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钢铁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金属材料制造;钢压延加工;金属材料销售;冶金专用设备制造;冶金专用设备销售;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炼焦;煤炭及制品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等许可类化学品的制造);采购代理服务;通用设备修理;专用设备修理;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工业机器人安装、维修: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发电技术服务;铁路运输辅助活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仪器仪表修理;衡器制造;软件开发;计量技术服务;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货物进出口;选矿;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机械设备租赁;高性能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销售;国内贸易代理;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广告设计、代理;广告发布;消防技术服务;特种设备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生产;危险化学品经营;热力生产和供应;建设工程施工;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检验检测服务;自来水生产与供应;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采;特种设备制造。(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包钢股份)的前身——包钢(集团)公司成立于1954年,是国家在“一五”期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是周恩来总理唯一为其投产剪彩的钢铁企业,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齐心协力建包钢”历史佳话从这里诞生,包钢的发展备受瞩目、影响深远。
1999年,为打造钢铁上市公司,包钢以轧钢资产为主设立了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3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00010。
包钢股份以“建设全球最优稀土钢产品生产基地,卓越的稀土钢材系列产品优质供应服务商”为目标,秉承“坚韧不拔,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确立了“奉献钢铁精品,共创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和“特色钢铁,绿色家园”的企业愿景。
依托白云鄂博铁和稀土共生的资源禀赋,造就了包钢股份独有的“稀土钢”特色,产品拥有良好的延展性、耐磨性、耐腐蚀性、耐低温性、韧性及抗拉拔性,广受下游用户的认可和好评,产品广泛应用于京沪高铁、青藏铁路、三峡工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并远销欧美等60个国家和地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包钢股份稀土钢品牌跻身中国品牌价值500强行列,2023年“包钢股份/BISG”品牌价值达到246.1亿元。
目前,包钢股份具备1750万吨铁、钢、材配套能力,可生产重轨、风电板、耐磨钢、锌铝镁镀层板、管线钢、家电钢、汽车钢、石油管等重点产品。
总体装备水平达到国际一流,形成“板、管、轨、线”四类精品线的生产格局,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板材生产基地、我国品种规格最为齐全的无缝管生产基地和世界最大的钢轨生产基地。
板材方面,拥有CSP、宽厚板、国际先进水平的2250毫米热连轧及配套冷轧连退、镀锌生产线等,产能970万吨,是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板材生产基地;无缝钢管方面,拥有直径159毫米、460毫米等5条无缝管生产线,年产能力200万吨,是我国品种规格最为齐全的无缝管生产基地之一;重轨型材方面,拥有世界先进的2条大型万能轧钢生产线和余热淬火生产线,产能210万吨,是世界装备水平最高、能力最大的高速轨生产基地;线材方面,拥有线棒材、带钢等5条生产线,产能225万吨,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高端线棒材生产基地。
报告期内,面对钢铁行业的严峻形势,公司锚定钢铁主业长期稳定盈利目标,全力以赴调结构、拓市场、提效率、降事故、强绩效、降成本、优投资、稳质量,积极想对策、抓落实,保持了企业生产经营稳定顺行。
1-6月,产铁703.03万吨,产钢749.47万吨,生产商品坯材694.17万吨,稀土精矿(REO=50%)21.11万吨,萤石精矿39.38万吨;实现营业收入313.2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68亿元,同比增长148.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39.99%。
(一)全力稳经营、降成本一是优化生产组织,提升产线效率。
上半年集中完成了1号、7号高炉、CSP、2250轧机等为代表的系统性长周期检修。
公司克服检修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科学优化生产组织,强化产线效率提升攻关,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动态调整铁钢比保证高效产线资源供应,实现高效益产品增量扩量,铁、钢、商品坯材等主要产品产量全面完成计划。
二是强化库存管理,提高合同兑现率。
改善库存结构及周转效率,严控成品库库存,中间库和成品库库存同比均实现降库。
提升合同交付管理,合同兑现率同比提高0.95个百分点。
三是坚持极致降本,不断强化成本管控。
以包钢股份全流程智能制造与成本管控集成平台建设为核心,围绕“业财一体、数据贯通、流程优化”目标,构建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原燃料结构、降低工序加工成本、提升经济技术指标等举措,上半年实现降本8.22亿元。
(二)全力调结构、拓市场一是坚定“优质精品钢+系列稀土钢”产品结构调整战略,品种钢完成订货542.53万吨,同比提升12.61%;稀土钢新材料完成101.71万吨,创同期新高;“拓市增收”成效显著,高效产品销量实现快速增长。
二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高附加值战略产品成功供货国内知名厂商和国家重点工程。
重轨成功中标重点示范项目川渝中线铁路,高级别桥梁板成功中标6项特大桥梁项目,高端压力容器钢板助力全球最大二氧化碳储能电站的建设。
另外,积极推进汽车主机厂开发,推行EVI合作模式,在重庆、长春、西安等地布局剪配加工中心,为汽车主机厂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是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加速由钢铁产品制造商向钢铁新材料服务商转变。
重点围绕风电、水电、氢能等新能源项目,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协作。
500兆帕风电钢成功实现应用,高级别水电钢成功中标西北地区水电项目,管线钢成功中标国内第一条纯氢管线项目,新型高强度容器钢成功用于内蒙古首批电网侧独立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
另外,成功开发了系列稀土钢新材料,满足重点项目对高性能钢材需求并提升产品溢价能力。
(三)全力抓创新、促转型一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坚持面向市场、服务现场、解决难题,以项目为依托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强度,科研项目立项101项,研发投入强度达5%以上;受理专利561项,授权专利223项。
二是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与市场意识。
围绕产品研发与推广、工艺优化与改进两大类成立IPD项目组,确定23项硅钢IPD项目,开发11个新产品牌号。
强化“研产销”一体化建设,营销端提出市场需求钢种9项实现了快速研发,实现研发与营销的快速联动、相互支撑。
三是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时速400km高速轨、耐候桥梁钢、锌铝镁汽车用钢等10项产品实现首发。
新开发废钢比例超20%的低碳钢产品已供货2700余吨,主要应用于品牌电脑的机箱及零部件制造。
6个稀土汽车钢产品成功应用于国内头部企业新能源汽车,推动9家主机厂共计42个牌号的产品认证工作。
四是加速推进数智赋能,深度参与“数字内蒙古”建设,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同时获得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CMMM)三级认证和“两化融合”3A级评定的钢铁企业,并率先通过2025年自治区“先进级”智能工厂认定。
(四)全力推改革、防风险一是纵深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改革主体任务完成率达到100%。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科学核定岗位定员。
印发《包钢股份提升人力资源质效“十条措施”》,全力推动劳动生产率提升。
二是完善合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对合规风险数据库组成、风险评估分级作出规定;启动合规管理体系认证,全面提升合规体系建设水平。
开展了合规文化周活动,提升全员合规和风险管控意识。
三是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制定《公司市值管理制度》《市值管理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市值管理水平。
高效开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创新编制并发布中英文版《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成为“中国供应商ESG评级平台(CS-ESG)”共同发起单位,切实增强公司品牌影响力和投资吸引力。
四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的常态化机制。
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15家单位的24个单元取得标准化证书。
加强金属冶炼、矿山、危化、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管理工作,完成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边坡预警监测、尾矿库防洪专项排查,保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公司系由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主要发起人,将其拥有的轧钢系统生产主体单位(包括轨梁、无缝、线材、带钢四个分厂)的经营性净资产经评估作价后投入股份公司,同时联合西山煤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中国钢铁炉料华北公司、包头市鑫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四家发起人于1999年6月29日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