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公司主要从事光纤、光缆、通信硅管及其它通信管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经营范围:网络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电子产品、通讯和通信电子设备(不含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及无线发射设备)、计算机软硬件的研发、生产、安装、维护、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通讯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计算机系统集成;塑料硬管及管件、软管、管材、塑料零件及塑料土工合成材料、网络光缆塑料护套材料、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的制造及销售;化工产品(不含化学危险品及国家限制的化学品)、光纤、光缆产品、通信电缆、化工新材料(不含化学危险品及国家限制经营的化学物品)的制造与销售;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工程;钢材销售及对外投资(需经审批的,在审批前不得经营);预包装食品批发兼零售(不含乳制品)(涉及许可经营项目,应取得相关部门许可后方可经营)。
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大通信产业闭环及互联网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为信息化产业高端通信设备软硬件制造服务商,是量子通信和专网通信龙头企业。
其大通信产业闭环主要涵盖光纤、光缆、数据线缆、自主可控计算平台、智能指控终端、量子保密数据链通信终端、量子保密数据链存储终端和其它量子数据链产品,应用覆盖于控制、通讯、计算机、侦查、监视等各个方面。
2000年7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600260),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第1000家上市公司。
公司实施“南拳北腿”计划,强化研究院自主研发。
“南拳”是公司与国防科大自主择业博士、教授、科学家团队联合组建湖南德雅华兴研究院,定位于产业链合作运营基地;“北腿”是公司在北京国防科技园成立北京凯乐融军研究院,通过与北邮创新创业联盟、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创为等机构开展项目研究合作,聘请北邮博士团队、中科院博士团队,加入凯乐融军研究院,定位于核心技术研发中心。
2022年上半年,公司因专网通信业务风险而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大量银行账户被冻结,资金流动性严重不足,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在当地政府和法院的指导下,公司管理层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千方百计维护生产经营的稳定和员工稳定,在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荆州中院”)指定临时管理人后,协助临时管理人推进预重整阶段相关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收到荆州中院送达的《决定书》[(2022)鄂10破申1号之一],荆州中院同意公司启动预重整工作,预重整期限为六个月。
荆州中院指定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与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联合作为凯乐科技预重整临时管理人,组织开展预重整指导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临时管理人开展预重整阶段债权申报及债权人沟通,实施公开招募和遴选重整投资人,编制及报送重整预案等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顶着流动性资金严重缺乏的巨大压力,回归本源,去浊留清,在光纤、光缆、通信硅管及其它通信管材等生产销售领域持续发力,努力开拓市场,全力做好制造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现有管理团队稳定,核心技术人员未流失,荆州工厂、公安工厂两个制造基地生产基本稳定。
荆州生产基地18条光纤生产线全部开机生产,电缆馈线生产线全部开机生产;公安生产基地由于缺乏流动资金,光缆、通信管材、管材仅部分车间维持生产经营。
公司拟通过重整引入战略投资资金,力争早日全面恢复制造业生产经营。
针对公司面临退市的风险,公司管理层积极努力,齐心协力,在当地政府和法院的指导下,临时管理人依法开展预重整工作,维护公司、股东、债权人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针对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司积极配合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公司同时开展自查整改工作,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加强了对内控相关制度的梳理、修订和培训,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核算,为公司规范运作奠定基础。
湖北凯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为湖北省凯乐塑料管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于1993年2月经湖北省体改委以鄂改生[1993]40号文批准,由湖北省荆州地区塑料管材厂、湖北省荆州板纸厂、湖北省公安纺纱厂、公安县国资局作为发起人,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6月7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0]70号文件核准,湖北省凯乐塑料管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准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5,500万股。
同年,该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2000年9月,湖北省凯乐塑料管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湖北凯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10月30日,公司名称由“湖北凯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