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超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安徽超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超越科技
- 企业英文名: Anhui Chaoyu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高德堃,李光荣,高志江
- 上市代码: 301049.SZ
- 注册资本: 9425.3334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08-24
- 大股东: 高志江;李光荣
- 持股比例: 29.1%
- 董秘: 范敏
- 董秘电话: 0550-3511760
- 所属行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朱泽民、周威宁
- 律师事务所: 北京中伦(杭州)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沙河镇油坊村
- 概念板块: 环保行业 安徽板块 创业板综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预盈预增 机构重仓 QFII重仓 动力电池回收 汽车拆解 医废处理 垃圾分类 节能环保
- 注册地: 安徽
- 成立日期: 2009-07-28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41100692804631N
- 法定代表人: 高志江
- 董事长: 高志江
- 电话: 0550-3511760
- 传真: 0550-3511760
- 企业官网: www.ah-cy.cn
- 企业邮箱: cyhb@ah-cy.cn
- 办公地址: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沙河镇超越循环经济产业园
- 邮编: 239060
- 主营业务: 专业性处理固体废物并进行资源化利用的综合型环保企业,致力于节能环保行业,主要提供的服务为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服务以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和报废汽车拆解服务
- 经营范围: 工业废弃物(含固体)及医疗废弃物焚烧、处理、存储、综合利用、填埋及废弃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拆解和分拣、再利用;高新技术研发、服务;化工产品销售(除化学危险品);普通货运。(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安徽超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7月,是一家专业从事医疗废物处置、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报废汽车拆解、废旧锂电池资源化以及节能环保技术研发的综合型环保企业,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环保解决方案。
公司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安徽龙头环保企业之一,并于2021年8月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代码301049。
2013年12月被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批准纳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企业名录”。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节能环保优质生产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获批设立安徽省第十三批“115”产业创新团队(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滁州市“113”产业创新团队,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1年度皖美品牌示范企业、滁州市五一劳动奖状和滁州市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并获得“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资证齐全,公司具备《国家危险废物名录》46类固体废物中42类的经营资质,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具有处置危险废物132780吨/年的能力,其中危废焚烧62370吨/年(含医疗废物焚烧3300吨/年)、物化处理9900吨/年、安全填埋危险废物60000吨/年,含汞荧光灯管收集贮存10吨/年、废铅酸蓄电池收集贮存500吨/年。
综合利用危险废物117000吨/年的能力,其中废弃电路板7000吨/年,废桶10000吨/年,废酸100000吨/年。
废弃电器电子拆解567万台/年的能力。
科技创新是引领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成立校外实习基地。
公司依靠先进的处置设施、科学的处理工艺、丰富的处理经验、齐全的服务种类,能够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环保解决方案,在处置安徽省固体废物,特别是固体废物以及固体废物环境污染应急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公司建立技术研发平台有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滁州市固废处置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滁州市博士创新工作站、滁州市工业设计中心;公司近年来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主要围绕资源循环利用、新工艺开发研究以及固废处置等领域。
公司坚持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节能减碳”为主题,以“科技、诚信、负责、务实、高效“为经营宗旨,深耕环保行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及用途公司是一家专业性处理固体废物并进行资源化利用的综合型环保企业。
公司自成立起即致力于节能环保行业。
公司目前阶段主要提供的服务为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服务以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报废汽车拆解和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服务,主要生产的产品为部分工业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产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拆解产物和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产品。
在工业危险废物处置方面,公司的处理能力和经营范围较安徽省内其他同行业公司具有一定优势,处置能力排名省内前列,属于区域龙头之一。
在医疗废物处置方面,公司是滁州市唯一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机构。
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方面,公司是安徽省仅有的6家纳入国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名单的企业之一,是滁州市唯一一家纳入该名单的企业,公司的处理能力排在省内第三名。
公司的主要服务及产品如图所示:公司主要向工业企业、医疗机构等客户提供危险废物处置服务。
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等危险特性以及其他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危险废物,如电镀废渣、蒸馏残渣、有色金属冶炼渣等,法律规定必须由具备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企业进行专业化处理。
公司与工业企业进行接洽,针对工业企业危险废物的特性、成分进行分析,提出焚烧、填埋、物化等综合性处置方案,公司安排专用车辆将危险废物运至公司厂区,入库并按照生产计划进行处置。
对于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公司安排专用车辆定期前往医疗机构将医疗废物运至公司厂区,当日进行处置或进入冷藏库暂时存放并尽快安排处置。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业务中,公司向家电回收企业等供应商收购废旧家电,对其进行拆解,并将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等拆解产物对外销售,同时,公司已被纳入国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名单,每季度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专业审核机构开展或自行组织审核工作,并将审核情况报送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核实确认拆解处理的种类和数量后提交财政部,财政部据此核定补贴金额并支付资金。
公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业务一方面通过销售拆解产物取得收入,另一方面按照拆解量申领拆解补贴取得收入。
报废汽车拆解业务中,公司通过向供应商或招投标方式收购报废汽车,对其进行拆解,并将废铁、废钢、废塑料、废座椅等拆解产物对外销售。
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业务分为梯次利用与再生利用。
梯次利用业务中,公司通过向供应商采购废旧锂电池,拆解出电芯,再将良品电芯分类别重新组装成电池模组对外销售。
再生利用业务中,将拆解出的不良品电芯、外购废旧电芯及极片通过破碎、分选预处理工艺产出铜、铝、黑粉等,其中有色金属对外销售,再以湿法工艺回收有价金属,将黑粉通过浸出、萃取及结晶等工序,生产出碳酸锂、硫酸钴、硫酸镍及硫酸锰等产品对外销售。
(二)主要经营模式1、盈利模式公司具备危险废物处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和报废汽车拆解的经营资质。
对于不具备再生利用价值的危险废物,公司为客户提供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置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对于具备再生利用价值的危险废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和报废汽车,公司进行资源化利用处理,将再利用后形成的产物对外销售取得收入。
此外,公司被纳入国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名单,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进行拆解后,根据拆解量可以根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标准》等相关规定向国家申领拆解补贴。
2、回收模式公司回收模式具体包括危险废物接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采购、报废汽车采购和废旧锂电池采购,回收的危险废物主要来源于工业企业和医疗机构,采购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主要来源于废旧家电回收企业,采购的报废汽车主要来源于拥有报废车辆的单位或个人用户以及从事报废车辆回收的企业及个人,采购的废旧锂电池主要来源于锂电池生产企业、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或废旧锂电池回收企业等。
(1)危险废物接收模式公司技术部对产废单位提供的危险废物样本进行检测;技术部并出具相关准入评审意见后,市场部依据准入评审意见负责合同签订并回收上述废物,相关危废转移信息在安徽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备案。
医疗废物一般具有传染性,公司作为滁州市内唯一一家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机构,对全市医疗废物进行统一接收和集中焚烧处置,定期安排车辆前往产废单位接收医疗废物。
公司在进行市场调研后与客户或供应商协商定价,其中医疗废物处置业务存在政府规定的最高收费标准,需在上述标准内进行定价。
(2)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模式公司与废旧家电回收企业等进行业务洽谈并签订采购合同,按照市场价格采购废旧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和微型计算机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由供应商送货至公司,安排过大磅和过小磅两次检查,均合格后入库存放。
(3)报废汽车回收模式公司与拥有报废车辆的单位或个人用户以及从事报废车辆回收的企业及个人等进行业务洽谈并签订采购合同,按照市场价格采购报废轿车、摩托车、面包车、货车、客车等,由供应商送货至公司,安排过大磅和过小磅两次检查,均合格后入库存放。
(4)废旧锂电池回收模式公司与锂电池生产企业、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或废旧锂电池回收企业等进行业务洽谈并签订采购合同,按照市场价格采购废旧锂电池、电芯及极片,由供应商送货至公司,安排过磅检查,合格后入库存放。
3、处置模式(1)工业危险废物处置模式公司接收工业危险废物后,对其进行抽样检测并分类存放,根据处置计划领用处置。
对于工业危险废物,公司主要通过焚烧、填埋、物化、暂存和利用方式进行处置,其中焚烧和填埋等传统技术应用范围较广。
物化主要适用于酸性和碱性危险废物,通过酸碱中和等方法降低或消除其危害性,使其转变为更适于进一步处置的形态。
暂存主要适用于废含汞荧光灯管和废弃铅蓄电池,对于上述两类危险废物,公司仅具备收集和贮存资质,暂存后将转交第三方进行处置。
利用主要适用于废电路板以及含有或沾染毒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容器:对于废电路板,公司通过脱焊、粉碎、分离等工艺,形成铜、锡铅合金、电子元器件以及环氧树脂粉末等利用产物对外销售;对于废弃容器,公司通过有机溶剂和碱液清洗等一系列操作,形成再生包装桶重新对外销售。
(2)医疗废物处置模式由于医疗废物一般存在传染性,公司接收医疗废物后,通常安排当日直接处置;在医疗废物接收量较大的情况下,公司将当日无法处置的部分存放于冷藏库,并尽快安排处置。
公司在处置前对医疗废物进行消毒,之后采用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置。
(3)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置模式对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公司完成拆解后,将拆解产物分为可以再行综合利用的产物,以及冷媒、矿物油、废电路板、锥玻璃等需要进一步处置的危险废物。
公司将可以再行综合利用的拆解产物入库,准备后续出库销售;其余危险废物中,冷媒和矿物油等由公司自行焚烧处置,废电路板由公司自行利用处置,锥玻璃则交由其他具备资质的企业回收利用。
(4)报废汽车处置模式对于报废汽车,公司完成拆解后,将拆解产物分为质量标准相对统一的金属类、塑料类、玻璃类、废部件类等类别。
对于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固体垃圾和填埋垃圾由公司自行处置。
(5)废旧锂电池处置模式对于废旧锂电池,公司拆解出电芯和铜线束、塑料等产物,将电芯分为良品与不良品,将良品电芯分类别重新组装成电池模组进行销售;拆解出的铜线束、塑料等产物可以直接对外销售。
将拆解出的不良品电芯、外购废旧电芯及极片通过破碎、分选预处理工艺产出铜、铝、黑粉等,其中有色金属对外销售,再以湿法工艺回收有价金属,将黑粉通过浸出、萃取及结晶等工序,生产出碳酸锂、硫酸钴、硫酸镍及硫酸锰等产品对外销售。
4、销售模式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产品主要为对废弃容器进行综合利用形成的再生包装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产物、报废汽车拆解产物、电池模组及其他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产物。
其中废弃容器综合利用业务中,公司对含有或沾染毒性危险废物的废包装桶进行回收,通过有机溶剂和碱液清洗等一系列操作,将再生包装桶重新对外销售。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及报废汽车拆解业务中,公司与安徽省内及周边地区多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在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基础上协商确定销售单价。
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业务中,公司与客户通过洽谈签订合同,按照合同要求进行不同规格的电池模组组装。
公司对外销售产品主要采用客户自提的交货方式。
5、研发模式目前公司主要有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两种研发模式。
(1)自主研发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中心和相应的人才队伍,并在技术研发中心下设立滁州市固废处置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滁州市工业设计中心、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和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依靠丰富的行业经验,独立完成部分研发项目。
(2)合作研发公司除自主研发外,积极寻求技术合作,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东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及部分行业内企业等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合作研发相关工作,研发成果包括申请的相关专利、设备和研究报告等。
(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054.64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0.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34.08万元,同比减亏42.13%。
影响经营业绩主要因素如下:1、电子废物处置业务2024年度电子废物处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893.05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2.80%,实现毛利-838.3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亏43.45%。
本期拆解量51.53万台,较去年同期下降28.68%。
因家电拆解基金补贴政策调整,以及产能利用率不足,本期家电拆解业务对公司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2、危险废物处置业务2024年度危险废物处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539.90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51.58%,实现毛利3,622.70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501.02%。
其中:焚烧类处置量3.7万吨,较去年同期上升68.18%,业务实现收入6,185.54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8.59%;填埋业务处置量5.5万吨,较去年同上升259.48%,实现收入7,849.90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61.88%,影响因素分析如下:近年来安徽省危废从业企业核准许可证数量及核准利用处置能力,危废处置产能规模迅速扩大,危废处置产能从2019年底53.36万吨上升至2024年底188.25万吨,处置能力的持续扩张,造成行业整体供求关系失衡,危废无害化处置行业具备高度市场化特征,市场竞争逐渐趋于白热化,区域“价格战”等“恶意”竞争频现,导致市场危废平均处置价格持续下跌。
焚烧业务方面,公司大力开拓市场,全年接收量约4.0万吨,较去年同期上涨48%,但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焚烧类危废平均接收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近22%;全年处置量3.7万吨,较去年同期上升68.18%,平均处置单价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4%,处置量大幅上涨导致收入增加1,375.30万元;2024年度公司焚烧产能利用率约63%,报告期内焚烧业务处置量较上年有所增加,因此焚烧业务利润相较去年同期呈上升趋势;目前接收较大部分物料为低热值或液态危废,正常物料需配伍后才能无害化处置,但在热值无法满足处置条件的情况下,需要耗费大量燃料,从而处置成本增加,同时液态危废处置过程中会加速设备损耗,设备维护成本上升。
填埋类业务方面,全年处置量5.5万吨,较去年同期上升约259.48%,主要系2024年大力拓展填埋业务处置量,因此整体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4,852.39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61.88%;报告期内填埋业务处置量大幅上升,故填埋业务利润率大幅上升,对公司整体减亏产生较大影响。
废酸综合利用业务方面,废酸处置量0.75万吨,废酸综合利用量1.18万吨,实现收入460.82万元,项目固定投入大,受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单位处置成本较高。
3、汽车拆解业务2024年子公司德慧绿色报废汽车拆解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802.22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5.64%;净利润-2,409.84万元,较去年同期减亏1.15%。
年度拆解量6,667.00台,较去年同期下降14%。
受市场竞争影响,拆解产物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约5%。
因市场钢材价格波动较大,公司减少报废汽车收购量,报告期内拆解产能利用率较低,导致整体成本较高,从而影响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4、锂电池业务2024年子公司惠宏科技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业务梯次产线投入试运行,实现营业收入717.77万元,净利润-751.81万元。
试运行阶段产能较低,且熟练程度较弱,产能尚处于爬坡期,导致试运行期间整体成本较高,从而影响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5、报告期内销售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733.21万元,主要系公司2024年拓展危废业务服务费增加所致;财务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517.9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贷款利息增加所致;报告期内公司提高管理效率,管理费用较去年同期降低348.50万元。
综上情况对全年利润造成较大影响。
1、概述本公司及其子公司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包括:工业危险废物的焚烧、填埋、物化、综合利用、废旧电器电子业务的拆解和销售。
子公司德慧绿色从事报废汽车业务的拆解与销售。
子公司凯越检测从事检测业务,子公司惠宏科技从事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业务。
本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054.64万元,同比上升10.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934.08万元,同比减亏42.13%。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
2009年7月17日
滁州市工商局出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皖滁)登记名预核准字[2009]第2348号),核准拟设立的公司名称为“滁州市超越新兴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
-
2009年7月20日
高志江、李光荣签署《滁州市超越新兴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章程》,超越新兴注册资本为300万元,高志江、李光荣分别以货币方式出资150万元。
-
2009年7月23日
超越新兴填写《企业设立登记申请书》,申请设立登记。
-
2010年7月27日
滁州鸿基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滁鸿会验字[2009]97号),审验截至2009年7月24日,滁州超越已收到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300万元,均为货币出资。
-
2009年7月28日
超越新兴取得安徽省滁州市工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
2019年12月5日
致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致同审字(2019)第332ZA9355号),经审计,超越有限截至2019年5月31日的账面净资产为224,207,550.18元。
-
2019年12月5日
上海立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安徽超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拟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所涉及的净资产(不含专利权)价值资产评估报告》(信资评报字(2019)第20067号),超越有限截至2019年5月31日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为25,555.11万元。
-
2019年12月6日
超越有限召开董事会,决议以超越有限截至2019年5月31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设立安徽超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9年12月6日
超越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签署《发起人协议》。
-
2019年12月6日
公司召开创立大会,决议以超越有限截至2019年5月31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设立安徽超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9年12月18日
致同会计师出具《验资报告》(致同验字(2019)第332ZC0273号),截至2019年12月6日,公司已收到全体出资者所拥有的超越有限截至2019年5月31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224,207,550.18元,并按照公司的折股方案,将上述净资产折合股本68,569,300.00元,专项储备7,002,151.33元,资本公积148,636,098.85元。
-
2019年12月6日
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公司核发了变更后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41100692804631N)。
-
2017年7月5日
超越有限召开股东会,决议增加注册资本人民币23,067,900.00元,由原股东高志江以货币方式认缴新增出资7,533,950.00元,原股东李光荣以货币方式认缴新增出资7,533,950.00元,新股东高丰凯(高德堃的曾用名)以货币方式认缴新增出资8,000,000.00元,变更后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0,000,000.00元。
-
2017年7月24日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致同验字(2017)第110ZC0290号)。
-
2017年8月17日
超越有限取得滁州市南谯区市场监督局换发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341100000047250)。
-
2019年12月24日
超越环保召开201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同意引入新股东滁州德宁,滁州德宁以954.315万元认缴超越环保新增注册资本212.07万元,溢价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
2019年12月24日
公司与滁州德宁签署增资协议。
-
2019年12月26日
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超越环保核发了变更后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41100692804631N)。
-
2020年1月12日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致同验字(2020)第332ZC0002号)。