼搏进取,逐渐把企业做大做强。进入新世纪以来,合力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在2006年成功跻身世界叉车行业十强,并于2016年雄居世界第七。今天我们提出跻身世界叉车行业第一集团,进入世界五强的目标,是对我们辉煌的历史的传承,更是合力人永不停息的脚步!合力自诞生至今承载着许多人的希望。合力愿景是企业使命的必然要求,是领导对合力的殷切期望,是产业报国的社会责任,是对客户、员工、股东、供应商、社会公众多年来对我们支持的回应,是超越自己跻身世界一流的激励。争取早日进入世界叉车行业五强,将合力品牌打造成国际一流,从而实现百年合力,基业长青。
- 商业规划: 2024年,面对复杂的外部市场环境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公司内强管理提质增效,外拓市场智启未来,持续发挥创新驱动作用,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产业、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公司全球化业务实现跨越发展,品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25亿元,同比增长0.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0亿元,同比增长0.18%。公司荣获安徽省科技领军企业、安徽省优秀创新型企业;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数字领航”案例企业;ESG实践案例入选《安徽省国资国企社会责任(ESG)蓝皮书(2024)》;连续登榜世界品牌大会“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回顾全年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主动适应科技产业变革,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公司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在关键技术攻关、新产品型谱规划、研发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公司率先攻克高效分布式电驱动技术,完成全球最大锂电叉车(55吨)研发上市,重装产品实现全系列锂电化;二是新产品型谱持续拓展。公司成功开发42款低温车型,适应-55℃超低温作业环境,有效打破国外品牌垄断;实现26款仓储车研制上市,进一步完善Ⅱ、Ⅲ类车型布局;自主完成第二代混动堆高机开发,节油率提高至69%,作业效率提高了25%;研发重载场景下45吨氢燃料牵引车和寒冷地区3-3.5吨固态储氢氢能叉车;实现特种车辆系统国产化,满足100%自主可控要求。三是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公司全年获得专利授权363项,其中发明专利134项,主持及参与制订1项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和2项团体标准,获省级/行业科技进步奖8项,入选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项、安徽工业精品1项、安徽省及合肥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4项。(二)强化渠道能力建设,不断壮大合力品牌影响力公司始终以用户为中心,切实把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落到实处,持续巩固国内市场竞争优势,不断提升“合力”品牌国际影响力,公司全年实现整机销量34.02万台,同比增长16.53%。在国内市场方面,公司深入推进营销体系改革,加强高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拓展渠道布局,投资设立北京合力、河北合力等省级营销公司;积极拓展线上销售业务,推进电商平台自营店建设;通过开展高质量发展万里行等活动,有效提升后市场业务服务质量。在国际市场方面,公司深入推进“1+N+X”的国际化营销体系建设,合力大洋洲中心、欧洲总部、欧洲研发中心、南美中心接续开业;通过加强国际营销总部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海外公司经营与合规管理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整机出口12.64万台,同比增长34.08%,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近40%,实现在34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第一,公司国际化战略实现新跨越。(三)加大新兴产业布局,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潜能公司围绕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有序推进新兴产业行动计划,加快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是产业布局更加完善。2024年,公司进一步延伸智能物流产业链,投资并购宇锋智能,实现合力智能物流产业园开园;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工业车辆产业链协同优势,完成“好运机械、安鑫货叉”股权收购,有效减少未来日常关联交易,履行资本市场承诺事项。二是重点项目有序落地。“合力(六安)高端铸件及深加工研发制造基地、和鼎机电年产600万千瓦时新能源锂电池建设项目”正式运行投产,蚌埠液力、衡阳合力、安庆车桥、新能源智能工业车辆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三是数字化转型取得新突破。公司深化与国内头部企业的生态合作,加快落实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和专项人才培育等规划,稳步推进人工智能(AI)、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公司业务中的实践应用。(四)导入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面向ESG的公司治理体系公司紧扣ESG使命目标,推行可持续发展“BOOST”战略,携手利益相关方共同开拓可持续的工业未来。在绿色发展方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通过节能技改项目、新建分布式光伏电站等举措,实现年节能标煤700余吨,光伏发电约1800万千瓦时;加快推进锂电池、混合动力、氢燃料叉车系列化进程和产业化步伐,公司电动化产品占比超65%,产品结构和绿色制造体系不断优化完善。在社会利益相关方方面,公司开展质量万里行活动,深入市场解决客户诉求;组织开展供应商ESG导入培训,推动合力ESG赋能供应链管理提升;依托业绩说明会、机构路演、投资者开放日等渠道加强与投资者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持续稳定的现金分红比例和规模,积极回馈资本市场;组织乡村振兴和公益事业捐赠活动,主动践行国有企业社会担当。在公司治理体系建设方面,公司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开展“制度流程管理提升”行动,全面修订《公司章程》并完善决策事项清单120项;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和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创建工作,充分释放改革效能,不断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