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伊泰B股
- 企业英文名: Inner Mongolia Yitai Coal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内蒙古伊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上市代码: 900948.SH
- 注册资本: 292926.7782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7-08-08
- 大股东: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54.62%
- 董秘: 贺佩勋
- 董秘电话: 0477-8565732
- 所属行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陈刚、吴杰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天骄北路
- 概念板块: 煤炭行业 B股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内蒙古
- 成立日期: 1997-09-23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506006264024904
- 法定代表人: 张晶泉
- 董事长: 张晶泉
- 电话: 0477-8565688,0477-8565729,0477-8565732
- 传真: 0477-8565660
- 企业官网: www.yitaicoal.com
- 企业邮箱: ir@yitaicoal.com
- 办公地址: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天骄北路伊泰大厦
- 邮编: 017000
- 主营业务: 以煤炭生产、运输、销售为基础,集铁路与煤化工为一体的大型清洁能源企业。
- 经营范围: 原煤生产、运输、洗选、焦化、销售、矿山物资、农场种植、旅游开发、旅游商贸、公路建设与经营、加油服务(以上项目仅限分支机构凭许可证经营)、太阳能发电、煤炭进口、煤矿设备及煤化工设备进口、承装(修、试)电力设施、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丙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搬运、装卸、设备租赁、餐饮、客房、会议服务、洗浴、水疗服务、健身训练及户外活动、烟酒销售、副食品销售、矿山工程施工、代理记账(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专项规定管理的商品,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
-
企业简介:
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由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独家发起,募集设立的B股上市公司。
公司创立于1997年8月,并于同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伊泰B股”(股票代码900948)。
目前公司总股本为2,929,267,782股,其中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境内企业法人股1,600,0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54.62%;流通B股总计1,328,0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45.34%,外资股(非上市)1,267,782股,占公司总股本0.04%。
公司是以煤炭生产、运输、销售为基础,集铁路与煤化工为一体的大型清洁能源企业。
公司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地方煤炭企业及中国大型煤炭企业之一。
以公司为核心成员企业的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位居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企业50强首位,被国务院列为全国规划建设的14个大型煤炭基地骨干企业之一。
本公司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且煤炭品质优良,煤矿采掘的现代化程度较高。
公司直属及控股的营运中的机械化煤矿共10座,全部采用进口或国产的综采设备,煤矿采区回采率平均达到80%以上,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100%。
公司煤矿的生产效率及安全生产纪录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所生产经营的煤炭具有中高发热值、中低含灰量、极低含硫量、极低含磷量、低含水量元素等特点,是天然的“环保型”优质动力煤,主要作为下游火电、建材及化工等行业企业的燃料用煤。
公司拥有完善的公路、铁路运输网络及配套的煤炭发运基础设施。
为突破煤炭运输瓶颈,公司建立了铁路、公路及配套设施相结合的完整运输体系,并通过自建和参股的形式积极推进配套铁路的建设,提高了煤炭运销能力。
公司现有控股并投入运营的铁路主要有3条:准东铁路、呼准铁路、酸刺沟煤矿铁路专用线。
同时,公司还参股新包神铁路、准朔铁路、蒙西至华中铁路、鄂尔多斯南部铁路、蒙冀铁路。
此外,公司还在优质煤炭富集的纳林庙地区建成了以曹羊公路为主线,辐射周边矿区的150公里矿区公路。
多年来,公司不断加大铁路管理方面的技术与设备投入,实现了与国铁的互通。
目前,公司自营铁路设计输送能力达到2.2亿吨/年,煤炭集运能力超过了1亿吨/年,已建成覆盖公司主要矿区的完善运输网络,为公司及周边煤炭外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公司一直致力于发展洁净煤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煤炭产业链。
以世界领先的煤间接液化制油技术为依托,在内蒙、新疆地区部署建设大型煤化工项目。
公司“新疆伊犁”、“内蒙古伊泰”两个项目均入选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煤炭深加工建设重点煤制油项目。
公司将坚定不移推进各煤化工项目的审批和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致力于成为未来煤炭深加工行业中的领军企业。
安全是公司的最大政治,也是公司的生存保障,更是员工的最大福利。
公司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为指引,以“两个宁可”、“两个授权”等伊泰安全文化理念为指导,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国家、自治区、行管部门的各项安全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公司一切工作都以安全为基础,给安全让路。
我们在“兴一方沃土”的同时,还必须要“保一方平安”,这是公司对社会的责任,也是为地区和国家的担当。
新的形势下,我们时刻铭记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按照“不松懈、不麻痹、不自满”的要求,以过硬作风狠抓工作落实,要有履职尽责的担当、持之以恒的决心、一丝不苟的精神、攻坚克难的劲头,努力追求零伤害,切实保证职工职业安全健康,着力构建长治久安的安全管理体系,扎实推进公司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伊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公司坚持“产品零缺陷,满意百分百”的经营理念,诚信经营,狠抓质量管理和合同兑现,努力提高售后服务水平,2001年,认证通过了GB/T19001/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公司“伊泰”煤炭产品获“内蒙古自治区质量管理奖”,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伊泰”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公司凭借优质的产品与良好的服务,多年来与华东、华南、华北及东北等众多电力、冶金用户建立了长期友好、互惠双赢的稳定供需战略合作关系,重点合同兑现率一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客户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展望未来,公司将陆续整合伊泰集团现有煤炭资源,加强在新疆地区的资源勘探、矿权获取与项目审批进程,充分利用内蒙古政府对煤炭转化利用项目优先配置资源政策,获取后续发展所需资源;继续建设大型现代化矿井及配套洗煤厂等生产系统,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市场地位;对本公司的综合运输网络及相关基础设施进行扩建与升级,保证公司煤炭产品与市场的快捷对接与高效运营。
-
商业规划:
2024年,公司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低碳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持续深化管理改革,坚持创新驱动,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达到839.24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19.68亿元,全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1.57亿元。
公司全年累计生产商品煤5,820.17万吨,销售煤炭7,340.55万吨,铁路板块累计发运煤炭8,519.35万吨,煤化工板块累计生产各类油品和化工品146.46万吨,销售各类油品和化工品147.25万吨。
煤炭生产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新建和改扩建矿井项目进展顺利,伊犁矿业项目稳步推进,塔拉壕煤矿二水平延深一、二期工程已全部完成并进入回采巷道准备阶段;绿色矿山建设取得新突破,公司荣获行业年度绿色矿山建设先进企业称号,目前公司已有4座煤矿获5A级绿色矿山认证、2座煤矿获4A级认证;智能化矿山系统建设持续推进,智能化选煤厂项目完成规划审核;重点科研项目成果显著,初步建立了酸刺沟煤矿奥灰水防治体系,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有效落地。
煤炭运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开拓贸易渠道,创新经营策略,新开发大型煤矿生产企业合作伙伴,有效拓宽了煤炭供应渠道,实现贸易量的大幅增长,稳固了公司下水煤市场份额。
进口煤业务成功拓展印尼、俄罗斯、澳大利亚和蒙古国四个主要贸易渠道,满足了特定市场需求。
优化销售策略,调整合同定价模式,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显著提升了销售环节的获利空间。
强化内外市场联动,深入调研市场需求,灵活调整销售策略,实现了销量与效益的双重提升。
调整物流布局,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呼和浩特铁路物流中心签订物流总包协议,降低了物流成本。
满都拉口岸海关监管仓于2024年11月28日顺利通过呼和浩特海关验收,正式具备运营条件。
铁路运输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综合运用轨检车、接触网4C检测车等数据科学精准进行维修养护,延长设备使用周期,提升了行车安全系数。
在经营管理方面,抓住政策机遇,完善集疏运通道,拓展煤源调运范围,增加散户运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煤化工板块方面,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强化生产管控、推进智能化建设、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及处置闲置资产等措施,实现了装置高效运行和成本节约。
同时,公司制定了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规划,推动国内外多个重点项目落地,并拓展了海外合作机会。
安全、环保工作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至上”“两个根本”重要论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各产业板块均未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未出现新增职业病病例,圆满完成了公司年度既定安全目标。
公司全年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零,铁路运行无险性及重大行车责任事故,煤化工无人员重伤及大型设备损害事故。
6座煤矿获特级安全高效矿井称号;2座煤矿获一级安全高效矿井称号。
2024年,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融入企业战略规划。
通过建立健全能耗双控管理体系,持续优化污染防治措施,完善固废资源化利用机制,公司圆满完成了年度环境与能源管理目标。
在碳资产管理方面,公司密切关注碳市场政策动向,系统构建科学规范的碳管理体系,为绿色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公司全年完成节能技术改造项目7项,煤炭生产板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化工板块能耗达到基准水平,超额完成国家及地方节能考核目标。
公司荣获“行业年度绿色矿山建设先进企业”称号。
社会责任方面,公司以党建为统领,初步建立了社会责任履行管理体系,在乡村振兴、支持教育事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年对外捐赠金额达0.9亿元。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